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歷史悠久,風景秀美,安徽的第一個字「安」 就來源於安慶。安慶有著「安徽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有氣勢恢宏的迎江寺和「萬裡長江第一塔」之稱的振風塔。還有環境宜人的菱湖風景區,提到安慶旅遊大部分人想到的可能就是這些知名的景點。事實上,安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古村鎮,他們往往都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卻一直默默地守候在這片土地上,無人知曉。肉肉的最愛就是去發掘這些人少景美的古村鎮,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小眾的古村落——上排門古村落
上排門古村落位於安徽桐城市唐灣鎮唐灣村灣前、灣裡、灣西、河高村民組,前臨桐潛公路,面積20000餘平方米。整個古鎮三面環山,古村落依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層構築,所有建築均為磚木結構,木構架基本形式為穿鬥式或抬梁式,建築局部點綴雕飾和彩繪,院落以鵝卵石人字形鋪墁,門樓地面以方磚斜鋪,室內以土夯築,屋面和地面排水系統十分嚴密,簷前弄廊縱橫交錯,迂迴有致,將每個獨立建築相連,體現山區居民聚族而居又獨立成戶的特點。
上排門古村落在明代已具雛形,至清代漸成規模,到民國時逐漸繁華起來,村落開始向東南和西北擴建,如民國時的唐家新老屋、唐述銀老屋、唐家汝老屋等均建在古村落旁,與古村落連為整體。在封建社會裡,古村落內有不同姓氏的人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是村落內會有各自的宗族祠堂,然而上排門古村落內就住有唐、彭二姓族人,並建有唐、彭二姓宗祠。不同宗族的人們能在同一個連體的古村落內相互幫助,共同打造古村落,充分體現了上排門古村人民的淳樸和友善。
這裡沒有被現代氣息浸透,也沒有過多的喧鬧市井味。沿著石板路一直往裡走,是一條不規整的巷道,這就是古鎮的街道,兩邊是緊緊依偎的民居,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人,靜悄悄的,全程走下來也沒見到幾個遊客。偶爾路過一戶人家,從半掩的房門裡面可以看到當地居民的生活,屋內的陳設年代感很強,住在裡面的大多是老人小孩,有獨自坐著發呆的,有納鞋底的,有聊天的,看起來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
然而由於沒有旅遊業的帶動和規劃,上排們古村落和從其他國內無人問津的古村落有著相同的命運。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大多年輕人選擇離開這裡,外出務工甚至定居在外。留下來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有的居民遷居新房,舊房無人理會,很快便自然毀壞;有的村民在村裡修建了一些現代形式的新房,破壞了這裡的傳統風貌。一些古民居的斷壁殘垣看著令人觸目驚心,十分可惜。
但是也正如此這裡不像其他古鎮那麼商業化,這裡的古民居沒有經過重修,只有歷經滄桑歲月的古樸。這裡沒有滿街的工藝品和小吃店,只有一兩處提供當地人所需的老式的裁縫鋪子和理髮店,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鎮,雖然往日的繁榮景象已經銷聲匿跡,甚至在逐漸衰敗,但它的這份寧靜質樸在如今也是很難得的了。
對於肉肉而言,尋找這些快要消失的古村鎮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每次到達這些充滿歷史氣息卻又十分安靜的古村鎮,都感覺渾身的壓力得到了釋放,靈魂也得到了升華,人生短短幾十年,要做讓自己快樂的事。
那麼你們大家來過上排門古村嗎?對於國內一些快要消失的古村鎮有什麼樣的保護建議呢?歡迎在評論區共同探討,您的點讚和關注是肉肉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