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魏家涼皮鄭州門店在外賣平臺上已標示使用「料理包」。
右圖:魏家涼皮北京門店尚未標示使用「料理包」。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近日快餐連鎖品牌魏家涼皮、米多面多鄭州門店被曝使用外賣料理包並非現炒,消費者提出疑問時還拒不承認。11月30日,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已要求上述兩家品牌涉事門店線上線下同步整改,不過其北京門店仍尚未向消費者明示料理包使用情況。專家稱料理包如符合標準可放心食用。
涉事門店線上線下整改
據媒體報導,米多面多鄭州黃河南街店18元/份的土豆燉雞飯沒有熱透,在暗訪記者的再三要求下,店家承認使用了速凍料理包,並稱「本來就是做好的,不然不可能外賣一天出幾百份。」同樣,魏家涼皮鄭州金水店的米飯套餐也使用速凍料理包,卻對顧客說是「現炒現做,點一份做一份」。
11月30日,新京報記者致電魏家涼皮涉事門店,店長表示當地食藥監等部門已到店進行檢查,考慮到消費者不知情問題,目前已要求其進行整改,在外賣平臺和店內如實告知消費者料理包使用情況。在美團外賣、餓了麼平臺上,新京報記者看到包含金水萬達店在內的多家魏家涼皮鄭州門店在菜品詳情處已對料理包餐品進行了明示。
米多面多涉事門店相關負責人11月30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門店已張貼通知,明確告知消費者哪些菜餚使用了料理包,線上則還在推進中。
北京門店尚未明示料理包
公開資料顯示,西安華榮魏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擁有魏家涼皮、Channel We魏客咖啡、劉老三肉夾饃及魏家便利等品牌。其中,魏家涼皮採用直營和加盟的方式擴張,目前已在西安、寶雞、鹹陽、渭南、北京、鄭州等地開設上百家門店。
11月29日,新京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魏家涼皮北京護國寺店,其工作人員說,店內的米飯套餐確實是料理包加熱進行銷售,是公司統一提供的,所有門店都一樣。然而目前在訂餐平臺上,魏家涼皮北京的多家門店尚未明示其餐品使用料理包。
就料理包一事,11月29日、30日,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魏家涼皮總部,其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此事仍在調查中,對於任何問題都暫不回應。
與魏家涼皮類似,米多面多也是中式快餐連鎖品牌,總部為河南阿拉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官網資料顯示,目前米多面多門店遍布全國158個城市,數量多達1000多家,且公司有超3萬㎡的中央廠房,致力於經典菜品的研發和口味提升。
新京報記者在外賣平臺上查詢發現,米多面多尚未對其北京門店使用的菜餚包進行明示。11月29日,米多面多蘇州街店相關負責人介紹,門店部分菜品使用菜餚包,米飯、青菜一般是門店現做。菜餚包是公司提供的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產品,食品安全不存在問題,還能保證口味穩定,目前連鎖快餐基本都會使用料理包。
11月30日,米多面多總公司索姓負責人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目前公司正在同步推進線上線下整改,先從鄭州開始,未來會逐步覆蓋到其他地區門店,明確告知消費者使用了菜餚包。
專家稱料理包並非不安全但應告知
11月中旬,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曝生產劣質料理包供應外賣商家,且生產環境髒亂,被合肥市食藥監局勒令整改。消息一出,不少消費者直呼「上當受騙」,錯將速食包加熱食品當成現炒現做餐品。對此,多位餐飲人士表示使用料理包是普遍現象,只要達到國家相關安全標準便不存在問題。
餓了麼食品安全總監賈婭玲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家法規並未禁止使用料理包,餐飲商家需從正規渠道採購有資質、符合安全標準的料理包。當消費者有需求時,商家需明確告知。在她看來,中小餐飲商戶和消費者對速食包安全性了解不夠,是產生誤解的重要原因。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撰文表示,速食包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央廚房」模式,是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方式變化的必然結果,在標準化、速食化、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從安全性角度來看,只要是規範製作,速食包的食品安全風險遠小於門店現場製作菜品。但是作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告知餐品究竟是現炒還是料理包加熱。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圖片 網絡截屏 編輯 郭鐵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