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建設智慧農業

2020-12-23 齊魯在線

  即墨區審時度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將智慧農機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切入點,不斷創新舉措,推動農機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農機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一是建設盛發智能農場,探索智慧農機和精準農業相融合。開展農機精準作業和精準控制的技術集成應用及對比試驗驗證,打造精準智慧農業與智能農機的應用典範,探索適度經營規模農場精準智慧農業的解決方案。2018年以來,依託中國農機院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已在青島盛發農機合作社引進智能農機裝備,衛星導航差分定位基站、遠程氣象監測站、北鬥導航無人駕駛大型拖拉機,改裝小麥聯合收割機測產系統,建設智能農場信息化管理平臺各一座(臺)。建設盛發智能農場主要目的是探索現代農機與信息化技術融合應用的解決方案和產業化模式,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生產的精準化、信息化和管理的智能化發展進程,打造青島市精準智慧農業的示範樣板。

  二是建立農機三大示範基地,示範引領智慧農機的推廣應用。為促進即墨區主要糧食作物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和數字農業、智能化機械等先進農機裝備的推廣應用,加快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著力打造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蔬菜作物三大機械化示範基地。通過智慧農機作業的示範引領,帶動周邊農戶購機用機的積極性,引領傳統農業種植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加快了智慧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步伐,全面提高了農機化水平,推動全區農機化向「全程全面、高產高效」發展。

  (一)大力推廣智能植保無人機,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智能植保無人機有明顯作業優勢,以前,農業植保用傳統的人工噴灑藥物,1人1小時只能噴2畝左右,勞動強度大、作業質量低,且極易造成農藥中毒,而無人機效率要比常規人工噴灑效率高出30-50倍,可節約50%的噴藥使用量,實現低空高效超低量農藥的噴施,並且無人機噴灑實現人藥分離,保證作業人員安全,適宜農場、大面積農作物、高稈作物植保噴防。目前為止,全區高效植保機保有量達92架。

  (二)「網際網路+」農情監測,實現農業生產信息化管理。農情監測站對空氣溫度、空氣溼度、光照強度、風速、風向、土壤溫度、土壤溼度等信息進行採集,通過實時的土壤墒情監測、氣候環境監測、及多功能攝像頭監控作物的生長狀況,包括作物的健康狀況、長勢,病蟲害高清照片拍攝等進行全程農業生產管理,實現了機械化生產、作物生長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讓農業生產過程可視化,實現農事服務可管、可控、可視。在即墨區金口鎮的青島經濟作物機械化示範基地和段泊嵐鎮青島糧食作物機械化示範基地,安裝了農情監測設備,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農情物聯網監控系統進行田間綜合監管,為農業生產管理提供強大的數據信息。

  (三)安裝北鬥導航自動駕駛系統,解放農機手的「黑科技」。 在拖拉機上安裝北鬥導航自動駕駛系統已成為現代化大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安裝北鬥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拖拉機,可以實現全天候自動駕駛,機手作業不僅省事省力,而且作業質量高,作業速度快,拖拉機直線行駛的誤差僅為2.5釐米。目前即墨區安裝北鬥導航自動駕駛系統20臺套。

  三、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化應用,方便農民群眾享受惠民政策。 即墨區農機部門採用青島農機補貼APP,為在青島範圍內購買農機的用戶提供在手機上辦理農機購置補貼的服務,同時也可以讓青島市的農機管理人員,在手機上對購機者提交的補貼辦理信息進行審核。從而簡化農機補貼辦理流程,方便農機管理人員審核驗機,提高辦理補貼效率,目前手機app購機補貼辦理率達100%。自2004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開始實施以來,截至2019年底,共利用補貼資金2.03億元補貼,補貼機具2.02萬臺/套,帶動1.7萬戶農民投入購置資金6.17億元。

相關焦點

  • 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020-12-19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肥城市桃園鎮:智慧農業助推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王林 通訊員 王峰 肥城報導走進山東康頓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全自動化選果車間,工人師傅們正在忙著安裝選果生產線,據了解,該設備應用三維表面視覺分選和近紅外光譜技術,從顏色、大小、體積、含糖量等方面智能分選
  • 智慧農業建設方案
    導讀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 連雲港獲批建設省級農業高新園
    【連網】昨日,筆者從市科技局獲悉,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我市建設江蘇連雲港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我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又一個重大進展,也意味著我市重點打造的農業科技板塊建設將進一步提速。未來,我市將藉助省級農業高新園區打造「一帶一路」農業科技合作樣板、蘇北地區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引領區和外向型農業產業高地。
  • 青島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作召到即墨古城供銷社考察調研
    魯網4月1日訊(記者 於建軍 通訊員 王德勝)3月30日,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作召到即墨古城供銷社考察調研,了解疫情防控、線上經營、古城實體店恢復經營情況。考察期間,他聽取情況介紹、參觀供銷記憶展館、詢問蔬菜和農產品銷售狀況,並與即墨區供銷社有關人員交流座談。
  • 黑龍江: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農業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促進農業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加快農業強省建設。 毫不放鬆糧食生產 「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毫不放鬆糧食生產,為「中國飯碗」「中國糧食」提供堅強支撐。
  •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9 14:5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記者李松)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獲悉,在保障口糧基本自給、主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的前提下,重慶結合本市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劃定農業功能區域,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 加速農業產業數位化 河北推進「智慧農業」建設
    日前印發的《河北省智慧農業示範建設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加快推進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數位化進程。
  • 吉林: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五級網絡服務農業
    這套服務體系發揮的作用是:能夠更好地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場就業等方面的信息,幫助農民科學決策、提高生產經營水平,拓寬市場渠道,實現增產增收;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加農民收入。  毛健認為,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之一是培養農業和農村信息化人才。
  • 數字農業 未來已來——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側記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認為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要做到產量高、質量優、生態綠、效益好,要以數據推動農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汪懋華表示,「網際網路+農業」將帶給「三農」新未來。要推動智慧農業的發展,就要投入更多精力把問題想深、想細、想透。  春江水暖鴨先知。
  • 21社論: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夯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基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關鍵性、基礎性產業,農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農民是我國人口佔比最大的職業群體。農業興則百業興,農村穩則社會穩,農民富則百姓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進度和質量成色。
  •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
    齊河縣使用無人機進行玉米病蟲害防治  2018年以來,我省把加快培育農業農村領域新動能作為統領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重大工程,出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現代高效農業專項規劃》,以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主攻方向
  • 額爾古納市蘇沁農牧場發展智慧農業為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見證著不斷更迭換代日新月異的生產技術為農業發展注入的強大動能後,董仕勇對農場早日實現智慧農業充滿期待,這也讓他對自己正在著手的研究和建設項目工作更加專注和執著。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託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預警、決策、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等農業生產行為,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
  • 三亞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金磚「國果」獲表彰
    會議對金磚「國果」等2017年三亞市農業品牌建設取得優秀成果的企業、產品進行表彰,並邀請了兩位國內知名品牌諮詢與策劃專家做精彩培訓。9月21日,三亞市舉行2017年農業品牌成果表彰暨農業品牌創建培訓大會現場。
  • 如何建設現代農業強省?
    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深入推進,農業設施裝備和現代種業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糧食生產王牌越擦越亮,農村一二三產業全面融合發展,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具體有哪些舉措呢?《建議》從糧食生產、農業高質量發展、鄉村建設、農村改革、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給予了具體規劃。
  •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集中力量重點攻堅,農業效益快速提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原標題: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調研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12月15日,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招商引資和新品種推廣等工作,並召開座談會。
  • 農業農村發展動力強勁
    近年來,各地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農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農業現代化有了質的飛躍。「直播、拼團、生鮮超市等供給新形式受歡迎,反映出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上海本來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採購總監嚴義慧表示。綠色,成為農產品生產方式主旋律。
  • 農業農村部一行到修文縣核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
    11月30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核查組到我市修文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進行現場核查工作。核查組成員有農業農村部趙炳全主任,中國農科院農經所研究員陳秧分,陪同核查的有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處長趙軍、貴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彭玉榮、修文縣委副書記、縣長管慶良、修文縣副縣長譚永紅等。
  • 廣東數字農業縣長研修班開班 廣州天河就推進世界數字農業發表宣言
    孫波表示,未來十年是數字經濟和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黃金十年,陽西將加快農業數位化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農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農業產業集群。陽西將以發展食品產業、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帶為產業立腳點,以數位技術迅速發展為契機,推進陽西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從試點示範到全面推廣應用,發展縣域數字經濟,不斷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12日下午召開的主論壇上,與會代表就數字農業的前沿技術發展與實踐等問題進行討論。廣州市天河區就推進世界數字農業合作發展發表《世界數字農業天河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