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殖河蟹的蛻殼不遂、軟殼、蛻殼後死亡解決方案
河蟹蛻殼不遂、軟殼及頂殼拉腳現象在前期非常普遍,除了跟水環境有關外,體內鈣質和營養積累不足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第一殼的蛻殼成功率直接影響著中後的蛻殼,因此,建議在清明前後及時潑灑仕必得金維安(4畝/包)+仕必得離子鈣(2畝/瓶),保證其營養和能量,提高蛻殼成功率。
-
淺析河蟹肝胰腺白化的表現、原因及預防措施
淺析河蟹肝胰腺白化的表現、原因及預防措施出處:泰州海大 作者:張豔亮 水產養殖網 2017-04-06 15:20:00 1.背景    近期,不少養戶朋友發現部分河蟹出現不同程度的肝胰腺白化現象,就此,筆者到這些塘口進行調研、取樣,就肝胰腺白化蟹的表現、原因及預防措施進行闡述,供養戶朋友參考。
-
河蟹一殼蛻殼高峰後要及時增加投餌量!不低於體重的5%-7%,餌料蛋白...
然而從三月二十五日開始,許多池塘陸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頂殼、拉腳現象,有的還伴有不蛻殼傷亡、軟殼傷亡。針對此種情況,筆者對傷亡原因、處理方案及二殼前的預防準備工作總結如下,以供大家參考。一殼蛻殼末期河蟹傷亡的原因分析及相應解決方案河蟹傷亡原因分析①營養積累不足,體質偏弱引發的傷亡表現症狀:河蟹出現頂殼、拉腳、黃殼等;多由於一殼前營養積累不夠,蛻殼期蛻殼素合成不足導致蛻殼不遂而引發的傷亡。
-
河蟹=打團?——從河蟹開始的LPL資源爭奪戰
其原因是雙方打野基本在刷,在bp定下後雙方打野、邊路線權前期基本決定了,兩邊打野都比較清楚該選擇哪一邊的隊友有線權的河蟹,或者知道打不過直接放棄爭奪。同時在前期低等級打野萬一出事,以LPL對抗程度會直接抓著你不放,打野等級可能拉開2級及以上,這對於需要靠等級爭奪地圖資源的打野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
江蘇南京河蟹養成提高成活率關鍵技術
6—9 月河蟹活動量較前期加大,應大量投餵動物性餌料,既要防止餌料浪費,對水體造成汙染,又要防止部分個體吃不到或吃不飽,造成相互殘殺現象。10 月後,隨著氣溫降低,改投玉米,以提高河蟹肥滿度和口感。3.2 水質調控和水草養護河蟹每次蛻殼個體不斷增大,對水位、水質要求也不同,總的來說,前期水位較低,水質肥爽一些,中期溫度高水位較高,水質清爽一些,溝槽水位控制在 1.5~2.0 m,坂田水位控制在 0.8~1.0 m左右,水位不宜變化太快,在高水位時底部生態環境進一步變化,因此在高水位時應該勤用增氧劑和底質改良劑,以分解有害物質
-
今年的清明節是河蟹的清明「劫」,一殼期間遇降溫缺氧,你的螃蟹還...
清明將至,2019年因為一場降溫,導致很多河蟹養殖戶的塘口出現了大量的河蟹上岸甚至軟殼河蟹死亡的現象,同樣的,今年清明將至,因為今年河蟹脫殼期提前了,所以今年清明時節,我們又遇上河蟹蛻殼的高峰期,最近兩天的時間降溫已經達到將近10度左右,那面對接連不斷的降溫天氣,養殖戶的池塘都接二連三的出現了低氧的現象,甚至更是有很多養殖戶池塘中的蝦蟹出現了缺氧死亡的現象。
-
河蟹養殖技術手冊(專精篇)
投飼的原則為:在飼養前期的3—6月,河蟹生長速度快,蛻殼次數多,以投餵配合飼料和冰鮮魚塊為主。在飼養中期的7—8月,正是高溫天氣,應減少動物性飼料投餵數量,增加河蟹植物性飼料的攝食量,防止河蟹過早性成熟和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在飼養後期的8月下旬—11月,以動物性飼料和顆粒飼料為主,滿足河蟹的後期生長和育肥的營養需要。
-
山東省稻田河蟹綜合養殖關鍵技術
水稻前期,秧苗嫩弱,容易受到草魚的危害。為了防止草魚吃食秧苗,一般放養夏花魚種,草魚比例70%左右,花白鰱等30%左右。每畝放養200尾左右。也可以採取等稻秧莖發硬後,再放草魚,因為這時草魚更願意吃食水體中更嫩的水草。
-
我們在進行河蟹養殖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疾病,又該如何進行防治
一,我們對於河蟹黑鰓病的預防以及治療我們河蟹的黑鰓病其實是它們自身受到了細菌的不良感染,久而久之的,形成這樣的黑鰓疾病。而且誘發並導致我們河蟹患得黑鰓病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河蟹們進行養殖成長的關鍵階段上,由於我們的疏忽,使得河蟹們的水體環境變得不夠乾淨,並且日益惡化。
-
新手養河蟹問題多?從住宿到吃食,河蟹的成長曆程在這裡看
新手養河蟹問題多?從住宿到吃食,河蟹的成長曆程在這裡看現代人們對美食的追求越來越高,每逢過節,餐桌上總有各色美味,其中河蟹的出鏡率實在不低,如今河蟹的市場需求大,售價普遍不低,許多朋友由此開始養殖河蟹。
-
河蟹一殼和二殼成活率普遍偏低,養殖中如何拼高產、降損失?
對河蟹養殖而言,決定全年高產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 一殼二殼保成活,三殼四殼保產量」。很顯然,河蟹要拼高產降損失,就要從第一個考驗開始。從放苗之日起,我們就必須對河蟹進行科學管理,尤其是蟹苗放塘後一二次脫殼,則直接關係到前期河蟹的成活率,對於養殖戶來說至關重要!
-
《我國河蟹養殖現狀、趨勢和當前成蟹養殖需要注意的問題》 水產...
《我國河蟹養殖現狀、趨勢和當前成蟹養殖需要注意的問題》 水產科普公開課專題總結一2020-03-19 10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河蟹養殖也是多種模式並存發展的狀態,其中主要包括:小精高模式(小型池塘)、大塘養殖模式(30畝以上的池塘)-光伏漁業、稻蟹養殖模式、湖泊增養殖模式(生態和經濟共贏)。 但目前有一種蟹公寓養殖模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但這種養殖模式只能短時期囤養,暫養或進行軟殼蟹生產或進行科學實驗。
-
河蟹小但是好吃,養殖河蟹的模式和管理,學習一下
河蟹小但是好吃,養殖河蟹的模式和管理,學習一下。河蟹是淡水裡的小型的兩棲動物,價格昂貴的淡水產品,營養價值很豐富,但是大都在養大閘蟹,河蟹反而很少,其實河蟹吃起來比大閘蟹更好,蟹肉更鮮嫩而且比較鮮。河蟹養殖不是很簡單,沒有正確的管理方法會有很大的損失。
-
10月份以後,河蟹易感染此種疾病,蟹農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發病原因    池塘養螃蟹發生顫抖病主要是清塘不徹底,池塘老化,水質不良,以及帶病原物的蟹種入池等引起。
-
關於河蟹一殼結束軟蟹死亡原因之硬度討論
關於河蟹一殼結束軟蟹死亡原因之硬度討論出處:泱盛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19 14:38:00河蟹成功褪下的蟹殼現階段螃蟹第一殼已經大部分結束, 經過這些時間的觀察以及跟同行交流,今年第一殼大多數風調雨順,發現部分養殖戶還是存在脫殼存在的各種問題。
-
河蟹的做法 河蟹的做法清蒸幾分鐘
河蟹的做法河蟹雖然好吃,但要做的好吃也不簡單,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河蟹應該怎麼做。韓式年糕燒毛蟹:螃蟹洗淨,從中間剁開,切面粘上生粉。熱鍋涼油,煸香蔥姜。下入螃蟹,切面貼鍋底,小火慢煎幾分鐘。加入韓式辣醬,料酒,生抽,白糖。炒勻加少許的清水。加入年糕。
-
河蟹主養區肝胰臟發白正值高發期!養蟹要想穩產高產,首先要保肝
近期在蟹塘走訪時發現很多養殖戶的蟹都出現了白肝現象,因為現在正值6月,是河蟹三殼的重要時期,在三殼左右河蟹肝臟最易出現問題,一般是會出現河蟹白肝和肝萎縮現象,尤其是白肝,是河蟹的主流疾病,下邊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河蟹白肝問題。
-
小河蟹怎麼養 - 百度經驗
小河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小河蟹素有「無腸公子」之稱,雖然它們身軀較小,但是五臟俱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把小河蟹當做寵物飼養,對小河蟹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適當的曬曬太陽小河蟹可以曬太陽,但不能曬太久。小河蟹是雜食性動物有條件的話可以餵紅線蟲,可以餵雞蛋黃,當然小河蟹也可以吃雞鴨的內臟或者是小魚小蝦。同時要餵一些草類的食物。要注意為食量,半個小時內吃完為準,不然餘下的食物會汙染飼養的水。小河蟹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水溫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在夏秋兩季隨著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蟹的攝食能力增強,這時每天投餵一次。
-
2020年河蟹怎麼養? 做到這四點真的很重要
河蟹養殖特別是提水池塘養殖二十多年來,尤其是從2016年開始,全國大多數養殖朋友經濟效益一直是穩中有升,在眾多的特種水產品當中,河蟹養殖收益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本和資源的投入。2020年河蟹怎麼養?如何確保今年的養殖成功率,提高河蟹養殖的經濟效益?
-
冰鮮魚投餵河蟹養殖的正確方法
冰鮮魚投餵河蟹養殖的正確方法蘇應忠冰鮮魚投餵在河蟹養殖中使用較為普遍。由於冰鮮魚質量難以把控,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容易引起河蟹發病死亡。在筆者聯繫的示範戶中,有一名示範戶根據指導,從2014年開始,堅持「預防為主」的理念,已連續五年沒有出現死蟹現象,年年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現將他的做法進行梳理,與大家共同分享,期待給廣大養殖戶一點啟示。一、冰魚的處理。從 5 月份開始,就對冰魚做好清洗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