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中國有場古典藝術復興不亞於西方的文藝復興

2020-12-11 中國網文化

▲王鑑《仿趙松雪溪山仙館》

隨著《國家寶藏》等文博節目的熱播,越來越多的人們顯示出對中國古典藝術抱有的濃厚興趣,也傳達出渴望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藝術的願望。可以說,當下,我們正經歷著「古典的復興」。

回望過去,在15世紀中葉,明朝社會的發展表現出強勁的城市化和商業化趨勢,隨之而來的,文化藝術也迎來全面的繁榮與復興。在儒學、文學、詩歌、器物製作與收藏等各個領域,以及繪畫領域,都開始掀起復古主義思潮。在復古中孕育出的文明,不僅使得當時中國的文化藝術影響力遍及東亞,也令當時歐洲諸國的君主欽羨有加。在諸多藝術門類中,繪畫作為重要的視覺藝術形式,在保存、傳承與傳播文化信息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15-19世紀的中國,文人階層是推崇復古的主力軍,他們藉以抒懷寄興的繪畫,正是文人實踐復古的重要途徑之一。

▲文徵明《五岡圖》軸

近日,以《古典的復興——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畫研究》新書的出版為契機,在藝App與上海書畫出版社聯手,在全國十個城市推出主題為「古典的復興——明清文人畫公開課」的大型巡迴系列學術講座活動,以討論發生在明清文人畫領域的古典復興運動。該系列大講的首站率先在上海圖書館拉開帷幕,特邀範景中、白謙慎兩位藝術史研究大家,圍繞「15-19世紀中國繪畫史中的古典復興運動——從吳門到董其昌、四王及其流派」,解讀中國千年繪畫史上這場獨一無二的古典復興。

▲王時敏《為簡庵作山水》軸

範景中談到:「古典的復興」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擬古,也可以說是摹古,也可以說是復古。這些意思可以交叉在一起來看待。中國文化從《文心雕龍》給予通變進行了非常深刻的論述,我們實際上可以看到後來的文化總是用一種通變的方式,好像是不斷恢復古代,實際上則是在創新。

而對於西方文藝復興與中國明清文人畫復興古典的比較,範景中認為:明清文人畫藝術的位置與成就,應該重新思考和評估,看他是不是像有一些學者說的,它們是中國繪畫的衰落。明清繪畫,正好處在跟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同步的時期,特別是16世紀前後的繪畫,就相當於西方的文藝復興,跟他們可以對應。如果說西方文藝復興向著更大、更宏觀的世界在不斷地擴展,那麼我們明清時期的古典復興,則可能向更微觀的世界,向我們個人心靈深處不斷地深化。

白謙慎則提到:西方藝術收藏領域,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館之間往往有很密切的互動,不僅私人收藏在促進藝術史研究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藏家也身兼研究者的角色。而繪畫與詩歌、音樂等藝術形式最為不同的便是,今天的我們可以和古人看到差不多一樣的視覺形象,繪畫作為物質保存了更為真實的歷史信息,這是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比擬的。也因此藝術史研究應該在鑑定和鑑賞上下功夫。

▲王原祁《疏林遠岑》軸

作者:範昕

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回望明清文人畫,我們正經歷著新時代的「古典復興」
    西方文藝復興的幾乎同時期,中國明清繪畫史上的古典復興運動方興未艾,正在上博舉行的董其昌大展正是以大批的文人畫證實了這一時期的中國藝術浪潮。而當下,越來越多的民眾顯示出對中國古典藝術抱有的濃厚興趣,也傳達出渴望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藝術的願望,可以說我們正經歷著新時代的「古典的復興」。
  • 《細讀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從不神聖,也不世俗
    ,也不世俗」的藝術史上的重要時期。《細讀文藝復興》一書涵蓋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藝術流派,即佛羅倫斯畫派、威尼斯畫派、北方文藝復興畫派。其中,北方文藝復興為國內同類書中首次重點提出、撰寫,該書歷數超過29位藝術家的創作活動及思想、作品內涵、生平秘聞;精選高度還原大師名作的145幅珍貴圖片,出版以來頗受歡迎。
  • 文藝復興「復興」了什麼?它為什麼首先發生在義大利?
    文藝復興發生在14至16世紀的歐洲。它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時代,被看作中世紀與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的主要特徵是倡導人文主義思想,強調古典文化的研習,肯定人的價值,故又被稱為「人的發現」的時代。「文藝復興」一詞最先是由義大利藝術史家喬治奧·瓦薩裡在其《義大利藝苑名人錄》的序言中提出的。該詞源自義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寫為法文「Renaissance」,意為再生、復興,中文譯作「文藝復興」。這裡所說的復興主要是指復興古典文化,即古希臘羅馬文化。當時一些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提出「回到希臘去」的口號,聲稱要重新振興已湮沒的古典文化,使之「再生」。
  • 對話·米開朗基羅藝術展:感受文藝復興經典藝術傳承
    多名文化藝術和建築大師、專家和媒體朋友,與500年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對話。活動設置了論壇環節,幾位專家學者圍繞「外國授權藝術展如何在中國實現持續發展」「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從歐洲文藝復興看今天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三個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從不同方面深入挖掘此次活動的價值和意義。
  • 如何看待西方的文藝復興和現在我們中國的復興傳統文化
    很多人都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復興之路,堪比西方的文藝復興。我個人對於文藝復興和傳統文化復興,進行了一些比較,雖然並非專業人士,但還是願意盡綿薄之力,讓各位看官貽笑大方了。01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說起文藝復興來,便不得不說西方的宗教。
  • 文藝復興:古典藝術捲土重來,人文光輝拉近神與人的邊界
    文藝復興起源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我們熟知的三傑(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均來自這個時期。簡單說文藝復興是復興古文化,並釋放壓抑已久的「人性」。讓藝術從高冷的教堂裡走出,可以站到普通人身邊。藝術作品的表達上也把人和神的距離拉近了。
  • 佛羅倫斯為何能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世界藝術的中心?
    現在的佛羅倫斯市區,仍然保持著2000多年前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大量中世紀的建築藝術矗立在市區街道,給這座城市增添了許多古色古香的味道。佛羅倫斯街頭隨處可見的雕塑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在西方掀起的一場思想啟蒙運動,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反對中世紀的神學思想和封建文化,藉助復興古希臘、古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而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
  • 「神秘的微笑——從文藝復興到新文藝復興」特展開幕
    囊括了從早期文藝復興巨匠多納泰羅,到文藝復興盛期「藝壇大師」 達·文西工作室、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拉斐爾·桑西、米開朗基羅的老師基蘭達約、拉斐爾的追隨者等諸多經典作品。以「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文藝復興大師譜系」的線索進行串聯,為中國觀眾展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歷史,並展示其後幾百年的藝術發展。
  • 中華文藝復興代表人物——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尤其北歐4國由「海盜文化」進化成今天類似社會主義的形態,確實有很多成份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借鑑。勤勞的中華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漢語和書畫藝術都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之一。近年來,在社會各界及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文化藝術事業呈現出大發展、大繁榮的良好局面。
  • 一切古典和巴洛克的、具象和抽象的,西方和東方的藝術一視同仁
    如果用我們中國喜歡論藝術以文質兩方面互為演進來作比喻,那麼初期風格是質勝於文,古典風格是文質並茂,而巴洛克風格則是文勝於質。若就成熟的藝術而言,古典和巴洛克更可以看作是藝術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的兩極,彼此對立而又按規律由此及彼發展演變。這樣在風格學的研究中便可以確定一些配成一對的概念,這邊是古典的,那邊是巴洛克的,並呈現由這邊到那邊的規律性發展。
  • 猶太人在文藝復興時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文藝復興旨在古典文化復興,作為古典文化起源的古希臘、羅馬作品非常重要。公元6世紀時,西方世界所有希臘學術和文化著作消失,教皇格裡高利曾痛苦記載說文化遭到了荒廢。
  •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達到頂峰
    維吉爾並非唯一一個被認為其指導是前所未有的古典人物。部分由於其著作和評註從伊斯蘭世界傳到西方而為人所熟悉,亞里斯多德逐漸受到了特別的尊崇。即使不能將他作為聖徒,教會至少將其視為一種先知式的人物。正是借著經院哲學的學術爭論,中世紀西方思想對未來歐洲思想的塑造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它使得一種經常被視為非常理性的變化成為可能,人文主義作品從14世紀開始就出現了偉大的復興。文藝復興是或曾經是最有效的神話之一,它可以幫助人們掌握自己的舉止風度並因此而更有效率地行動。
  • 西方古典園林你們更喜歡哪一種?
    因此有必要回顧一下西方的園林傳統,深圳別墅花園設計公司問問看看你們更喜歡哪一種?  現代園林  由於中產階級的興起,18世紀中葉後英國的部分皇家園林開始對公眾開放。隨即城市公園的概念出現了,德國慕尼黑的「英國公園」可以說是歐洲最早的城市公園。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穿越500年 感受「一部濃縮西方藝術史」
    懷著近乎顫慄又惶恐的心態,我步入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一層展廳,去欣賞今年難得一見的特展:西方繪畫500年 —— 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談不上頂禮膜拜版的朝聖,但展廳展出的這60幅西方藝術經典作品,在有過學畫經歷的人們心中,都有著不凡的分量,又有著各不相同的私密觀感。
  • 歐洲古典建築賞析6:文藝復興建築
    相比較而言,聖彼得大教堂比聖母百花大教堂更宏偉、更知名,然而從結構上,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更讓人著迷。綺麗、瑣碎、柔靡到了盡頭,自然呼喚著古樸和剛毅,而每一次復古,又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文藝復興建築,就是在哥德式建築之後出現的。有時也包括巴洛克建築和古典主義建築。
  • 我在文藝復興展看到的
    這些影響之所以傳播全世界,不因繪畫本身,而是宗教、哲學、政治、軍事、經濟、技術等等整套西方價值系統,數百年來,是西方人侵佔、開發、改造了全世界文化。當西方炮火打開中國國門,西方的教育以及藝術,隨後跟進———倘若事情反過來,是中國人佔領並殖民歐美各國,我們有理由相信,今日歐美青年正在磨墨理紙,畫水墨畫呢!  本次展覽的畫作只是文藝復興繪畫的萬分之一。
  • 西方往事:文化復興的發展,查理雖破壞復興,文藝作品仍得以保留
    百家原創作者:韻詩談歷史上文我們說到15世紀末印刷機遍布歐洲各地,復興文化被遊學的學生帶回家鄉,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看文藝復興的發展。歷史學家大體認為歐洲北部地區文藝復興運動比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更注重宗教建設。
  • 從文藝復興後期到當代: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之二
    後現代主義建築:德國斯圖加特國家美術館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之一   巴洛克與洛可可建築風格   自17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在古典主義佔統治地位期間,幾乎所有的歐洲藝術史家都認為巴洛克藝術包括建築違背了文藝復興的傳統,因而不予肯定。直到1886年終於有一位瑞士藝術史家沃爾夫林挺身而出,說:我經過對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的深入研究,認為恰恰是巴洛克繼承了文藝復興的「藝術創造精神」。可謂一語中的,振聾發聵!它為巴洛克的歷史地位正了名,並為其在20世紀的復興揭開了序幕。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究竟復興什麼
    有過歷史輝煌的國家,或許民眾都有或強或弱的重現輝煌的情感和欲望,但如何理解重現與復興,與價值觀、政治觀緊密相聯,這就涉及到復興什麼和怎樣復興的問題。通過復興而影響自己國家和民族,乃到影響世界者,首推歐洲的文藝復興,它開啟的是人類近現代文明史。如果說歐美國家引領世界文明前行長達五、六百年,至今不見終結,究其源頭和動因,一定是文藝復興。
  • 西方美術史做出卓越貢獻的大師級畫家有哪些?
    世界上有公認的十大美術學院,它們分別是巴黎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美國加州藝術學院,柏林藝術學院,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日本東京藝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