畑俊六:侵華日軍最高司令的日記裡寫了什麼 | 鳳凰副刊

2020-12-24 鳳凰網讀書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抗日戰爭勝利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一共起訴了28位甲級戰犯,因為九一八事變我們記住了板垣徵四郎,因為盧溝橋事變我們記住了土肥原賢二和東條英機,因為南京大屠殺我們記住了松井石根。但是我們卻忘了一個沾染中國人鮮血最多的甲級戰犯,他就是出任華中派遣軍和中國派遣軍司令長達六年的日軍元帥——畑俊六。

僥倖逃脫一死,被遺忘的侵華劊子手

畑俊六對於現在的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可能並不熟悉,因為他並沒有被處以絞刑。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對25名甲級戰犯進行判決,畑俊六是這25位中唯一的元帥,也是受審的最高軍銜將領,他本來以為自己難逃一死。

畑俊六於1879年7月26日出生,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畑俊六以野炮兵第一聯隊中隊長的身份參加日俄戰爭,並在乃木希典的第三軍隸下作戰。作戰中,他的肺部被一發子彈擊穿,從此身體開始消瘦,但是這次受傷也給他帶來了人生第一枚金鵄勳章——五級金鵄勳章。傷愈後,畑俊六進入參謀本部,隨後來到中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考察,以便為日後侵略中國作準備。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畑俊六出任日本駐德國武官,大戰爆發後回國,繼續在參謀本部工作,擔任作戰班長,參加了對《帝國國防方針》及《帝國用兵綱領》的修改。1918年,他兼任軍令部參謀,同年末作為巴黎和會的日本代表團隨員赴歐。1920年第二次到中國考察。1921年,他被晉升為陸軍炮兵大佐,下放部隊進行歷練,先後任野戰炮兵第十六聯隊聯隊長、陸軍野戰炮兵學校教導隊聯隊長。

1923年,畑俊六升任參謀本部做戰課長兼軍令部參謀。1928年轉任參謀本部做戰部部長,參與其兄關東軍司令畑英太郎與參謀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等人的劃滿蒙佔領的行動。隨後又接替二二六事件被整肅的柳川平助擔任臺灣軍司令官。1937年,晉升為大將,就任陸軍三長官之一的教育總監一職。

1938年2月14日畑俊六接替松井石根出任華中派遣軍司令官後,就一直留在中國參加侵華戰爭,他指揮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棗宜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3月1日又成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統領關內所有日軍,並一手策劃實施了豫桂湘會戰。1944年6月2日,因為侵華「功勳卓著」升為陸軍元帥(這是日軍建軍以來的第六位元帥,也是最後一位元帥,就連山本五十六都是死後才追授的元帥軍銜)。1944年11月23日奉調回國,出任教育總監,後轉任在廣島的第二總軍司令。1945年8月6日在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僥倖逃生。

可以說,畑俊六在八年抗戰中擔任中國方面的日軍最高司令最久,作為欠下中國人血債最多的日本將領,他已經做好被絞死的準備。可是事實卻是他僅僅被判處了無期徒刑,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在原子彈下逃過一劫的畑俊六趕緊向法官深深地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1958年,他向美軍提供了他的戰時日記和大量戰史資料後,假釋出獄。就這樣,他逐漸消失在中國人的視野中,直到1962年5月10日病死。

畑俊六是日本福島縣人,父親是當年會津藩的武士,從小他就深受父親的武士道薰陶,立志成為一名軍人為天皇盡忠。1910年他以陸軍大學首席畢業生的優異成績畢業,隨即加入參謀本部成為一名參謀。

畑俊六從小就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而且他毛筆字寫得非常好,經常會給屬下題字。畑俊六死後,他家人把他1929年10月7日到1945年3月28日的日記交給日本近代史研究會,並於1983年3月由日本みすず書房出版。其中涵蓋了他在華7年的所有日記,史料價值非常之大,其中記載了很多日軍在華作戰的真相和暴行。

從日記中不難看出畑俊六是一個戰爭狂人,他每天的日記幾乎都是指揮作戰和會見參謀的事項,幾乎沒有任何個人感情、家庭生活的記錄。關於侵華作戰,畑俊六日記中披露了大量日本官方現在沒有承認的真相。

例如臺兒莊會戰在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2)》中只是提到兩支日軍因為通信問題,主動後撤,並不承認失敗。而畑俊六在1938年4月19日這一天的日記有如下記載:

「之前臺兒莊撤退後,支那一側狂喜之至,但是實際上士兵死傷極大,也有不少武器落入敵手,第二軍考慮到目前形勢,只能匆匆開始對徐州的攻略作戰……」

這段日記真實記錄了臺兒莊會戰後日軍敗退的慘狀,部隊損失慘重,最後只能倉促發起徐州會戰,最後畑俊六本來準備在徐州包圍中國軍隊主力的計劃完全落空。

其次,在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的《昭和十七、八年中國派遣軍》中,只承認常德會戰日軍死傷4251人。但是日軍一向有隱瞞己方傷亡的傳統,畑俊六作為當時中國派遣軍的總司令,他記載的數據應該是相對符合事實的,而他在1943年12月18日的日記中寫道:

「本回常德作戰,因為敵方防禦及其堅固導致我方損失極大,參加總兵力除去戰死傷病,第一批補充過後仍有一萬多減員……」

徐州會戰後,在徐州的時任華中派遣軍司令的畑俊六(左)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寺內壽一(右)

堅持一號作戰,謀劃「懷柔」徵服中國

畑俊六是「一號作戰」(日本大本營制定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的代號)的積極倡導者。1944年1月29日,當裕仁天皇託參謀總長杉山元問畑俊六,執行大陸打通作戰是否有生命問題,畑俊六雖然承認當時中國派遣軍戰鬥力已經日趨低下,而且奇缺飛機,但是他會竭盡全力保證一號作戰順利進行。

但是到了1944年6月,當豫桂湘會戰在衡陽遇到出乎意料的頑強抵抗時,時任日本陸軍參謀總長的東條英機卻打了退堂鼓,他派參謀次長來到武漢拜訪畑俊六,然而畑俊六在6月16日和參謀次長的會見中卻堅持不改變既定方針,一定要徹底完成一號作戰。

到了9月,雖然衡陽已經被攻克,但是東條英機還是認為繼續作戰會導致更大的失敗,於是希望畑俊六能終止作戰,但是這一要求又被他拒絕。畑俊六因為在此前的豫中會戰中擊潰湯恩伯、蔣鼎文,所以他已經在6月2日被升為元帥,自然不會聽東條英機這個大將的話,他覺得可以繼續賭一把,然而事實證明這個戰爭賭徒賭贏了。

日軍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是粵漢線和京漢線都已經被嚴重破壞,短時間內無法投入使用。而日軍不僅在一號作戰中付出了數十萬人死傷的代價,而且進一步拉長的戰線使得日軍不得不投入更多兵力守衛這些新佔領的地區。這都使日軍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兵力更加入不敷出。最後加速了日軍的徹底失敗。

作為關內日軍的最高指揮官,畑俊六還在積極謀劃通過「懷柔」政策徵服中國。他日記中多次提到對蔣介石的勸降工作是機密中的機密,需要直接上報參謀總長和大本營會議,委派專人小心行事。而且老謀深算的他從未對那些投靠日軍的漢奸放心,他在1943年6月16日的日記中寫道:

「蒙疆的德王是個有深謀遠慮的人,具有濃厚的蒙古少壯派獨立的意識。緬甸、菲律賓現在已經計劃獨立建國,德王天天懇求日方協力讓內蒙獨立。對此只能敷衍應付,決不可讓內蒙真正獨立。」

在兩天後的6月18日,他會見了之前兵敗投降日軍的龐炳勳,雖然龐炳勳在畑俊六面前極盡諂媚,並一再強調「日軍如虎,共產軍如鼠,老虎想徹底殺死老鼠很難,我龐炳勳願意效犬馬之勞」。但是畑俊六並沒有給龐炳勳多好的臉色,只是應付幾句就把龐打發走了。可見這個內心老練的畑俊六雖然一邊勸降蔣介石和其他軍閥,另一面卻從未信任過那些投靠日軍的漢奸,這些大小漢奸在他眼中只不過是徵服中國的棋子罷了。

縱觀畑俊六的一生,可以說他從加入日軍開始就是一名參謀出身的精英軍人,後來又成為陸軍大學首席畢業生。他在一戰後大裁軍的背景下依然能平步青雲,成為日軍的高級首腦將領,不可謂不是日本軍界的一隻老狐狸。他數次前往中國「考察」,又和他哥哥密謀滿蒙獨立,可見他一直就是日本軍部侵略中國政策的狂熱追隨者和執行者,這樣的一個人又執掌關內日軍總司令帥印長達三年半。而這個劊子手最後居然逃脫一死,被關了幾年即假釋出獄,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相關焦點

  • 畑俊六
    我們每年都在紀念南京大屠殺 但我們卻不合時宜地忘記了畑俊六,這個在中國派遣軍司令位置上呆得最久,欠下中國人血債最多的日本陸軍元帥。 1938年2月,由於華中派遣軍在原司令官松井石根的率領下,在侵佔南京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迫於國內外的輿論壓力,日軍大本營不得不撤回松井石根,由畑俊六接任華中派遣軍司令官
  • 羅榮桓對陣畑俊六:向日軍心臟突圍!讓敵酋自嘲「白跑」
    1941年11月5日凌晨,侵華日軍華北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為了一舉將我115師師部和中共山東分局殲滅,達到其徹底摧毀我山東根據地的目的,親自坐鎮指揮3萬多日偽軍分別從臨沂、蒙陰、沂水等地出動,在其陸軍航空兵、裝甲兵和化學兵的配合下,兵分11路,向我山東省領導機關所在地留田村進行合圍。
  • 此人才是最殘忍的侵華日軍,土肥原賢二,石原莞爾和他根本不能比
    清朝的腐朽和國人的懦弱,讓西方列強和日軍在中國土地上作威作福,殘害百姓,其中讓我們記憶最深刻、最不能忘記的當屬日軍。今天我們聊一個人,一個快被遺忘的日軍將領,一個殘忍的日軍將領,土肥原賢二、石原莞爾和他根本不能比。
  • 侵華期間,日本曾派遣三位總司令官來華,他們是誰?其結局如何?
    畑俊六是第二任總司令官,出身於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家庭,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1941年3月,他被任命為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繼續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對解放區,他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和毀滅性「掃蕩」,任意屠殺無辜的中國老百姓,許多村莊被洗劫一空。在國民正面戰場,畑俊六實行攻佔一個地方,就製造一樁慘案的策略。
  • 抗日戰爭國共軍隊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是誰?為何影響卻大不相同?
    在那一段時間裡,我國軍民曾擊斃了日軍多名高級將領。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軍共擊斃了日軍高級軍官達80多位。其中,國民黨軍隊擊斃的日軍大將有大角岑生大將,冢田攻大將,山縣正鄉大將。而被我軍擊斃的日軍將領有沼田德中將,阿部規秀中將,飯田泰次郎中將,吉川貞佐少將,吉川資少將。
  • 日本侵華罪行館開館 三千封侵華日軍家書列展
    中新網成都7月7日電 (賀劭清)7日,「七·七」事變爆發78周年之際,四川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展陳完畢,三千封侵華日軍家書、《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日軍殺傷山東民眾實錄
  • 《東史郎日記》記錄的侵華日軍的燒殺淫掠
    東史郎作為日本侵華老兵,其靈魂無疑浸染了日本軍國主義淖泥。但他有如實寫日記的習慣,也有思想矛盾和良知未泯的一面,所以日記中也留下了當年日軍侵華到處燒殺淫掠的殘暴惡行。一、燒1937年12月5日,在向南京進軍的途中,《日記》寫道:「我們當即在村子裡放了火……最近,對於我們來說,放火已成了家常便飯,覺得比孩子的玩火還要有趣。
  • 日軍侵華期間八大惡貫滿盈的師團長
    接下來給大家帶來的是日軍侵華期間八大惡貫滿盈的師團長。NO1:多門二郎——第二師團師團長 主要罪行: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日軍最高指揮官 多門二郎(1878年9月10日—1934年2月15日),日本陸軍中將,九一八事變前後的第二師團師團長。
  • 老照片:1932年日軍司令在上海被刺殺照片,圖6棺材裡的白川義則
    侵華日軍打算在1932年4月29「天長節」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行活動。王亞樵聯繫在滬韓國人士粉碎日軍囂張行為。王亞樵,民國時期暗殺大王、第一殺手,他對抗日有功。尹奉吉和金九,二人都是在中流亡韓人。尹奉吉得王亞樵委派,於1932年4月29日混進虹口公園日本人中,準備刺殺日軍高官。日軍在虹口公園的活動照片,檢閱臺上站的是日軍高官,日軍司令白川義則、重光葵等。
  • 國民黨軍長擊斃日軍侵華最高指揮官,不敢邀功領賞,辭官回鄉務農
    抗日戰爭時期,每一位國人都以擊斃日軍為榮。有一位國民黨軍長擊斃了日軍侵華的最高指揮官,卻不敢邀功領賞,最後還辭官回鄉務農。這位軍長的名字叫蘇祖馨,時任國民黨第五戰區第48軍的軍長。
  • 在中國犧牲的六位侵華日軍高級將領,第一位是最高級的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96字,閱讀約2分鐘日軍侵華期間,我軍死傷無數,從甲午戰爭開始,日軍就開始對我國進行大範圍侵略,為了對抗日軍,我軍很多著名將領都殉了國,我軍將士死傷不少,日軍將領自然也不可能避免死傷
  • 侵華日軍在山西的暴行
    原標題:侵華日軍在山西的暴行   太原會戰   1937年10月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第14集團軍(衛立煌部)至忻口與日軍會戰。
  • 侵華日軍之子在廣島講述南京大屠殺
    追尋折磨父親的戰爭記憶——侵華日軍之子在廣島講述南京大屠殺新華社記者華義22日,在廣島舉行的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期間,侵華日軍山本武之子山本敏雄在一次講演會上講述了其父親歷的侵華戰爭和南京大屠殺歷史,呼籲人們珍惜和平永不再戰。更多的廣島人也意識到,這顆原子彈落在廣島並非飛來橫禍,實乃日本對外侵略種下的惡果。南京大屠殺80周年之際,名為「被封存的記憶,不再讓南京悲劇重演」的展覽15日至23日在日本廣島市舉行,展出了50多件南京大屠殺相關圖片、史料和實物。
  • 花園口決堤,百萬平民代價擋住日軍鋼鐵洪流值得嗎
    武漢會戰分布 在日軍中,有首席軍刀之稱的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制定了作戰計劃,由岡村寧次指揮第11軍5個師團沿著長江兩岸主攻武漢,由日本昭和天皇的叔叔東久邇宮指揮第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日軍司令:治安好壞,看中國姑娘的眼神
    近代的日軍侵華,一共三次:八國聯軍、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其軍紀每況日下。 八國聯軍的日軍,因為要表現其「文明」給列強看,所以軍紀較好,日本人自吹為「神兵」,到了甲午戰爭期間,登陸的日軍就成為中國婦女的噩夢,抗戰期間更是人所共知的禽獸暴行。
  • 侵華日軍頭號戰犯,李宗仁下令逮捕,此人偷偷將其送回日本
    文 | 書生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國開始審判侵華日軍戰犯,但作為侵日軍最高長官的崗村寧次卻不在受審之列,這是怎麼回事?抗日戰爭期間,崗村寧次曾擔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提出了燒光、殺光、搶光的震驚世界的「三光政策」,對華北地區的中國軍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無數起屠殺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