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之美宛如千年佳釀,穿過歲月的風塵,散發出古典的醇香

2020-12-14 詩詞悅讀君

唐是詩的盛世,宋是詞的頂峰。如今,在歷經千年的風霜後,我們已無法再去親身體驗那些盛唐歡歌,也無法再去親身經歷兩宋風雲。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唐詩宋詞中一窺大唐帝國的盛世傳奇和兩宋人們的悲歡離合。

詩言志,詞言情。相較於唐詩,宋詞更有一種煙火氣,更蘊含著一種親切的美。這種美,既有兒女情長,也有熱血激昂,既有清新婉轉,也有雄渾悲壯。宋詞中的家國夢、羈旅思、兒女情,有如徐徐清風,又如空靈夜曲,穿過歲月的風塵,依舊流光溢彩,歷久彌新。宋詞宛如千年佳釀,讓人陶醉在那個遙遠的朝代,盡情地享受古典文化的醇香,演繹千百年來不變的優美。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向來善於寫離情別意,他筆下的離別,鋪敘委婉、雅俗並陳,深受市民階層的歡迎,甚至出現了「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的盛況。

這首《雨霖鈴》便是柳永的經典名作。詞人即將離開汴京去往各地漂泊,不得不與愛人分離,滿眼離愁,滿心悽苦,想起往年好風光,心中只能獨念悲歡。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是蘇詞豪放風格的代表作,堪稱北宋詞壇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蘇軾將奔騰浩蕩的大江波濤、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和千古而來的風流人物,酣暢淋漓地潑墨揮寫於大筆之下,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

詞中的周瑜丰姿瀟灑、韶華似錦,膽略非凡、年輕有為,英雄形象令人豔羨,這樣的周瑜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弟子由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蘇軾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詞作上闋反映執著人生,下闋表現善處人生。落筆瀟灑,舒捲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東坡詞的典範之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闋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寫得真摯樸素,沉痛感人。

《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此詞是一首愛情頌歌,上片寫牛郎織女聚會,下片寫他們的離別。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於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美好的愛情。古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腐朽為神奇!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易安結縭未久,趙明誠即負岌遠遊。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最後三句,寫盡離別之愁,相思之苦,令人動容。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古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而辛棄疾的這一首卻獨樹一幟,成為流傳千古的經典。結尾三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梁啓超也評價說「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體現的是作者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首詞通過對作者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字字跳擲而出,「沙場」五字,起一片秋聲,沉雄悲壯,凌轢千古。而最末一句卻筆鋒陡轉,盡否前九句之意,一股悲壯之情噴薄而出,令人生出無限感慨。

相關焦點

  • 千年宋詞,最美在寒冬
    有人說,千年宋詞,最美在清秋。的確,宋詞裡的秋天是「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是「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也是「羌笛悠悠霜滿地」,每一句都耳熟能詳,每一句都寫盡了秋思、秋情。除了清秋,宋詞中的寒冬,雖沒有那麼為人所熟知,卻也別有一番韻味。
  • 把宋詞釀在光陰裡,越久越醇香
    把宋詞釀在光陰裡,越久越醇香(原創)作者/納蘭唐兒詩經、唐詩、宋詞千嬌百媚,但我卻對宋詞情有獨鍾。詩經語言簡潔樸素,以四字為主,但有很多偏闢字,減弱了美感。宋詞清麗婉約,端莊典雅,字數較多構成的畫面具體可感,竟境又開闊深遠。如:「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亮在慢慢地移動,轉過了紅色的樓閣,低低地照在有雕花的窗戶上,照著失眠的我。這三句很有畫面感。移步換景,容易識記。「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大意是,風還沒有停止,人聲已安靜,明天紅葉應該會鋪滿園中小徑。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宋詞有多美?  當你拿起宋詞,不看辭章內容,單看這些詞牌名,「雨霖鈴」、「念奴嬌」、「江城子」、「青玉案」、「一剪梅」……已有無限詩意在其中了。  宋詞,藏著千年的風情,那一岸曉風,蕩出無盡的情感;那一彎殘月,漾出無解的憂愁;那一曲簫音,吹散了唐風!
  • 欣賞永書草書書法,品味古典詩詞之美(宋詞2)
    宋詞,是我國宋代最為盛行的代表性文學體裁,因其有詞牌之別,可長可短,便於吟唱,因此宋詞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紐帶關係。宋詞形成於唐代,而在宋代達到藝術巔峰,因此宋詞應該是一個大概念,並不只局限於宋代。宋詞與唐詩是我國古典文學最重要的代表形式,並稱為「雙絕」,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兩顆光彩照人的璀璨明珠。話不多說,這一期專欄,我按照計劃再送上三幅以宋詞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順便說一句,詞作字數通常較多,需要大尺寸製作,書法創作不易。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56位詞家的百味人生,143闕宋詞的紅塵煙雨,320年從容的大宋風雅。宋詞中藏著兩宋文採風流,經風雨而妖嬈,歷歲月而彌香。109首風雅頌,驚豔3000年的中國人赤誠性情與動人詩書。純粹、質樸、可愛、濃烈……人性自然淳樸之美,盡歸詩經。
  • 美酒配佳餚,愜意時光不妨選擇這些醇香佳釀
    擁有著醇香的口感,不論是日常小酌還是家庭歡聚,都是配菜的佳品。另外其酒精度還不到10度,女性也適合飲用。綿軟醇香的口感、獨特的醇香,有利於調養身體。如果配上骨頭湯等湯品飲用,更加讓人回味無窮。不管生活多忙碌,輕抿一口黃酒,清香柔和、口感淡雅,同時滿足你的味覺和嗅覺,酒精度數也不高,多喝幾杯也無妨,讓你享受美好的休閒時光。
  • 蘇軾一首送別宋詞有對聯的韻味,精美之語中多有人生感慨
    一直覺得對聯是中國古典文化藝術的集中表現形式。一副對聯包含上下兩對,每個字都能呈現出對仗的格式構造,而且所表達的意蘊能夠實現互補,確實是一件渾然天成的絕妙藝術品。很難說是對聯成就了古典詩詞,還是古典詩詞帶來了對聯的文化傳統。但是在古典詩詞當中,經常可以看到對偶佳句。這些經典的詩詞名句,不光追求形式上的一一對仗,而且在內容的表達上更加蘊藏著哲理韻味。
  • 宋詞:《釵頭鳳》將沈園絕戀展露無遺,陸遊唐婉一生的遺憾
    品讀著古老的愛情故事,在最美的唐詩宋詞裡沉醉千年。愛情是一朵盛開不敗的花,它在古典詩詞裡抽蕊、開花,怒放的花瓣絢爛了多少才子佳人的璀璨人生;痛斷了多少痴情兒女長夜難眠時的一簾幽夢。古典詩詞裡的浪漫、多情與離別,那些雄渾、婉約與哀傷,超越了轟轟烈烈的現代風,每每潤物細無聲,總有一種感動經久不息,總有一種共鳴縈繞在心頭,這便是古典詩詞的魅力。
  • 這驚豔千年的中國美,每個人的書架上都應該擁有一套
    唐詩和宋詞被譽為中國文學的「雙璧」,蘊含著瑰麗的思想、堅韌的風骨、誠摯的情感,從古至今,始終散發著無盡魅力。是真真正正中國文化魅力之大成,滋養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心靈。曾有學生問95歲的文學大家葉嘉瑩,「詩詞很美,可是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呢?」葉嘉瑩說:「古典詩詞中積蓄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誦讀古典詩詞,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泱泱唐宋,人才輩出,佳作頻現,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唐詩三百首》的最初版本是清代蘅塘退士與其夫人所編。
  • 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雨,淅淅瀝瀝下了千年,最後一篇為壓軸之作
    任意翻開一本宋詞選集,到處聽得到雨點撲簌滴落的聲音。「雨」本來是極平常的自然現象,然而在宋代詞人的筆下,它仿佛被賦予了某些特殊的使命,它親歷見證著朝代的興衰更替,勾勒串聯著詞人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它是落花微雨的淡淡閒愁,是梧桐細雨的悽苦哽咽,是淡煙疏雨的空寂無奈,是愁雲暮雨的離愁別恨……這三首詞裡的雨大概是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大雨,千年溼潤,萬古長存。
  • Lian Rokman高定婚紗禮服:古典優雅氣質散發,海岸上的美人魚
    Lian Rokman在背部剪裁方面也是很優秀的,小拖尾蕾絲花瓣和若隱若現的薄紗結合在一起,搖曳生姿的靈動風格以及優雅的女人味都融合其中,灑脫時髦的蕾絲和綢緞薄紗,塑造出美妙婚紗禮服的新定義。在瑰麗且韻味十足的洛可可風房間裡,這一幕美的宛如油畫中的場景,模特身穿魚尾高定婚紗禮服,立體花卉和刺繡工藝美輪美奐,隨意依靠在牆邊或窗口,像極了久居宮殿中的公主,只是多了一絲雅致的味道。戲劇化十足的風格,Lian Rokman也可以完美營造出來,輕柔細膩的復古蕾絲,纖細又脆弱,這就是女性的魅力所在。
  • 品一縷醇香於歲月 靜享悠然於生活
    2019年6月22日,相隔兩個月之久,豪莊賽格拉酒莊再次攜手珍妮老師,於深圳紅廚餐廳打造了一場法式佳釀饗宴。珍妮老師和賓客們彼此分享著對美食、美酒與生活藝術的心得和見解,共同探尋酒莊百年歷史背後的匠心與傳承。自「珍妮的紫羅蘭」法式生活美學教育平臺的創立以來,珍妮老師一直致力於法國紅酒、香檳、餐飲禮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教學與分享。
  • 56歲蘇軾這首贈別友人的宋詞,乃是熟語「歲月如梭」的出處
    所以「日月如梭」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就像是織布用的梭子那樣飛快地來去,自然引申出時光飛逝的意義。不過,在日常的使用當中,「歲月如梭」卻也是常見的高頻詞。而且這個熟語的出處,乃是出自蘇軾的一首精彩宋詞作品。且看: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歲月如梭。白首相看擬奈何。故人重見。世事年來千萬變。官況闌珊。
  • 《一山行盡一山青》:2020唐詩宋詞日曆上市
    《唐詩宋詞日曆》便是人生旅途不該錯過的風景。《唐詩宋詞日曆》已與讀者相伴走過了兩年。2018年它的主題是:春去夏猶青;2019年是:一年燈火要人歸;2020年「一山行盡一山青」是全新的回歸之作。《一山行盡一山青:唐詩宋詞日曆二〇二〇》共收錄187首中國古典詩詞,其中182首非教材篇目,只有5首是中小學在學校裡學習的熟悉作品。出版方介紹,這是因為不想局限了讀者對古典詩詞的認知。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10
    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魅力,是全球炎黃子孫自信之源泉!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唐詩宋詞,詩經元曲,皆我真愛。幾十年來,花了不少精力去學習、思考和積累。
  • 皖南一古村落,被歲月斑駁了粉牆黛瓦,風景之美堪比黃山
    是「三山五嶽」中的三山之一,它有著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譽,又有「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說,被列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而安徽作為著名的旅遊大省,遠比黃山美麗,就像皖南的古村落,城牆被歲月斑駁,大和被風霜枯萎,每一個地方都美得像一個遙遠的夢,讓人想慢慢探索,細細品味,今天說的是皖南一古村落,被歲月斑駁了粉牆黛瓦,風景之美堪比黃山。
  • 穿越千年風塵,花洲書院範公捻須凝思,衣帶翩然,仍傳遞著憂與樂
    仲秋周末,我和朋友們驅車到南陽鄧州,在當地朋友的引導下,遊覽了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千年學府——花州書院。古城名勝穿越千年風塵,人們沿著城河邊開闊的花帶走過古老的石牌坊,範公橋宛如長虹臥波,在潺潺流水上,顧盼自如;而當置身於彎彎橋面,眼前的牌樓氣勢莊重,古色古香,與城河兩岸風物混然一體,相映成趣。牌樓上面,「花洲書院」四個莊楷大字,益發顯得蒼勁古樸。
  • 歲月如梭14年光陰似水,蘇軾一首宋詞寫人生之變,更寫壯志未酬
    這其中浸透著的理趣之美,是宋詞當中最大的特點之一。同時也說明了蘇軾對於人生已經有了非常深切的思考,不光是一個文學家,還是一個哲學家。蘇軾的很多詩詞都是從自身的經歷出發的,感慨光陰如水,感慨人生之變,感慨世事艱難。但是通讀這些詩詞,可以發現蘇軾對於現實的不滿,卻也可以從中找到蘇軾內心當中對於人生未來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