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衍福寺雙塔,雙塔形制近似北京的北海白塔

2020-12-24 歷史成語典故解讀

衍福寺雙塔所在地大慶市

大慶地區清初為蒙旗杜爾伯特的遊獵地,一直設有定居村落。1913年改為安達縣。1979年12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安達特區更名為大慶市。大慶市,別稱:油城。被譽為「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

大慶市yejing

提到大慶還有不得不說的大慶精神,大慶精神產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石油會戰,當時鐵人 王進喜一句「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感動、激勵了幾代人。當中國經濟建設急需石油的時候,以王進喜為代表的一批「大慶石油人」憑藉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開發建設了當時全中國最大的油田。

當時的油田建設圖片

衍福寺雙塔歷史

衍福寺始建於清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擴建,廟名為都布度貴扎爾拉古魯克奇,漢譯為廣福寺,後改譯為衍福寺。由三組建築群組成。主體建築群居中,最南面是正門影壁,其後依次是雙塔、山門殿、鐘鼓樓、左右側殿,大殿(經堂)、東西藏經樓,直至後殿。據傳說,寺內最繁盛時有喇嘛三百餘人。

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為本寺經會日,屆時,寺內舉行盛大儀式。跳查瑪舞、祭敖包、賽馬、摔跤、射箭等,熱鬧非凡。可惜的是,後經一場大火,燒毀了全部殿堂。山門前的雙塔和影壁均為青磚砌築,火不能燃,得以倖免,保留至今。

衍福寺雙塔介紹

衍福寺雙塔東西排列,坐南朝北,間距30餘米。相傳清太宗曾祀於此,故建寺塔。雙塔呈寶瓶狀,高約15米,為四面五級建築。由塔剎、相輪、塔身、塔座和塔基組成。塔剎為寶珠日月金頂,其下為相輪十三重;塔身略呈橢圓形,狀如覆缽;塔座與塔基為方形須彌座。

塔身雕刻藏文咒語,上有龕門,南向。塔座雕繪紋飾圖案,以雙獅寶珠最為精緻,姿態逼真,栩栩如生。雙塔形制近似北京的北海白塔。除塔剎寶珠日月金頂外,餘皆磚築.為喇嘛教寺塔。

衍福寺雙塔把藏、蒙古、漢各民族融為一體的藝術風格,對研究中國古代宗教藝術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重要價值。雙塔和影壁堪稱為稀有珍貴的古建築,被列為黑龍江省重點物文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堪稱稀有珍貴的古建築,省級重點物文保護單位,衍福寺雙塔和影壁
    衍福寺,位於黑龍江大慶市西部民意鄉境內,是我縣藏傳佛教聖地。以此為主體的周邊景點有:雙塔照壁、新新湖、榆林公園、陰陽界(三岔河)、金肇州古城址和始興古城,烽火臺、古洞、白金寶文化遺址、皇后店(他什海古城)等。是以宗教文化為主體的旅遊開發區。衍福寺雙塔和影壁,堪稱為稀有珍貴的古建築,是省級重點物文保護單位。
  • 2018:回故鄉之崇興寺雙塔
       崇興寺雙塔形制、結構基本相同,均為磚築八角十三層實心密簷式,堪稱姐妹塔。《盛京通志》記載:「廣寧縣崇興寺在城東北隅,大殿五楹,大門一楹,相傳唐貞觀時建,寺雖毀而雙塔如新。」   後來,經國內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及考古學者對崇興寺雙塔考察論證,從雙塔的營造法式、建築風格以及磚雕細部,判斷雙塔為遼塔,並從建築學角度認定建築時間應為遼代晚期。
  • 旅行攻略——北鎮崇興寺雙塔
    今城內雙塔的寶珠依然金光閃爍,光彩奪目。加之二塔聳入雲霄(東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十裡之外即可見到雙塔的雄姿,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猶如一對玉鑽鑽天。因此,「禪塔雙標」自古即為廣寧八景之一。如果西登醫巫閭山絕頂東望城內雙塔,在雲霧中時隱時現,依稀可見,故又有「雙標塔影」之稱。
  • 宋代遺珍——羅漢院雙塔
    蘇州雙塔又稱羅漢院雙塔,位於蘇州市定慧寺巷雙塔院內。門前一對石獅子。對面的影壁上刻「唐宋遺韻」。蘇州雙塔與正殿遺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像這樣一模一樣的雙塔緊靠,全國僅此一處。塔剎高達10米,生鐵鑄成,重達5噸,如何安裝上去的,也是一個謎團。唐鹹通二年(861年)盛楚創建佛寺於此,初名般若院,五代吳越錢氏改為羅漢院。正殿遺址在雙塔之北,坐北朝南南向。
  • 【桂林日月雙塔】盛世雙塔似日月,僧面傳佛守千年!
    日月雙塔位於桂林市的榕杉湖景區,這裡正好是桂林市的中軸線,在2001年,桂『林市政府廣泛地徵求民意決定復原日月雙塔,恢復唐代時期的古蹟建築,為桂林市增添更多富有文化氣息的人文古蹟。經過近兩年的重建和修葺,宛如湖邊雙子的日月雙塔又重新展現在世人的眼前,唐朝時期的古建築的風貌也終於在世上重現。
  • 延平西東雙塔
    東塔與夾江相向建於九峰山的西塔遙遙相對,是為「雙塔」。閩地多塔,凡縣均有,多建於縣城溪河邊的山上,或為舟楫路人航標,或為鎮河妖壓湍流,多建於明清年代。稍早的松溪「奎光塔」,位於松谿縣城西虎頭,建於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為七層六角磚石塔。邵武「聚奎塔」位於和平鎮東南天符山,建於明末,為五層六角磚木石結構,塔名「聚奎塔」三字由時任縣令袁崇煥題寫。
  • 山西太原永祚寺雙塔(明·國保)
    雙塔別稱文筆雙峰,南北對峙,相距16丈(50米),取「真言密教以十六數表圓滿無盡」之意。這兩座形同孿生的姊妹塔,一個是創建於先的「文峰塔」,一個是繼建於後的「舍利塔」。  舍利塔的原名叫做宣文塔(與文峰塔同名),創建於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歷時五年竣工,由高僧佛登和尚(又稱妙峰祖師)主持修建,而且塔內藏有佛舍利子,所以又叫做宣文佛塔,或舍利塔。
  • 北海白塔的「白」與「灰」
    後來到了民國時期甚至文革前後,無論是匠人還是古建修復專家,都希望可以讓白塔保持住這份白淨,但是由於對文物保護的理解不夠,加之傳統材料的局限性,無法完全遵循文物保護的四大原則(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原形制)來修繕白塔,只能在北海白塔青磚的外面刷上了一層水泥砂漿的外殼
  • 葫蘆島最美雙塔:綏中永安堡塔子溝妙峰寺雙塔
    妙峰寺雙塔位於葫蘆島市綏中縣永安堡鄉塔子溝北150米的妙峰山上,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雙塔建於遼乾統年間(1101~1110年),成東西對峙之勢,巍峨壯觀。古塔歷經數百年風雨,較完整地保留到了今天,實屬難得。
  • 【人文東至】東流雙塔
    走進東流古城,赫然入目的是巍屹立於江岸的東流雙塔,鎮北曰天然,鎮南曰秀峰。天然塔坐落在鎮北回龍山上,該塔興建於乾隆9年(1784),塔高11丈,圍6丈6尺,五層六方,磚石結構。據史料記載:東流雙塔是民間捐資興建的,一是因「培婁卑伏,形家短焉」而建塔;一是因「增補文樞,更增秀氣」而建塔,所以人們稱其為風水之塔,文化之塔。東流雙塔與安慶振風塔、徽州古塔相比,雖然層次、塔高、裝飾等方面有所遜色,但同是古建築博物館的一朵奇葩,是傳統建築藝術與民族佛教文化的融合物。尤其是在一個地方,同時建有遙遙相對的一對風水寶塔,這在八百裡皖江沿岸是絕無僅有的。
  • 吉隆坡石油雙塔:世界最高的雙塔樓,馬來西亞城建的驕傲
    說到雙塔樓,給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美國紐約雙子塔,它曾經是紐約的地標,不過,它在2001年的時候已經是倒塌了。現在,取而代之的就是馬來西亞吉隆坡石油雙塔,這兩座塔樓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雙塔樓,比紐約雙塔樓還高几十米,是馬來西亞城市建設的驕傲。
  • 周琦盼來莫泰,新疆的雙塔傳說
    這個時期的新疆其實不能稱為雙塔,因為內線可用的高度何止兩個。到了2006年,CBA聯賽第26輪對陣北京,當時的新疆隊裡有外援科爾曼和傑克遜,本土球員有薛玉洋和單濤,四大長人,威風凜凜,新疆創下了當時隊史最長的7連勝。 那年是巴特爾在北京的最後一個賽季,這年他場均25.8分12.4籃板4.6助攻,可謂是內線大殺器。
  • 太原雙塔「變身」桂林雙塔
    太原雙塔「變身」桂林雙塔(閱讀全文約1分鐘)「我在太原南站接人的時候發現西出口2附近的公益廣告宣傳欄上,『雙雙』、『塔塔』這兩個吉祥物旁邊配的不是咱們太原的雙塔寺!」7月19日,太原市民胡女士給筆墨樓新聞記者打來熱線電話,反映了這一情況。那廣告宣傳欄上,吉祥物「雙雙、塔塔」旁邊配的「雙塔」究竟是哪個地方的呢?
  • 北京妙應寺白塔和北海公園白塔相比,誰更古老?
    妙應寺白塔位於北京阜成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因通體塗以白堊,故又俗稱「白塔寺」。至元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北海白塔是建於清順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這樣一算,妙應寺白塔比北海白塔整整早了372年。妙應寺經清康熙、乾隆兩朝又經幾次修葺,現今元代遺物僅留白塔了。除三世佛殿、七佛殿兩殿的殿基及兩殿基間的穿廊基,還沿襲了明景泰的形制外,其餘皆清代遺物。
  • 雙塔公園……
    2月22日,雙塔公園施工現場隆隆的機器聲衝破了多日來的沉寂,18名工作人員在採取嚴格的防疫和安全措施前提下,開始對園內設計的流溪湖實施混凝土澆築,這標誌著雙塔公園建設項目正式復工。
  • 旅行攻略:書寫流金歲月,畫就魅力北鎮——崇興寺雙塔
    今城內雙塔的寶珠依然金光閃爍,光彩奪目。加之二塔聳入雲霄(東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十裡之外即可見到雙塔的雄姿,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猶如一對玉鑽鑽天。因此,「禪塔雙標」自古即為廣寧八景之一。如果西登醫巫閭山絕頂東望城內雙塔,在雲霧中時隱時現,依稀可見,故又有「雙標塔影」之稱。
  • 蘇州雙塔之謎
    蘇州雙塔之謎 2002年9月11日14:33  揚子晚報   2002年09月11日  到過蘇州的人,都忘不了蘇州的古典園林和水巷小橋
  • 臨猗縣雙塔公園落成
    來源:運城新聞網9月3日拍攝的臨猗縣雙塔公園。今年落成的臨猗縣雙塔公園,是一座集文化旅遊健身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街心文化公園。該園整體建設布局為仿唐代園林風格,園中有雙塔湖、雙塔晨鐘、雙塔文化長廊等多處景觀。
  • 美榔雙塔留下的歷史謎團
    雖經800多年風雨侵蝕,存在不同程度的風化,但雙塔主體建築卻沒有毀壞,實屬國內罕見。但由於史書記載寥寥,眾口紛紜,令美榔雙塔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難識其廬山真面目。為了正本清源,本文作者近五年來一直在收集資料,尋訪相關人士,對其疑團認真考證,從雙塔建築時間、墓葬、實物、專家論點等方面挖掘證據,初步揭開美榔雙塔的關鍵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