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不開媽媽,半步不離身?多半是「分離焦慮症」,要儘早治療

2020-12-18 羊駝媽媽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1歲左右的嬰兒大約都比較會害怕生人,而且對自己的母親太粘,這可能是許多家庭已經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事情。

寶媽小天說,當她的寶寶一歲半時,孩子非常的依賴她,尤其的粘她,喜歡讓媽媽抱著,最好是永遠也不分開的那種。

每當她疲憊的下班回家後,無論是去洗手間還是洗個澡,只要她離開孩子的視線,孩子都會坐立不安,然後大聲的哭泣,甚至蹲在洗手間的門口,不斷的敲門,口裡只嚷著讓媽媽抱抱。

如果必須讓孩子單獨的去其他的地方,孩子就會哭得更厲害,甚至已經聽起來是撕心裂肺,這真的令人心碎。

儘管孩子知道每次都能見到母親,但孩子仍然擔心要在廁所門口,一遍又一遍地喊媽媽。

等孩子長到1歲零9個月大時,爺爺奶奶也沒有精力幫助她帶孩子了,她也不想讓別人幫忙,最後逼得她不得不辭掉手上的工作,和孩子形影不離。

其實很多寶媽不知道,孩子離不開媽媽,半步不離身,只是孩子的一種分離焦慮症。

什麼是孩子的分離焦慮症呢?

分離焦慮症是指:嬰幼兒與親人分離所引起的焦慮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以及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表現。

兒童這樣做,是為了尋求安全並表達恐懼,與自己熟悉的人產生身體接觸,視覺跟蹤,有時還會大喊,哭泣,或者表情呆滯等。分離焦慮不是一件壞事,對兒童來說,是正常的表現和有效的方式。

孩子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表現呢?多半與安全感有關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兒童的不安全感有關,也是一個適應的過程。

可能導致孩子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壓力,只要有這樣的反應,孩子將會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尋找親人上,具體的表現是哭聲,不進食,飲水或玩耍,有的孩子還容易感冒,發燒,胃痛等。

由於這些不良的結果,父母想要避免,所以只能與他們在一起很長時間。情況嚴重的孩子,還可能「有意地」出現頭痛,腹痛和噁心等身體症狀,病程可能持續數年。

實際上,分離焦慮是孩子積極想與母親分離的一種特殊依戀。從受孕之初起,胎兒就與母親在母親的身體中緊密相連,某種意義上就說是一個人也沒有錯。

嬰兒出生後,這是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第一次分離,在身體上就是一個獨立的人。這時,嬰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關係,將為以後所有關係奠定基礎,因此,孩子的依戀感不可忽視。

當孩子從7個月或8個月開始直到大約2歲時,對熟悉的母親的依戀就非常清楚。當他們依靠的最親密的母親離開視線時,孩子會感到非常不安。這就會產生所謂的分離焦慮症了。

分離焦慮症對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影響?

孩子身體出現各種不適,拒絕上床睡覺,並且噩夢不斷孩子的身體會出現不適,當離開自己的父母,他們對所有的東西與環境都感覺到非常的陌生,因為心情不好,孩子會產生一些非常多的排斥,身體也會因為受到心情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比如主動不想吃飯,對所有的吃食都失去興趣,這是一種非常極端的變化,這類孩子幾乎是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父母,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極端的表現。

不合群,總在幻想中如果有分離焦慮症,那麼孩子的心情會非常的低落,同時他們也會有一種自卑的心理 ,認為是自己的父母不要自己,他們才會離開自己。

這時他們會產生一種比較強的自我厭棄感,從而不會主動的接近其他的小朋友,會比較的孤僻。

同時還會有很多的幻想,希望媽媽趕緊出現,然後希望別的小朋友能夠主動找自己玩,也有可能會幻想一些其他的想法。

恐懼和膽怯,害怕黑暗,空曠,陌生人沒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會有比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他們不喜歡對自己有威脅的東西,比如一個人的地方,比如黑夜,比如陌生人等等,這些東西都會對自己造成威脅。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寶媽應該怎麼做

減輕親子依戀的強度由於嬰兒將寶瑪寶寶視為自己的安全港,寶寶寶寶離開時會發生這種分離焦慮。因此,降低父母親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寶媽寶爸爸應該放輕鬆自己的生活,讓寶寶做他能做的事,讓寶寶感到成就感,知道他可以獨立完成,他會的。

儘早溝通,告別儀式兒童患有分離性焦慮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心理準備。

如果要離開,家長必須很早就對嬰兒進行清楚和仔細的解釋,例如,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必須工作,勞動可以創造價值,並使嬰兒變得更好。」然後在答應孩子回家的時候回來。

如果您不這樣做,請向您的孩子保證一段時間。出門時要抱著一個大的擁抱,或者給高個五分,清楚地告訴嬰兒要離開的信息,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

回家時給嬰兒一個驚喜為了獎勵分居時表現出色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回家時為他們的孩子帶來一些小禮物。他們無需特殊準備,就可以分批取回為孩子購買的東西。

例如,您的寶寶必須吃的小點心或草杯。孩子適應後,可以逐漸減少次數,直到切斷此連結為止。

羊駝媽媽結語:

孩子的分離焦慮症是一種非常有普遍特徵的症狀,只要父母有規律的引導,他們能很快適應。

只要家長找對方法,找到適合你家寶寶的教育方式,他們一定會慢慢變得獨立起來,就算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也沒問題。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分離焦慮症嗎?你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

相關焦點

  • 流浪過而且成年的狗狗有分離焦慮症怎麼辦?
    狗狗是帶給我們快樂地源泉,就像是我們人一樣有抑鬱症,那麼狗狗得了分離焦慮症怎麼辦?我家有一條中華田園犬,起名阿黑,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過這種情況,我們住在鄉下,一般不用分離焦慮症這個名詞形容,只是說阿黑比較難纏,粘人。
  • 若有這3個表現,要懷疑是不是焦慮症
    病理性的焦慮狀態導致人們在生活中過度焦慮,也就是現在精神科所稱的焦慮症,焦慮症嚴重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果出現以下3個症狀,預示你可能有焦慮症了,需要儘早到專業機構進行合理的治療。焦慮症會引起身體哪些異常表現?
  • 70%的貓可能會患上分離焦慮症!
    印象中,貓咪總是一副高冷孤傲的模樣,大概只有看到新買的貓罐頭時,才願意抬頭多看你一眼。 貓咪也會患上分離焦慮症? 如果你的貓咪出現了上述的一些行為和症狀,說明它正感到孤獨,甚至有可能已經患上分離焦慮症。 是不是很難想像,貓咪居然也會患上分離焦慮症?事實上,70%的貓咪都有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
  • 焦慮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哪些?
    焦慮症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專家介紹,焦慮症在臨床上可以分為很多的種類,因此針對不同的情況,治療的方法也是各有差異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治療焦慮症的主要的方法,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焦慮症的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 有些人認為藥物治療能幫助心情放鬆及調適生活壓力,但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 二、物理治療。
  • 坐立不安,胸悶可能是焦慮症?如何預防與治療,醫生完整說明
    焦慮症屬於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沒有及時調節心理壓力,很容易危害到自己的精神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增加焦慮症發病的機率,嚴重的會影響到身體健康。那麼自己到底是不是焦慮症患者呢?這個問題,年輕人一定要弄清楚。
  • 科普|犬分離焦慮症:每次分開後,我和狗都瘋了
    A:複雜層面的問題B:分離焦慮症的表現知識點三:犬分離焦慮症的表現出多種問題行為,但不代表所有問題行為都屬於犬分離焦慮症心理層面:犬有多種心理疾病,其中就包括「分離焦慮症」。由於狗狗過於依賴主人,不安的情緒會影響它的行為,所以用不恰當的行為來緩解緊張情緒。
  • 疫情後遺症 「媽媽不要去上班」,孩子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分離焦慮指的是孩子與親人(大部分是媽媽)分別之後,往往會產生焦慮的情緒或者行為,如沮喪、悲傷、害怕、孤單,以及大聲哭鬧、害怕陌生、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等,多出現於學齡前期。有一部分家長覺得,大人的事情比孩子的情緒更重要,對於孩子的哭鬧不能慣著,該分離還是要分離。
  • 焦慮症有哪些明顯的症狀?應該如何治療
    焦慮症有哪些明顯的症狀? 患有焦慮症該如何治療? 焦慮症的治療大致分為四類。 藥物治療:最常見的苯二氮卓類藥物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穩定劑。一些抗抑鬱藥也可用於緩解焦慮和抑鬱。
  • 汪小菲疑得焦慮症,事業不振還和妻兒分離,將投資20億卻被看衰
    今天凌晨4點,大S老公汪小菲在微博吐露心聲,說自己每天這個時候就會睡醒,好像得了焦慮症,5個多月了,工作上自己已經盡力了,每次撐不住的時候就會想家,自己也差不多該回家了,最後還說恨這次的疫情。
  • 廣州治療焦慮症專科 焦慮症十個表現
    焦慮症是現在常見的的疾病,以焦慮心境體會為主要特徵。咱們的日子變得越來越了,可是患上焦慮症的人卻越來越多,由於日子、作業等種種原因都會患上焦慮症,焦慮症嚴峻時便會患上精神病,這讓咱們的身心健康都有害。下面就一起了解下呈現焦慮症的十個症狀表現不可忽視!
  • 焦慮症能治癒嗎 焦慮症如何調理
    如今很多人都患有焦慮症,輕微的影響了日常生活,嚴重的焦慮症甚至會讓我們的身體都受到影響,要知道很多疾病都和心情有關。焦慮症一般都是由於生活壓力造成的。那麼,焦慮症能治癒嗎?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焦慮症如何調理?一起來看看吧。焦慮症能治癒嗎很多人都受到焦慮症的困擾,他們特別關心自己的焦慮症能不能治癒?目前,焦慮症的治療也是深受人們重視的。
  • 運動是防治焦慮症與抑鬱症的一劑良藥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郭豔平如今社會,城市生活壓力大、節奏快,人跟人交流的方式變得碎片化、快餐式的,很多人一天到晚離不開手機,活在朋友圈裡、沉迷遊戲中。每年有多少人遭受抑鬱症、焦慮症的痛苦?抑鬱症、焦慮症真的離我們很遠嗎?很多人有這方面的潛在症狀,卻不一定能夠意識到,或者是不能正視之。相比抑鬱症,焦慮症可能是我們比較陌生的名詞。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焦慮症與抑鬱症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急躁、緊張、失眠、情緒波動、身體各種不適感等。
  • 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心煩心慌、莫名擔憂,很可能是患上焦慮症
    對於焦慮症患者來說可以怎樣及時的走出焦慮症困擾是至關重要的,而想要早點擺脫焦慮症的困擾就需要患者儘早的接受治療,要想對焦慮症舉行有用的治療還必要患者對自身的發病緣故有清楚的了解才行,治療焦慮症需要在弄明焦慮症發病的原因下驚醒治療才會取得較好的結果,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
  • 媽媽發熱隔離半個月,如何減少兩歲孩子分離焦慮?六個方法有幫助
    孩子1~2歲左右,他開始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產生害怕的情況,一旦媽媽從孩子的視線中消失,孩子就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且哭鬧,這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媽媽怎樣幫助孩子應對分離焦慮呢?我家孩子2歲的時候,我也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出差國外一個月,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孩子這麼長時間,為了減輕孩子分離焦慮,我用了六個步驟去做。
  • 得了抑鬱症和焦慮症,有哪些表現,心理疾病的形成離不開它
    當代社會,隨著人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加,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當人的壓力長期無法得到排解,就會形成心理疾病,沒有及時去醫院就診,而患者本身也沒有辦法克服這種心理疾病,久而久之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
  • 恐懼焦慮症 恐懼焦慮症能治好嗎
    恐懼焦慮症我們肯定有見到過行為異常的焦慮症的患者,焦慮是屬於精神一類的疾病的,對於焦慮症的患者來說藥物的治療只能輔助作用的,最主要的還是進行心理治療,下面為大家描述下這兩種治療的主要方案。
  • 《焦慮症的自救》還在為恐懼和焦慮苦惱?4個技巧教你擺脫焦慮症
    甚至她在嚴重的時候,還會用小半片的安眠藥來助眠(安眠藥不可隨意開,需要特殊的病例才可以購買),還經常會因為一點不舒服就懷疑自己是否得了重病。一、克萊爾威克斯:現代焦慮症治療的先驅,解開焦慮症密碼的女人《焦慮症的自救:從神經系統角度出發治癒焦慮症》作者克萊爾威克斯是享譽世界的神經症醫生,是現代焦慮症治療的先驅,被稱為「解開焦慮症密碼的女人」。
  • 焦慮症是什麼引起的,如何確定自己是焦慮症
    有些緩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會更容易得焦慮症。尤其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即使病情輕微,也容易患上焦慮症。 2、環境。壓力太大的日子和生活會誘發焦慮症。比如晚年喪偶、離婚、財務危機等等。 3、生活習慣。喜歡抽菸、酗酒和亂用藥物的人,易患焦慮。
  • 如何克服社交焦慮症
    今天我來寫一寫有關社交焦慮症的一些問題。為什麼我要寫這個?因為通過今天的閱讀,我對如何克服社交焦慮症有了深刻的感悟。1.什麼是社交焦慮症?因此,我們必須要對社交焦慮症進行嚴格的區分。按照焦慮的嚴重程度,社交焦慮症從輕到重可以分為害怕、膽怯、逃避型人格以及社交恐懼症四種類型。3. 社交焦慮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本書的作者從心理機制和外部機制兩方面做出了回答。
  • 黃疸寶寶日間藍光照射治療——南陽醫專一附院兒一科
    膽紅素有抗氧化劑功能,適當黃疸對新生兒有益的,但過高的膽紅素會對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出現神經系統後遺症,這是我們要重視並治療新生兒黃疸的原因。生理性黃疸具有以下特點:1.一般情況好,無其他臨床表現,不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