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浦區趙巷鎮,南崧村是很特殊的。村域內有八百多畝農田,村級鎮級河道9條,區級市級河道2條,然而村民卻全部搬遷至5公裡外的金葫蘆社區。村域面積一部分用於商業開發,一部分用於別墅居民區建設,商圈、居民區以及農業基本設置交相融合,這一現實情況無疑讓河道治理養護任務增加難度。
應對這一現實挑戰,南崧村的村委班子成員每天輪流前往村域河道周邊進行日常巡查,有時外出辦事順道繞一下,有時午休時特地去散個步。一天下來,每人每天的微信步數總要上萬步。
村委成員合發力
河道治理中,大面積消除惡臭、美化環境固然是很難的,但將河道養護作為常態化任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往往更消耗耐心、細心和恆心。南崧村村委成員們將村域內河道養護不僅作為日常工作去執行,更是作為共同目標在努力。他們將日常巡河放在心上,稍有空閒都會去繞一繞、看一看,保證一季度全覆蓋巡查村域內11條河道。
除了日常巡河,他們也會將每次巡河內容記錄在冊,供其他成員查詢監督,不讓河道問題積壓,做到每日巡每日查每日清。
民間力量共維護
河長制的執行也讓更多村民增強了愛河護河意識。南崧村發動組織了12位民間河長,安排他們不定時巡查河道,組成了維護生態環境的合力。民間河長的巡查,也讓南崧村村域內多了12雙移動的「電子眼」,全方位排查補漏,力爭巡河360°無死角,讓河道汙染等問題無所遁形。
同時,南崧村還安排了河道志願者,定期對村域內河道進行清潔整理,讓河道問題克制在萌芽中。同時,志願者也作為聯動機制的一員,活躍在解決日常問題的前線,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清理河道不再「程序化」,而是即刻行動立即解決。
村委商圈小區齊聯動
由於南崧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規劃要求,村域內的部分河道流經特色居民區和商圈。南崧村建立與商圈小區聯動機制,將日常巡查任務下放至相關物業單位,及時發現問題並上報處理,聯防聯治,共建優質景觀河道。
南崧村村域內的併線河流經置旺路兩側的小區,沿岸翠綠盎然,水光瀲灩,為周邊居民打造了「天然氧吧」。
南崧村治理河道的亮點不在大刀闊斧,而是細水長流。下一步,南崧村將持續推進長效管理,維護好河道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周邊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來源:青浦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上海三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