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巴黎人反對的羅浮宮金字塔,無法逃脫的真香定律

2021-02-19 外研社法語

Le musée du Louvre 

羅浮宮博物館

在這座1204年便修建而成的華美宮殿中,曾居住過多達50位法國國王與王后,乃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而在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逐漸成為現在這座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與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提到羅浮宮博物館,首先進入你腦海的是什麼呢?

是享譽全球的三大鎮館之寶嗎?

La Joconde

三大鎮館之寶之一:《蒙娜麗莎》

還是Beyoncé與Jay-Z夫婦二人在羅浮宮內拍攝的刷爆網絡的MV?

不過,羅浮宮博物館不只有鎮館之寶以及大量的藝術作品,其建築同樣值得細細考究,而作為羅浮宮博物館正門的玻璃金字塔,也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相信很多朋友想到羅浮宮時,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這座在由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建築的金字塔吧!

La Pyramide du Louvre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而實際上,這座於1989年建成的美輪美奐的金字塔,在計劃建設之初便受到了巴黎大眾的指責,它被認為會破壞整個羅浮宮的美。就像一百多年前的艾菲爾鐵塔一樣,遭到了眾人的冷眼相對,認為這座「金屬竹筍」不應該出現在塞納河畔;而在今天,艾菲爾鐵塔成為了法國最著名的標誌之一,而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也堪稱點睛一筆。

在1981年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當時的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宣布了對羅浮宮博物館的改造與擴建計劃。而為了應對爆發式增長的參觀人數,一個新入口的建造已經是迫在眉睫。

François Mitterrand

弗朗索瓦·密特朗

這確實是一件難事。而在1981年的冬天,密特朗總統在愛麗舍宮接見了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弗朗索瓦·密特朗與貝聿銘的見面

貝聿銘(Ieoh Ming Pei)先生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917年出生於廣東廣州,1930年便赴美留學,在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他曾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獲獎無數,甚至,美國建築界還曾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 ,可見其在建築界的影響力之大。

在與密特朗總統交談後,貝聿銘並未立刻給出方案,而是在做出細緻的研究後,提供了在羅浮宮中央的拿破崙庭院內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作為入口的方案。

金字塔計劃一出,立刻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事實上呢,這座「怪塔」並非第一次被提出了。實際上在上一個世紀,拿破崙就曾提出過在這座院子裡建造一座金字塔來紀念法國大革命。雖然拿破崙最終並未建成金字塔,但拿破崙一定沒有收到貝聿銘這樣多的批評聲。畢竟在當時,多達90%的巴黎人反對建造玻璃金字塔

法國雜誌France-Soir直接寫下這樣的標題: « Le nouveau Louvre fait déjà scandale »(新羅浮宮引醜聞)。金字塔的設計被放在了頭版,從而引發了更大的爭議:《費加羅報》稱其是« Degré Zéro de l'architecture »(建築界的冰點),而法國作家Jean Dutourd也認為這是« Appel à l'insurrection »(對暴動的呼喚);而由於玻璃金字塔與古埃及的石頭金字塔十分相似,也有人認為這座巨塔是« Maison des morts »(死者的住所)。貝聿銘認為這座金字塔是一顆鑽石,卻被歷史古蹟最高委員會批道:這只是一顆假鑽石

「暴動的呼喚/死者的住所/虛假的鑽石/…」

當然,也有人十分冷靜地分析這座充滿未來主義感的建築,認為這座金字塔不僅與羅浮宮的古典氣質不符,同時還會讓人無法從拿破崙庭院看到完整的原始建築;甚至,法國的前國務卿米歇爾·蓋伊(Michel Guy)還建立了Association pour le renouveau du Louvre(羅浮宮更新協會),特地與這座金字塔作鬥爭。而密特朗總統還被指控想借這座金字塔來宣揚共濟會(la franc-maçonnerie),相信看過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的朋友一定對最後的謎底,羅浮宮金字塔與共濟會的聯繫印象深刻~

《達·文西密碼》 丹·布朗著

貝聿銘和密特朗都抵抗著外界的壓力堅持這一計劃,而洶湧如潮的反對聲一直持續到1986年,直到一個足尺模型在庭院中搭建了出來,供市民參觀。還記得艾菲爾鐵塔建成時的「真香」盛況嗎?真正的金字塔還沒有建成,眾人的心思卻已經開始悄然發生改變,新一輪「真香」現場開始蔓延,大家逐漸接受了這一新的建築設計,「假鑽石」的印象逐漸消失,人們開始覺得,「羅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終於,巴黎的市長也被說服,真正的金字塔可以開始建造了,這座出乎意料的玻璃金字塔終於能夠展現自己獨特的魅力了。

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寬34米,四個側面由673塊玻璃拼組而成,總平面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塔身總重量為200噸,其中玻璃淨重105噸,金屬支架僅有95噸。支架的負荷超過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建築家認為,這座玻璃金字塔不僅是體現現代藝術風格的佳作,也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獨特嘗試。

le Louvre à la tombée de la nuit

黃昏時分的羅浮宮

在玻璃金字塔的設計中,貝聿銘並沒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幾何形態,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僅表面積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斷變化的天空,還能為地下的入口等設施提供良好的採光,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一系列難題。

不同金字塔或類金字塔的輪廓數據比較

當然,關於金字塔的爭議並未完全消失。由於它使用了673塊玻璃,十分接近「魔鬼的數字」(le chiffre du démon)「666」,因此雖然官方極力闢謠,但媒體還是樂此不疲地宣稱「羅浮宮金字塔666——魔鬼的傑作」的陰謀論。

不過,作為傑作的金字塔已經鑄成,它也成功地成為了羅浮宮新的標誌與象徵,坐落在庭院中,反射著瑰麗變幻的天空與歷史悠長的宮殿,向古老的文明與藝術致敬

在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上發生的事件,似乎也曾在一百餘年前的艾菲爾鐵塔上出現過。而在塵埃落地後,人們似乎也願意承認,只有進入其中才會消失的艾菲爾鐵塔和只有進入其中方可顯現的玻璃金字塔,使「過去和現在的時代精神縮到了最小距離」「前者以強制姿態改寫歷史進程,而後者則隱匿地把歷史拽到現代中來」

ref:

https://fr.wikipedia.org/wiki/Pyramide_du_Louvre#Controverses

https://www.pariscityvision.com/fr/paris/musees/musee-du-louvre/pyramide-du-louvre-histoire-architecture-legendes

https://www.sohu.com/a/315671539_100103990

百度百科: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貝聿銘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外研社法語

助力你的法語學習

喜歡請點讚,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大師也曾被誤解,貝聿銘的羅浮宮金字塔,被罵是沒有用的假鑽石
    90%的面積都用於陳列,地下的儲藏室更是混亂不堪。最讓遊客接受不了的是羅浮宮參觀路線,實在過於曲折,有點像博物館裡面的宜家。但是萬萬沒想到,這個方案一公布,似乎遭到了整個法國的反對:既毀了羅浮宮,又毀了金字塔。當方案提交給法國的歷史古蹟最高委員會時,當時的會場罵聲一片。很多人認為這個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顆假鑽石。
  • 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新官上任的弗朗索瓦·密特朗憂心於法國戰後衰敗的藝術氛圍,為了鼓勵藝術的發展,他成倍地撥款以改革文化藝術公共建築,第一個目標就是法國巴黎的文化象徵——羅浮宮。為此,法國政府廣泛徵求設計方案。應徵者都是法國及其他國家著名建築師。最後由密特朗總統出面,邀請世界上十五個聲譽卓著的博物館館長對應徵的設計方案遴選抉擇。結果,有十三位館長選擇了貝聿銘的設計方案。
  • 這個「金字塔」,已經成了羅浮宮的一景,成了羅浮宮的象徵之一
    他認為人不可脫離自然而存在,應隨時隨地順應自然,同時強調,「建築必須反映特定的文化、歷史和生活方式。」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因地制宜,成功地完成了許多建築物的設計,特別是對一些著名的古老建築的擴建和改造上,作出了重大貢獻。羅浮宮的「金字塔」,就是他根據法國文化傳統和建築環境的特色完成的傑作之一。「金字塔」構思獨特嚴密,設計精心完美。
  •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迎30歲生日
    【新華社微特稿】法國羅浮宮入口處的「玻璃金字塔」29日迎來30歲「生日」。法國知名街頭藝術家JR打算動員400名志願者協助創作一幅巨型拼貼畫,回顧「大金字塔的秘密」。玻璃金字塔顯現現代主義風格,如今公認是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代表作之一,與作為世界著名博物館的羅浮宮一道成為法國首都巴黎地標景點。然而,玻璃金字塔1989年落成以前,設計理念遭受巨大非議。貝聿銘1917年在中國廣東省出生,今年高壽102歲。
  • 從抨擊到推崇,這位華人用13年在巴黎羅浮宮留下自己的傳世之作
    如果去巴黎,羅浮宮和巴黎聖母院是一定要去膜拜的,艾菲爾鐵塔也要去打個卡,要在凱旋門那裡拍照留念,要沿著塞納河畔走一走。假如第一站,我們來到鼎鼎有名的羅浮宮,我們不僅會走進文藝復興以來的古典世界,還會看到由出生於中國的美國設計師貝聿【yù】銘所設計的羅浮宮入口——玻璃金字塔。
  •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30歲生日 當年貝聿銘設計方案被激烈反對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貝聿銘當年在玻璃金字塔的選址處法國羅浮宮入口處的「玻璃金字塔」29日迎來30歲「生日」。法國知名街頭藝術家JR打算動員400名志願者協助創作一幅巨型拼貼畫,回顧「大金字塔的秘密」。玻璃金字塔顯現現代主義風格,如今公認是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代表作之一,與作為世界著名博物館的羅浮宮一道成為法國首都巴黎地標景點。然而,玻璃金字塔1989年落成以前,設計理念遭受巨大非議。
  • 二十年遊歷分享之102:歐洲85:巴黎14 羅浮宮1-金字塔
    很多網友知道羅浮宮,知道這是法國巴黎一個著名的博物館,知道這是一個妥善保管世界文物的機構,知道中國很多被掠奪的文物被以「保護」的名義收藏在這裡。網友對本文標題的誤解就是難道羅浮宮內保存了從埃及掠奪來的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如何搬遷過來?羅浮宮的高度應該不注意保護金字塔?
  • 「現代建築最後一位大師」走了,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
    貝聿銘的初稿一出,馬上迎來了波士頓居民一波又一波的反對,人們認為這個建築會破壞當地的社區風格。幾乎貝聿銘畫出什麼,人們就反對什麼。妻子回憶道:「從他每晚回家開門的樣子,我就能知道他有多累……他拖曳著腳步,對他來說,那麼多人反對他的建築讓他非常不好受。」
  • 貝聿銘傑作——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入口落成30周年
    中新社巴黎3月29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羅浮宮於當地時間29日紀念玻璃金字塔入口紀念落成30周年。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入口是美籍華裔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的傑作,如今已成為巴黎的地標。中新社記者當天在現場看到,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入口所在的庭院已經限制民眾入內,法國當代藝術家JR以「揭示玻璃金字塔的秘密」為主題,在眾多志願者的協助下,用畫布將金字塔入口裝點一新。灰色畫布如同行雲流水,與金字塔入口巧妙融合在一起。金字塔入口內部的參觀人群絡繹不絕,售票處有很多人在排隊等候,也有不少人聚集在諮詢臺。
  • 貝聿銘逝世: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之父,讓建築成為永恆
    當時90%的巴黎人反對建造玻璃金字塔。為了得到公眾的認可,貝聿銘和他的團隊還特意在羅浮宮廣場上放置了等比例框架模型,供市民參觀。終於1985年2月,工程正式啟動。1985年5月2日,貝聿銘站在羅浮宮金字塔原尺寸大小的模型旁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貝聿銘後來說:「當時我常在巴黎街頭遭人怒目相向。」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
    幾乎每個去過巴黎羅浮宮的人,都會到玻璃金字塔邊上打卡;到蘇州遊玩,必去的景點,也一定少不了粉牆黛瓦的蘇州博物館;如果去香港,中銀大廈也不能錯過。設計了這些傑出建築的貝聿銘先生,在2019年5月16日離開了我們。
  • 羅浮宮前玻璃金字塔「消失」
    原標題:羅浮宮前玻璃金字塔「消失」【摘要】 法國藝術家讓·勒內近日在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前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處一面牆體上貼滿羅浮宮的黑白照片,使其看上去與背後的建築物融為一體,從而造成玻璃金字塔「消失」的視覺錯覺。
  • 「現代建築最後一位大師」走了,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博物館|獅子...
    貝聿銘的初稿一出,馬上迎來了波士頓居民一波又一波的反對遊行,人們認為這個建築會破壞當地的社區風格。幾乎貝聿銘畫出什麼,人們就反對什麼。妻子回憶道:「從他每晚回家開門的樣子,我就能知道他有多累……他拖曳著腳步,對他來說,那麼多人反對他的建築讓他非常不好受。」但這遠不是貝聿銘遭受的最大的壓力。
  • 真香定律是什麼梗出處 王境澤定律是啥意思介紹
    「真香定律」是什麼梗?在抖音中最近很多人都比較喜歡評論「真香定律」,不過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個真香定律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個梗的意思以及出處吧。然後晚上就餓的吃起了飯,還說了句,真香。所以後來就有了真香這個梗。  王境澤定律是什麼意思介紹  那麼現在這個詞現在主要用來調侃某人喊口號抵制某事物後又自打臉表示對其喜愛的行為。
  • 神奇玻璃建築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建造始末(建築奇葩說之八)
    作為巴黎三大爭議建築之一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整個建造過程也是爭議不斷。
  • 結構工程知識點:建築幕牆工程示例——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是羅浮宮擴建工程,1989年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建築之一。此工程由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玻璃金字塔成為羅浮宮的入口,位於地下廣場的中心部位,採用了單拉互連點式技術,設計了一個金字塔形的玻璃結構,令建築、結構、機械技術絕妙結合,成為建築極品,獲得世人的讚賞。 責任編輯:youyou
  • 藝術先鋒 | 玻璃金字塔的30周歲生日:難過
    雖然夜宿羅浮宮這個話題極有可能讓人想起《浮宮魅影》裡的木乃伊,但在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裡看著巴黎的星星入睡也是真夠吹一輩子了。除了夜遊羅浮宮,博物館還幹了一票大的。早在2016年,他就以類似的錯視藝術變沒了羅浮宮的入口。原因是:「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到羅浮宮來看這個金字塔,當他們到塔前時,卻背朝塔自拍(selfie)。我讓這個金字塔消失掉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對自拍這個行為做出思考。」他用一張巨大的錯視畫作矗立在玻璃金字塔前,讓它看起來仿佛消失一般。不僅如此,JR還親自上陣,和中國行為藝術家劉勃麟一起進行「隱形人」行為藝術表演。
  • 羅浮宮金字塔的華裔設計師貝聿銘去世,出生望族充滿才華的傳奇一生…
    《法蘭西晚報》頭版頭條「新羅浮宮已經激起公憤」:我們法國最偉大,最輝煌的歷史建築將要被一個外國人蹂躪。貝聿銘真是瘋狂,想當年希特勒都沒敢動羅浮宮,他居然想在羅浮宮裡建金字塔,可以入選「敢動法國」十大人物了!
  • [分享]羅浮宮金字塔平面圖資料下載
    文件格式:su版本號:sketchup7內容簡介 羅浮宮金字塔SketchUp模型下載  羅浮宮金字塔  羅浮宮金字塔不管是在中東、裡約的貧民窟、肯亞的貧民窟、紐約、勒阿弗爾還是上海,這裡的牆上都留下了這位法國藝術家的作品。這個春天,JR收到了musee du louvre(羅浮宮博物館)的邀請,將這座世界著名博物館門前的玻璃金字塔變成一個巨大的光學幻象作品。
  • 貝聿銘改建羅浮宮往事:阻力很大,曾不敢走在巴黎街頭
    臺媒稱,貝聿銘一生在世界各地留下眾多經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屬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這座建築2019年慶祝啟用30周年,但當時建造時卻面臨排山倒海的反對壓力,主導這項計劃的貝聿銘還曾說自己有段時間「不敢走在巴黎街頭」。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17日報導,當年羅浮宮擴建工程被交給貝聿銘設計,一開始就讓許多法國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