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前段時間颱風「尼伯特」影響,臺灣「農委會」統計指出,受損較嚴重的作物主要為釋迦,被害面積4198公頃,損失4億多元。
臺灣的釋迦受災了,多數人不知道近些年,我省湛江地區也有不少農戶開始種植釋迦,省內最大的釋迦種植基地,位於湛江市麻章區湖光農場的湛江市雙雙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雙贏公司」)投資的釋迦種植園今年將迎來大豐收。
該公司種植釋迦已有三年時間,如今種植規模已逐漸擴大到600畝,去年受颱風影響,僅收穫了1萬多斤釋迦果。該公司負責人梁先生告訴筆者,今年預計釋迦果總產量可達30萬斤。9月底就成熟上市了。
釋迦種植園同時也是鳳梨種植園,雙雙贏公司別出心裁地將鳳梨和釋迦進行了套種。鳳梨成為釋迦的天然「防護林」。
「去年,如果不是釋迦下面種了鳳梨,遭颱風重創後,估計釋迦會全部絕收,連1萬斤都保不住。」梁先生表示。
釋迦葉和釋迦花釋放出一種十分濃鬱的香味,可以逼走蟲害,有著天然的防蟲本領,釋迦成為天然的無公害水果。
近日,雙雙贏公司基地種植的臺灣鳳梨上市了,香甜、多汁、無纖維,以6元/斤的價格直送北京商超。
湛江是全國最大菠蘿種植基地,面積達40萬畝,俗稱「菠蘿的海」,但基本都是種植巴裡這一單一品種,市場議價能力不足。前年,雙雙贏公司租了700畝地,引種了優質臺灣鳳梨和釋迦,全部用土雜肥種植,帶動果農向優質水果進軍。
據悉,一畝地可種植4000株鳳梨,收入上萬元不成問題;已種植三年的釋迦畝收果量達1200斤,畝產值約2萬元。
鳳梨與釋迦這對好鄰居,讓雙雙贏公司的優質果園基地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未來,這一套種模式,勢必將在「菠蘿的海」內風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