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市消保委舉辦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公開評測會 金旻矣 攝(下同)
從「石庫門」中走出的胸針,宛如一朵玉蘭;身材「迷你」卻奶香四溢的小蝴蝶酥,體現了海派的精緻;用中草藥手工搓成的合香珠,一顆竟凝聚十多道工藝……這些具有上海特色的伴手禮,你想帶回家嗎?今天下午,上海市消保委舉辦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公開評測會。經過長達4個多小時的評選,從60件「上海特色伴手禮」中,上海美影廠的大鬧天宮手辦禮盒、雷允上的沉香及香珠伴手禮、大白兔東方明珠跨界糖果禮盒等30款產品脫穎而出,成為「上海優選特色伴手禮」。
傳統工藝也玩跨界
評選現場,琳琅滿目的60款伴手禮產品驚豔亮相,食品類、文創類、傳統工藝類、健康產品類等各有看點。
比如,從第一屆就連續參加伴手禮評選的「三朝元老」雷允上,今年圍繞著「中國香」做文章,帶來了合香珠與檀香盒兩款產品。小小的合香珠由師傅採用天然草本原料手工搓成,經歷十餘道工序,可作為吊墜掛在身上或包上,可旋轉的紫光檀香盒則集燃香、存香於一體,10釐米的「身長」小巧精緻,便於隨身攜帶。
首飾類產品,是歷年伴手禮中的亮點。評比現場,老鳳祥的足銀花絲香囊寶葫蘆令人驚嘆於精湛的海派花絲工藝。小巧的葫蘆上部還可以擰開,裡面添加了雷允上的佩香,傳承非遺技藝之餘,也玩了一把跨界合作。亞一的玉蘭花開上海印記胸針,一枚胸針同時可以當成項鍊吊墜與絲巾扣,外包裝設計成石庫門的形狀,一打開「門」,時光仿佛倒流回幾十年前。
上海美食佔據四成
食品是很受國人喜愛的伴手禮,今年食品類產品佔據40%。比如,新雅的「小蝴蝶酥」沿用了80年代超級餅屋的工藝與全球採購的原材料,雖然每一塊都由師傅手工製成,但厚薄、大小、形態卻始終如一,體現了海派文化的嚴謹與精細。兩口吃完的「小身材」,簡約的獨立包裝,也與「光碟」理念不謀而合。
又如,大白兔與東方明珠聯手打造了糖果禮盒,打開東方明珠形狀的盒子,裡面「蹦出」的是大白兔糖果,是不是很有趣?
此外,杏花樓酥類系列、沈大成柿柿如意禮盒、一盒上海黃油曲奇餅乾、豫園的秋梨膏和藥梨膏、老城隍廟八寶鴨、正廣和橙汁汽水、龍華古寺的羅漢餅等,這些上海人熟悉的美食,也都入選了特色伴手禮。
圖說: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共30款
圖說:2020上海優選特色伴手禮,共30款 採訪對象供圖
用創新促進消費回補
記者獲悉,今年上海特色伴手禮評選於8月啟動申報,共有140家企業的258件產品進入初選輪,最終60件產品入選「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
市消保委表示,今年評選活動反映了上海消費市場三大特徵。首先是消費市場活力顯著提升,今年申報企業數比去年增長40%以上,入圍的60件產品中有40%為首次參加,而消費者的關注度也是去年同期的3.6倍。其次,隨著新零售和國潮文化的興起,企業創新力不斷增強,產品中超八成都是新品,冠生園大白兔、老廟黃金、開開、森蜂園等20餘家企業還專門為評選打造了全新的產品。此外,消費升級動力持續加大,迭代升級成為核心競爭力,比如傳統工藝通過時尚設計鳳凰涅槃,老字號品牌通過聯名IP彰顯新意,文創產品通過注入地域內涵脫穎而出,健康產品疊加文化消費跨界出圈。
記者還獲悉,今年,上海都市旅遊卡為代表的服務產品首次出現在上海特色伴手禮中。食品類產品比重進一步下降,從第一屆的佔比超70%,下降到今年的40%,更多品類讓上海特色伴手禮內涵更豐富。此外,市消保委還牽頭制定了《上海特色伴手禮通用規範》團體標準,對上海特色伴手禮的術語和定義、評測維度、初選流程、甄選流程、優選流程等作了標準化設定。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