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李賀為妻子寫詩,字奇情深,驚豔了千年時光,細讀深受感動

2020-12-12 六不和尚

李賀為妻子寫詩,用字奇,用情深,感動千年時光 文/六不和尚

今天王和尚被一首詩感動了。

公元811年,唐憲宗元和五年,22歲的李賀再次回到長安,獲得了從九品奉禮郎的官職。李賀出生於沒落的李唐貴族之家,自幼胸懷大志,但他雖然文才出眾,卻仕途坎坷,只能屈尊擔任負責朝會祭祀禮節的小官。這讓李賀的心情非常鬱悶,第二年春天,他寫下了一首詩,名為《染絲上春機》

李賀,人稱「詩鬼」,與李白之天才相比,他是「鬼才」。他的詩造語奇險,辭藻瑰麗,而他心中又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故而古人稱他的詩「骨勁而神秀」,清初葉矯然更稱讚他「眼空千古,不唾拾前人片字」,可見他寫詩嘔心瀝血,字字出奇。但是,李賀除了「瑰奇詭怪」的詩之外,也有不少「調婉詞豔」的佳作,《染絲上春機》即是如此。這首詩的用字堪稱「字字奇,句句奇」,而其中的感情卻纏綿多情,細膩婉轉,值得細細品賞。

△王和尚讀詩:李賀為妻子寫動人情詩

今天,王和尚將逐字推敲其詩的用字和章法,來窺探李賀詩中超絕的修辭技巧和真摯熱烈的情思。

01.從染絲寫起,一個字暗含玄機

先解釋一下題目。所謂「染絲上春機」,乃是一首描寫女子染絲、織布和繡花的詩。所謂「染絲」,即將蠶絲放入染缸中染色;然後在織布機上織成布匹。很明顯,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染絲織布的詩,而織布女所思所想,也就貫注在詩篇之中了。

△王和尚讀詩:詩鬼李賀

「玉罌泣水桐花井,蒨絲沉水如雲影」,詩的起句即寫女子染絲的步驟。李賀寫詩,善用華麗的字眼。比如「玉罌」即汲水瓶,用「玉罌」即取其華麗之意。女子在桐花井中打水,傾倒在染缸之中。

「桐花」也是為水井著色,也點出春日之景。其中最妙的乃是「泣」字,水從瓶中傾瀉而出,用「泣」字,既寫出了流水的聲音,也帶出織布女的心情,流水如「泣」,是否暗示織布的女子心有感傷呢?這就為為後文鋪設了懸念。

有版本作「汲水」,表意雖類似,然而字法的力度和感情的鋪陳,就差了許多。

△王和尚讀詩:李賀妻子繡花

「蒨絲」即「茜絲」,紅色的絲線。絲線沉入染缸之中,分散開來,猶如雲影,既輕柔又鮮豔,其中「雲影」二字,畫面感很強,寫出絲線在水中搖擺之態。

此句可見李賀詩想像力之豐富巧妙。起句寫得華麗細膩,將織女染絲的過程細緻寫出,用字精美,表意生動,堪稱不凡。

02.美為何慵懶又忙碌?其中暗含似水柔情

但是此時,作者並沒有點出織女為何「泣」,接下來卻直筆來刻畫織女的形態。他寫道「美人懶態燕脂愁,春梭拋擲鳴高樓。」

△王和尚讀詩:李賀妻子柔情似水

時值春日,萬物蔥蘢,一切都萌發著生機,但是織女卻顯得慵懶,連梳妝打扮都不願意去做。這就點出,織女思春之意。因思春而感到無聊,因孤獨而懶得梳妝。

此處值得注意的乃是「燕脂愁」,這是一筆反寫。明明是女子懶得梳妝打扮,胭脂水粉都扔在一邊,明明是女子滿懷愁緒,感嘆春光無人共賞,作者卻寫女子這種寂寞情懷,就連「燕脂」都替她發愁。如此擬人手法的反寫,恐怕也只有李賀能想出吧。

但是,這個女郎卻沒有沉溺在愁緒之中,而是收拾起心情,開始織布。故而作者接著寫「春梭拋擲鳴高樓」。織布的梭子,作者寫作「春梭」,既點出季節為春日,又點出織女此刻充滿著「閨情春意」。

△王和尚讀詩:李賀深情思念妻子

「拋擲」系動作,「鳴」系聲音,而「高樓」系地點。這一句層次豐富,值得品味。且「高樓」即織女之閨房,晏殊有句「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可知織女在織布時,也一直牽掛著遠方。

03.織女為何歡喜又忙碌?一筆寫出情侶深情

為何這個女子沒有沉浸在閨思之中,而忙於織布呢?作者在第三句做了解釋。李賀寫道「彩線結茸背復疊,白袷玉郎寄桃葉。

前句「彩線結茸背復疊」承接上句「春梭拋擲」,寫她所織之錦的形態,她織的錦緞,背面毛茸茸的,且絲線重疊,這是為她將要刺繡做準備。「絲」通「思」,她豈不是把滿腔的思念和柔情都融進布匹之中?重重疊疊,密不透風,這看似寫錦緞,其實也是寫她內心的思念。

△王和尚讀詩:李賀夫妻情深

她為何在布匹中關注如此深重的情感呢?原來情郎多情,雖然遠在外地,仍然將身上所穿的白袷寄給她,以表真情。

白袷,即有白色圓領的外衣,其「白」即表示無功名在身。而「桃葉」則是王獻之的愛妾,此處指織女。情郎為何要寄「白袷」,那是因為此刻他已經獲得了官職,不再需要平民所穿的白衣了。寄「白袷」,有通報喜訊之意。

織女正是因為聽到情郎雖然獲取功名,但仍牽掛著她,雖然思念難抑,卻也為情郎而歡喜,更擔心情郎在外無衣服可穿,她才激動又緊張地織布做衣服。這其中的欣喜和擔憂之情,需要細細體會,而兩人之間的深情蜜意也暗在其中。

△王和尚讀詩:李賀與妻子

04.織女體貼善良,牽掛之情細讀動人

詩中的女子不僅深情勤勞,並且心思細膩,特別善解人意。所織之布匹,她要做什麼呢?李賀在詩的末尾給出了答案,「為君挑鸞作腰綬,願君處處宜春酒。」她為情郎做了一條腰帶,腰帶上還細心地繡上了鸞鳳。

鸞鳳有兩重含義,其一,鸞鳳堪稱百鳥之王,展翅高飛,青雲萬裡,織女為情郎繡鸞鳳是祝願他官場得志,不負胸中才學;其二,鳳凰于飛,和鳴鏘鏘,鸞鳳也有暗示夫妻和美之意,那麼織女繡鸞鳳,就有祝願她和情郎夫妻相依,白頭偕老之意,這自然也顯示出她對情郎的深情厚意。

△王和尚讀詩:李賀如何為妻子寫詩?

她希望情郎帶著她繡的腰帶,時時感到溫暖,即便出入官場飲酒也能時時陪伴在情郎周圍,而毫無不宜之處。這才是她努力織布的原因,她既希望情郎能夠不怕寒冷,又希望他隨身攜帶,牢記她的深情與牽掛。

這首詩,雖然寫得華麗,但是卻處處留有玄機,將女子的勤勞和深情,刻畫得淋漓盡致,並且將她對情郎的思念寫得真切動人,細讀才能感受她內心的柔情與體貼。

△王和尚讀詩:李賀寫情詩,動人心魄

05.李賀寫此詩,暗含夫妻真情,也感嘆命運

李賀為何要寫這首詩?因為他在思念家鄉的妻子。

據「李賀年譜」記載,他在19歲時候娶妻,夫妻二人感情很深,雖然李賀遠在長安為官,他也時刻在思念著自己的妻子。

這首詩,他不寫自己對妻子如何思念,而想像妻子在家思念他,並且為他細緻地準備衣服,如此來寫,則更見深情。

△王和尚讀詩:鬼才李賀

值得一提的是,李賀在詩中屢屢表達對妻子的愛憐和思念之情。比如,他初當官時,就有句說「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即是說,他雖然人在長安,但是經常給妻子寫信,表達內心的思念;而妻子一旦得病,他就因在長安遊宦而不能照顧妻子而深深懊悔。

李賀在《追和柳惲》一詩中,更是續寫南朝柳惲之詩,來表達對歸家的渴望。在詩中,他渴望和妻子一起飲酒彈琴,看雙魚戲水,蝴蝶雙飛。正是對妻子無限的愛戀與思念,他才寫下這首動人的《染絲上春機》詩

而近代學者葉蔥奇則認為,這首詩並非是懷念妻子而作,乃是借織女「為他人作嫁衣裳」,來慨嘆自己懷才不遇,命途多舛。李賀胸懷大志,文才出眾,在長安僅僅做了個從九品的奉禮郎,這種命運不偶的感嘆也在所難免。

△王和尚讀詩:李賀夫妻情深

只是,這首詩理解成李賀對妻子的懷念,則更能看出「詩鬼」李賀內心的柔情蜜意,也能看出他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親愛的詩友,你認同哪一種解釋呢?

相關焦點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寫出悲壯的最高境界,從未被超越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人稱「詩鬼」李賀。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一來是因為他天生長得醜,據說他體形細瘦,通眉長爪;二是因為他寫詩想像力豐富,經常寫些神話傳說,於是當時百姓送他「太白仙才,長吉鬼才」。能和詩仙太白並稱,可見李賀的在唐代詩壇的地位。
  • 詩中鬼才李賀,他的詩句奇譎鬼魅,他的為人卻剛烈如陽
    唐代是個盛世,唐朝不僅經濟繁榮軍事昌盛,並且文化氛圍也是非常的濃厚,其中湧現了許許多多的令人驚豔詩人,他們流傳下了數篇令後人為之驚嘆的名篇名句。李賀從小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天才都是不同於世人的,所以在別人看來甚至有一些神經質的一個人。李賀的家中並不富裕甚至到了饑寒的地步,他的家中十分貧困常年是喝糠醃菜,這對一般人來說都是很難忍受的,但是李賀從來不在乎這些身外之外,只要能夠吃的東西他從來不嫌棄。李賀的外形是醜陋的,他十分瘦弱高挑,兩邊的眉毛連在一起,手指像爪子一般彎曲。
  • 古人寫詩都是信手拈來的嗎?
    古人寫詩,也不是信手拈來的,他們都是經過一番苦功夫才有的那些絕美佳句。比如像賈島,就有著名的「推敲」故事。在解釋了衝撞的原因之後,韓愈站在馬車上,沉吟了一會兒說:「用敲字好,因為用敲字,更能夠體現月下的寂靜」。賈島不僅撞到韓愈,還撞過別人,惹出另一樁交通事故。作為一名苦吟詩人,賈島素有「詩奴」的稱號,所以他行坐寢食,都不忘作詩,甚至走火入魔,惹出麻煩。
  • 「詩鬼」李賀的「鬼詩」到底有多嚇人?答:比看盜墓小說還刺激!
    李白寫詩,天馬行空,狂傲不羈,脫離世俗,具有仙氣,故稱「詩仙」。杜甫寫詩,結合時事,思想深厚,關心百姓疾苦,反映歷史背景,故稱「詩聖」。王維寫詩,多詠山水田園,禪意濃重,頗有佛性,故稱「詩佛」。白居易寫詩,為成佳作,字字精雕,苦心鑽研,成痴成魔,故稱「詩魔」。那麼,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天才詩人李賀,又為什麼會被稱作「詩鬼」呢?
  •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和他的詩
    01 少年詩人李賀天才早熟,他在七歲時便寫得一手好詩文,而且當即就名動京城。其時大文豪韓愈都很稱奇,他見到李賀還是個小不點兒的孩子時,當即遂出題讓他寫作。李賀卻不驚慌,然後便援筆寫了一首在文學史足以流傳的名作《高軒過》,韓愈見詩當即便驚喜萬分,離開時還熱忱地邀請李賀到他們府第中作客。
  • 鬼才李賀的一首鬼詩,全篇寫鬼,被後人評為「鬼仙之傑作」!
    然而,才華橫溢的他被人妒忌,進士之路受阻,他看清社會,寫下了許許多多諷刺唐王朝的詩歌,他想像力極其豐富,作品中有大量與鬼有關的詩歌,人們便將之與李白並列,「李白仙才,李賀鬼才」,李賀便有了「詩鬼」、「鬼才」的名號。李賀的「鬼」詩,總共只有十來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李賀通過寫「鬼」來寫人,寫現實生活中人的感情。
  • 李商隱最高明的一首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最後5個字驚豔了時光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朝著名的詩人。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韻律悠長,風格奇幻,尤其描寫愛情方面,更是表述的纏綿婉轉,撩人心弦。李商隱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不但在寫詩方面頗具藝術造詣,在書法上也是可圈可點。
  • 李賀《將進酒》:美酒佳餚,輕歌曼舞,敵不過人生悲苦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李賀所寫的《將進酒》,雖然與詩仙李白所寫的《將進酒》同名,但兩者卻是迥然不同的兩個風格。李賀,是歷史上繼屈原、李白之後又一位頗負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作為長吉體詩歌的開創者,被稱為「詩鬼」、「鬼才」,他的詩作,詩風空靈詭異,內容豐富深刻,文辭變幻繽紛獨具特色,被稱作是「鬼仙之辭」。
  • 鬼才李賀的一首鬼詩,全篇寫鬼,被後人評為「鬼仙之詞」
    歷史上很多文人遊覽西湖路過蘇小小墓時,感懷寫下過多篇與蘇小小有關的詩詞,而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李賀所作《蘇小小墓》: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 其中鬼才寫了哪些鬼詩?
    我會更加喜愛那位用情專一,才情俱佳的鬼才詩人李賀。(一)中小學生都在學習李賀的鬼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此詩是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目前被編入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其實,李賀創作的247首詩歌大多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並且經常用古代的神話傳說來託古喻今,借鬼神說人話舒胸襟,所以世人稱他為「鬼才」「詩鬼」,稱他的詩文為「鬼仙之辭」,與李白、李商隱合稱為「唐代三李」。
  • 詩鬼李賀:滿腔才華卻只活了27年,心理抑鬱或為其最大病因
    一方面,李賀又不止只通鬼神,他還少有大志,渴望建功立業,他在《雁門太守行》中寫到: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 花開花落平常事,「可憐」二字不尋常——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一》
    李賀《南園十三首》,4月13日曾寫過其六,其六是寫李賀發牢騷的,說自己一個老雕蟲,天天寫詩文,對於北方戰事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年僅27歲,仕途不順,妻子早逝,卻又心懷天下,內心始終鬱悶,只有靠做詩抒情。
  • 李賀的一首詩,斑駁不失明麗,幽冷猶見清新,不負鬼才之名
    李賀,字長吉,家在河南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過著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後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這首詩以穠豔的色彩和幽冷的筆觸,描繪出一幅令人目亂神迷的南山秋景圖。開篇總攬全篇,勾勒出南山的基本輪廓。
  • 李賀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短短40個字,卻震顫讀者的心靈
    自古以來感嘆時光飛逝的詩詞數不勝數,人們面對季節更替、鬥轉星移,悲嘆自己人生短暫,很多夢想無法實現,於是有人借酒澆愁,有人悲天憫人。莊子就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朱熹也嘆,「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 李賀只活了27歲,寫下一首詩,神秘而空靈,卻被傳頌了千年
    —— 唐代 · 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請你暫且登上那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從詩中不難看出李賀豪情壯志,但他走從軍這一條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嗎?
  • 大唐詩壇四大臺柱如何寫詩 仙聖魔鬼唐詩四大家的奇特創作過程
    詩仙李白2、大唐詩壇牛人「詩聖」杜甫詩歌創作過程:以現實主義為導向,接近人民的生活實踐。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
  • 李賀《夢天》押韻很特別,這是一首八句的換韻古體遊仙詩
    有朋友問到:「詩鬼」李賀的經典名篇《夢天》押韻嗎?前言中唐詩人李賀是一個很特別的詩人,他的奇特想像力是他的詩風獨具一格。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人言「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不然。二、其他八句換韻的古體詩李賀還有一首很著名的八句換韻古體詩,《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 千年修得何以琛,萬年修得王瀝川,驚豔了時光的王瀝川!
    千年修得何以琛,萬年修得王瀝川,驚豔了時光的王瀝川!說起電視劇《遇見王瀝川》那可是感動了不少人啊!而高以翔所飾演的王瀝川更是驚豔了時光。那磁性的聲音依舊那濃密度正好的絡腮鬍,那雙迷人的眼睛,每一個蘇點都直擊少女們的內心。
  • 李賀寫詩夜謁韓愈,詩中場面奇幻無比,王安石卻說前兩句「不通」
    李賀的作品,向來以詭異奇特而著稱。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賀曾以一詩夜謁韓愈,得到對方的極力讚賞,王安石卻說詩的頭兩句寫得「不通」。宋人為了解決詩中的「BUG」,特地為李賀搗鼓出了一個「新版本」。明朝的大才子楊慎為了力挺李賀,直接罵王安石是個不懂詩的老古董。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李賀,字長吉,中唐赫赫有名的詩人,有人稱他是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這一點無法反駁。但是,他的浪漫與李白不太一樣,李賀常用些險韻奇字,以鬼仙為題材,想像力極其豐富,給人一種詭異華麗之感。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