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百聯中環購物廣場,一臺新登錄的移動早餐車逸刻「逸小兔」,為周邊的白領帶去了早餐新「誘惑」。「早餐品種多,買起來也快,節省了早上緊張的通勤時間,營養也跟上了。」一位白領說。記者從餐車運營方了解到,自8月18日移動餐車運營以來,逸刻「逸小兔」在8月19至21日期間開設了「逸小兔請你吃早餐活動」,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目前已累計接待1200餘人次。
這只是上海市新一輪早餐工程項目在普陀區的一個縮影,此外,在普陀區內還有近鐵廣場、品尊國際的盒小馬網訂櫃取早餐新業態門店均已開業,均為首批上海市網訂櫃取早餐門店。
「逸小兔」移動餐車
這裡的早餐,「先天」豐富,「後天」創新
老普陀的早餐吃什麼?在老字號真如羊肉館,經常早早就排起了長隊,「抿一口楊梅酒,蘸醬吃一口白切羊肉,別樣的快樂蕩漾在心間。」市民鄭先生是老字號早餐的愛好者。這樣分布在普陀區全區的各類老字號早餐、品牌早餐還有很多家。2013年,小楊生煎和碧真餐飲入選上海早餐工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2016年至今,推薦吉祥餛飩等7家門店入選上海早餐工程示範門店。
除了老字號早餐、品牌餐飲早餐,記者在普陀區商務委了解到,普陀區內的早餐工程起步早,品類分布多,「滲透」到了基層社區、商圈、辦公樓宇的方方面面。2012年,建成早餐工程固定式標準化門店26個、幫幫車26個;2018年,根據上海市要求取消幫幫車後,為填補空白,在區內27個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片區中心內,設立了21個社區食堂。據統計,截止目前,普陀區全區合計早餐固定點位2116個,其中,供應早餐的便利店超市221家、西點麵包坊421個、社區食堂17個、流動早餐車16個、其他類型點位1441個。「便利店+早餐」「片區食堂+早餐」「菜場+早餐」「老字號+早餐」等多維服務在普陀區55.5平方公裡的轄區範圍內鋪陳開來。
「然而在網點布局上仍不夠均衡、早餐的品質和品類有待提高。」普陀區商務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呂升昂介紹道,「尤其是早餐市場的競爭比較激烈,租金和人工成本都較高,所以部分早餐網點的運營不夠穩定。」適逢在線新經濟的發展,普陀區在「先天」豐富的早餐業態基礎上,「後天」創新,發力「線上+線下」「新零售+早餐」的新業態。據介紹,目前在近鐵廣場、品尊和美盒小馬網訂櫃取門店、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的流動餐車均已落地開業。「線上訂餐,線下取,健康輕食早餐的多元早餐供應,這種全新的消費模式對新一代的上班族而言,提供了形式上和內容上的雙重便利。」
盒小馬網訂櫃取門店
據介紹,按照有需求、有條件、能落地的原則,普陀區目前已經在長徵、長風等多個商務園區確定第二批移動早餐車點位。在今年年底前,還將有更多移動餐車、網訂櫃取門店開業,為市民提供更多早餐優選。
「新早餐」迅速落地,創新一套「多維聯動」工作法
從今年6月,接到上海市新一輪早餐工程的通知以來,兩個月,從調研、選址、審批、裝修到首批早餐新業態的落地開業,普陀區商務委總結出了一套多維聯動的工作法,不僅有政府部門的內部聯動,更有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外部聯動。
新業態的初次「試水」,怎麼做?「很多事情都是我們不斷摸索出來的。」呂升昂告訴記者,在商務委的牽頭下,各街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公安局、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區生態環境局聯動配合,多次召開協調會。「尤其是區內兩家盒小馬的門店,區市場監管局創新做法,改進管理和審批模式,當天送材料,當天就辦結證件,確保新業態能在第一時間服務市民。」呂升昂介紹道。
普陀區內首個流動餐車在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的順利落地也是如此,落地之前的細則問題很多,「車輛行駛證辦理周期長,怎麼辦,我們與長徵鎮一起會商,為其申請了便民餐飲臨時備案卡,先上路試營業,確保其早日問世,服務大眾。」呂升昂說。
除了政府內各部門間的聯動,早餐新業態刷新的「普陀速度」更離不開政企之間的快速聯動。在近鐵城市廣場和品尊和美國際的盒小馬正式落地前,就遇到了項目推進的瓶頸,「場地內原有的用水、用電布局,排水、排汙管道都不符合我們門店運營的實際操作需求。」盒小馬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裝修門店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進行相關設備改造。「普陀區商務委第一時間為我們聯繫了物業,迅速審批、改造、裝修,這才得以提前、迅速完成了開業前準備。」
據介紹,普陀區下一步將一手抓「新業態完善管理」,一手抓「新業態品牌蓄力」。記者在普陀區商務委了解到,目前,區裡正在聯合阿里本地生活推進線上早餐,早餐保溫箱進樓宇的項目,「期冀以品牌項目的運營為區內的居民、白領解決好早餐的『最後一公裡』,既有質量、也有速度。」呂升昂說。
記者:丁婉星
編輯:劉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