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一首詩,斑駁不失明麗,幽冷猶見清新,不負鬼才之名

2020-12-19 品詩賞詞

酷暑盛夏逐漸遠去,初秋季節雖然炎熱乾旱,但夜間涼風習習,終於讓熬過了苦夏的人們可以稍稍喘口氣。田野裡草色有些泛黃,但每一朵小花、每一顆草籽都將融入秋的生命,並繼續延續著希望。王維說,「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盼望著一場秋雨一場寒;蘇軾雲,「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其實快樂很簡單,只要你願意拋棄各種煩惱。但是唐代一位才子,卻一直鬱鬱寡歡,讓他的詩也盡顯愁情。

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李賀,字長吉,家在河南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過著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後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這首詩以穠豔的色彩和幽冷的筆觸,描繪出一幅令人目亂神迷的南山秋景圖。

開篇總攬全篇,勾勒出南山的基本輪廓。「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詩人先用兩個短句描寫空曠的秋野及蕭瑟的秋風,渲染出一種悽清的氛圍,又用兩個富於節奏感的疊音詞刻畫水流與蟲鳴。秋風白,顯示出荒野中草木凋零,秋風掃落葉之勢。「漻漻」,形容水之清澈;「嘖嘖」,模擬聲之輕細。作者非常注意色彩調配,同時又動靜結合,極富感染力。

接著詩人繼續深入細緻地描摹秋景,「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雲霧霧繞、亂世嶙峋,苔蘚遍布、翠色宜人;嬌弱紅花、鮮豔綻放,不勝風侵、露珠點點,又宛如多情的少女,淚水漣漣。這兩句展現了李賀高超的鍊字能力,在靜謐的畫面上,升騰起縷縷愁雲恨霧,氛圍幽冷,色彩迷幻。

讀者正如醉如痴,詩人又轉換筆墨,開始描寫田野秋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荒畦」,指荒野中的耕田;「蟄螢」,指螢火遭遇冷氣,光線黯淡。「叉牙」,即叉丫,形容稻葉橫七豎八地到處舒展;「隴徑斜」,指田間小路無規則地向前延伸。詩人在隴上行吟,情思清絕,雖然秋收在望,但也展現了秋天的威力,稻葉枯黃,殘螢緩行,迷幻的境界中摻入了實景,幽冷的氛圍裡也融入一點暖色。

最後兩句「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更具有李賀鬼才的特點。從石縫中流出的泉水滴落在沙地上,發出沉悶而滯澀的聲響;磷火如漆,黝黑髮亮,在松林中閃爍和遊蕩,仿佛點綴於枝頭的松花。「鬼燈如漆」,想像詭異,給人陰風習習、鬼氣森森之感。「點松花」,又於陰森中見明妍,更顯風格冷豔。

縱觀李賀的這首詩,斑駁不失明麗,幽冷猶見清新,不負鬼才之名。詩人筆法細膩,比喻生動,描寫秋景更是色彩繽紛,動靜結合。畫面中,野風爽朗、水靜蛩吟,苔深花溼、芳蕙低垂,更兼石泉聲細、磷火光微,令人深切地感受到深秋的蕭瑟哀婉,更為詩人的鬼才而讚嘆不已。

相關焦點

  • 鬼才李賀的一首鬼詩,全篇寫鬼,被後人評為「鬼仙之傑作」!
    蘇小小喜歡遊西湖,一日遊湖時邂逅阮鬱,一見鍾情,結成良緣,奈何門戶之見迫使阮鬱回鄉,此後了無音訊,蘇小小因思念成疾,不久之後撒手人寰,後曾得到蘇小小幫助的一個文人將蘇小小埋葬在西湖邊,於是這便有了西湖蘇小小墓。
  • 鬼才李賀的一首鬼詩,全篇寫鬼,被後人評為「鬼仙之詞」
    蘇小小喜歡遊西湖,一日遊湖時邂逅阮鬱,一見鍾情,結成良緣,奈何門戶之見迫使阮鬱回鄉,此後了無音訊,蘇小小因思念成疾,不久之後撒手人寰,後曾得到蘇小小幫助的一個文人將蘇小小埋葬在西湖邊,於是這便有了西湖蘇小小墓。
  • 《全唐詩》一首很怪的悼亡詩,來自詩鬼李賀,一般人寫不出這種美
    「太白仙才,長吉鬼才」,能與詩仙李白並稱,可見李賀的實力。「詩鬼」之稱雖然不是很雅,但卻是最適合李賀的稱號。李賀的詩既有著詩仙般奇絕的想像,又帶著濃濃的浪漫之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賀的一首悼亡詩,詩名《蘇小小墓》。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句句詭異,其中兩句更是語出驚人!
    李賀被稱為「詩鬼」,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善於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詩歌中往往流露出「消極」的情緒,有一種幽冷荒誕的美,在詩史上獨樹一幟。李賀有二百多首詩流傳後世,其中「鬼」詩有十多首。《秋來》一詩寫秋天來臨時詩人的愁苦情懷,風格陰森詭異,是「鬼」詩中的經典之作。
  • 鬼才李賀為妻子寫詩,字奇情深,驚豔了千年時光,細讀深受感動
    李賀為妻子寫詩,用字奇,用情深,感動千年時光 文/六不和尚今天王和尚被一首詩感動了。公元811年,唐憲宗元和五年,22歲的李賀再次回到長安,獲得了從九品奉禮郎的官職。李賀出生於沒落的李唐貴族之家,自幼胸懷大志,但他雖然文才出眾,卻仕途坎坷,只能屈尊擔任負責朝會祭祀禮節的小官。
  • 讀詩|「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李賀《夢天》
    李賀被稱為「詩鬼」,不僅是因為他好用冷暗的、生僻的詞語意象,更在於他有非同一般人的才能。因此才有了「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意思是兩人詩風不同:李白詩飄逸脫俗;李賀詩多神怪題材,幽深奇絕。李賀《夢天》這是他的一首寫得很好的記夢之作,也或許純因藝術幻想而創作的詩篇。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寫出悲壯的最高境界,從未被超越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人稱「詩鬼」李賀。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一來是因為他天生長得醜,據說他體形細瘦,通眉長爪;二是因為他寫詩想像力豐富,經常寫些神話傳說,於是當時百姓送他「太白仙才,長吉鬼才」。能和詩仙太白並稱,可見李賀的在唐代詩壇的地位。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李賀,字長吉,中唐赫赫有名的詩人,有人稱他是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這一點無法反駁。但是,他的浪漫與李白不太一樣,李賀常用些險韻奇字,以鬼仙為題材,想像力極其豐富,給人一種詭異華麗之感。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
  • 李賀《夢天》押韻很特別,這是一首八句的換韻古體遊仙詩
    太白天仙之詞,長吉鬼仙之詞耳。《夢天》是其代表作之一,除了他天馬行空的想像以外,還可以注意一下這首的詩的押韻。有不少不熟悉詩詞的朋友誤以為這首詩不押韻。一、《夢天》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如同杜甫《望嶽》一樣,七言八句的詩不一定是七律,李賀的這首詩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 李賀的一首古詩,意境變幻,詩鬼作品的風格果然非凡
    唐代詩人李賀的詩歌不僅充滿想像和浪漫,而且經常有驚人妙語,令人咀嚼不盡。詩人雖然仕途受阻,但一直在創作上勤勤懇懇,平時閒暇時還注意搜集素材,靈感來了就一揮而就。所以看似信手拈來,卻常有驚艷后世的不朽之作。下面分享李賀的一首古詩,意境變幻,詩鬼作品的風格果然非凡。夢天唐代:李賀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 李賀寫一首戰爭詩,詩中戰場奇幻無比,王安石卻說前兩句「不通」
    歷代詩評家力挺李賀,一致認為:因為遣詞造詞和場景渲染的出色,讓詩的內容顯得都那麼不重要了。這一首詩的名字就叫——《雁門太守行》。 二、《雁門太守行》創作背景 李賀這一首詩寫於元和二年,詩歌描寫的是一場唐朝中央軍隊與藩鎮叛軍之間的戰爭。不滿二十歲的李賀按照唐朝的規矩,詩謁韓愈,希望得到賞識與提拔。
  • 王安石批評李賀:「此兒誤矣!」楊慎怒懟:老東西你不懂詩!
    詩鬼李賀,一個命運多舛的天才,因父親李晉肅名諱與「進」同音,在講究避諱的古代社會,李賀學而優則仕這條路從他出生那天起就被斷絕了,又從小體弱多病,年僅27歲就去世了,人生雖然短暫,但李賀留下了許多浪漫奇絕的詩歌,我喜歡李賀的浪漫,但我真不太願意讀李賀詩,不是不愛,是真難懂,儘是些「奇形怪狀」的想像。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不選《春江花月夜》和李賀的詩?
    為了搞清楚《三百首》為什麼不選《春江花月夜》和李賀的詩,我們先了解一下蘅塘退士的選詩標準。一個好的文學選本,不僅要選擇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體現選家的思想和特定的取捨標準。《三百首》作為一個著名的選本,其所選每一首詩肯定都是費了匠心的。他選詩的標準與詩學觀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和他的詩
    李賀字長吉,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01 少年詩人李賀天才早熟,他在七歲時便寫得一手好詩文,而且當即就名動京城。其時大文豪韓愈都很稱奇,他見到李賀還是個小不點兒的孩子時,當即遂出題讓他寫作。
  • 「鬼才」李賀《馬詩》賞,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從詩人的生平了解他的作品(公元790年)李賀出生在中唐時期的一個破落貴族之家,李賀自幼通眉長爪,長相奇特。(公元796年)六歲的李賀寫《高軒過》一詩「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得到韓愈等文人的賞識和讚頌,從此名揚京洛(京城洛陽)(公元807年)李賀的父親去世,李賀攜詩《雁門太守行》去洛陽拜見韓愈,欲求官職,之後回去守喪三年。(公元810年)三年守孝已滿,韓愈與李賀寫書信,勸其考取進士。當年二十一歲的李賀,參加並通過了府試(通過的人有資格參加進士考試),年底就可以去長安參加進士考試。
  • 其中鬼才寫了哪些鬼詩?
    但是,要說妓女們的最愛,你一定會首先想到那個「奉旨填詞柳三變」,因為他的詞作「骫骳從俗,天下詠之」,「一時動聽,散播四方」。如果我是妓女,我只會愛上柳永的詞作,不可能愛上這位世出名門,整日無所事事浪蕩於花街柳巷的遊子。我會更加喜愛那位用情專一,才情俱佳的鬼才詩人李賀。
  • 李賀只活了27歲,寫下一首詩,神秘而空靈,卻被傳頌了千年
    詩詞背後/文他天生異相卻命比紙薄,他身為皇族後裔,卻仕途不順,他筆下的「鬼」詩空靈而虛幻。他(李賀)的一生有哪些傳奇呢?依次來揭秘。天生異相的男孩,有何驚人之處?李賀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叔父一支的後代,但到他父輩這兩代便家族沒落了,李賀的出生給家裡帶來了希望。李賀自幼體形細瘦,通眉長爪,長相極有特徵。並且他才思聰穎,七歲能詩。 父親不知道這樣奇特的相貌到底對李賀而言是好還是不好。
  • 讀了李賀這首詩,讓人冷得說不出話來
    唐代詩人李賀,被稱為「詩鬼」,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齊名。同時,他又與李白、李商隱被合稱為「唐代三李」。李賀的詩作極富想像力,空靈縹緲,詞藻詭麗,思維跳躍,變幻繽紛,不受常法拘束。元和七年的冬天,「詩鬼」李賀身在北方,北方異乎尋常的寒冷,讓李賀深有體會,提筆寫下了一首描寫冬日嚴寒的千古佳作:北中寒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 韓愈困了正要睡覺,17歲的李賀呈上這首詩,韓愈困意全無命人迎他
    在唐代詩壇,詩鬼李賀是不容忽視的存在。對他,後世一直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稱,雖然只活了27歲,但卻能與李白並稱,可見他的影響力。李賀是繼屈原和李白後的另一位浪漫主義巨匠,他的經典名句不少,無論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還是「雄雞一聲天下白」,都令人印象深刻。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我個人是很喜歡李賀的作品,每次讀他的詩,都令人感動的淚流滿面,他的詩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無論是什麼樣的題材,他都能夠寫出新意,從而帶給人們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譬如這首《雁門太守行》,寫得就很氣勢。其實這是一首很典型的邊塞詩,不過李賀從來沒有去過,但是他寫得活靈活現,把邊塞殘酷的戰爭描寫得很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