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夏日裡的前門大柵欄 穿著旗袍的美女與膀爺擦肩而過

2021-01-10 愛歷史

前門,就是正陽門,整個城門最高處達44米,是老北京最高的建築。

在過去,前門附近就是北京商業的象徵,這裡不但聚集了大量的會館,在前門大街上更是有便宜坊、全聚德、六必居、九龍齋、盛錫福等各式老字號。

在當時前門外的水井多為苦水井,主要供窮苦百姓打水飲用。

而在前門大街西側,有幾條胡同,其中廊坊四條因門口柵欄特別高大,而最終得名大柵欄。這條長度不過200多米,寬不足5米的胡同,最終成為了前門外著名的商業街。

在民國時期,在大柵欄裡聚集了瑞蚨祥綢布莊、馬聚源帽店、一品齋謝店、內聯升鞋店、同仁堂藥鋪、東鴻記茶莊、厚德福飯莊等一大批的老字號。

幾乎每家店鋪都裝修得富麗堂皇,每天大量的富商巨賈、達官貴人拿著大把的鈔票到這裡來揮金如土,在酒足飯飽之後,在大柵欄內還可以去廣德樓、大觀樓等戲院聽梅蘭芳、馬連良、楊小樓等名家的表演。

緊挨著大柵欄的邊上不遠就是著名八大胡同,只要你帶上足夠的前,你就可以在大柵欄及其周邊醉生夢死,夜不歸宿,縱然有著萬貫家財也可以在這個銷金窟中最後被榨得一點不剩。

相關焦點

  • 臺灣臺南市的旗袍美女,帶你夢回民國,回味經典
    臺灣臺南市的旗袍美女,帶你夢回民國,回味經典旗袍,兩岸中華文化的根基之一,有著割不斷的中華文化淵源。這是位於臺南市中心的一家旗袍館,傳承中華文化,她們一直沒有停歇。看看這些穿上旗袍的美女們,誰又會懷疑在海那邊的她們,與在海這邊的我們不是一家人呢?
  • 老北京的記憶——前門大柵欄
    關於大柵欄的名字我當然不是第一次聽說,然而真正走到北京前門大柵欄去逛,這是我的第一次。前門大街,結果一不小心走到了大柵欄。正陽門是這座城門的學名,人們還是習慣稱它為前門。前門所對的正是北京的中軸線,走在前門對面的前門大街大道上,不自覺的就會想起明清時期皇帝走在大道上的情景。正陽門箭樓建的非常恢弘氣派,然而因為疫情原因,現在的正陽門景區已經關閉,我們無法登上城樓一睹老北京的全景。
  • 前門大柵欄的新風景
    25號曾是清朝乾隆帝御賜給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梁詩正的宅邸;61號是酉西會館,沈從文初到北京時住在這裡。湖筆大師戴月軒的故居、京劇武生楊小樓、評劇演員新鳳霞也都在這條街上落過腳。我喜歡上了這條充滿故事的胡同。在這條胡同裡散步,然後去南面的大柵欄西街吃上一碗滷煮火燒,再到天安門廣場上放風箏,成了我那年約會的一個「經典」安排。
  • 《鬢邊不是海棠紅》熱播,前門大柵欄戲園子裡的故事不比劇中遜色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等京劇「四大名旦」常在前門大柵欄的戲園子演出,這些戲園子裡裡外外上演過不少故事,精彩程度毫不比電視劇裡的遜色。位置優越,前門戲園興起清朝初年,清政府下令:「京師內城,永禁開設戲館」,並且把東城的燈市挪到前門一帶。
  • 研學旅行走進前門大柵欄
    前門大街是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時尚、民族品牌與國際品牌多元並生的繁華商業區,著名的大柵欄就在這裡;作為天安門廣場周邊唯一規劃的商業步行街區,每日客流15 萬人次以上,節假日客流在30萬人次以上,擁有充足的客源保證。前門大街的發展歷史: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民眾俗稱前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
  • 前門大柵欄 老字號復工
    原標題:前門大柵欄 老字號復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前門大柵欄遊客較往年減少很多。4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前門商業街看到,隨著北京市疫情防控取得進展,部分老字號店鋪已恢復營業,遊客也趁著晴好天氣做好防護來到大柵欄遊覽。   圖為遊客抱著孩子走出前門步行街。
  • 老北京不止前門一處「大柵欄」 鐘聲胡同也曾叫大柵欄
    2014年12月5日,前門大街的「大柵欄」可謂家喻戶曉,它是京城最古老且最為繁華的商業街區,曾有「繁華市井何處有,大柵欄內去轉遊」之說。其實,歷史上的北京稱「柵欄」的地方有多處,除了位於前門外的「大柵欄」,還有雙柵欄、橫柵欄、鐵柵欄、三道柵欄……
  • 《新世界》中的前門大柵欄,到底是個什麼樣?感受最地道的北京味兒
    前門大街,是老一輩北京人兒時記憶抹不去的記憶,這裡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北起正陽門箭樓,南至天橋路口,這條全長845米的大街曾是明清皇帝去天壇、先農壇祭祀的必經之路。著名的大柵欄、鮮魚口都在前門大街的兩側,前一陣由孫紅雷主演的《新世界》也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了曾經馳名中外的大柵欄。
  • 風情萬種民國時期旗袍美女罕見照
    原標題:風情萬種民國時期旗袍美女罕見照   旗袍是女性服飾之一,源於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20世紀初,旗袍才開始為漢族婦女所愛用。  為旗袍的普及而作出貢獻的應該是那些年輕的女學生們,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被仿效。社會輿論也對此大加讚賞。
  • 淺談北京前門大柵欄,著名的商業街,曾經是京城的娛樂中心
    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地處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街區中的購物,餐飲,娛樂和其他商店接連排列,其中包括老品牌,這是體驗北京文化的必備條件。它曾經是北京的娛樂中心。
  • 康熙、乾隆年間,北京不少胡同都設有柵欄,前門大柵欄因何出名?
    也有這樣的說法:「前門外大柵欄也叫大絲欄,柵欄是一種假借字,由於母音脫落,柵讀成了絲。於是,就有了大沙欄兒的讀音,不叫大乍欄或者大杉欄(柵也可讀shān)。」以上這些說法傳了很多年,大凡介紹前門大柵欄歷史的書裡都是這麼介紹。但是凡事就怕問「為什麼」。首先前門大柵欄因很大的柵欄而得名的說法,本身就值得懷疑。
  • 臺灣臺南市的旗袍美女,帶你夢回民國,回味經典
    臺灣臺南市的旗袍美女,帶你夢回民國,回味經典旗袍,兩岸中華文化的根基之一,有著割不斷的中華文化淵源。這是位於臺南市中心的一家旗袍館,傳承中華文化,她們一直沒有停歇。看看這些穿上旗袍的美女們,誰又會懷疑在海那邊的她們,與在海這邊的我們不是一家人呢?為了更加凸顯旗袍的美、旗袍佳人的靚麗,更多的背景點綴反而就是一種累贅。
  • 北京大柵欄恢復清末民國初風貌 保老北京特色
    老木料做房檁,老磚頭做成「瓷磚」貼牆面,前門煤市街不少老房子正在進行這樣的改造,這些老房子將恢復清末民國初期時的風貌。大柵欄佔地約1平方公裡,至今仍保存著六成原汁原味的古建築和歷史延續最久的城市肌理,直到今天,這裡還留存著部分老北京市井生活遺蹟。  「大柵欄在1900年遭遇一場大火,商業建築大多被毀,直到1910年前後清末民國初期,商業建築重建時,受到西洋建築風格影響,大多數商業建築都呈現出中西合璧的特色。」
  • 淺談北京前門大柵欄,著名的商業街,曾經是京城的娛樂中心
    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地處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街區中的購物,餐飲,娛樂和其他商店接連排列,其中包括老品牌,這是體驗北京文化的必備條件。它曾經是北京的娛樂中心。
  • 北京:疫情之下的前門大柵欄
    3月13日,兩名遊客在前門大街合影。(中國日報記者 魏曉昊 攝)中國日報3月13日電(記者 魏曉昊)2020年3月13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前門大柵欄遊客較往年減少很多,眾多老字號店鋪尚未恢復營業。
  • 民國「四大美女」的旗袍裝:那一抹倩影,驚豔了時光!
    民國「四大美女」的旗袍裝:那一抹倩影,驚豔了時光!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民國的旗袍。提起民國的女子來,旗袍似乎是一個標誌性的東西。那精美的材質,合身的剪裁,再加上穿的人那婀娜的身段,實在是一個極美極富藝術感的畫面了。
  • 北京大柵欄改造將恢復清末民國初風貌
    新華網北京3月26日電 老木料做房檁,老磚頭做成「瓷磚」貼牆面,北京前門煤市街不少老房子正在進行這樣的改造,這些老房子將恢復清末民國初期時的風貌。    據《北京日報》報導,大柵欄珠寶市街、糧食店街的商鋪改造後,老居民優先回購,而30%的居民和單位已表示願意回購。     頭頂馬聚源、身穿八大祥、腳踏內聯升、腰纏四大恆,說的就是這片極盡京師之繁華的古街市——北京中軸線一側、天安門廣場之南的大柵欄。
  • 笑談膀爺文化:王羲之風流,許褚生猛,惟有膀爺李白最瀟灑
    其實,膀爺是也算是一種「文化」,是有傳承的,而且是世界性的。咱們先說說外國膀爺,在一些新聞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大街上、公園裡光膀子的外國老爺們也比比皆是。當然最常見的膀爺還是出現在足球場上:進球之後,「譁」的一把將球衣扯掉,露出一身腱子肉,高高跳起,狂呼慶祝,本方男球迷歡聲雷動,女球迷則發出高分貝的尖叫。
  • 探訪無人前門大柵欄,由傷感變為感動!正好說說那些老字號
    現在很多人都不了解了,還是應該到店裡看一下,了解一下歷史,看看以前的照片。2、說說北京前門的小吃鮮魚口,只有那天興居炒肝,還是北京人的念想兒……前門鮮魚口現在搞得很漂亮,以前根本不是這樣,確實挺破舊的。到這裡您就吃天興居的炒肝,雖然不如以前了,但還是受北京人喜歡。
  • 錦衣旗袍詩,曼玉花樣時:民國時期「釵光鬢影」的似水流年
    張曼玉在演繹《花樣年華》時,前後穿了23件民國風格旗袍;湯唯在演繹《色·戒》時,則更讓人嘆為觀止,前後換穿了27套民國風格旗袍,她們時而矜持憂鬱,時而雍容大度,時而頹廢浪漫,時而溫婉柔媚,將旗袍「花漾年華」之美推向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