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第一長隧右幅隧道掘進突破3000米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地質工程師操作C6-2多功能鑽機在進口右洞進行超前鑽孔

中新網貴州新聞4月29日電 (通訊員 韋景全 潘家堂)4月28日上午,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境內桐梓隧道的鋼筋加工廠內弧光閃閃、鋼化四濺;隧道內,運渣車來回穿梭,挖掘機大臂揮舞、鑿巖車三臂齊鑽、智能二襯臺車自動布料機翻飛騰轉,各工序正有序展開。今年的「五一」,桐梓隧道的建設者將全員不休,全力以赴搶時間,抓進度,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工人操作三臂鑿巖臺車進行鑽孔作業

據了解,「桐梓隧道」是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慶至遵義段(貴州境)擴容工程的重點控制性工程,該隧道穿越桐梓縣大河鎮、楚米鎮、馬鬃苗族鄉三個鄉鎮,全長約10.497公裡,為雙向六車道分離式特長隧道,也是貴州在建項目最長的隧道。項目分別由貴州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中交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相向施工建設,預計2022年底完工。

在隧道(重慶端)進口右幅看到,地質工程師正在使用新引進的義大利卡薩格蘭地C6XP-2雙動力多功能鑽機(簡稱:C6XP-2)在隧道內快速實施超前地質鑽孔。

工作人員利用視頻監控平臺對桐梓隧道人員流動、設備運行等實時監控

項目區地處黔北高原北部大婁山脈,工程地質複雜,多次穿越3個大型褶皺構造、4條大型斷層破碎帶,隧址區存在巖溶、暗河、大湧水、高瓦斯、高地應力炭質泥巖等不良地質體,施工困難、風險極高等特點。為實現安全、高效施工,項目大力推行機械化,鋼筋加工廠配備了數控等離子切割機、鋼筋彎箍機鋼筋智能網焊機器人等一系列機械化設備;隧道施工現場標準配置了大型三臂鑿巖臺車、溼噴機械手、防水板鋪設鋼筋精準定位臺車、自行式液壓移動棧橋、電纜溝整體滑模一體機、自動噴淋養生臺車等國內國際先進施工設備和技術,完全實現了機械化、智能化施工建設。為應對瓦斯突出和大湧水不良地質情況,桐梓隧道在今年4月份又引進了一臺C6-2多功能鑽機,進一步提升隧道的超前地質預報和鑽孔能力,加快施工速度。

「該鑽機是目前世界上最新進鑽孔設備,不僅準確獲取隧道前方圍巖狀況、鑽進速度快,而且還可以基於不同地層的地質特徵,採用不同的鑽進模式,大大提高了桐梓隧道建設在液體排放、超前管棚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既保障了施工人員安全,同時還可用於救援工作。」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重遵擴容T7合同段項目經理喻興洪說到。

桐梓隧道施工現場,工人正在利用自動澆築二襯臺車進行澆築

由於前期受新冠疫情影響,項目進度有所滯後。今年2月復工後,桐梓隧道開展隧道跟班調研活動,重新優化了施工組織,加大施工力度,每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千方百計把疫情耽誤的工期搶回來,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現在已基本趕上進度。貴州高速公路集團現場管理人員何國華介紹到。

目前,隧道斜井已進入主洞,右幅五個施工作業面隧道掘進累計進尺突破3000米,累積完成近29%,其中重遵擴容T8合同段右幅出口端工區與4#斜井工區已順利貫通,為隧道右幅的順利貫通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悉,重遵高速公路擴容工程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第10縱」蘭州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西部地區經重慶、遵義、貴陽至珠江三角腹地、西南出海的最便捷運輸通道。(完)

來源:中新網貴州新聞

相關焦點

  • 貴州「第一長隧」桐梓隧道有新進展
    貴州「第一長隧」桐梓隧道有新進展 發布時間:2020-06-26 22:39:07      來源:遵義日報   6月22日,貴州高速公路最長隧道桐梓隧道出口端右洞掘進突破
  • 貴州第一長隧道工程全面復工 隧道全長10.5公裡
    工人正在桐梓隧道(重慶端)進口左洞施工。 瞿宏倫 攝(抗擊新冠肺炎)貴州第一長隧道工程全面復工 隧道全長10.5公裡中新網貴州桐梓3月17日電 (瞿宏倫)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境內的貴州省內在建最長隧道「桐梓隧道」近日全面復工,隧道(重慶端)進口右幅掘進已達到1162.4米。
  • 10291米!我省在建第一長隧牡佳高鐵七星峰隧道貫通
    黑龍江日報7月31日訊 30日,8時36分,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鐵全線最長隧道七星峰隧道迎來全隧貫通。建設者們歡呼著慶祝這一時刻。經過4年艱難施工,七星峰兩端對向掘進的建設者們,終於會師。這標誌著牡佳高鐵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也刷新了在中國最東部、最北部高寒地區進行高鐵建設的新紀錄。
  • 合璧津高速公路九峰山二號隧道單洞掘進突破1000米
    1月11日,隨著轟鳴的一聲炮響,九峰山二號隧道右線單洞掘進成功突破1000米。九峰山二號隧道是合璧津高速公路的節點工程,也是交通部在渝指定的唯一一座隧道品質工程示範點。目前,該隧道雙向累計掘進1800米,已完成整個隧道工程建設的40%。「現在正在進行的是混凝土噴射,這是溼噴機械手,他可以『指哪打哪』。」項目工程部副部長陳林說。據了解,該項目使用的兩臺溼噴機械手,不僅可以使效率提升兩三倍,且遠距離操控,降低了穿越突泥突水等不良地質的安全風險。
  • 巴哈達坂隧道進口段左線掘進突破2000米大關
    3月18日,由中鐵十一局二公司曼大公路2標項目承建施工的巴哈達坂隧道進口段左線掘進突破2000米大關,為巴哈達坂隧道按期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巴哈達坂隧道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巴哈溝深處,隧道進口段左線長2390米,右線長2425米。巴哈達坂隧道屬高寒高海拔特長隧道,圍巖相對較差,主要為Ⅳ級和Ⅴ級圍巖,斷層破碎帶較多,隧道施工時受斷層破碎帶等地下富水帶影響,存在突泥、突水現象,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
  • 「萬裡長江公鐵第一隧」 武漢長江公鐵隧道正式通車
    而在地鐵上方的公路層,也陸續有車輛從不同入口駛入隧道。「萬裡長江公鐵第一隧」武漢長江公鐵隧道正式通車。 此次開通的武漢長江公鐵隧道與眾不同:上層走汽車,下層跑地鐵,快速連接武昌、漢口,進一步突破大江大河的阻隔,刷新市民出行方式。
  • 阿爾金山隧道左線掘進突破7000米大關
    阿爾金山隧道左線開挖掘進順利突破7000米大關 新甘肅客戶端12月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通訊員吳慶龑)今天,從甘肅路橋敦當試驗段II標項目現場傳來喜訊——由甘肅路橋承建的阿爾金山隧道左線開挖掘進順利突破
  • 「皖江第一隧」終於動工,明挖段已準備好,下個月隧道將掘進
    蕪湖城南過江隧道,連接蕪湖市鳩江區二壩鎮緯一路和弋江區大工山路,工程設計為城市快速通道,線路全長5.96km,隧道採用盾構和明挖施工,隧道段全長4.94km,接線道路及收費站長1.02km;隧道雙向六車道,單管行車道路寬度2x3.5+3.75m,限高4.5m,設計車速80km/h。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東線貫通
    10月30日上午,隨著「泰山號」盾構機巨大的刀盤旋轉著破土而出,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在世界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成貴鐵路大梁子隧道掘進突破500米
    記者從成貴鐵路施工現場獲悉,截止12月9日,成貴鐵路大梁子隧道順利掘進502米,成功突破500米關口。成貴鐵路大梁子隧道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境內,全長1153m,為雙線隧道,全隧道位於半徑為9000m的右偏曲線上,為7.5‰的單面坡。全隧道明洞段採用明挖法施工,暗洞段採用鑽爆法開挖,利用噴錨構築法支護。該隧道施工的難點在於由於受可溶巖及構造影響,該段巖溶發育,施工中存在突水突泥的風險。大梁子隧道由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承建。
  • 「皖江第一隧」盾構機即將進場開掘
    安徽商報融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李萌) 一隧連南北、天塹變通途。今年4月「皖江第一隧」蕪湖城南過江隧道正式開挖,12月8日記者獲悉,目前項目正在江北明挖始發段,長達500多米的始發井主體工程預計月底完成,為下一步兩臺盾構機的進場安裝做好準備。
  • 萬裡黃河第一隧!中國開建第一大黃河隧道!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中這樣描寫黃河:「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側面也反應了黃河的湍流和多變,從黃河流域第一座現代橋梁蘭州中山橋建成以來,黃河兩岸居民往來早已不是難題。但是最近,一項全新的工程在山東濟南開始建造濟濼路穿黃隧道,又稱濟南黃河隧道,面對黃河如此多變的河道,複雜的地質條件,人們或許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駕車或乘坐軌道交通由黃河之下穿越黃河這條被譽「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在黃河之下54米深處的隧道將濟南南北城區相互連接。
  • 新聞進行時:中國鐵路第一長隧道1號斜井掘進到達正洞位置
    新聞進行時:中國鐵路第一長隧道1號斜井掘進到達正洞位置 2020-06-24 15:16: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 「最難掘進鐵路隧道」大柱山隧道正洞貫通
    >4月28日,雲南大(理)瑞(麗)鐵路全線最高風險隧道大柱山隧道迎來全隧貫通的歷史時刻,標誌著大瑞鐵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據了解,大瑞鐵路是穿越橫斷山脈的第一條鐵路,大柱山隧道位於大瑞鐵路大理至保山段保山市境內,全長14484米,穿越瀾滄江深大斷裂與保山褶皺帶交界處,穿過含斷層破碎帶、侵入體蝕變帶、巖溶等不良地質和重大風險,被稱為是「最難掘進鐵路隧道」。隧道挖掘面出現湧水、突泥,是施工人員最擔心的情況。
  • 中鐵隧道蘭渝3標項目部鏖戰3000米海拔現場
    1月4日14時,編輯一行來到木寨嶺隧道南水溝斜井,其海拔近3000米的高度為蘭渝鐵路之最。雖然午後陽光正好,但這裡的溫度卻是零下10℃。 「南水溝斜井口冬季最低溫度可達零下30℃。」負責木寨嶺隧道施工的中國中鐵隧道集團蘭渝鐵路3標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李建偉對編輯說。
  • 渝湘高鐵楠竹山隧道有多難?今年力爭掘進突破400米!
    5月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中鐵十八局集團獲悉,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南川段重點控制性工程——長度超過10公裡的楠竹山隧道全面展開施工,確保在五月底之前完成明洞施工,實現今年掘進突破400米。楠竹山隧道入口處緊鄰南(川)兩(江新區)高速,隧道上方就是在建的高速公路,是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的控制性工程。「隧道穿越金佛山脈的多條地質斷裂帶、溶洞群和滑坡體,隧道進口頂部與高速公路路面只有2.5米,工程極其艱巨。」中鐵十八局渝黔高鐵相關負責人介紹,五一期間,項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學調度,組織200多名建設者搶晴天、戰雨天,迅速掀起施工高潮。
  • 濟南黃河隧道開始盾構掘進
    20日上午,隨著「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構掘進。這將是史上首個超大直徑盾構機下穿黃河作業。隧道設計為雙管雙層,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預留通道,計劃2021年通車。
  • 亞洲第二公路長隧-寶天高速麥積山隧道全面貫通
    新華社蘭州6月3日電(記者韓傳號、肖正強)3日,連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的寶天高速公路頭號控制性工程--麥積山特長隧道經過3年多艱苦施工後全面貫通。    據寶天高速公路監理BTJⅡ標總監盧春陽介紹,寶天高速公路麥積山隧道位於甘肅天水市麥積區境內,全長12.29千米,目前長度在國內高速公路中僅次於秦嶺隧道,也是亞洲第二公路長隧。
  • 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副井掘砌到底:764.74米的「地心之旅」
    中新網大理9月25日電 (程湘波 計林)歷經1533個晝夜交替施工,由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大(理)瑞(麗)鐵路高黎貢山隧道1號豎井副井25日掘砌到底,至此全隧16個掘進通道全部打通,標誌著中國鐵路第一長隧全面進入正洞施工階段,國家重點工程大瑞鐵路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首線貫通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今天上午,位於濟南市天橋區的濼口浮橋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首次穿越地上「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