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櫻不掃,讓城市詩意棲居

2020-12-24 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近日,上海首條櫻花市級林蔭道——楊浦區江灣城路實施「落櫻不掃」,沿路189株晚櫻正值盛花期,紛紛揚揚的「花瓣雨」灑落一地,引來路人駐足欣賞。

落櫻為什麼不該掃除乾淨?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維度裡,落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王維在名詩《鳥鳴澗》裡寫道:「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無聲飄落的桂花,就足以襯託出月夜春山的靜謐意境和空靈禪味。在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有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麗景色,成為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心嚮往之的「理想國」。

除了審美,落花還能引人哲思。「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是陸遊以落花來寄託自己的高潔情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則是思想家龔自珍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來自喻,抒發自己造福桑梓和報答國家的志向。可見,在一條落英繽紛的林蔭小道上,如果落花被清掃得乾乾淨淨,那麼無論從審美還是從哲理的角度看,它的文化價值都將被割去一半。

在櫻花文化最盛的日本,落櫻也極受重視。有人說,中國人去日本賞櫻,最愛枝頭如火如霞的花雲。但日本人自己卻更鍾愛緩緩飄落的「櫻花雨」。從絢爛至極到寂然零落,這種從「生之熱烈」到「死之靜美」的瞬間切換,最能觸動日本人的「物哀」之思。它使賞櫻從單純的審美上升為一種深刻的生命體驗,引發人們對於自然萬物以及人間情態的哲學思索。3年前的暮春,筆者曾經前往日本關西賞櫻,落櫻之美讓人記憶猶新。奈良的公園風和日麗,很多日本人席地而坐,面前擺放精緻、鮮豔的櫻花點心,手裡舉一杯酒,一陣陣落花如雨如雪,隨風飄落。在大阪城,粉白的落櫻隨著細雨緩緩墜落,在地上鋪成厚厚一層。試想,如果這些落花都被悉數掃淨,這日本的暮春季節,該要減去多少風情和意趣。

在「落花不掃」之前,上海早就已經「落葉不掃」。2016年秋天,上海有18條景觀道路不掃落葉。到了2019年,更是增加到42條。在著名的思南路、巨鹿路、衡山路、武康路、愚園路等景觀馬路上,懸鈴木、銀杏樹、鵝掌楸、楓楊,滿地落葉或明黃如金,或鮮豔如火,為這座城市平添了醉人的秋意,成為市民賞秋的熱門去處。可以預想,隨著「落花不掃」的推進,一春一秋,人們尋訪繽紛花徑和落葉大道,將成為遙相呼應的城中雅事。

「建築是可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這詩一般的語言,體現著上海對於城市品質的追求。它不但體現在宏大的「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上,深入肌理,它還落實於細微之處的點點滴滴。一條弄堂、一座民宅,一朵落花、一片落葉,都能為城市增添一份詩情畫意和人間溫度。其中蘊含的智慧,值得更多城市治理者借鑑。

(作者:封壽炎,系媒體評論員)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輔導146(名校作文):落櫻不掃,是你心底的浪漫
    落花不掃:留住了春色,透出城市溫度;緬懷傳統文化,讓城市詩意棲居,讓市民親近田園;接軌世界理念,連接人與自然;提升精細管理,促進科技研發……落花當掃:人工撿拾垃圾增加環衛負擔,眾人踩踏過後衛生落花更難打掃,影響環境衛生,影響市容市貌,引發疾病疫情,不利城市統一管理……第三,要學會時評類作文常用的高級邏輯分析法
  • 「落櫻不掃」道路留住城市之美
    桃紅的晚櫻花瓣,鋪滿整條人行道,走在「花毯」上,滿眼落英繽紛的美感……本周是晚櫻觀賞的末期,4月14日起,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在楊浦區江灣城路啟動試點,700米長的「櫻花路」將在暖暖春意中保留5天。
  • 「落櫻不掃」,城市「近自然」才更美好
    近日,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在楊浦區江灣城路展開試點,「櫻花路」保留5天不掃,以精細化的「撿拾」進行保潔,讓市民全方位體驗櫻花之美。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城市保潔,能把簡單工作做到了極致,真是不簡單。城市的落花隨時被清掃掉,大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要是不掃呢?相信大家不但沒有意見,反而歡迎這樣做。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對居住環境有豐富的審美需要了。
  • 浦江觀察|落葉不掃到落櫻不掃,上海用這道減法聯結人與自然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澎湃新聞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此次嘗試「落櫻不掃」,其實是上海多年景觀道路「落葉不掃」的拓展。從落葉不掃到落櫻不掃,二者都是上海不斷創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的體現。「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種具有創新性的舉措,適當地做些『減法』,使人與自然能在這種質樸的氛圍中實現和諧互動。」
  • 上海推出首條「落櫻不掃」道路 來淋一場「櫻花雨」
    值此契機,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於今天起至18日對江灣城路(殷行路-清波路)的清掃保潔模式做出暫時調整,探索打造上海市首條「落櫻不掃」道路,保留落花美景,讓市民「雲體驗」落英繽紛的晚櫻景觀效果,感受楊浦日益提升的城區環境與暖暖春意。
  • 去看花瓣雨,上海首條櫻花市級林蔭道今起5天「落櫻不掃」
    上海楊浦區推出首條「落櫻不掃」道路。江灣城路是上海市首條櫻花市級林蔭道。說起「落櫻不掃」的創意,楊浦區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也是來源於往年的「落葉不掃」模式,此前的落葉景觀道路為秋冬的申城增添一分美感與詩意,備受市民歡迎。
  • 上海試點「落櫻不掃」道路
    近日,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在楊浦區江灣城路展開試點,「櫻花路」保留5天不掃,以精細化的「撿拾」進行保潔,讓市民全方位體驗櫻花之美。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4月15日,在上海楊浦區江灣城路,人們把落櫻拼成心形。↑4月15日,市民在上海楊浦區江灣城路上跑步。↑4月15日,市民走在上海楊浦區江灣城路上。
  • 觀察 | 給「落櫻不掃」點讚,精細化保潔還原自然與城市的「和諧美」
    近日,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在楊浦區江灣城路展開試點,「櫻花路」保留5天不掃,以精細化的「撿拾」進行保潔,讓市民全方位體驗櫻花之美
  • 「探索」魔都首條「落櫻不掃」道路公布,看看TA在哪?
    又到一年一度的櫻花季,上海市首條「落櫻不掃」道路也出現了!市綠化市容局說,上海首條櫻花市級林蔭道——江灣城路的晚櫻進入盛花期,部分路段還飄飄灑灑「花瓣雨」。綠化市容管理部門於4月14日至18日對江灣城路(殷行路-清波路)的清掃保潔模式也做出暫時調整,探索打造滬上首條「落櫻不掃」道路,保留落花美景。
  • 臺山碧桂園,詩意的棲居
    海德格爾曾說:「人,詩意地棲居」。對於日益喧囂及繁忙的世界,詩意的棲居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奢侈品。今天,您是否詩意的棲居?    臺山碧桂園——自然生態人居理念的集大成者  詩意地棲居,這句話展現了一種理想的居住狀態。
  • 給「落櫻不掃」點讚,精細化保潔還原自然與城市的「和諧美」
    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在楊浦區江灣城路展開試點,「櫻花路」保留5天不掃,以精細化的「撿拾」進行保潔,讓市民全方位體驗櫻花之美。面對這滿地花瓣,是掃是留,網友看法不盡同。支持者認為順應自然與民心,希望推廣,落花不掃反而留住了春色也透出城市溫度。
  • 天府綠道:公園城市裡詩意棲居
    天府綠道:公園城市裡詩意棲居【城市綠道串起美好生活】 家住四川成都三環路琉璃立交附近的陳學軍,是一名跑步愛好者。這幾年,成都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起點規劃建設天府綠道,實現生態保障、慢行交通、休閒旅遊、城鄉融合、文化創意、體育運動、農業景觀、應急避難等多種功能,構築起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創造出了一個在公園城市裡詩意棲居的生活場景。
  • 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誕生
    從今天起,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在楊浦區江灣城路啟動試點。未來五天,市民可盡情欣賞這滿地的春天。作為上海首條以櫻花為特色的市級林蔭道,江灣城路上遍植櫻花。目前不掃的路段為殷行路至清波路之間,約700米長,栽種了189棵晚櫻,還有香樟為襯,讓這幅落櫻油畫更顯漂亮。
  • 那些有關詩意棲居的答案
    以個人有限的精力去追尋詩意棲居的答案,或許從一開始就是場夸父逐日式的徒勞,但是一想到這是始於人類文明之初,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探索,便可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不但不是井底撈月,而且值得。
  • 中式詩畫園林 · 詩意棲居地
    Chinese style poetry and painting garden中/式/詩/畫/園/林 詩意棲居地奔忙於城市煙火,無論身心走得再遠,洋房闊居,燈紅酒綠,卻總也免不了那份文化迷失中的淡淡愁緒。此時的你,也許最需要一個詩意棲居地。
  • 今日論語丨詩意棲居在都市
    無論城市如何發展、發展速度多快,最終都要落腳在讓城市中的人們享有更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有哪些內容?答案有很多,在本報今天的報導中,能在社區、濱江親近自然、感受身邊的詩意,是答案之一。從傳統觀點看,城市與自然是一對矛盾。城市發展難免要佔據自然資源,但同時,人們又有著親近自然的渴望,這從各座公園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 上海首條「落櫻不掃」道路最有意境,3.4公裡的櫻花雨很美
    首條「落櫻不掃」道路亮相上海!走在這個「花毯」上,滿是落英繽紛的美感,別有一番意境!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落櫻有繽紛!這就是上海市首條櫻花市級林蔭道——楊浦區江灣城路。上海楊浦區江灣城路3.4公裡的範圍內,早櫻晚櫻漸次盛開,櫻花雨美不勝收。上海首條「落櫻不掃」之路,保留5天不掃,以精細化的「撿拾」進行保潔,讓愛花愛攝影的朋友全方位體驗櫻花之美。
  • 世間充滿勞碌,誰能詩意棲居?
    「棲居」是棲息,寄居的意思,一度在荷爾德林和海德格爾的筆下詩意起來,他們倡導「詩意地棲居」。人,應當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在享有充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精神家園也應該豐盈。就如同王小波所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 品味經典詩意棲居
    在空暇的時間,讀書學習,品味經典,詩意棲居,也可慰藉浮躁的心靈,得到精神的升華。何為經典?經典是經過時間的沉澱與千淘萬漉的洗滌後留存下來的精品,它們是對人生的感悟,對人性的詮釋。文採在不刻意中顯現,情調在不誇飾中滲透。他們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它有時如舒緩的小夜曲,讓我們如醉如痴;有時如催淚的悲情劇,使我們黯然神傷;有時如知己的家常話,讓我們為之傾倒;有時又如智者的經驗談,使我們得到真誠的人生指導,細細品味這些經典,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被包含其中的情感所感動。
  • 上海四月落櫻不掃,又是落花時節美麗,為您歌一曲王勃《落花落》
    江城武漢櫻花「落櫻不掃」路,想起落花詩文上海「落櫻不掃」路近日,上海出現了一條「落櫻不掃」道路,楊浦區江灣城路。「櫻花路」保留5天不掃,以精細化「撿拾」保潔,人們可全方位體驗櫻花之美。——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宋·歐陽修《蝶戀花》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宋·秦觀《千秋歲》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