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營銷,敗也營銷,《地球最後的夜晚》是否應該小眾?

2020-12-1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地球最後的夜晚》(以下簡稱《地球》)首日預售票房達到2.63億,而12月31日上映當天,該片大盤退票人次為31.9萬,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分別跌至2.8和3.5。

成也營銷,敗也營銷,《地球》無疑已經是電影宣傳的現象級現象。然而,這部電影的口碑斷裂不是因為虛假宣傳,而是一部原本小眾的文藝電影,接待了許多原本不屬於它的觀眾,容納了它不揣不下的票房體量。

「一吻跨年」並不是一開始的宣傳方案。12月6日,抖音視頻「二零一八最後一晚去電影院和喜歡的人一起看《地球最後的夜晚》」傳播火爆,視頻的旁白是抖音熱門的文藝念白「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見那個超級超級想見的人」。

這則視頻出現大量轉載評論,不少觀眾表示想在觀影中一吻跨年。與此同時,《地球》想看人數飛速增長。隨之,片方敲定了這個頗具儀式感的營銷策略。

在12月7日的公告中,《地球》的跨年觀影活動公開調整為:影院可選本片做跨年活動,可選擇在12月31日21:50開場,影片結束時恰好就是0點0分跨年那一刻,觀眾可與最重要的人一起度過一個最有儀式感的夜晚,一吻跨年!

一時之間,淘票票想看人數37萬,貓眼想看人數28萬。隨著跨年一吻的浪漫儀式,《地球》成為當晚電影首選,迎來了許多原本不會買帳的觀眾,也讓電影在上映首日口碑斷裂。

《地球》本身的目標受眾群體,原本不會因為「看不懂」打出差評。畢贛處女作《路邊野餐》評價就呈兩級分化,不少聲音表示過「看不懂」和「過於文藝」,觀眾買票前就應該打過預防針。

面對電影「看不懂」的評價,畢贛在採訪中表示,「一個男人找一個女人,你看不懂嗎?」「他失去了她,你看不懂嗎?

「有緣分的話再看第二遍,沒有緣分的話,留著心中做一些不可琢磨的事情不是也挺好的。」

在《路邊野餐》公映後,有人評價這是一部「第二遍比第一遍好看」的電影,「它的好」是建立在感受上的,是需要做準備才能接收到的」。

「不可捉摸的事情」則似乎一直是畢贛電影想表達的狀態。在知乎上問題「如何評價《路邊野餐》」後面,畢贛曾親自回覆:

用刀尖入水用顯微鏡看雪

就算反覆如此還是忍不住問一問

你數過天上的星星嗎它們和小鳥一樣

畢贛曾經在演講中提到,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對他的影響。塔可夫斯基被稱作電影史上「作者導演」,他曾經說,「電影,應該像詩歌。」

毫無疑問,比起電影內容的表達,他更想表現的是感受,哪怕這種感受需要時間。

他在採訪時曾說,「我當然知道,可能是大家看不懂,有可能不喜歡……從此他們的觀影經驗裡多了一部電影,可能很難理解,就像看一幅畫,等他們的生命經驗發生改變以後,他們肯定不會想起其他的電影,肯定會想起我的電影,因為我的電影是珍貴的電影。」

畢贛為藝術的投入毋庸置疑,但指責《地球》為爛片的觀眾不會這麼認為。

事實上,藝術是否可以雅俗共賞,是從來爭論不休的命題。放在《地球》這部電影,許多影評人雖然贊同電影藝術上的成功,卻並不認可藝術片的過度營銷。而在不少受眾心裡,藝術片屬於小眾市場,只有目標受眾才會買單,即使是法國這樣的藝術片大國,觀影量也不過平均20萬人次,遠不及商業片100萬人次的數據。

在藝術片步履維艱的情況下,電影通過營銷吸引了多出來的關注,也不得不承受更加雜燴的評判。無論《地球》在藝術上是否成功,它的確已經引起藝術電影營銷方式的探討。

相關焦點

  • 《地球最後的夜晚》獲得1億預售的營銷可能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地球最後的夜晚》的首日預售成績或許超過了業內的預期,但對畢贛來說,應該並不意外,因為能有驚人的首日預售成績,離不開影片在營銷上的「花式發力」。末日營銷下的「一吻跨年」將小眾影片推至大眾視野回顧《地球最後的夜晚》的營銷,從過去三個月貓眼專業版映前想看日增來看,《地球最後的夜晚》三個月內第一次迎來想看日增峰值是在10月26日。正是在這一天,《地球最後的夜晚》宣布定檔12月31日,也就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
  • "地球最後的夜晚"營銷能算"忽悠"嗎?
    時光網訊 《地球最後的夜晚》在2018年12月31日「最後的夜晚」上映,並打出「一吻跨年」的營銷策略,且在抖音上投放廣告,吸引大量吃瓜群眾走進影院。影片預售高達1.6億元,首日票房高達2.64億元,無疑問地登頂當日票房榜冠軍。
  • 《地球最後的夜晚》遭退票:是給「營銷大躍進」打差評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遭遇差評,首日31萬人退票。觀影過程中更是有很多觀眾中途退場,據媒體統計,《地球最後的夜晚》大盤退票人次達到了31.9萬,大盤退票率為4.4%,遠高於同檔期影片《來電狂響》1.2%和《海王》1.0%的大盤退票率。作為一部文藝片,儘管首日2.63億的票房,已經足以讓《地球最後的夜晚》成為探討文藝片發展的樣本。
  • 小鎮青年不配看《地球最後的夜晚》?
    時光網訊 在去年10月《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發布會上,談及電影為何定檔2018年最後一天,導演畢贛表示:「宣傳問我定什麼日子,我說最後的夜晚,又有絕望又有希望,元旦很慘烈,看第二天我們能不能活下來。」
  • 金馬獲獎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有哪些看點?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一部真的值得期待的片子。而值得期待的點,我覺著分別在導演本身、影片的有爭議的超長3D長鏡頭和影片教科書級別的營銷上。首先說畢贛,對於這這部片子的期待大多數人都集中在了畢贛這個人的身上。
  • 《地球最後的夜晚》口碑崩塌,賴誰?
    正如許多人預測的那樣,「一吻跨年」的宣傳雖然讓《地球最後的夜晚》首映日狂攬2.64億元票房,卻也因此付出了口碑崩塌的慘重代價,貓眼評分三天內跌至2.7分,大量觀眾吐槽看不懂、看睡著,還有不少網友大罵該片是「爛片」。片方想拿高票房有錯嗎?
  • 批評《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是「政治正確」嗎?
    拋開電影的藝術價值不談,僅從成功學的角度看,網紅氣質濃鬱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也足以成為近期國內銀幕的話題頭條。好景不長的是,一天之後,《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把戲從朱仙鎮唱到了風波亭。在豆瓣、貓眼等平臺鋪天蓋地湧來的「低分轟炸」與「口碑崩坍」之下,幾乎所有院線都「見風使舵」地調整了排片量,這使得影片次日票房下滑至1000萬。
  • 《地球最後的夜晚》真沒那麼不堪
    《地球最後的夜晚》真沒那麼不堪首日票房便達到2.64億,但卻讓觀眾憤怒離場差評不斷,口碑和票房一路狂跌。2019年剛剛開年,由《路邊野餐》導演畢贛執導,湯唯、黃覺主演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惹來了罵聲一片。
  • 《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在寒冬中潑過來的冷水,不是你想要的溫泉
    《地球最後的夜晚》在2018的最後一天上映,一吻跨年的噱頭,網紅的營銷方式,讓這部小眾文藝片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也背上了「年度最爛」的罵名。有人罵其無聊至極,有人為之瘋狂不已,是商業片觀眾的災難,也是文藝工作者的狂歡!夢境在現實中游離,現實在夢境裡穿插。
  • 《地球最後的夜晚》《寵愛》引領的「跨年檔」究竟有多火爆?
    去年的跨年檔,整個電影市場被《地球最後的夜晚》帶動起來;今年的跨年檔,《寵愛》則成了檔期裡最重要的明星,兩部影片在單日預售票房以及首日票房上過半,也意味著跨年檔這一檔期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檔期,在國內電影市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 票房2.7億與口碑2.6分:《地球最後的夜晚》哪錯了?
    近日,由華策影視、蕩麥影業出品,號稱「一吻跨年」的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遭遇口碑迅速崩盤,首日票房2.6億,貓眼評分卻跌至2.6分。作為2018年的最後一部爆款電影,在元旦檔卻遭到「開年黑」,是哪裡出了問題?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貓眼評分2.6。
  • 《地球最後的夜晚》真沒那麼不堪
    「堅持了30分鐘出來了,真堅持不住了,好笑的是我旁邊的人已經睡著了,我們想出來都要先叫醒他們」「《地球最後的夜晚》哪有迎新的氣氛?我為什麼要在跨年夜來看這個?」……這是《地球最後的夜晚》零點場後,一波來自觀眾的評價。在這些差評中,不少觀眾是被該片「一吻跨年」的營銷拉進影院的。
  • 《地球最後的夜晚》:藝術電影的曙光還是至暗時刻
    《地球最後的夜晚》法國版海報上的男女主角。   伴隨著眾聲紛雜的喧囂,《地球最後的夜晚》(以下簡稱《地球》)在新舊之年的交叉口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討論,成為一次註定會被反覆提及的電影市場大事件。此番站在聚光燈下的,不僅是作為創作個體的畢贛,還有作為文化商品的影片及其背後龐大的營銷團隊、宣傳機制。
  • 《地球最後的夜晚》大多數人都沒看懂,但卻是少數文藝青年的最愛
    《地球最後的夜晚》大多數人都沒看懂,但卻是少數文藝青年的最愛,2018年的最後一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人說,被網上鋪天蓋地的營銷欺騙,不知道電影在說什麼,但他表示,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文藝又感人的電影了,到底說什麼才會被人說「不懂」呢?
  • 《地球最後的夜晚》被指刷票房!華策影視股價跌停
    華策影視跌停背後,其出品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身陷刷票房風波。12月31日,一名內地編劇在微博上實名舉報該片出現「幽靈場」,並提供電影票、購買記錄以及他在影院內拍的照片和視頻作證。《地球最後的夜晚》製作方為蕩麥影業。天眼查信息顯示,持股36.8%的紀錄片導演、電影策展人單佐龍,和與其持股數量相當的畢贛,為公司大股東。公司的第三大股東即為華策影業(天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華策影視被稱為「電視劇第一股」,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影視類民企。
  • 評《地球最後的夜晚》
    在回國的飛機上看了畢贛導演的 地球最後的夜晚。其實這部片子是我18年最期待的國產電影,但是因為沒有在北美正式上映(電影節上映不算),在北美也沒有找到任何線上的觀看方式,所以一直沒有看。比如男主提到自己的母親會用冒著煙的火把驅趕蜜蜂去給自己偷蜂蜜吃,所以他在最後才會追著那個手裡舉著火把的瘋女人;比如提到綠色書裡的故事,那個愛情咒語,而最後燒掉的房子就是那個傳說中會旋轉的房子,也是之前出現的那個漏水的房子。
  • 直播,紅酒營銷的終極解決方案?
    與其說明星上線直播是今後的營銷潮流,不如說直播本身就是營銷的未來。直播帶貨,是否成為紅酒營銷的終極解決方案?4月25日,本報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酒線上營銷研討會,會上金句頻出,頗為有趣。「紅酒和紅糖一樣,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最終的銷售和消費場景必定是在線上!」
  • 《地球最後的夜晚》票房暴跌,一「吻」跨年如何變一「睡」跨年?
    《地球最後的夜晚》從一開始就不是按文藝片去包裝的,它是被精心包裹成商業愛情片的文藝片。 2018年12月7日,@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官微發布了一條別有意味的聲明。 與此同時,《地球最後的夜晚》在全平臺都以「一吻跨年」為宣傳點,展開強勢營銷。 能明顯看出,《地球最後的夜晚》在微博上曝光的系列海報都是與愛情強相關的。
  • 《地球最後的夜晚》片子太爛了,觀眾氣得把電影院屏幕給砸爛了
    過新年本來是件愉快的事情,但是在看電影的一名觀眾發生了事故,這讓他感到非常不快,據網友爆料,某觀眾在觀看《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電影的時候,突然把屏幕弄壞了!這一消息是某電影院的工作人員說的,地點和劇場名尚未公開,大概是1月1日凌晨吧,《地球最後的夜晚》結束的時候,正好是0.00分,觀眾也差不多開始散場了,工作人員在打掃電影院的時候,發現屏幕壞了,開了一個拳頭大小的大洞,據那個工作人員說,觀眾喝了酒喝醉了,看了《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場面,覺得太過分了,不知為什麼弄髒了屏幕,那個客人走了之後,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才注意到。
  • 地球最後的夜晚被指刷票房 華策影視一日蒸發16億元
    首日2.6億票房次日暴跌95.8%作為2018年最後一天上映的元旦檔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卻上演了口碑崩塌,票房斷崖式下跌的慘劇。遺憾的是,參與首映的觀眾紛紛稱該片鏡頭雜亂及劇情混亂,「《地球最後的夜晚》看不懂」成為網絡熱話,在首映當天票房達到頂峰後口碑與票房雙雙急轉直下。上映第二日,也就是元旦當天,《地球最後的夜晚》票房斷崖式下跌,僅剩1100萬餘,暴跌超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