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電影,人類的精神需求很奇怪,比如老醒這種人,明明就最喜歡庸俗和直白的輕鬆搞笑劇,如《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這種,卻在看完後還要忘恩負義口誅筆伐,嫌其低俗沒品位。
而在面對一些官方以文藝片口號作為宣傳的片子後,老醒往往心神往之又靜不下心來,看了個開頭就昏昏欲睡,最後為了對得起自己票錢勉強咬著牙關看完,然後便有了茶餘飯後顯示自己崇高藝術修養的談資。
這也許是「庸俗的靈魂藏著一顆上進的文藝心」的體現,或許僅僅只是為了滿足裝叉的需要,不過這一切一切,在面對前衛藝術片導演畢贛的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時候,也有了要高舉白旗的味道。
在知道畢贛導演之前,老醒最怕的導演是賈樟柯,是的,就是那個以拍攝「大悶片兒」蜚聲國際的著名導演。
我曾經為了提高藝術修養,主動看了他的《小武》和《三峽好人》,這兩部片子給我的唯一收穫就是,我總算深刻體會到了小學語文成語「度日如年」的真實意境,這已經不是度日如年,簡直是度分如年,讀秒如年。
我實在不好意思說我看不懂,但事實真相就是這樣,最後我在「欣(煎)賞(熬)」完賈大師的片子以後,不得不靠看影評勉強才能跟別人在談這兩部片子的時候對得上話。
我原本以為,賈大師的片子就是「鬱悶」的巔峰了,但自從我見識了畢贛大師的片子以後,才發現苦海無涯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境界。
畢贛仿佛是專門為了折磨我這種直腸子一根筋的人存在的,他上一部慢條斯理的《路邊野餐》,以四四十分鐘的騎摩託長鏡頭徹底把我轉暈了。
為了展現時空倒錯感,《路邊野餐》把人物線時間線完全打亂重置,想理出一條以人物情感遞進的規律從新搭建的故事線,最後的結果就是老醒直接投降,至於片子的劇情,我只有找專業影評求助。
而畢贛大師的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做得就更絕。
這部片子雖然還有十天才上映,但是在老醒這裡,上不上映沒什麼區別,正如我看不看也沒什麼區別,反正這部片子的具體信息最終還是只有通過其他老油條的影評。
這部片子跟上部片子一樣,依然發生在貴州凱裡,也是講述一個刑滿釋放人員的故事,裡面照樣充斥著黑幫,情人,親情友情愛情丟失的悲痛和贖回它們的波折,另外,照樣有一組超長的鏡頭,這次是六十分鐘。
另外,這部片子直接把湯唯一分為二,一會兒演成熟歌手,一會演清純女孩
在這裡,老醒不再探討具體劇情或鏡頭語言應用演員演技等細枝末節的東西,我想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這樣的文藝片。
中國電影貌似走到了兩種不同的境界,極端直白爛俗和極端晦澀前衛。前者被人以爛片詬病,卻又害的人為了滿足視覺刺激去看;後者也被人以看不懂為理由唾罵,但是總有極少數人喜歡這種看不懂還要勉強看的感覺。
前者很好理解,人人都喜歡輕鬆易懂,能夠直接給人帶來歡樂和視覺震撼的東西,後者這種帶有「虐人」性質的玩意兒,為什麼依然有擁躉,這就有討論的必要了。
老醒認為,像賈樟柯、畢贛導演搞的這種藝術片,滿足了部分人另一種人性的天然需要,即對人類對自己忍耐極限的好奇心。
很多人去看這種片子,真的不是衝著自己能看懂去看的,而是想看看自己究竟能堅持多久,而且這種明知道要受苦卻自討苦吃的天性,支撐著人類不斷地攻堅克難,取得創造發明上的一個又一個進步。
所以,老醒認為,不能說這些看文藝片的人傻,他們反而是人類進化的高級物種,這種自討苦吃的基因傳遞下去,會為人類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