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女主原型中國打MMA:電影沒做完的事,我繼續做

2020-12-26 騰訊網

2017年,一部由印度影星阿米爾汗領銜主演的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曾在中國國內掀起收視熱潮,獲得一致好評。此片根據印度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將兩個女兒培養成為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觀念的勵志故事。

2019ONE冠軍賽現場,左一為瑞圖-佛加 圖據視覺中國

此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它不僅向全世界觀眾科普了摔跤這項運動,更通過主人公邁向成功的曲折經歷,喚起了外界對於印度社會女性權利的關注。如今兩年多的時間過去,電影帶來的熱潮已經漸漸消散,作為電影故事的原型人物,印度女子摔跤選手瑞圖-佛加在今年決定轉戰MMA(綜合格鬥),16日在北京舉行的ONE冠軍賽比賽中,她迎來自己的MMA首秀,並在首回合TKO對手取得一場大勝。

瑞圖-佛加獲勝,圖據@ONE冠軍賽

「我的父親不是暴君」

在電影中,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完全可以用蠻不講理來形容。在兩個女兒都還年幼的時候,他就不顧家人和周圍鄰居的反對,堅決引導兩位女兒走上摔跤之路。

在成長的過程中,兩個女兒完全被剝奪了同齡人應有的快樂,甚至被迫剪掉了長發,默默承受著辛苦、質疑甚至是外界的侮辱。當兩姐妹流露出放棄的想法時,「父親」會通過體罰等各種手段讓她們回心轉意。電影中的配樂《Hannikaarak Bapu》,直譯過來就是《壞蛋老爸》。

《摔跤吧!爸爸》劇照 圖據ICphoto

不過瑞圖-佛加在接受紅星新聞特約記者採訪時表示,她的父親,並不像電影中那麼「冷酷無情」,恰恰相反,他是一個將所有責任都抗在自己肩膀上的人,在瑞圖和姐妹們的成長過程中,最大的依靠就是自己的父親:「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所有的目光注視的都是我的父親,所有的指責都指向我的父親。但父親從來沒有被影響,也沒有把壓力轉移到我們身上,他依舊嚴厲而溫厚的訓練,並深深的愛著我們姐妹。」

正是在父親的指導之下,瑞圖以及她的姐妹們在摔跤運動中不斷進步,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績。瑞圖-佛加曾在2016新加坡大英國協運動會上,獲得46公斤級自由式摔跤中金牌,此外還曾獲得過摔跤世青賽銀牌以及亞錦賽銅牌。

瑞圖現實中的大姐吉塔-佛加是印度運動史上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並參加過2012年倫敦奧運會;而瑞圖的堂妹維納什,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女子摔跤自由式50公斤級別的比賽中,獲得了印度摔跤項目的首枚亞運會金牌。

「人們關注的是電影,而不是女性本身」

《摔跤吧!爸爸》在整個亞洲地區都受到了極大的歡迎,瑞圖姐妹的故事變得家喻戶曉,而這部影片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它喚起了整個印度社會對於女性地位的關注,阿米爾汗曾表示:「當今印度女性依然缺乏話語權,男權主導一切,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女性的社會職責依然是嫁人生子,通過這部電影我希望人們能夠意識到——女性同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贏得外界的尊重。」

但是現實並沒有阿米爾汗期待的那樣樂觀,電影帶來的效應很快就減弱並最終消散,瑞圖-佛加在北京接受採訪時遺憾地表示:「儘管我的父親給了我很多的自由和權利,但是在印度,大部分女性的命運依舊是不幸的,她們被各種傳統又刻板的標籤束縛著,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甚至連平等的權利都得不到。我一直想為印度的女性爭取自由權利,但在《摔跤吧!爸爸》上映後,人們關注更多的是電影本身,而並不是故事背後的女性地位。」

「電影沒有做完的事情,我繼續來做!」

瑞圖-佛加悄然目睹著身邊發生的一切,她決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再為印度女性做些事情,而她選擇的方式,就是轉戰目前全球最為火熱的MMA運動:「電影沒有做完的事情,我繼續來做!」

作為一名摔跤選手,瑞圖-佛加的地面技術毋庸置疑,但是步法和拳法卻是她明顯的軟肋。瑞圖-佛加需要補強的地方有很多,而印度國內並沒有專門的MMA的訓練館,這使得瑞圖的夢想面臨夭折的危險。此時新加坡的一家拳館向瑞圖發出了邀請,瑞圖再次走到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背井離鄉,對於一名印度姑娘來說絕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關鍵時候,家人的支持再次成為瑞圖最大的動力。「我和姐姐們說了我的目標,她們支持我去追求夢想。姐姐幫我告訴了父親這個決定,他也全力支持我,告訴我無論從事何種運動,都必須全力以赴。」瑞圖動情地表示。

2019ONE冠軍賽,瑞圖-佛加出戰 圖據視覺中國

巧合的是,在練習MMA的過程中,瑞圖-佛加還與中國唯一一位ONE冠軍賽金腰帶擁有者熊競楠成為了好朋友。熊競楠是從練習拳擊轉型到MMA,地面技術是弱項,而瑞圖-佛加是從摔跤轉型到MMA,拳法是其弱項,兩人正好形成互補,可以在訓練中反覆切磋交流。

談到自己未來的目標,瑞圖-佛加表示自己肯定會繼續堅持下去:「勝利是寶貴的,但是勝利的光芒會逐漸變得黯淡。我想人們不僅僅在乎你做到過什麼,更在乎你現在正在做什麼。我知道在印度國內,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我現在所做的事情,懷疑我到底能不能取得成功,但是這些東西我早就經歷過,我已經習以為常。」

2019ONE冠軍賽現場 圖據@ONE冠軍賽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李田友 北京報導

編輯 楊渝彤

相關焦點

  • 《摔跤吧,爸爸》內地票房突破十億 印度電影的勝利以及背後的中國...
    此外,對於中印兩地電影人來講,《摔跤吧,爸爸》為中國和印度這兩大市場的合作帶來了更多想像空間。2014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印,雙方高層領導人籤署了電影合拍協議。實際上,2016年7月內地上映的《巴霍巴利王:開端》和正在熱映的《摔跤吧,爸爸》,都是中影進出口公司和創世星年度引進計劃中的項目。「早在去年11月,《摔跤吧,爸爸》剪輯等後期還沒有全部完成的時候,我們就決定引進這部影片了。」何巍說。還沒完全看片就決定引進,這同時否定了先前媒體報導的這部影片採取的保底分帳的發行模式。
  • 《摔跤吧,爸爸》內地票房突破十億,印度電影的勝利以及背後的中國...
    實際上,2016年7月內地上映的《巴霍巴利王:開端》和正在熱映的《摔跤吧,爸爸》,都是中影進出口公司和創世星年度引進計劃中的項目。「早在去年11月,《摔跤吧,爸爸》剪輯等後期還沒有全部完成的時候,我們就決定引進這部影片了。」何巍對《三聲》說。還沒完全看片就決定引進,這同時否定了先前媒體報導的這部影片採取的保底分帳的發行模式。
  • 這是一部比《摔跤吧 爸爸》更加勵志更加感人的阿米爾汗電影!
    前幾天,因為看片會的原因,我優先觀影了這部阿米爾·汗的新作《神秘巨星》,說真的,一如既往的好看,不愧為印度寶萊塢最值得期待的演員。回首阿米爾·汗以往的作品,不缺現象級的影片,好像他的名字就代表了影片的質量,有他參與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口碑炸裂的。比如去年上映的《摔跤吧!
  • 電影賞析:《摔跤吧!爸爸》爸爸的灰姑娘夢想
    《摔跤吧!爸爸》實在是太火了,以至於在我看這片之前,我就已經聽到了許多關於它的議論——很多人不如說是被打動了,尤其是在印度那樣一個特殊社會背景下女性的尊嚴與奮鬥。誰說主旋律就一定是說教乏味的故事?周末專門到影院去看了這部口碑爆棚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作品帶有鮮明的阿米爾汗電影的印記,那就是純熟的商業片技巧、敏感的話題和蓬勃的正能量。
  • 印度開掛煉成的電影,口碑超越《摔跤吧!爸爸》,故事很有內涵
    印度電影怎麼樣?看過《摔跤吧,爸爸》的人都知道,印度電影很像一盆熱咖喱濃湯:擺在面前,你絕不會將其誤會成其他菜品;而品嘗之後,卻又百味叢生。對印度觀眾而言,「沒有愛情怎麼看,沒有歌舞看什麼?」最悲慘的人生、最殘酷的現實,都離不開載歌載舞的橋段前後連貫;印度對外的環境是很開放的,但好萊塢的電影佔有不超過10%,中國更不用說了,周星馳的《功夫》可以被認可,印度電影產量全球第一主要還是因為本國可以消化的了,所以印度人眼中的印度電影可以理解是相當受歡迎的了。今天得心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口碑超越《摔跤吧,爸爸》,開掛煉成的電影《巴霍巴利王2:終結》!
  • 除了《摔跤吧!爸爸》這些電影一樣有熱血,有的還確有其事
    同時有寶萊塢電影的浮誇、運動電影的熱血、性別探討的嚴肅,以及正妹運動員與寶萊塢男神的胸肌(抱歉胸肌只是客串),《摔跤吧!爸爸》成功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之後,再掀起新一波的印度電影狂潮當然,也可能純粹是面對飾演姐姐吉塔的法緹瑪·薩那·紗卡,連我自己都好想被丟出去啊而在看完《摔跤吧!
  • 週遊電影:翻拍《摔跤吧!爸爸》? 你懂不懂電影!
    週遊電影:翻拍《摔跤吧!爸爸》? 你懂不懂電影!撰稿人:周黎明 小要說今年的現象級電影,正在上映的印度體育題材電影《摔跤吧!爸爸》一定榜上有名,截止目前,該片國內票房成功突破10億人民幣大關,創下非好萊塢影片的進口片票房新紀錄,發行方也是賺個盆滿缽滿。於是呢,國內各種翻拍此片的消息層出不窮,今天的《週遊電影》,周黎明老師就從專業角度為您解析翻拍之舉是否可行,翻拍之道又有哪些規則可尋。 印度神片《摔跤吧!爸爸》憑藉強勁的口碑,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衝進十億元人民幣的非好萊塢外國片。
  • 盤點三部2017年度最好看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上榜!
    2017年已經過去,有哪些好看到電影呢?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吧,,《摔跤吧!爸爸》會令我一眼鍾情的電影絕對不會是這樣的電影,但即使是這樣我還是被它吸引。印象中沒有看過印度的電影,這應該是第一部。就是這樣的一位演員吸引了我,讓我第一次不為劇情,不為顏值只為這份精神買了單。真的很值得!影片開場就以英俊瀟灑的爸爸幾個帥氣動作撂翻了高他一頭的挑釁者調起觀眾極大的觀看欲,接著極有節奏感歡快的印度歌曲和幽默的旁白簡直讓人忍俊不禁。而父親和對手一段對話,更是加深了我的興趣。《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大熱 印度電影超乎你想像
    5月30日,印度勵志片《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內地票房突破10億元大關,晉升「現象級」影片。暑期將至,國內院線還將引進另一部印度史詩大片《巴霍巴利王2》,期待這部在印度票房超過《摔跤吧!爸爸》的作品再掀熱潮。  此前,《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等片也讓不少中國觀眾對印度電影刮目相看,但其熱度主要停留在小眾圈內。
  • 阿三的逆襲,從《摔跤吧、爸爸》看印度電影發展
    《摔跤吧,爸爸》火了。上映26天票房10億,一路狂奔打破多項中印紀錄:中國引進片中票房最高的非好萊塢影片、海外票房最高的印度影片、全球票房最高的印度影片。影片主演阿米爾汗(Aamir Khan)自己說,《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如此受歡迎,超過他「最狂野的美夢」(beyond wildest dreams)。 1、算帳從最膚淺也最實在的錢看上去,引進方華誼非常可能破了業內投資回報率的中國紀錄以及世界紀錄——據說華誼引進此片的版權花費在50~60萬美元,在票房達到2億之後印方有35%的提成。
  • 《摔跤吧!爸爸》走紅 印度片進中國要過幾關
    《摔跤吧,爸爸》劇照  五月第二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意外地引爆了原本疲軟的電影市場,早在年初,曾因主演阿米爾·汗一條為了電影增肥之後再減肥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熱議。5月5日,該片與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同日上映,首日排片僅有13.3%,單日票房1571萬,除了豆瓣、貓眼等各大平臺評分高達9分之外,並沒有顯出黑馬的跡象。
  • 除了票房黑馬《摔跤吧!爸爸》,還有哪些成功逆襲的電影?
    在引進電影《摔跤吧!爸爸》的初期,一些業內人士還有些擔心:這樣一部地域色彩濃鬱的印度電影,在國內放映,會有人看嗎?這種擔心不無道理,要知道,對於國內許多觀眾而言,提起印度電影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將它們和歌舞片聯繫在一起。
  • 傳媒視線:《摔跤吧!爸爸》上演逆襲戰 「摔」出什麼啟示?--傳媒...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內地上映首日曾遇冷  以54億盧比創下印度影史票房紀錄的《摔跤吧!阿米爾·汗為影片「變身」·真人真事改編更易打動觀眾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體育競技類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卻將父愛、夢想、愛國進行完美結合,整部影片既有對現實社會的鞭笞,又有打破傳統的勇氣
  • 7歲「小蘿莉」抱摔78公斤爸爸!北京版《摔跤吧!爸爸》來了
    所以,只要進了柔道館,我對女兒就像教練對待學員一樣,不允許絲毫偷懶,更不能犯錯誤,這在小娜依心裡已形成一條不變的鐵律。」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小娜依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的「女漢子」。何鑫回憶,一次,女兒在訓練時不小心把左臂肘關節「戳」了一下,可她並沒有哇哇大哭,而是單手支撐著繼續練習爬跑。一邊爬還一邊還向師兄弟們炫耀,「你們都是4條腿爬,你看我3條腿照樣爬!」
  • 父母必看的十部電影系列之四:摔跤吧 爸爸
    男主寄希望於自己孩子當中,印度是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國家,男主連生幾個全都是女兒,這徹底讓男主斷絕了子承父業的念頭。時間很快過去了,一天隔壁鄰居來找男主討要說法,男主的女兒把他的兒子給揍得非常慘。兩個男孩子個頭比女兒還高,這下男主一下像看到了新希望一樣,女兒也可以繼承自己的希望啊,何況她們表現出的天賦非常適合摔跤。
  • 你只知道《摔跤吧爸爸》 但印度的亞運冠軍都有可能拍成電影
    撰文/於睿寅去年在中國熱映的印度勵志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其主人公原型的侄女在本屆雅加達亞運會上摘得金牌,非但在印度國內佔據了新聞頭條,連我們國內的阿米爾·汗迷們都歡欣鼓舞。優秀的體育電影鼓舞人心的力量,的確可以超越國界。
  • 品讀經典電影《摔跤吧爸爸》,信念與愛並存感動人心
    你們看過摔跤嗎爸爸嗎?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3,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的是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成為摔跤冠軍的故事。這是一個信念與愛並存的影片。爸爸辛格一份堅定的信念與他對女兒的愛貫穿了整部劇。
  • 《摔跤吧!爸爸》重大隱藏主題,竟被9成中國觀眾忽視?
    要問當下哪部電影最火熱,《摔跤吧!爸爸》可謂是當仁不讓。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7的神作,近日票房節節高升,10天內突破4.4億元,創下了印度電影在華最高記錄。不過,這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印度神作,其實蘊藏著一個重大主題,相信9成的中國觀眾都不清楚。
  • 《摔跤吧爸爸》主演00後小花宣布退圈 與自己宗教信仰有關!
    有的寶寶可能不了解《摔跤吧爸爸》主角的故事,覺得一個演員退圈有什麼好說的。   羊這麼港吧,阿米爾汗大家曉得伐,米叔在印度的發展中,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不停為底層民眾發聲,打破印度傳統。
  • 銳參考 | 《摔跤吧,爸爸!》風靡背後:印度泥地摔跤原來這麼"玩"
    參考消息駐孟買記者畢曉洋6月6日報導一部名為《摔跤吧!爸爸》的印度電影近來成為內地院線的最熱「爆款」,同時點燃了中國觀眾對印度社會文化的高度關注。影片的所有細節都被細細審視,而作為劇情主線的摔跤運動,倒是因為和國人生活相距甚遠,鮮見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