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鳳山,鳳山

2021-02-10 磐石志

每一次去鳳山,看著車窗外的山路逶迤在雲霧繚繞的青山間,像是要去詩意氤氳的遠方,當彌眼的綠意映入我這個中年男人混濁眼眸裡的那一刻,又像是找回了遺落世間的靈魂……

6月15日,西苑鄉與縣作協組織了一次鳳山採風活動,想想自己有一段時日沒去鳳山,於是便報名去了。

仙遊人口中所說的鳳山,指的是西苑鄉。早前,鳳山和西苑是仙遊最西邊的兩個鄉,2002年,省政府批覆同意仙遊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風山鄉,併入西苑鄉,但人們仍然習慣用「鳳山」來稱呼現在的西苑鄉。

記不清這是我第幾次去鳳山,雖然每一次來鳳山都很短暫,對我而言卻已是彌足珍貴。仙遊山清水秀,然而真正的山水典範只在鳳山,即便來了無數次,鳳山仍能讓人樂此不疲。一進入鳳山地界,這裡便是我的武陵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徜徉在山水間,聽任時光在深深淺淺的聲光碎影裡安然流逝。

鳳山一直是一個偏僻封閉的地方,明清時稱「興賢裡」,清乾隆三十六年修訂的《仙遊縣誌》說:「邑多山,而興賢諸山尤多。自白硎、九座、大勳,上至豸硎、後岸,如建瓴然。後岸為縣之北極,界連永福。蔬筍杉松,森秀環簇,民鮮外務,無華靡之習。其邃遠者,幾如武陵之桃源。」

鳳山是閩中大地上的最後一處秘境,鮮少有外人來造訪,即便翻過重重山巒,不論是德化的南埕、水口、洑口,還是永泰的嵩口,又是人煙阜盛的地方,唯獨鳳山,宛如世外桃源一般,「不知秦漢,無論魏晉」。受大山阻隔,本邑通往相鄰的德化、永泰的官路並不經由鳳山,雖在三縣接壤處,鳳山在歷史上也甚少受戰亂波及,也無匪患,如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一般,「除了家中死了牛」,「或發生別的死亡大變,為一種不幸所糾倒覺得十分傷心外,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景」,似乎就永遠不會為這裡的人們所感到。淳樸厚道的鳳山人一如既往地過著無風無浪的日子,平靜的生活並不因為外界的改朝換代、戰火和匪患而有所改變。人們世代在鳳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世世代代都是如此生存下來,從不多想。他們對大山外的世界所知不多,大山外的世界對鳳山也知之不多,彼此相安無事。

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一直持續著,直至十來年前,偏遠的村莊仍有趕墟的傳統。驅車在度鳳線上,時常可以看到牛羊三五成群在公路上晃悠著,對往來的車輛熟視無睹,留下一坨坨屎,揚長而去。這樣一個並不為很多人所熟知的地方卻有著大地貌大風景,看似無所作為的背後隱含著「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動不動,大為不為」的哲理,內斂厚重的山水孕育著雍容華貴的氣度,不賣弄不顯擺,便不顯山不露水,也就少有人來,山中的歲月就變得靜謐和悠長起來。

封閉的環境使這裡的人們對身邊的奇山異水習以為常,對來此間探幽尋勝的外人頗為不解,而外人一經闖入後,則往往一見傾心,相見恨晚。鳳山是一處清涼境,散發著一股天然的清涼氣息,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對人們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山野的原始氣息,又還原了人類血液中與生俱來的狂野之氣,這仿佛是一份來自邈遠時空的邀請,莊重、友善、舒適,卻是非有些機緣方可入此清涼境。

十來年前,鳳山還不為人所知。它就是一處山旮旯,人們對它沒有絲毫興趣,本邑名勝的「四大景」、「十二景」、「十八景」或「莆仙二十四景」裡從來沒有鳳山的份。它的奇山異水廣為人所知只是這十來年的事,先是在好遊者中口耳相傳,如仙水洋,那時稱作「粗溪」,稍後,又聽聞有「十八股頭」、「石谷解」,漸漸地,鳳山的名頭越來越響,外地的朋友經常向我打聽鳳山的景致,而每次到鳳山總能遇到外地的驢友,鳳山讓他們大吃一驚,如同古人初到鳳山一樣,嘆服眼前的勝景。宋代處士林象來到鳳山,折服於此間的美景,留下兩首詩,收錄於《仙遊縣誌》裡,其一:沙路無泥屐齒輕,薄雲籠日雨初晴。林間鳥弄歌千囀,溪上花開繡一棚。其二:短短桃花點綠莎,輕輕白鳥下晴波。宛然西塞江邊路,只欠能詩張志和。

在好山好水面前,激發人們的表達欲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但有些東西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時人們只能喟嘆自己詞窮了。然而鳳山畢竟是一個「險以遠」的地方,「則至者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靜寂入滅一般,如同曾經輝煌一時的鳳山九座寺,發出幾聲鳳鳴之音後,便悄無聲息,誰也不知道它何時將會再次奏響,重啟它的前世今生。

清流淙淙,朝霞暮雲,日升月落,在無遠弗屆的歲月裡,鳳山延宕著天地間秘密的秩序,在歸途中遭遇一次次久別的重逢。它是屬於突然間就在好遊者間紅起來的地方,以致於一些應該做的政府行為慢了好幾拍,方醒悟過來,自己守著一個聚寶盆而不自知。

然而在鳳山,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我們不過是借山水這個媒介,認識、理解、安頓、慰藉了自己,補償了內心的某種匱乏,甚至得到了福報。「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鳳山的清溪丘壑是有靈性的,空靈幽清,好遊者來到鳳山,洗耳洗心,耳目心神與山水默契會合,暢意於山水間,盡本份安享在天地間。

鳳山像一個狂狷之士,我行我素,自洽著,不疾不徐的開發,佛系的宣傳,讓人著急。這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它讓鳳山在鄉村城鎮化同質化大潮中,彰顯其特立獨行的一面,以其原始淳樸的一面影響著世道人心。鳳山又是一位賢者,「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它卻可以「不改其樂」,至今仍保留了其原生態的一面,激發了現代人失去已久的蒼莽野性,反而大受歡迎。

在庸常的生活裡,我是一個俗人,偶有精神上的追求,卻不能如願以償,便會選擇暫時地逃離到鳳山閒逛,恍如逃到古代山水田園裡怡養身心一番,使自己寧靜下來,並安頓、理解了自己。

相關焦點

  • 鳳山古蹟
    如今的鳳山雖已不復古意,但在繁鬧市街之間,仍擁有不少歷史足跡及老廟宇,讓人追索昔日的縣城風光。歷史上的鳳山城有左營舊城與鳳山新城之分。鳳山新城,曾擁有土城牆、六座城門城樓與六座防禦炮臺,然經風雨摧折與日據時代拆城拓路,今天僅剩東便門、東福橋,與平成、澄瀾、訓風三座炮臺供人憑弔,均列為三級古蹟。
  • 仙遊鳳山,散佚在天地間的一處武陵桃源
    莆仙人把仙遊大濟、度尾一帶稱為「西鄉」,鳳山位於「西鄉」更西處,偏隅一方,四處都是山,屬山地地貌,地勢徒然抬升,雨量充沛,含得住熱量和水分,滋養植物。在夏季午後或傍晚,如若城區悶熱,西北天空隱約有雷鳴電閃,卻不下雨,則十有八九是鳳山乃至「西鄉」一帶下雨了,故鳳山有山且有水,和緩處為溪,仄逼處漲溢成湖成潭。
  • 第六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側記:海絲夢 鳳山緣
    9月27日,伴著鳳山寺的鐘聲,以「海絲夢·鳳山緣」為主題的第六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揭開序幕。  與往屆不同,本屆文化旅遊節凸顯「海絲」主題,新設「神韻鳳山·古韻海絲」主題詩詞楹聯創作大賽、「神韻鳳山·古韻海絲」書法展等活動,徵得海內外詩詞作品1000多首、楹聯作品2000多對。旅遊節期間,推介了九日山等南安海絲旅遊資源。
  • 鳳山深處的迴響
    近5年來,針對鳳山短缺的教育設備和人才智力的不足,一汽投入40萬元培訓鳳山教師;投入「圓夢助學」和「育才行動」資金757萬元,受益學生1050多人;捐助200萬元實施愛心包裹項目,覆蓋鳳山全縣在校小學生19491名;投入225.46萬元,完成學校樓內外牆2棟2500平方米改造,捐助1個教學點教學樓200平方米,電腦教室2間,白板教室6間。
  •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鳳山連接線鳳山一號隧道貫通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陽陽 胡明亮 編輯:潘曉明 廣西新聞網南寧4月6日訊(通訊員 陽陽 胡明亮)4月5日,廣西路建集團承建的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鳳山連接線項目鳳山一號隧道順利實現貫通
  • 呂梁美麗的鳳山公園
    離石有宛如仙境的泰華公園,有貌美如花的蓮花池公園,還有水平如鏡的如意湖,多姿多彩、千變萬化,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四季分明的鳳山公園,鳳山公園修在一座山上,這座山因為遠看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所以叫他鳳山,春天,萬物復甦,百花爭豔,山頂上的桃花綻開了粉紅色的"笑臉"楊柳也抽出了新的枝丫
  • 鳳山涅槃,華麗轉身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以107.79的高分,入選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世界地質公園!」去年10月,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廣西河池市鳳山縣炸開了鍋。鳳山,這個山區小縣開始向世界地質公園華麗轉身。  扶貧攻堅,鳳山走上致富路  「小小鳳山縣,三家米粉店,街頭磨米粉,全城都聽見。」
  • 夜宿鳳山
    夜宿鳳山□鄭志忠立秋時節,傍晚時分,站在仙水洋黃玉和說,2014年他果斷回鳳山,和朋友創辦果蔬合作社,投資種植50畝葡萄樹,還得到了政府50萬元的補貼助力,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動力和信心。這幾年葡萄收成很好,一年可銷售70多萬元,盈利20多萬元。他的農家樂雖然只在每年六月到國慶節旅遊旺季時營業,但一年大概也能掙10多萬元。
  • 南安市鳳山旅遊區情報
    1、景區概況南安鳳山遊覽區,位於南安市詩山鎮西北角鳳山麓,山因似鳳而得名。群山綿延數十裡,山勢巍峨雄偉,層巒競秀。景區內有歷史悠久的閩南古剎鳳山寺。南安鳳山遊覽區是一個集宗教朝聖,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避暑娛樂為一體的國家AAA級旅遊景風景名勝區。「廣澤尊王信俗」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續舉辦了六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被列入福建省政府列入對臺交流重點項目。2017年被國家僑聯評定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鳳山遊覽區在國內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 鳳山胡同
    關外四大名鎮,除了熱河,康熙偏愛鳳山,策馬徐行,他贊道:「煙沙一片塞天圍,舊說秋高苜蓿肥。今日邊屯皆樂土,茅簷松火接金微。」他還真娶了塞外嬌憨的於妃子。而乾隆皇帝則特賜「豐蕪康寧」,開設四旗廳,屬察哈爾鑲白旗。
  • 楚雄「鳳山書院」簡介
    若鳳山者,乃傳蒙氏景莊時有鳳鳴於此,可謂天有至粹,地有至精,峨峰攬秀,協氣昭宣。而廟學講舍一開,則教澤宏敷,聲振邊陲,四方求附,莫不奔走。隆慶府志言楚之舊學,初在城西山麓,康熙府志亦稱,廟學舊在府學左,泰昌元年知縣曾應龍重建於西門外鳳山之麓。宣統縣誌詳曰:明洪武二十二年縣廟學即建於西城外鳴鳳山麓,二十三年南峰雁山始築書院,後改建西門外,稱龍岡書院。
  • 鳳山的山,在平原地帶無法領略到的奇觀
    鳳山的山□王曉十八股頭隱匿在九座寺後淡煙緲緲的青山間登上了「閩中第一高峰」石谷解這座鳳山之巔,眼量自然就放大了。在高山之巔的風物前,那些在塵世裡慢慢築起的心頭塊壘和凡俗的是非得失是多麼的不堪一擊,輕而易舉地被碾碎,隨風消散在廣袤無垠的天地間……我忘不了第一次看見石谷解的情景。
  • 【輝煌「十三五」】鳳山景區:綠水青山展新顏
    然而,因鳳山景區周邊撂荒地較多,有不少荒坡、荒溝,影響了景區美觀。如何將這些撂荒地開發利用,讓它為鳳山景區增光添彩?這既是縣各級領導幹部之所想,也是全縣群眾之所盼。 「十三五」期間,秦安縣委、縣政府按照「生態助推扶貧、打造宜居宜遊」城市的理念,積極實施了鳳山景區延伸段綠化工程和鳳山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著力打造鳳山萬畝生態森林公園的同時,對鳳山景區內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進行提升改造,以更好地促進全縣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 福建南安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
    央廣網9月27日泉州消息(記者杜蘇閩 通訊員林志東 黃瑜鵬)今天上午,以「海絲夢·鳳山緣」為主題的第六屆福建南安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來自港澳臺、海內外廣澤尊王信眾及嘉賓近五百人齊聚一堂,舉行「鳳山傳統禮典」活動,虔誠祭謁廣澤尊王,共祈國運昌隆、社會和諧。
  • 鳳山古鎮的胡同文化
    鳳山古鎮的胡同文化有歷史的小鎮都有傷痕。前後做過五六百年老縣城的豐寧鳳山古鎮,風光早已是舊事,自民國後縣城這個桂冠是摘了戴,戴了摘,折騰來去,頗蹂躪鳳山人的情感,而老鳳山足夠淡定了。古舊的鳳山漸漸回到人們的視野,輝煌與傷痕都能揭開來看,一折蒼簷就讓你慢下來,嗅一嗅它的長街短巷。1.古樓胡同的歷史遺味我不能忘懷八九十年代的鳳山古鎮,初秋,莊稼尚未開鐮,一年一度物資牲畜交流大會,歷時半月,那人,海了。
  • 鳳山傾力築路引「鳳」進山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長久以來,這句口口相傳的對子,既是對鳳山人傑地靈的一個褒獎,也道出了鳳山謀求發展的一個困境——因為沒有路,想走出大山,寸步難行,除非像鳳凰一樣飛出去。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通,則百業興。
  • 海安縣鳳山的由來與歷史變遷
    春秋以後,海安開始進入文字記載,而有關鳳山的記載,則見於《古海陵志》:「海安東北半裡許原有一座土山,名玉山又名鳳凰山,高三丈,周百步,山前有溪水夾道環繞,溪路盡頭有石橋。」「原有一座土山」似乎表明:該山已不復存在,因此,讀到這則史料,我並沒有去深究,只是感到費解:海安地處長江下遊衝積平原,其成陸大約在6000年前,是江水夾帶泥沙不斷沉積形成的。這樣一片土地,怎麼會出現山呢?
  • 【媽祖】汕尾鳳山媽祖廟——歷史縱橫
    為滿足對媽祖的崇祀和招來更多漁民到店裡購買柴炭等,便最先在鳳山腳下建立了一間簡單的竹棚小廟。1994年1月,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國致公黨卓越領導人、汕尾市籍人黃鼎臣先生,親為汕尾鳳山祖廟題詞:「先有鳳山祖廟,後有汕尾港」。這是黃老根據中國港口城市一般發展規律和汕尾港的實際,對汕尾鳳山祖廟的歷史作了有力的肯定。
  • 廟會(鳳山媽祖廟會)
    鳳山媽祖廟會的歷史悠久,相傳清初汕尾港興盛時期即由廣西地區傳入,至今當地仍保留有清乾隆壬戌年媽祖廟擴建時裡老首事碑刻,以及光緒年間記載當地搶花炮習俗的碑刻。目前,鳳山媽祖廟會主要分布於汕尾市品清湖西畔鳳翔、鳳照、鳳苑及周邊社區、村莊。
  • 鳳山媽祖廟:一個福建人在汕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