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2020-07-27 傻蛋青年魚丸

可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出境旅行變得非常困難,於是大家開始紛紛探索境內周末遊。上海去泉州,廉價航空降到了一兩百元(更別說買了飛行套票的了),繞道廈門再接一趟20分鐘的動車也很方便,乾淨整潔的小酒店人均百元,玩一趟預算能低到和日常生活差不太多。

古蹟探訪由知乎文博大V@鸑鷟鵷鶵 帶路,我主要負責「吃」的那部分

吃過的所有店的清單見文末


「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大部分被山地丘陵覆蓋,古代村落間交流不便,孕育出強烈的宗族文化與「說不好普通發的湖建人」。大多數土地都不怎麼適合耕作,於是人們駕船出海經商,形成了愛拼愛闖蕩的性格。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廈門著名的「八市」,即第八海鮮菜市場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驚現克蘇魯!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當時是楊梅季

就地取材,地處山區腹地的閩北(武夷山)與靠海的閩東(福州)閩南(泉州漳州廈門),劃出了喜鹹辣和追求鮮美原味的派系之分。前者多用山珍與醬菜,後者調味清淡內臟下水海鮮被廣泛地運用在日常飲食中。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廈門食跡四選:左:海蠣煎,右:燒仙草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左:加了米血糕的沙茶麵,右:蝦麵,湯是無數蝦殼熬出來的

下水和油炸的藝術

本地殺了豬一點兒也不浪費,血都要做成米血糕。在閩南酒樓形式的體面餐廳,韌勁十足的煮套腸也能精緻上檔次。雜魚煲極為鮮美;煮到乳白色的花生湯配炸芋泥包,甘甜與酥脆水乳交融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臨家閩南菜

芋泥包是一例,各式炸物在閩南小吃中非常見。譬如米漿和白蘿蔔做的炸菜粿,狀似麻團的炸棗,和用醋醃過再炸的醋肉。在小巷裡的本地小吃店,南瓜餅、番薯、芋頭條等各種小吃無不可下鍋油炸。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阿肥炸物,水門巷真是一個很有本土味兒又很有趣的小巷

面線糊

曾讀到:閩南人主食的製作有幹稀兩種形式,三餐皆稀也不罕見。又讀到流行主副食二合一的煮法,如鴨仔粥或者鹹飯,蔬菜肉蛋、內臟下水,無不能做配菜。

二者結合,沒有比面線糊更好的代表了。面線極細,湯底加了胡椒,一碗熱騰騰的下肚不需要用筷子挑。華人世界總是鍾愛湯湯水水(如白粥米線胡辣湯),溫潤的融合感是五臟廟深處家鄉的慰藉。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小店內一般是十幾隻小碗裝著各種配菜排開,點2-3樣,店家就用剪刀咔咔剪碎了投入碗中。常見的有醋肉、豬肝、鴨腸、豬血、大腸、魷魚、滷蛋……從簡單的荷包蛋酸豆角到豪華的蝦仁乾貝海蠣,按加料計價,豐儉由人。

後城、曾氏老記、水門國仔,幾家名店各有千秋,配菜也有點細微差別,不過都很好吃——天天都想吃的那種好吃。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面線糊常做一天的開始與結束。凌晨5點就有店鋪開門,點一份炸油條泡在裡面是不能更經典的泉州早餐。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夜宵有見首不見尾的婷婷面線糊坐鎮。沒有地址,深夜10點以後才出攤。可加滷豬尾等稀有的食材,10塊錢蟹肉至少吃出了三大塊金燦燦的蟹黃,坐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夜色抹去的露天小攤,宛如回到去年在墨西哥小鎮吃現做的深夜街頭taco的感覺。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外來味與泉州味

也許是出海多風險,經商看時運,泉州人愛求神問佛:拜關帝、拜媽祖、祭祖先。直到當下也是如此:我們路過關帝廟那天恰逢當月初一,香火繚繞,求籤許願、擲筊卜卦的人不計其數。

*擲筊:手合一對新月狀的筊杯,請示神明後「噹啷」一聲甩在地上,解讀卦面,一種道教的佔卜方式,在閩南很常見。

遠行的人們乘船歸來,將異域與本土風味糅合自創一派,譬如「沙茶」可追溯自東南亞的沙爹,在潮汕、閩南一帶發揚流行。

關帝廟正對面的好成財牛排館是有家「融合風味」的名店。牆上掛滿各類獎項牌匾,宣傳片循環播放,讓人不記住都難:老闆的爺爺曾在百年前下南洋赴菲律賓做廚師,接觸到當地香料與西式牛排的做法,回鄉改良。肋排燉出了幾分咖喱湯和肉骨茶的神韻。

筷子尖一撥就脫骨,牛肉酥軟,調味濃鬱,確實好吃。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好成財牛排館

如此這般,全國可見的小吃在這兒也有獨特的本土痕跡。湯圓餡裡加果仁,與薑汁和芋頭一同煮;小籠包是發麵,肉餡甜口,配大鍋裡撈出的水丸湯(魚丸湯)或者牛肉羹吃。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海絲金鳳湯圓+芋泥(防控要求大部分店家都換了一次性餐具)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遠芳小籠包+水丸湯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滿煎糕

閩南風味的燒肉粽據說是粵菜引進。肉餡滷過,高級點的會加鮑魚乾貝,配辣醬和花生醬吃。蘸醬和豬油滲入糯米,香中帶醇厚的甜,好一枚熱量炸彈!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侯阿婆燒肉粽

燒烤也可以蘸花生醬或者沙茶醬: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有點浮誇的名店雞腿怣

泉州美食並非只有小吃。薑母鴨就是「硬菜」一道。選用紅臉的番鴨,用老薑燉到酥爛。上過必吃榜的斯丹薑母鴨用幾排冒著白氣的鴨煲做門面,真正的店鋪藏在巷子裡。

另一家忠記鹽燒番鴨在遊崇福寺的時候騎車路過一瞥,生意非常紅火,感覺家常菜館的氣氛更好些。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斯丹薑母鴨

閩南糖水

不知南方喝糖水清熱祛溼的傳統從何時流傳起來,不過華南地區中式甜品已是遍地開花。廣東有姜撞奶雙皮奶、廣西有龜苓膏、海南有清補涼,而福建有四果湯。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四果湯能加燒仙草腰豆西米椰果或各種水果,最不能錯過的是一把石花膏。這是用石花菜(一種長在海邊礁石上的海藻)熬成膠質再刮出來的,和冰粉原理有點像。本身沒有什麼味道,但口感爽脆清涼,與糖水無比般配。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石花草原料

泉州喝四果湯必去的無疑是秉正堂。為什麼呢?因為在各式各樣的甜品店點評裡,總會有人說「我覺得這個比秉正堂好吃」。所謂的頂流,當然就是要被不時拿出來拉踩的,哈。

秉正堂傳聞是歷史過百年的老字號,比較高大上,天后宮總店那家尤其寬敞又喧囂。另一家名店愛啊石花膏用不鏽鋼小碗盛四果湯,材料也更樸實粗暴,就是一種童年小店的氛圍了。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泉州有一家名氣很大的芋頭餅,每天只賣半個小時,實在等不到,就用秉正堂的芋頭餅解一下饞

如果石花膏配蜂蜜水太老派,那西街上的壺見就是本土奶茶之光!有福建當地出產的鐵觀音正山小種茶底。石花膏做配料,再加一勺芋泥,譁,味道驚豔到那些全國連鎖奶茶店都黯然失色。

兩天連喝兩杯後意猶未盡地去查發現只在福建才有開,至今還想那一口。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刺桐之城

泉州自魏晉時期就見雛形,漁業興起。食物是一方水土的投射。重闖蕩、多融合的閩南飲食的形成,延伸到地緣與民俗,可聯想到朱熹說的此地古稱佛國,與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商貿往事。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泉州郊區的蟳埔村,世代以打漁為生,頭上戴花的蟳埔女和牡蠣殼做的「蠔宅」是兩大特色

13世紀,馬可波羅稱讚東方的「刺桐港」繁榮興盛舉世無雙:「船舶萬艘,商人云集,貨物堆積如山」。同一時期,猶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納將東方的遊歷混以道聽途說記錄為《光之城》,其中這樣寫道:

街上有如此眾多的油燈和火把,到了晚上這個城市被映照得特別燦爛,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它。


這是一個很大的港口……它所在地的江面又寬又廣,整個江面行駛著一艘艘令人驚奇的貨船。一年到頭它都像一個巨大的交易市場,因而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來自世界遙遠地方的商品。……生活在這裡的各民族、各種教派,所有人都被允許按照自己的信仰來行事。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泉州郊外的洛陽橋,建於北宋,留存至今已近千年歷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隨著明清禁海內遷,宋元時的「七閩都會」繁華不再,但寺廟祠堂、古宅古蹟依舊鱗次櫛比,特色鮮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1年就前來考察過,雖惜敗世界遺產名錄,但也留住了一絲清淨。

很多人說,比起遊人如織的廈門,古樸的泉州更值得遊覽。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一座錫蘭僑民的舊居,這樣的大戶老宅在老城區非常多

還能不重樣兒地吃上好幾天呢。

周末去泉州,一天吃五頓

相關焦點

  •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題記: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因為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人們在吃幾頓飯上擁有絕對自由,隨心所欲各種吃法:每天一頓、二頓、三五頓,輕斷食、服氣辟穀,不一而足,法律都不管。那麼,到底一天該吃幾頓飯呢?本文要從頭梳理這個話題,期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在美食之都廣州,一天五頓吃不夠
    廣州人愛吃、會吃是天下聞名的,誇張點的說法就是:廣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以外,什麼都吃。美食之都的廣州,吃貨必去之地。到廣州,覺得一日三餐不夠,恨不得一天吃五頓。圖說:牛雜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廣州擁有很多百年老字號和新興名店,傳統和創新的名菜、名點、風味食品不勝枚舉,飲茶、喝湯更是成為當地一種獨特的食文化。
  • 滿街美食的泉州,有人叫我「八頓將軍」!| 卓越兄
    家鄉人知道我到泉州後一天吃八頓,稱我是「八頓將軍」,然後這麼叫苦連天。人們其實是嫉妒我的身材,一副千年不肥的好身材。不投影,纖細;投影,顯得更纖細。我也不知道我的胃,是什麼特殊材料製成的,吃的肉,都長到別人的身上了!
  • 一天吃五頓也能變瘦?看看醫院醫生的減肥方法!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朱惠娟教授,為頑固性肥胖人群量身打造了1天吃5餐也可以變瘦的飲食秘籍!有三位苦於減肥不成功的朋友,參與了的實測,結果顯示:在兩周結束時,3人分別減少了6斤、6.6斤、7.8斤!為什麼一天吃5頓,反而瘦了?
  • 在東京,我一天吃七頓
    吃到膨脹,喝到盡興。旅途中要有偶爾的一天,可以毫無顧忌,不看卡路裡不戒糖,讓矜持放假,讓胃口歡愉。所以無二之旅首次奉上一日七頓之東京特輯,一天之內、7家美食店鋪,絕對良心推薦的東京吃貨路線。 時尚時尚最時尚的Brunch早餐只是簡單的開場白,當一天的大幕拉開,一頓悠閒的Brunch當然在所難免。
  • 一天吃兩頓好還是三頓更好?
    一天吃兩頓好還是三頓更好?秦漢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相對穩定,吃飯也從一天兩頓變成一天三頓。唐宋時期一日三餐模式已經成型,午餐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一頓飯,和現在的飲食觀念非常相似。
  • 一天吃五頓的汕頭,不止牛肉鍋
    本人作為一個步入養生年紀的火鍋愛好者,牛油辣鍋漸漸吃得少了,往往選擇用潮汕牛肉鍋取而代之。時常吃著吃著,就跟飯友說:我們去汕頭吧!
  • 泉州周末遊 泉州周末去哪裡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示範段綠道包括一條自行車道(4.01公裡)及一條人行步道(4.04公裡),沿線設置一個驛站、兩個小遊園、五個服務點及八個休息點。  門票:全線免費 超詳細攻略:泉州玻璃棧道怎麼玩攻略?   航拍:泉州玻璃棧道超美航拍圖四個入口:  入口一(起點)➡起點,大坪路往鄭成功雕像半山腰處,就是綠道起點鄭成功驛站。  入口二(市區方向)➡從市區津淮街東段北師大附中對面的津寶路(此路較陡)往上走,於暢安駕校路口左拐可進入綠道。途中,在寶珊花園後門有一處「小黃人」站點。
  • 一天吃兩頓飯好,還是一天吃三頓飯健康?少吃一頓會變瘦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明白,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尋求健康長壽的好方法,其實,要想健康長壽,或許沒有什麼秘訣,只要我們認真對待生活,吃好每一頓飯,這才是我們能夠抓住的最靠譜的方法。可是,飯我們每天都會吃,但你吃飯真的吃對了嗎?
  • 尋味東莞,來感受一下一天五頓的快樂吧
    看過《尋味東莞》紀錄片的朋友都知道,東莞雖然不如順德汕頭名氣大,但也是一個美食勝地,一天吃五頓不成問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東莞的美食,早中晚三餐加甜品宵夜,一天五頓很快樂,這家老字號每天人氣都很高,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去,都能吃到最新鮮出爐的燒鵝,上桌的時候還滋滋地冒著油。
  • 福建人一天三頓都吃沙縣?
    福州本地小夥伴:「那你們Ze江人似不似一天到晚次臭豆糊?」廈門漳州泉州還有臺灣都算閩南,蚵仔煎,沙茶麵,薑母鴨等;閩西就是客家菜,那裡很多山,吃野味,也吃釀菜和擂茶,閩西八大幹知道吧!蛤?不知道啊!大概是豆腐乾、地瓜幹、蘿蔔乾,還有老鼠幹……我沒吃過不算假的福建人吧……」
  • 一天三頓怎麼吃減肥
    核心提示:在減肥期間早餐的時候一定要吃一些低熱量高蛋白的食物,飲食中攝入的蛋白質比較高,對於一天營養的補充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吃雞蛋也可以吃全麥麵包,喝一杯脫脂奶,有助於營養吸收,雞蛋和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多數都是蛋白質,鈣和鐵,全麥麵包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於補充身體的營養和抑制發胖都有很好的作用。
  • 北方人一天兩頓飯,南方人要三頓,是什麼造成這種差異?
    東北人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吃兩頓飯,只是在冬天天比較短的時候才吃兩頓飯,其他季節還是和其他地方都一樣的,東北冬天白天時長比較短,晚上黑的比較早,一般4點多鐘就黑天了,所以會在下午1點多的時候吃飯,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晚上會餓,還是會在晚上七八點鐘再吃一頓的,其實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吃兩頓飯,不同的地方還是不一樣的。
  • 農民喜歡一天吃兩頓飯,合理嗎?你怎麼看
    前幾天看了一小視頻,視頻裡讀幼兒園的小女孩披頭散髮,一副打敗仗的樣子,媽媽問她為啥和小朋友打架,孩子咬牙切齒的說道:你還好意思問,我長這麼大剛知道一天得吃三頓飯,我在幼兒園跟人家小朋友說兩頓飯,誰都不服誰就打起來了。你說我都五歲了,今天才知道還有一頓飯叫早飯。
  • 一天吃五頓還能變瘦?快學學協和醫生的減肥方法
    一天吃五頓還能變瘦?
  • 跑去泉州吃牛肉,竟有點絲綢之路的香味
    去泉州之前,我對這座城市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並非第一次踏入福建省,只不過都繞不開網紅經濟日趨發達的廈門,短暫的周末泉州遊卻讓我打開了對閩南美食的新大門,還未踏上回程的飛機,內心卻已策划起下一次的泉州之行。
  • 趙本山:以前開會一天四五頓 現在約不到人吃飯
    新快報記者寧彪/攝  談簡約風·趙本山:以前一天四五頓現在約不到人吃  "現在的很多人都覺得不快樂,是因為自己給社會做出的貢獻不多。"趙本山  新快報訊 特派北京記者 羅瓊 報導 趙本山昨日在分組討論上發言15分鐘,讓全場笑聲不斷。
  • 古代老百姓一天吃幾頓飯?由這個朝代開始,我們才有吃晚飯的習慣
    我們常說一日三餐不可缺少,似乎一天三頓飯是理所應當的,偶爾少吃一頓還經常會被家人訓斥,說這樣對身體不好。那麼一日三餐這個習慣是怎樣來的呢?難道古代也是一日三餐?其實在兩宋之前,普通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而已,只有皇室貴族才一天吃三頓或者四頓。這主要是因為在宋代以前農業更加不發達,老百姓的糧食有限,就算是一天兩頓飯也顯得捉襟見肘,所以糧食要省著吃。
  • 一天吃兩頓還是三頓更好?根據這幾點「因人而異」!
    親 ,你一天吃幾餐呢?現在很多人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比如「過午不食」「8小時飲食法」等,都提倡每天只吃兩頓飯。也有一些人提出,每天只吃兩頓飯是跟著古人的飲食作息來養生保健;還有人提出疑問,兩頓飯都很豐盛,其他時候也沒覺得餓,這樣對健康有害嗎?
  • 一天吃兩頓餐可以減肥嗎?
    減肥的人們對於減肥瘦身是想盡了辦法,有的甚至是選擇了節食減肥呢,有的甚至就是選擇一天只吃兩頓餐的。那麼到底一天只吃兩頓餐有不有助於減肥瘦身的呢?下面就請減肥小編給你們講講吧!一天吃兩頓餐可以減肥嗎?一天吃兩餐不可以健康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