熱議雙循環下的新發展格局 專家們這樣說

2020-12-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楊曉波)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日前,在西安舉行的首屆中國金融四十人「曲江論壇」上,多位專家對此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CF40常務理事會副主席、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長蔡鄂生表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的,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的頂層戰略定位。中國將通過更加開放的姿態,堅持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加強同世界經濟的聯繫,促進國際國內貨物、資金、人力等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實現中國經濟良性運轉的同時帶動全球經濟持續復甦。

CF40學術顧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介紹,國內國際的雙循環既涉及到商品的生產、分配、消費、流通之間的循環通暢,也涉及到要素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流動、優化配置的循環暢通。他進一步表示:「『雙循環』是更深層次改革、更高層次開放,要更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而『一帶一路』的建設深刻體現了雙循環的這種特徵內涵。」

「加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僅可以吸引境外優質資源進而深化資本市場制度改革,而且可以通過境外資本的參與引入成熟的市場規則和投資理念,提高我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範圍配置資源的能力。」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認為。

在CF40成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看來,政府投資要與消費結合起來,不能「就投資談投資」,政府投資這一公共投資應該促進公共消費,通過公共消費促進人力資本積累,而且是促進人力資本平等的積累,縮小階層之間人力的鴻溝,可能最有助於我們大循環主體的形成。他認為,如果沒有這一點的話,從長期來看,可能會導致這種人力鴻溝,致貧富差距,貧富的差距導致內需的收縮,國內的大循環就很難真正建立起來。

CF40成員、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稱:「新發展格局需要我們有戰略縱深,不再局限於過去循環的安排,戰略縱深或者迴旋餘地就在西部。」

論壇期間,還發布了《曲江報告》,報告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資深研究員、證監會前主席肖鋼牽頭。肖鋼介紹,在當今世界格局發生深刻演變、逆全球化和各種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抬頭的情況下,我國面臨的海外投資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企業「走出去」也必將迎接新的挑戰。因此,要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我國海外投資權益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努力增強海外投資權益保護體系的整體性、系統性與有效性。

他表示,基於對我國海外投資歷史演變、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的研究,並充分借鑑國際經驗,報告設計構建了一個符合中國實際的海外投資權益保護框架,即以法律規則為基礎,以三支力量(政府力量、多邊組織力量、民間力量)為支撐,多種權益保護工具協調運用。

在框架基礎上,報告進一步就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經濟制裁與安全審查、領事保護、政策性海外投資保險、國際多邊組織作用以及海外民間安保體系等海外投資權益保護中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提出建議,主要包括:一,充分利用雙邊投資協定;二,妥善應對經濟制裁與安全審查;三,加強領事保護;四,推進政策性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建設;五,運用國際多邊組織力量;六,健全海外民間安保體系。

圖集

+1

責任編輯: 楊曉波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建言「8+2」格局下新南京都市圈如何實現新發展
    進入新發展階段,作為全國首個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承載著新使命新願景。「8+2」格局下的新南京都市圈,將如何共繪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努力為長三角一體化和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本報記者對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了採訪。
  • 黃石各縣市區下一步如何發展?「一把手」們這樣說……
    大冶湖高新區是黃石創新驅動發展的示範區,臨空經濟區是黃石臨空經濟的核心區,大冶將全力推動高新區和臨空區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臨空創新發展帶的主引擎,輻射帶動整個發展帶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落實省、市委全會精神,大冶將著力打造「雙區引領、五園支撐、多點開花」全域發展格局。
  • 構建新發展格局 邁好開局第一步——社會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構建新發展格局 邁好開局第一步——社會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華社記者王雨蕭、戴小河、吳思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站在新起點上,做好全年經濟工作,如何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專家學者熱議西安民宿業發展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專家學者熱議西安民宿業發展   西安網訊:12月6號下午,由陝西省節慶文化促進會、碑林區文化旅遊局主辦的西安民宿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
  • 習近平主持召開經濟社會專家座談會 近300字定調新發展格局
    2、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強調,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永軒:在新發展格局下聚力推動永州高質量發展
    ——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 ...專家學者幹部群眾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奮力開拓發展新局面——專家學者幹部群眾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香港在新發展格局下大有可為
    香港在國際循環中理應發揮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配合國家對外開放的政策,做好「走出去」的銜接對接工作。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充分彰顯了我國偉大的制度優勢。
  • 【石法黨建+】| 新發展格局十問
    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和新挑戰要求,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來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03為什麼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主動作為而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而不是權宜之計?
  • 跨境聯動、循環共贏!新發展格局下 青島與日韓合作「找到礦脈」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日韓進口商品博覽會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如約而至、圓滿舉行,本身就表明了一種能力和決心——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青島具有統籌防疫與發展的能力,具有堅定不移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不止如此。
  • 廣州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
    當前,廣東提出要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強化戰略支點的支撐、聯通、撬動功能,在大變局中塑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的廣州,更是著眼於大局所需,立足廣州所能,提出為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提升廣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策源能力。
  • 高培勇: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凸顯的是「安全」二字
    在高培勇看來,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凸顯的是「安全」二字,核心要義在於統籌發展和安全。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在疫情大流行背景條件下,積攢到了質變程度,演化成對於國家經濟安全的威脅,甚至對整個國家安全的威脅,以至於我們必須跳出簡單的供需平衡,延伸到整個國家全局層面作出戰略抉擇。這才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背景。因此,高培勇提出四點建議。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張忠德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舉辦,專家學者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記者 張忠德 報導)「『十四五』時期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大背景下。」「要千方百計提高農產品充分供給的安全程度,牢牢把握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
  • 共話「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新方略——2020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展望『十四五』:循環發展新方略」,來自循環經濟領域的各界代表齊聚一堂,群策群力推動我國「十四五」循環經濟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 原副院長、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在主題演講環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司長劉德春作了題為《「十四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考慮》的演講,充分肯定了「十三五」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從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 深刻把握新發展格局的基本內涵和重大意義
    這就啟迪我們,「雙循環」不是平均的,也不是像過去那樣以國際循環為主體;國內循環是主循環、是雙循環的基礎,國際循環是次循環、是國內循環的輔助和延伸,這是新發展格局的顯著標誌。歷史表明,大國經濟只有立足國內循環實現規模經濟,刺激市場主體創新,才能夯實參與國際經濟分工的產業基礎,深度參與國際循環,實現更大發展。
  • 經濟大家談|如何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今年5月以來,特別是全國兩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湖南: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還得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八字方針」,每一個方面都與暢通經濟循環密切相關。「暢通」,旨在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環節存在的梗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可以說,抓住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就能更好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
  • 堅持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開班式重要講話精神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闡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和主攻方向,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 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舉行
    △論壇現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本次論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邀請多位內地和香港嘉賓,採用兩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共同探討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推動新發展,以及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推進新發展、爭創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