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吊山又名吊鳥山,在洱源縣鳳羽鎮西,是雲嶺山脈羅坪山的主峰,海拔1550~3465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乾濕分明的特點。每年農曆八九月間.在夜霧籠罩的夜晚,當地群眾在山頂的山凹裡,燃起篝火,就會有成千上萬隻候鳥飛來,其中有大雁、鷺鷥、白鶴、鸚鵡、翠鳥等珍貴的鳥類,彩羽繽紛,燦若雲霞,群鳥爭鳴,聲震山野,這就是久負盛名的「鳳山鳥會」奇觀。
晉郭義恭《廣志》曰:「有吊鳥山,縣西北八十裡,在阜山。眾鳥千百群共會,鳴呼啁哳,每歲七月、八月晦望至,集六日則止,歲月六至。雉雀來吊,特悲。其方人夜燃火伺取,無嗉不食者以為義鳥,則不取也。俗言鳳凰死於此山,故眾鳥來吊。」北魏鸝道元所著的《水經注》載:「葉榆縣西北八十裡有鳥吊山。俗言鳳凰死於此山,故眾鳥來吊。該山又稱鳳羽山。《明一統志》卷86大理府:鳳羽山「在浪穹縣西南三十裡。舊名羅浮山。相傳蒙氏細奴邏興時有鳳翔於此,故名鳳羽。後鳳死,每歲冬眾鳥哀弔其上,故又名鳥吊。至今土人於鳥來時,舉火取之,鳥見火輒赴火自死」。唐代樊綽所著《蠻書》載:「相傳蒙氏有鳳歿於此,每歲八、九月,百鳥成集哀鳴,土人乘夜舉火張羅之,多得異禽。」由此可見,這一奇觀確已源遠流長。
至於對「鳳死於此」的解釋,則眾說紛紜,版本甚多。傳說,在很久以前,洱源縣的羅坪山上松柏青翠,溪水長流,繁花似錦,是一個十分秀麗的地方,在這座山上住著百鳥之王:一隻美麗的鳳凰。每年中秋節前後,天下的百鳥都要來此地朝拜鳳凰,這就是民間所說的「百鳥朝鳳」。每逢這個時候,羅坪山上鶯歌燕舞,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一天,正當百鳥與鳳凰歡聚一堂的時候,天空突然降下了鵝毛大雪,羅坪山上寒風刺骨,百鳥凍得渾身發抖,連個躲藏的地方都找不到,眼看著一些小鳥就要在風雪中倒斃,風旦毅然拔下自己身上的羽毛分給百鳥,並讓大家迅速逃離羅坪山。當百鳥全部安全脫離險境時,鳳凰由於拔光了自己的羽毛,無法抵禦風雪的侵襲,終於凍死在山上。從此,每年農曆八九月,百鳥就四面八方飛來,聚集此地哀悼鳥王。後來,人們就把羅坪山改名為「鳥吊山。
當地還傳說,自古以來鳳羽壩就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住在這裡的人們手勤腳快肯下苦力,因此,莊稼茂盛特產富庶,大家都過著吃飽穿暖的好生活。可是後來,壩子裡出了個惡毒的趙土司,仗著官府勢力壓榨百姓,強搶民女,弄得百姓叫苦連天。
村裡有一個勤勞美貌的姑娘叫桂花,被趙土司看中了,他派人將桂花搶了去,威逼她做妾。桂花不從,趙土司惱羞成怒,就叫人把她關進了土牢。一天晚上,桂花的心上人春生悄悄摸進了土司牢房,帶著桂花趁著夜色逃跑了。趙土司馬上派人追趕,一直追到壩子東邊的天馬山上,把春生和桂花層層包圍了起來。小兩口寡不敵眾,便雙雙吊死在了天馬山上。趙土司還不甘心,叫人用乾柴烈火燒了他們的屍體。霎時,烈火熊熊,火花四濺,劈劈啪啪的爆炸聲裡,突然飛出一對金鳳凰,拍打著翅膀飛過鳳羽壩子,一直往羅平山山頂飛去。
這對金鳳凰飛到山頂,不幸碰上了一場大雪,又凍死在山上。金鳳凰死後,又化作兩朵彩雲,雌的一朵彩雲飛向北方,雄的一朵彩雲飄到南方。兩朵彩雲飛啊飛啊,飄呀飄,每到陰曆七八月間的夜晚,悠悠伸長,又連結在羅平山頂上。每年中秋節前後,成千上萬的鳥類從四面八方飛來這裡憑弔鳥王,各種各樣的鳥兒,顏色五彩繽紛,燦如朝霞,白族鄉親們把這種現象叫&34;,羅平山主峰也就被稱作&34;了。
明代李浩著的《三迤隨筆》,記錄了有別於民間的另一種傳說,讀來更覺動人。據說,王母娘娘一次在玉池宴請群仙,百鳥女王前來朝拜。鳥仙忌妒鳳仙的美妙舞姿,向王母娘娘進讒言,說鳳仙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果。天帝大怒,決定處罰鳳仙,以飢餓之身囚於點蒼山。二天神受命押解鳳仙到了洱海之源。
這洱海周圍居住著的河蠻中,有個少年叫羅利,依照河蠻古制,由族人給羊五隻、生活用品若干,到蒼山花甸放牧。等羊發展到百隻,才能娶妻成家,以示成人。天神押解鳳仙途經西羅坪山,用鐵鏈把她拴於樹上。這時,羅利在花甸放牧的羊只剛好滿百。大雪夜,沉睡於牧棚火旁的羅利,夢見自己牧羊來到了西羅坪山,看見天神把一個美貌女子綁於樹上。女人見了羅利,連聲求救。羅利看女人可憐,就上前對兩位天神說:「二位如果能釋放這可憐女子,我願意以百羊相換。」兩個天神見羅利心誠,於是回奏天帝。天帝同意釋放鳳仙,命令天神把百隻羊驅趕上了天。
羅利一覺醒來,果然有個貌美女子坐在身旁。起身去羊棚,百隻羊了無蹤影。才發現不是夢。他咧嘴笑了:如果是夢,那也是美夢成真!羅利和鳳仙在繁花似錦的花甸成了親,花甸瞬間飛來百鳥朝賀,五彩繽紛的鳥翎與鮮花相互輝映——這是天與地間一場無比輝煌的婚禮。鳳仙在婚禮結束時突然神情黯然,對羅利說:「我們夫妻的緣分只有三年,期滿我們還是要分開的。」說罷垂淚講出了自己的身份。
鳳仙為羅利生下一個男孩,取名依白。三年期滿,鳳仙的話果然應驗:天神突然現身,持天帝詔令,命鳳仙返回天河牧羊三千年!鳳仙無奈,棄子拋夫返回河漢,牧羊於天河邊。每年返回蒼山與羅利相聚十天。鳳仙與羅利的兒子在山林間漸漸長大了,懂得多種鳥的語言,能呼喚百鳥雲集。一天母親又至,說起天河有一種叫「稻穀」的「天河草」,天上的羊很喜歡吃,味道極美,想來人也應該可以吃的。依白聽了,便求母親把天河的稻穀帶到人間給百姓吃。
到了相會的日期,鳳仙偷取了天河草,有水稻、旱稻、糯米、香谷、冷水谷、麻線谷、谷十二個品種,悄悄帶到了人間。這事被看護天河的蒼龍發現,立即緊追了上來。鳳仙知道事情敗露了,情急之下把手中的所有稻種拋撒向人間。蒼龍見鳳仙竟然把天河草撒向人間,大怒之下把鳳仙撕成碎片,拋落在西羅坪山。百鳥知道這事後,立即悲鳴著飛向西羅坪山,哀悼鳳仙。儘管每年入秋,下關、巍山、彌渡等地都有這種候鳥遷徙景象,卻以洱海之源的西羅坪山最盛,此山因而得名鳥吊山。
按科學的解釋,「鳳山鳥會」的自然奇觀是候鳥遷徙的一種行為。眾多的鳥類都有南、北兩個家鄉。在繁殖季節結束後,不少候鳥便離開北方的家鄉,到南方的家鄉越冬。鳥類遷徙的路線,主要決擇於地勢和沿途的食源。據科學考證,候鳥遷徙經過雲南的路線有兩條,其中之一便是由青海經過四川西南部進入雲南,再沿著滇西橫斷山脈到達東南亞各國及馬來西亞半島。羅坪山頂有一個「丫口」,位於兩峰之間。丫口兩側山勢平緩,碧草如茵,昆蟲很多。眾鳥路過此地,既可暢通無阻,還可以在這裡小憩,捕食昆蟲。離鳥吊山不遠,還有諸如洱海、劍湖、海西海、茈碧湖等高原淡水湖泊。風塵僕僕、遠道而來的候鳥,可在這些湖邊喝水、休憩。就是羅坪山不遠的老君山、華叢山、靈應山,也都因林木蔭翳,可以避風躲雨,而成為候鳥理想的「驛站」。1985年,鳥吊山的「鳳山鳥會」被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1989年1月,獲環保總局1973—1988年全國環境保護優秀電影電視片一等獎。而今鳥吊山已列為候鳥遷徙自然保護區。
南詔曾在鳥吊山建了座鳳仙祠,並立碑山口,碑文為清平官趙瑩和德所撰。茲錄碑文以作為故事的總結:
「鳳落吊鳥山,人間多瑞祥。
哀弔彩鳳女,九天玄鳥王。
王為人間稻,強命化此山。
群鳥來尋唁,悲鳴嗪無糧。
吾王鳳仙子,幾時再生還!&34;
揭秘洱源歷史;敘述洱源故事;介紹洱源人物。如果您感興趣請關注以下頭條號——
人文洱源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