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家裝行業的熱鬧景象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最近兩周來,視頻直播似乎成了各大家裝公司的指定動作:
先是鴻揚家裝熱播三集連續劇《與你一起做功課》,接著美迪裝飾上映大片《從平面到落地裝修全過程》,然後點石家裝《如何居家更健康》和千思裝飾《如何避開裝修中的那些坑》同時開播,隨即名匠裝飾推出《如何防範裝修風險》。估計還有多個劇本正在製作之中。
有趣的是,這些視頻直播中的主播在悄然發生變化:從家裝顧問換成設計師,到後來老闆親自上陣並邀協會會長和專家教授做嘉賓,甚至拖上電視臺主持人助陣。據說,這些視頻直播反饋的效果都不賴——有許多準備裝修新房的人在線觀看,還有人與主播熱烈互動。
疫情之下,為復工復產做準備,為恢復市場活力打基礎,採取視頻直播等營銷措施的確很有必要。
磨刀不誤砍柴功
這場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長沙的周老闆果斷決定:趕緊裝修好新房後全家人搬進去住。他是一位私營企業主,七年前買了一套別墅,一直糾結自住還是賣掉。這段時間,他在線觀看了多個家裝公司推出的視頻直播,還與兩位主播進行了在線交流。
「裝修房子是一件大事,準備工作一定要做細做實做足,不能怕麻煩;裝修房子是自家的事,必須親力親為,不能當甩手掌柜。」
這是幾場視頻直播帶給周老闆的兩大感悟。在他看來,搞裝修不僅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手藝活,還是一個關乎家人健康與家庭命運的人生節點。他高度讚賞鴻揚家裝「功課做得好,家才裝得好」的裝修理念。
「磨刀不誤砍柴功。刀不磨快,人再有力再賣力也砍不來幾捆柴火。裝修更是如此,自己對家人的需求都似是而非,家又怎麼裝得好?」
磨刀要有磨刀石。消費者裝修房子得先找到「磨刀石」——其實就是裝修前要認真做好的「功課」。值得注意的是,偌大一個行業和市場,開採出了「磨刀石」的家裝公司還真找不到幾家。絕大多數公司把心思都花在如何讓消費者快速掏錢籤單上了。
也有人認為家裝市場競爭激烈,行業發展已經成熟,企業肯定會用心做裝修,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交給他們去搞。果真如此則大錯特錯!別忘了:三年前,手握20多個子品牌且在全國布局近百家門店的蘋果裝飾,毫無徵兆地轟然坍塌關門;兩年前,電視廣告火爆霸屏的天地和裝飾,突然間銷聲匿跡。
每年各地發布315消費警示的時候,總會讓人想起一句話: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尤其是在裝修房子時,一切都會原形畢露。
要考慮清楚再交定金
家裝行業有個大家都在玩的營銷套路,就是通過收定金搶客戶。定金的數額從三五千到三五百不等,但營銷效果卻差不了多少——消費者一般不可能同時在兩家甚至更多公司交定金,而家裝公司只要收到定金,這個客戶至少一時半會不會被競爭對手搶走。
在機關上班的孫先生就上過「定金套」。年前他決定裝修新房,受邀參加了一個家裝公司舉辦的促銷活動,一時沒經受住優惠的引誘和家裝顧問的熱情,考慮錢也不多,就當場交了2000元定金。
「但在接下來的溝通中,發現這家專做套餐裝修的公司根本不適合我。房都沒量,就在一張平面圖上畫來畫去。我想到哪,設計師迎合著講哪,後來才知道,這是以不變以萬變,一個模板通吃。而我只要有新需求,他們第一時間告知的不是怎麼來滿足,而是這要加多少多少錢。」
孫先生隨後要求家裝公司退還定金,但被拒絕,理由冠冕堂皇,定金不退有法律規定。不僅如此,家裝公司還不停打電話發信息,請他到公司繼續恰談,並信誓旦旦承諾一定把他的房子裝修好。
斟酌再三,孫先生放棄了定金。在線看了鴻揚家裝的系列「功課」視頻直播後,他感覺自己很英明。不然,損失遠不止兩千塊錢。
在家裝行業裡,消費者只要交了錢,即使隨後覺得不行,想把錢退回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對薄公堂,可能最終也只要回來一部分。而更多的人吵鬧幾個回合之後,先是妥協:唉!就由他們裝修算了,懶得去折騰;再是自慰:這也是一家品牌公司,不一定做得很濫;最後幻想:自己多辛苦點,效果不會差到哪裡去。
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搞裝修,消費者在「功課」做足前,不要草率籤合同付定金。否則,不是「肉包子打狗」,就是「甲方」變「乙方」。
【短評】這樣收定金很無恥
定金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或者約定,為保證合同的履行,由一方預先向對方給付的一定數量的貨幣或其他代替物。
依此解釋,收付定金必須建立在籤定合同的基礎上。在司法實踐中,定金分為五類:成約定金、證約定金、解約定金、違約定金和立約定金。顯而易見,沒有合同,定金的收與付是不成立的。
但現實中,不少家裝公司則是這樣收取定金的——
一是收定金的手段不光彩:先拋出眼花繚亂的促銷舉措,並輔以「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承諾,再誇張地營造虛假的人氣火爆氛圍,反覆刺激消費者的裝修欲望,引誘他們衝動交錢。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典型的誆騙行為。
二是欺負消費者不懂裝修:交錢後消費者會得到一張家裝公司開具的定金收據,但究竟定了什麼?不知道!因為沒有籤白紙黑字的正式合同。也有少數公司會和消費者草籤一個設計協議,約定收取的為設計定金。但最後提供的是一張簡單的平面設計圖,估計是設計師前後花了五分鐘畫出來的,甚至都沒去現場量房。
三是消費者花了錢還受罪:都說在商家眼中消費者是「上帝」,家裝行業似乎例外。不少有過裝修經歷的人說,只要一交定金,就好像把家裝公司的「腳鐐手銬」帶在了身上。定金越多,鐐銬越重。受不起,解不開,除非「繳械投降」。
當然,消費者向服務或產品提供者支付合理費用天經地義。只是,家裝產品生產製造周期長,交納定金前要考慮清楚。
交了定金,卻什麼都不能定。從今天起,消費者應果敢地向無恥行為說不!惟有做好做實做足裝修「功課」,方能心中有數,運籌帷幄。(信口刺潢)
[責編:張雲龍]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