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京都之間(ID:kyotonoma)授權轉載
一日入夏,新綠漸濃。伴隨著熱氣的升騰,京都人心底的那份期待也開始隱隱躍動,只因一場千年盛事——京都三大祭典中規模最為壯大的「祇園祭」又將到來。
每至七月,人們便因祇園祭而被串聯在一起。喜悅的氣息,發散在街頭巷裡的每一處。町民們忙著搭建山鉾,家家戶戶在門前掛起了提燈與護符,五湖四海的遊客們接踵而來,追逐著聲勢隆重的巡行隊伍,與京都人一同漫步在宵山的月色下,再度被奏響的祇園囃子那古老的音律熱烈包圍。
如此熱鬧的場面,號稱「日本三大祭」之一的非凡陣仗,讓人實在想親自一睹其真容。而祇園祭將持續整整一個月,在這裡面,到底都有哪些活動呢?
在此,特別附上 2018 祇園祭的日程表,
以方便大家做好盡興觀覽的準備!
注
因部分活動普通遊客不可參與,
故所列項目為所有活動中可參與的內容。
(地圖來源於網絡)
每當談起祇園祭,人們聯想到的通常是宵山及其後的山鉾巡行。實際上祇園祭的精彩,遠不止於如此。在 2018 祇園祭即將開啟之際,【京都之間】的攝影師松村直樹先生,以連續幾年的實地拍攝經驗為我們推薦了以下看點:
推薦理由
山鉾在組裝好後,會有一個初次拉動試驗的過程,重要的是普通遊客也可以嘗試。如果是對祇園祭了解不深的話,除了遠遠地欣賞巡行,觀看山鉾的建造和拉動山鉾的體驗,能讓人更好地融入祭典的氛圍,也會提升樂趣感。
推薦理由
山鉾在組裝好後,會有一個初次拉動試驗的過程,重要的是普通遊客也可以嘗試。如果是對祇園祭了解不深的話,除了遠遠地欣賞巡行,觀看山鉾的建造和拉動山鉾的體驗,能讓人更好地融入祭典的氛圍,也會提升樂趣感。推薦理由
御朱印巡禮一直都很有人氣。因為每個山鉾的主題不同,所以朱印的圖案也是各式各樣。比如長刀鉾的朱印圖案就是長刀鉾本身,就像它第一順位的身份一樣鮮明,而函谷鉾的朱印則是一個「函」字,極具設計感。這些只有在祇園祭時才能收集得到的限定朱印,很有收藏的意義。
推薦理由
和御朱印巡禮一樣,屏風祭是在宵山期間舉辦的活動。這段時間,山鉾町中一些擁有文化繼承背景的家族或是老鋪,會拿出世代珍藏的屏風繪、工藝品以及山鉾上的裝飾品供大家觀賞。展覽的內容很豐富,甚至還有文物級別的藏品,堪比小型的美術館,不管是收費或是免費,對於美術或文物愛好者來說都會很有收穫。推薦理由
在祇園祭裡大家的關注對象多是山鉾,而除了巡行等特定時間外,山鉾一般都只是靜靜地存在於城市間。其實,這場祭典還有一個重要角色,或許更能體現祇園祭活力的一面,那就是承載著神明的「御神體」的神轎。迎接神明的儀式叫作神幸祭,與之相對的是還幸祭,在這前後分別有兩場神轎清洗式。當看到町民們鼓著勁兒,齊心合力地抬動神轎在道路上行進的畫面時,即使是不了解神事意義的人,也會不自覺地被人們的熱情所感染。
最後,如果想要觀看山鉾巡行的話,建議選擇前往後祭的巡行,因為遊客相對少一些。注
山鉾建造可在各山鉾町觀看;
朱印可在各山鉾附近的會所、露店等處收集。
另附各山鉾町地址信息
https://kyoto-design.jp/special/gionmatsuri/yamahoko?t=2
(圖片來源於2018年祇園祭官方海報)
梅雨未歇,夏季微燥的風,在漸漸喚醒著這座城市。2018 年的祇園祭正在進行中,我們期待與你相逢在京都,共同在這盛夏風物詩中,尋覓到自己的那份歡樂與感悟!
▲ 點擊觀看視頻
《2017【京都之間】祇園祭回顧訪談》
▲ 點擊觀看視頻
《【京都之間】直擊2016祇園祭現場》
編輯 / 張偉
攝影 / 松村
設計 / Lindy
微信編輯 / Th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