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湯主學一下麻辣燙湯底熬製過程,在家即可享美味

2020-12-21 守望美食的幸福模樣

麻辣燙好吃,這大家都知道,然而如今這個情況,想吃的話也只能在家自己做。但是,想法是好的,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實際上很多人連最關鍵的湯底熬製都不清楚,最後做出來的麻辣燙不好吃也是正常的。所以,想要做麻辣燙,先學一下湯底的熬製過程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熬湯

這裡熬的湯其實是骨湯,將骨湯作為湯底,不僅更好吃,而且還很有營養,所以有必要熬製骨湯,特別是牛骨湯,它不但能讓湯味道更醇厚,還能起到牛油增香的作用!

做法:

1、把牛骨頭下鍋,倒入冷水,開大火,等水開後,撇去血沫。

2、將牛骨頭撈出來放入電壓力鍋,放點老薑、蔥結、花椒、料酒和清水。

3、再滴入幾滴白醋,蓋上鍋蓋,燉製30分鐘即可。

其次是炒料

就像是火鍋鍋底一樣,麻辣燙的湯底也是需要炒制才可以的,然後再倒入熬好的骨湯,才能成為湯底。

做法:

1、 把油燒熱,放入大蔥、大蒜和薑片爆炒。

2、 再放入豆瓣醬、花椒和幹辣椒,炒到幹香即可。

3、把骨湯倒入鍋裡,放入香料包,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

最後調醬汁

湯底做好了,在放食材之前還需要先調一下醬汁,簡單的只需要芝麻醬一勺,生抽兩勺,香菜少許和少許香油,然後攪拌均勻就可以啦!

現在你應該知道麻辣燙的湯底該如何熬製了吧,其實並不難,在家試試吧!

相關焦點

  • 不用去店裡,巨好吃的麻辣燙在家做,小湯主來教你
    麻辣燙好吃不用說,幾乎很少有人不愛吃,但想吃了就只能去商店,而且商店的價格也負擔不起,怎麼辦?當然,你可以在家裡做。也許很多人擔心家裡做的麻辣燙不如商店裡的好吃,但事實上你做不出來。下面就讓師傅教你做美味麻辣燙的做法,方法不止一個哦!
  • 不能吃辣也能吃的清湯麻辣燙,小湯主教你做
    麻辣燙是很好吃的美味,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不能吃辣的人來說,麻辣燙就沒什麼吸引力了。當然,這並不絕對,因為還有清湯麻辣燙,沒有麻辣的味道卻依然很好吃,下面就讓小湯主麻辣燙來教你做。1、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再加入薑片,或者再加入蘿蔔,然後用雞骨頭,豬骨頭和桂皮等中藥食材熬製湯底。2、準備調料碟,主要是芝麻醬,或者在裡面加入高湯,待攪拌均勻之後,把芝麻醬放入到自理自己的碗裡,然後在根據口味需求加入生抽,醋,麻油,芝麻,量自己定,但芝麻醬最好要多放點兒。
  • 想做泰式冬陰功麻辣燙,先學會做冬陰功湯,小湯主來來教你
    麻辣燙是中國的特色小吃,非常受人們的喜愛,所以,市場上的麻辣燙店是開了一家又一家,市場競爭是很激烈的。為了更有競爭力,有些商家引入了東南亞風味,推出了很多異域口味的麻辣燙,讓廣大消費者大飽口福,比如泰式冬陰功麻辣燙就頗受歡迎。
  • 麻辣燙底料不會做?小湯主教你製作2款口味
    天氣冷了起來,到現在為止,冬至都已經過去了,烤肉什麼的都往後站站,是時候輪到麻辣燙登場了,而且吃點湯湯水水那簡直就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啦,今天,我們就跟小湯主學習一下麻辣燙底料的製作方法,可以收藏哦~麻辣湯底:
  • 自己動手熬製麻辣燙 滿屋飄香辣翻天
    說起麻辣燙,想起誘人的麻辣味就會讓很多人就不由自主地狠狠咽一下口水。但礙於街邊小吃檔衛生條件差,想吃又不敢多吃。只要掌握麻辣燙底料配方,自已也可以做麻辣燙。麻辣燙起源於的四川重慶一帶,由於地屬四川盤地,冬天長時間陰冷,麻辣燙既能果腹、又有驅寒之用,深受舊社會勞動人民的喜愛。
  • 開店可用的麻辣燙商業版配方,底湯熬製香料調配流程都詳細講解
    第一步:底湯熬製製作麻辣燙,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就是簡單的白開水就能做底湯了,做麻辣燙要想湯濃味美,必須還是要精熬一個湯的,這個熬出來的湯不僅增加麻辣燙的營養,同樣也會增加麻辣燙的風味哦。熬製底湯所需食材:牛骨湯2斤、豬扇骨4斤、雞架2個、豬皮400克、清水40斤、薑片40克、料酒40克、桂皮4克、少許白酒熬製步驟:1.食材處理,牛骨和豬骨的話敲碎一下,然後和雞架、豬皮等一起用清水浸泡並反覆清洗,直到沒有血水為止,然後姜切成片狀、桂皮浸泡一下並控幹水備用即可
  • 這樣熬製出來的皮凍,晶瑩剔透,簡單美味,自己在家輕鬆做
    這樣熬製出來的皮凍,晶瑩剔透,簡單美味,自己在家輕鬆做關於皮凍,我印象最最深刻的就是我小時候我們每年都會在過年的時候熬一大鍋皮凍,等到宴請賓客的時候會請他們吃,而我媽媽在做的過程確實是比較艱難的,但是做出來卻非常美味,晶瑩剔透,看著就特別有食慾
  • 想吃麻辣燙自己在家就能做,只要有了「底料配方」,輕鬆做麻辣燙
    雖然說麻辣燙非常的好吃,但是在外邊如果吃了太多的麻辣燙了還是不好的,因為外邊製作的麻辣燙很有可能也是添加了一些其他的添加劑,這樣才會讓麻辣燙的口感更加的好,如果吃的太多了,那麼對於我們的身體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其實如果想要吃麻辣燙的話,自己在家就能做,只要有了麻辣燙「底料配方」,在家就能夠輕鬆做出好吃的麻辣燙。
  • 愛吃麻辣燙又怕胖怎麼辦?讓小湯主麻辣燙來告訴你
    很多人都喜歡吃麻辣燙,因為味道真的很好,不比美食界的霸主火鍋差,而且比火鍋便宜多了,於是麻辣燙非常的受歡迎。但是,麻辣燙雖然好吃,熱量也很高,經常吃是非常容易導致肥胖的,這還是非常難受的。那麼,愛吃麻辣燙又怕胖怎麼辦?下面就讓小湯主麻辣燙來告訴你。
  • 麻辣燙也能在家做喲,關於湯底的製作是最重要的,小白也可以成功
    麻辣燙應該是普遍女生比較喜歡吃的一道美食了,因為一份燙底裡面可以加各種蔬菜和肉類,種類幾乎涵蓋了所有人的選擇,這樣的好處也可以避免因為口味不同選擇去哪裡吃飯的尷尬。小編記得吃第一份麻辣燙的時候還是在大學期間,被宿舍的老二拉著一起去的,因為之前沒有吃過麻辣燙,比較牴觸。但是當吃完之後,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從此也就愛上了這個味道!
  • 何炅自製牛奶麻辣燙,做法超簡單,美味下飯,學會不用出去吃
    最近很多地方紛紛已經開始復工了,但是外邊的情況還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得,一些只能外邊吃到的美食,這麼久不吃還真是十分想念,麻辣香鍋、烤魚、烤肉等等,大家都知道前幾天網上比較火的涼皮蛋糕這些美食,就連我們的何炅老師也自己製作了一款美味的雙皮奶。
  • 大多數人不知道骨湯麻辣燙的區別
    不知何時,餐飲行業都對所謂的「健康餐飲」趨之若鶩,而符合健康餐飲理念的骨湯麻辣燙已經成為了麻辣燙的主流,大街小巷的麻辣燙店都號稱自己的麻辣燙是「純骨湯」「能喝湯的麻辣燙」,雖說都是骨湯,也是有一定的分別的,接下來小編就簡單的給各位看官老爺們講解一下其中的小門道。
  • 骨湯麻辣燙享不盡的美味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擔擔麵的做法。本人不是什麼專業大廚,有不足之處望大家見諒,提出您寶貴的意見。麻辣燙起源於四川,漢族特色小吃,是川渝地區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種飲食文化。現在全國各地,或大或小的麻辣湯店家及小攤,遍及大街小巷,可以說是城市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 麻辣燙——親民美食
    縴夫們製作的美味吸引到了江邊的商販。他們將爐具和菜品進行了改進,於是每天挑擔到江邊和路邊賣給勞動者和路人食用。麻辣燙就這麼出現了。後來麻辣燙逐漸被餐廳老闆食堂化,口味和選擇逐漸多樣化,麻辣燙市場開始被打開了。
  • 三伏天沒喝過古法熬製酸梅湯,在家自製吧
    用古法是用冰糖熬製的,不能用白糖,太甜膩容易上火,久了還會發苦。古法製作實際是中藥熬製的過程,時間長,成本也比較難控制。現在酸梅湯已經沒有區域限制了,但也被人認為「不正宗」了,也就是用算沒讓濃縮膏來兌水,也就是上面這些場所常見的酸梅湯。
  • 麻辣燙在家做,我把方法告訴您,神秘紅油的製作在文章中!
    麻辣燙愛吃的人太多了,因此很多人親切的稱麻辣燙為,八菜一湯,由此可見麻辣燙在大夥心中的地位了,一碗麻辣燙就可以和八菜一湯媲美了,其實做麻辣燙也沒有想的那麼複雜,只要會這幾步,在家就可以輕鬆做出,店裡賣十幾塊一碗的麻辣燙,而且自己熬製辣料也可以做,麻辣麵或者是炒菜用,做水煮肉片,水煮魚都是可以的
  • 為什麼麻辣燙的湯是白色的,服務員說出了原因,解開了我的疑惑
    尊敬的各位讀者們大家好,很高興讀者們可以在偶然之間點進小編的文章,小編每天都會定期更新各種美食類文章,帶你了解一下全國各種有名的風味小吃,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麻辣燙是四川的一道小吃,它是由火鍋轉變而來的美食,最初的時候,人們由於嫌棄吃火鍋太過於麻煩,所以很多人就想到了用麻辣燙這一種方法,讓食客們更加便捷的可以品嘗到這種美味。
  • 骨湯麻辣燙最簡單的家常做法,不熬大骨,湯白味鮮,全家人超愛吃
    麻辣燙,米線,手抓餅,土豆粉等等,大家饞這些美食嗎?這幾天我老婆一直嚷著想吃小吃,解解饞,但是家裡的存糧也沒有太多能做小吃的東西。找了找冰箱裡的食材,咱今天在家做家常版的「奶香」麻辣燙。麻辣燙是很受歡迎的大眾美食,走在各種小吃街,商業街,到處都是麻辣燙小店,簡單的選幾串自己喜歡的青菜,要幾串丸子,圍著小吃車,麻麻的,辣辣的,美美的吃上一碗,特別過癮。
  • 板凳阿姨麻辣燙以「小鍋現煮」C位出道,新式麻辣燙你PICK嗎?
    在華夏大地上,誕生過許許多多美味的小吃和硬菜。這其中有一道菜餚,融合了麻、辣、鮮、香於一身,而且還匯集了多種食材營養於一身。它就是中國大地上幾乎人盡皆知的——麻辣燙。尤其是這幾年,在餐飲行業小而美的模式越來越受歡迎的當下,麻辣燙這種自選食材搭配、味道好、性價比高的美食,不管在什麼城市,都能穩穩地深扎發展。
  • 麻辣燙:同樣是一鍋煮,為什麼說關東煮更好吃?
    關東煮和麻辣燙都是有名的特色小吃,這兩者很相似,卻也有很大的不同,可很多人認為關東煮比麻辣燙好吃……其實二種小吃的美味程度取決於個人喜好,這也不是用「一鍋煮」就能解釋清楚的——下面盤哥就來講一下二者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