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李賀的一首鬼詩,全篇寫鬼,被後人評為「鬼仙之傑作」!

2021-03-03 慕容詩文閱讀屋

去過杭州西湖的朋友想必會注意到西湖附近有很多名人的墳塋,而在這眾多的墳塋中有一個是屬於六朝南齊時江南的名妓——蘇小小。

蘇小小從小父母早亡,跟著姨母生活,不過她長相秀美,能力不俗,不僅通曉音樂,常常也是口出佳句,她雖然淪為歌姬,但憑藉自己的才華極被當時的士族門閥追捧,可謂名重一方。

蘇小小喜歡遊西湖,一日遊湖時邂逅阮鬱,一見鍾情,結成良緣,奈何門戶之見迫使阮鬱回鄉,此後了無音訊,蘇小小因思念成疾,不久之後撒手人寰,後曾得到蘇小小幫助的一個文人將蘇小小埋葬在西湖邊,於是這便有了西湖蘇小小墓。

歷史上很多文人遊覽西湖路過蘇小小墓時,感懷寫下過多篇與蘇小小有關的詩詞,而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李賀所作的《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詩歌的大意是:蘭花上點綴著的露珠,如她悽苦含悲的淚眼。沒有什麼東西可編織同心,煙靄幻作花兒卻不能修剪。芊芊芳草是她的席墊,亭亭青松是她的傘蓋。飄飄清風是她的衣衫,咚咚流水是她的玉佩。生前所乘坐的油壁車,每當夜晚還把她等待。閃爍陰冷綠光的磷火,無人赴約而枉費光彩。想綰結同心的西陵下,陣陣寒風吹悽悽苦雨。

李賀生於唐朝皇家旁系,經過數代人的變遷,到他父親那一輩已經家道衰落,其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為了生存各地奔波,晚年才得李賀。李賀小時候,家境更是艱難,稍稍大一點就需要自謀生路,同時通過苦讀參加科舉來改變生活。

然而,才華橫溢的他被人妒忌,進士之路受阻,他看清社會,寫下了許許多多諷刺唐王朝的詩歌,他想像力極其豐富,作品中有大量與鬼有關的詩歌,人們便將之與李白並列,「李白仙才,李賀鬼才」,李賀便有了「詩鬼」、「鬼才」的名號。

李賀的「鬼」詩,總共只有十來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李賀通過寫「鬼」來寫人,寫現實生活中人的感情。這些「鬼」,「雖為異類,情亦猶人」,絕不是那些讓人談而色變的惡物。

《蘇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李賀的這首詩以蘇小小的故事為題材,寫幽靈形象和幽冥境界。全詩由景起興,通過一派悽迷的景象和豐富的聯想,刻畫出飄飄忽忽、若隱若現的蘇小小鬼魂形象。詩中寄寓著詩人獨特的身世之感。

這首詩以景起興,通過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寫景、擬人融合為一體。寫幽蘭,寫露珠,寫煙花,寫芳草,寫青松,寫春風,寫流水,筆筆是寫景,卻又筆筆在寫人。寫景即是寫人。用「如」字、「為」字,把景與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描寫了景物,創造出鬼魂活動的環境氣氛,同時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

詩中美好的景物,不僅烘託出蘇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時也反襯出她心境的索寞悽涼,收到了一箭雙鵰的藝術效果。這些景物描寫都圍繞著「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這一中心內容,因而詩的各部分之間具有內在的有機聯繫,人物的內心世界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揭示,顯得情思脈絡一氣貫穿,具有渾成自然的特點。詩的前四句直接刻畫蘇小小的形象。

一、二兩句寫她美麗的容貌:那蘭花上綴著晶瑩的露珠,像是她含淚的眼睛。這裡抓住心靈的窗戶眼睛進行描寫,一是讓人通過她的眼睛,想見她的全人之美,二是表現她的心境。蘭花是美的,帶露的蘭花更美。但著一「幽」字,境界迥然不同,給人以冷氣森森的感覺。它照應題中「墓」字,引出下面的「啼」字,為全詩定下哀怨的基調,為鬼魂活動創造了氣氛。

三、四兩句寫她的心境:生活在幽冥世界的蘇小小,並沒有「歌吹」歡樂,而只有滿腔憂怨。她生前有所追求,古樂府《蘇小小歌》中說:「我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但身死之後,她的追求落空了,死生懸隔,再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綰結同心,墳上那萋迷如煙的野草花,也不堪剪來相贈,一切都成了泡影。這種心緒,正是「啼」字的內在根據。僅用四句一十六字,形神兼備地刻畫出蘇小小的鬼魂形象,表現出詩人驚人的藝術才華。

中間六句寫蘇小小鬼魂的穿著服飾和使用物品:芊芊綠草,像是她的茵褥;亭亭青松,像是她的傘蓋;春風拂拂,就是她的衣袂飄飄;流水叮咚,就是她的環佩聲響;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車,如今還依然在等待著她去赴「西陵松柏下」的幽會。這一部分,暗暗照應了前面的「無物結同心」。用一個「待」字,更加重了景象、氣氛的悽涼:車兒依舊,卻只是空相等待,再也不能乘坐它去西陵下,實現她「結同心」的願望了。物是人非,觸景傷懷,徒增哀怨而已。

最後四句描繪西陵之下悽風苦雨的景象:風悽雨零之中,有光無焰的鬼火,在閃爍著暗淡的綠光。這一部分緊承「油壁車,夕相待」而來。翠燭原為情人相會而設。有情人不能如約相會,翠燭就如同虛設。有燭而無人,更顯出一片悽涼景象。「翠燭」寫出鬼火的光色,加一「冷」字,就體現了人的感覺,寫出人物內心的陰冷:「光彩」是指「翠燭」發出的光焰,說「勞光彩」,則蘊涵著人物無限哀傷的感嘆。期會難成,希望成灰,翠燭白白地在那裡發光,徒費光彩而一無所用。用景物描寫來渲染哀怨的氣氛,同時也烘託出人物孤寂幽冷的心境,把那種悵惘空虛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的主題和意境借鑑了屈原《九歌·山鬼》中對神、鬼的描寫方法。從蘇小小鬼魂蘭露啼眼、風裳水佩的形象上,可以找到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影子;蘇小小那「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的堅貞而幽怨的情懷,同山鬼「折芳馨兮遺所思」、「思公子兮徒離憂」的心境有一脈神傳;西陵下風雨翠燭的境界,與山鬼期待所思而不遇時「雷填填兮雨冥冥」、「風颯颯兮木蕭蕭」的景象同樣悽冷。

由於詩人採用以景擬人的手法,他筆下的蘇小小形象,比之屈原的山鬼,更具有空靈縹緲、有影無形的鬼魂特點。她一往情深,即使身死為鬼,也不忘與所思之人綰結同心。她牢落不偶,死生異路,竟然不能了卻心願。她懷著纏綿不盡的哀怨在冥路遊蕩。在蘇小小這個形象身上,即離隱躍之間,讀者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

詩人也有他的追求和理想,就是為挽救多災多難的李唐王朝做一番事業。然而,他生不逢時,奇才異能不被賞識,他也是「無物結同心」。詩人使自己空寂幽冷的心境,通過蘇小小的形象得到了充分流露。在綺麗穠豔的背後,有著哀激孤憤的思想,透過悽清幽冷的外表,有著詩人熾熱如焚的肝腸。

鬼魂,只是一種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人世的內容,它所表現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全詩以景透人更透情,將蘇小小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無怪乎宋代嚴羽曾評論這首詩是「鬼仙之傑作」。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鬼才李賀的一首鬼詩,全篇寫鬼,被後人評為「鬼仙之詞」
    歷史上很多文人遊覽西湖路過蘇小小墓時,感懷寫下過多篇與蘇小小有關的詩詞,而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李賀所作《蘇小小墓》: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 其中鬼才寫了哪些鬼詩?
    我會更加喜愛那位用情專一,才情俱佳的鬼才詩人李賀。(一)中小學生都在學習李賀的鬼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此詩是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目前被編入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通過學習馬詩,讓國人從小就知道中唐詩人李賀志向如馬,在詠馬贊馬嘆馬的同時,將自己的命運與馳騁疆場的戰馬緊密相連,藉以表達仁人志士的曠世奇才和懷才不遇的遠大抱負,馬詩裡處處散發出詩人的感慨和憤懣,實屬比體詩中的最佳組詩。《高軒過》是初中課外古詩文中的一首,屬應酬詩,是李賀初出茅廬時當著韓愈(時任都官員外郎)和皇甫湜(時任侍御史)即景之賦,足見詩人才華橫溢。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句句詭異,其中兩句更是語出驚人!
    李賀被稱為「詩鬼」,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善於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詩歌中往往流露出「消極」的情緒,有一種幽冷荒誕的美,在詩史上獨樹一幟。李賀有二百多首詩流傳後世,其中「鬼」詩有十多首。《秋來》一詩寫秋天來臨時詩人的愁苦情懷,風格陰森詭異,是「鬼」詩中的經典之作。
  • 「詩鬼」李賀的「鬼詩」到底有多嚇人?答:比看盜墓小說還刺激!
    那麼,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天才詩人李賀,又為什麼會被稱作「詩鬼」呢?(「詩鬼」李賀)有人說,李賀之所以被稱為「詩鬼」是因為他長得像鬼。這個嘛,倒也不是毫無根據。《唐才子傳》這樣記載李賀的外貌:「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新唐書》中的記載也是一字不差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李賀長得確實比較另類怪異。但是,這絕對不是他被稱為「詩鬼」的主要原因。李賀被稱為「詩鬼」,除了讚揚他是「詩中鬼才」,主要還是源於他的作品風格。什麼風格呢?
  • 李賀的一首詩,斑駁不失明麗,幽冷猶見清新,不負鬼才之名
    但是唐代一位才子,卻一直鬱鬱寡歡,讓他的詩也盡顯愁情。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李賀,字長吉,家在河南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過著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後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這首詩以穠豔的色彩和幽冷的筆觸,描繪出一幅令人目亂神迷的南山秋景圖。開篇總攬全篇,勾勒出南山的基本輪廓。
  • 李賀只活了27歲,寫下一首詩,神秘而空靈,卻被傳頌了千年
    詩詞背後/文他天生異相卻命比紙薄,他身為皇族後裔,卻仕途不順,他筆下的「鬼」詩空靈而虛幻。他(李賀)的一生有哪些傳奇呢?依次來揭秘。天生異相的男孩,有何驚人之處?相傳貞元十二年李賀正值七歲,韓愈、皇甫湜造訪,李賀援筆輒就寫就《高軒過》一詩,得到韓愈與皇甫湜讚嘆。能得到韓愈的誇獎,可見,李賀多麼文採出眾。為什麼這麼說?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化程度是極高的。
  • 李賀的這首詩霸氣外露,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李賀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為獨特的一位,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雖然他的名氣不如李白和杜甫,但是也不得不說,無論是他的詩作,還是他的才情,那都是無與倫比,同時他的很多詩作由於非常的詭異,而且他本人也寫過很多的」鬼詩「,從面也使得後人,把他稱為」詩鬼「。
  • 《全唐詩》一首很怪的悼亡詩,來自詩鬼李賀,一般人寫不出這種美
    「太白仙才,長吉鬼才」,能與詩仙李白並稱,可見李賀的實力。「詩鬼」之稱雖然不是很雅,但卻是最適合李賀的稱號。李賀的詩既有著詩仙般奇絕的想像,又帶著濃濃的浪漫之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賀的一首悼亡詩,詩名《蘇小小墓》。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寫出悲壯的最高境界,從未被超越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人稱「詩鬼」李賀。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一來是因為他天生長得醜,據說他體形細瘦,通眉長爪;二是因為他寫詩想像力豐富,經常寫些神話傳說,於是當時百姓送他「太白仙才,長吉鬼才」。能和詩仙太白並稱,可見李賀的在唐代詩壇的地位。
  • 李賀寫一首戰爭詩,詩中戰場奇幻無比,王安石卻說前兩句「不通」
    「詩鬼」李賀的作品,向來以詭異奇特而著稱。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賀曾以一詩夜謁韓愈,得到對方的極力讚賞,王安石卻說詩的頭兩句寫得「不通」。 宋人為了解決詩中的「BUG」,特地為李賀搗鼓出了一個「新版本」。明朝的大才子楊慎為了力挺李賀,直接罵王安石是個不懂詩的老古董。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而且還打動了一代文宗韓愈,成為了唐詩名篇
    李賀被人稱為「詩鬼」,而且他也是少年天才,還在還年輕的時候便是寫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同時他也是寫過了一系列的的「鬼詩」,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後來獲得了「詩鬼」,這麼一個稱號。其實李賀除了這一句詩之外,他的這首《雁門太守行》,那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裡面的開篇的首句「黑雲壓城城欲摧。」,也是一句難得經典詩句,也是被很多人化用過,而且他的這首詩同樣的描寫的很是經典,並且在這首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於理想的深刻追求,從而也使得他這首詩,成為了唐詩裡的名篇。
  • 鬼才李賀為妻子寫詩,字奇情深,驚豔了千年時光,細讀深受感動
    這讓李賀的心情非常鬱悶,第二年春天,他寫下了一首詩,名為《染絲上春機》。李賀,人稱「詩鬼」,與李白之天才相比,他是「鬼才」。他的詩造語奇險,辭藻瑰麗,而他心中又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故而古人稱他的詩「骨勁而神秀」,清初葉矯然更稱讚他「眼空千古,不唾拾前人片字」,可見他寫詩嘔心瀝血,字字出奇。
  • 唐代最恐怖的一首詩,膽子不夠大的輕易不要去讀,否則晚上睡不著
    其中詩詞文化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當屬唐朝和宋朝了,期間出現了如李白、杜甫、蘇軾、李賀等一系列的優秀人物。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唐朝「詩鬼」李賀,此人用自己的文筆,為我們帶來了一首恐怖詩。李賀,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為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
  • 「詩鬼」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意境蒼涼,格調悲壯,讀後熱血沸騰
    古代詩人們有許多稱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這樣的名號聽著就響亮,但是也有聽起來瘮人的,比如:「詩鬼」李賀。李賀,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鬼"之稱,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 最為驚悚的一首鬼詞,內容非常優美,敢仔細品讀的卻沒有幾個人
    清朝的黃景仁就曾留下過一首鬼詞,膽小的人甚至都不敢讀這首詩的內容。那麼這首詩到底記錄了一些什麼畫面呢?圖片:荒山野嶺趕夜路的書生劇照說到鬼詩,唐朝時期的李賀就是非常有名的「詩鬼」。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李賀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比如說「黑雲壓城城欲摧」等。可是物極必反,這種大環境雖然讓他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詩詞,但是長期的壓抑卻使他早早的鬱鬱而終。李賀長得非常不屬於魁梧一列,外表的識別率特別高。他自幼聰穎,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會作詩了,年僅十五歲就已經名動天下。
  • 李賀《夢天》押韻很特別,這是一首八句的換韻古體遊仙詩
    有朋友問到:「詩鬼」李賀的經典名篇《夢天》押韻嗎?前言中唐詩人李賀是一個很特別的詩人,他的奇特想像力是他的詩風獨具一格。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人言「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不然。一、《夢天》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如同杜甫《望嶽》一樣,七言八句的詩不一定是七律,李賀的這首詩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不選《春江花月夜》和李賀的詩?
    為了搞清楚《三百首》為什麼不選《春江花月夜》和李賀的詩,我們先了解一下蘅塘退士的選詩標準。一個好的文學選本,不僅要選擇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體現選家的思想和特定的取捨標準。《三百首》作為一個著名的選本,其所選每一首詩肯定都是費了匠心的。他選詩的標準與詩學觀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 與元好問一起讀詩16: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可你看李白不是就寫了這兩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層層錦浪的美麗景象。最後一句來自於李白《鸚鵡洲》中「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這首詩是評論孟郊、李賀等人幽僻清冷的詩歌風格。孟郊、李賀都窮愁不遇,作詩都好苦吟,詩風都較幽寂。孟郊有蘇軾「郊寒島瘦」的評語可見一斑,而李賀也有常騎著毛驢在城外來回「尋詩」的故事。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李賀,字長吉,中唐赫赫有名的詩人,有人稱他是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這一點無法反駁。但是,他的浪漫與李白不太一樣,李賀常用些險韻奇字,以鬼仙為題材,想像力極其豐富,給人一種詭異華麗之感。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