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
十八股頭隱匿在九座寺後淡煙緲緲的青山間,遠遠望去,雲林漠漠,幽渺難尋。算起來,我已去過四次十八股頭。2013年秋天,我第一次到十八股頭,那些散落在海拔1520米的空山絕谷裡的巨石帶給我的震撼卻是實實在在的。我無法形容十八股頭的萬千氣象,像石龜,像皇冠,像鷹蛇,像城堡,像生命之門,像巨人博弈,不一而足,詭異幽寂,神奇瑰麗,大氣磅礴,氣勢恢弘,它的自然景觀就足以讓人震撼了,它已經不需要人文的修飾,神話、傳說、典故對它而言都是多餘的,它也不需要亭臺樓榭的綴飾,它的物理狀態就足以讓人震撼了!
此後,我也曾在四月的陰雨天去十八股頭賞杜鵑花海。十八股頭的杜鵑花積攢了一個春天的力量,在四月的春風裡迸發,綻放漫山遍野的璀璨與輝煌。這些偏隅一方的杜鵑花無從選擇,只有綻放,才能極盡一年一度的絢爛,而我們普通人往往窮盡半生,也不曾燦爛華美過,而邂逅一場沸沸揚揚、奼紫嫣紅的花事,心中便有了春回大地的幸福與喜悅。
每一次被召喚而來,十八股頭仍然給予我極大的震撼。站在大地貌與大風景交匯的點上,看著山頭那些崔嵬圓融的巨石與天上的孤雲相映成趣,就足以消融去俗世裡的一切煩憂。
在登陟高山時,會為自己糾葛於微不足道的事而汗顏、羞愧,在不知不覺中,心不浮躁了,眼界提升了,胸襟開闊了。登上了「閩中第一高峰」石谷解這座鳳山之巔,眼量自然就放大了。在高山之巔的風物前,那些在塵世裡慢慢築起的心頭塊壘和凡俗的是非得失是多麼的不堪一擊,輕而易舉地被碾碎,隨風消散在廣袤無垠的天地間……
我忘不了第一次看見石谷解的情景。在鑽出五雷山山腰密林那一刻,我看到了這座閩中第一高峰在晴空下峭拔挺立著,沒有覆蓋著蕪雜的密林,清清爽爽地屹立在物質豐饒的大地上,如同一位哲人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天空,陷入沉思,沉浸在精神的天空,同時也無聲地接納攀登者的精神寄託。我攀登石谷解的初衷,和大多數人一樣,在於徵服1803.3米的海拔高度,登高覽物,長放眼量,見證生命,領略平凡人的一覽眾山小,攀登石谷解的意義於我也就在於此!石谷解巔峰上,山風獵獵,群山萬壑環繞四周,西邊是德化境,北邊是永泰境,戴雲山脈的雄姿盡收眼底,大有「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的慨嘆,油然而生一種處江湖之遠萍水相逢一知己的淋漓暢快,讓人沉浸在高山之巔的無我境界裡。
來到鳳山,攀登高山之巔,既是凡人登高望遠,一抒胸襟,又是凡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向著內心深處的高峰登陟,只要一直堅持下來,必定也會蔚然大觀。在高山之巔所見到的美景,不僅僅只是視聽上的愉悅,更多的是感受山川給予人的震撼,以及見證一個人在這一過程中的靈魂嬗變過程。
在閩中大地,真正的冬天只隱藏在鳳山的大山裡,而真正的雲海也只在冬天裡的鳳山石谷解之巔。冬日裡,雨後初霽,即可去石谷解看雲海。在山腳下,丘陵、田疇和林地籠罩在淡靄裡,行駛在山路上,四下裡氤氳瀰漫,浩然杳渺,穿山度林,如非人間。日出後,照耀處若明霞似錦,美不勝收。一番登陟後,登上石谷解之巔,則另有一番壯麗恢宏的萬千氣象。霞光裡,天風烈烈,層雲鼓蕩,如雪濤雲浪般翻騰滾湧,眺望遠方,雲海之上,「煙開鰲背千尋碧」,偶有峰巒崢嶸畢露,如雲海仙境般,如碧海青天般寥廓。站在高山之巔,浩浩乎如憑虛御風,幾如羽化而登仙。一望無際的雲海,被天風鼓蕩著,「忽覺天風吹海立,好似春霆初發,白馬凌空,瓊鰲駕水,日夜朝天闕」,萬疊洪波,滾滾翻動,如仙人在雲端漫步,恍惚有「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的極宏大的氣勢……
「峰峰帶落日,步步入青靄」,在遠離人寰的石谷解之巔觀日落是何其的壯觀!只見戴雲山脈的群山萬壑層層疊疊地鋪排開去,肆意地起伏著,一抹抹青山如黛。這時,西方的天空一片金黃,殘陽如血,霞光萬丈,攢射出萬縷金輝,把天地染成金黃,你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落日熔金。石谷解夕照不著一絲人間煙火氣,過了山火的杉樹槎椏、孤石、衰草,還有我們幾個人皆籠罩在神聖的光芒中。石谷解一峰獨秀,有足夠的高度欣賞落日墮入地平線時的奇觀,紅日漸漸下墜,慢慢收斂起耀眼的光芒,平流層下的青靄依然迷戀著大地,又回復到四合的暮色中,地平線以上的雲天依舊一片金黃,如「日落鯨波萬頃金」般,特別的富麗,像垂下的金色布幔,垂到天際線上,這是我們平日裡在平原地帶無法領略到的奇觀。
鳳山之巔的夕照和雲海,一點也不遜色黃山、峨眉山等名山大川,平凡如我輩者,亦可在心底裡生發出「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的壯志,這是偏僻如鳳山者供養我們這人世間最波瀾壯闊的勝景,讓人如夢如幻,如痴如醉,平素裡在平地丘陵或小山包所見到的夕照終究不夠大氣,所謂的「雲海」也只是雲霧在丘陵間漫成一片罷了,未免太薄相了點,大可不必沾沾自喜,見過了石谷解巔峰的夕照和雲海後,再看平地裡的夕照和雲海,便波瀾不驚了,神閒氣定了。
丙申年孟冬與二三友人登石谷解,興之所至,一邊走路,一邊拼湊字詞,以消旅途的倦意,終於在下山的途中,寫成了一首打油詩:
石谷北折連戴雲,橫坼福莆掩泉郡。
西鄉霞氣憩清芬,危峰峭嶂雲中隱。
橫石蹙水蔽輕煙,深林雜樹空芊綿。
白雲回望阡陌合,青冥高天雲錦張。
高陟巔峰興難盡,極目平疇安足珍。
俯首萬壑意渺茫,且寄逸興浮雲間。
暇日娛遊寬離憂,大風激兮空復情。
莫道高山君堪臥,除卻雲山又東風。
山色終於沉浸在沉沉暮靄中,我們的靈魂卻沉醉在剛才的美景中。
責編|林聖裕 編審|鄭志忠
傳播仙遊聲音·講述仙遊故事·展示仙遊形象
@仙遊報導|微信、微博、企鵝號、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