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一殼和二殼成活率普遍偏低,養殖中如何拼高產、降損失?

2020-12-16 李子說養殖

對河蟹養殖而言,決定全年高產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 一殼二殼保成活,三殼四殼保產量」。很顯然,河蟹要拼高產降損失,就要從第一個考驗開始。從放苗之日起,我們就必須對河蟹進行科學管理,尤其是蟹苗放塘後一二次脫殼,則直接關係到前期河蟹的成活率,對於養殖戶來說至關重要!

對於河蟹的脫殼,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到清明節前後是河蟹的一殼脫殼期,由於一二殼期間仍處於春季,天氣仍然不穩定,加之前期的池塘缺乏必要的藻類和營養元素。這就導致每年在河蟹一殼和二殼成活率普遍偏低的現象。具體原因如下:

1、天氣不穩定,降雨頻繁,溫度較低

河蟹的脫殼自南向北時間在推移,這表明了河蟹的脫殼和水體的溫度有關,而水體的溫度直接的影響就是天氣的狀況。尤其是春季降雨頻繁,河蟹處於脫殼期的池塘,遇到降溫降雨天時脫殼會中止,待天氣轉晴氣溫上升後重新開始,但此時會明顯出現脫殼緩慢的情況。處於脫殼期或剛脫殼不久的河蟹,甲殼尚未完全硬化的蟹苗,極易受到降溫降雨帶來的應激,出現死亡。

2、水質環境差,水體毒素含量高

由於春季氣溫低,肥水有一定難度,很多池塘的肥水工作都沒做好,水體缺乏藻類,氨氮、亞硝酸鹽以及有機質等毒素含量較高,直接威脅蟹苗的成活率。加上陰雨天氣助攻,藻類死亡,此時又不能及時補肥培藻培菌,水體穩定性差,易出現水白濁、水體渾濁。導致蟹苗慢性或急性中毒,出現上草、上岸多,脫殼不遂,同時苗活力很差。

3、河蟹攝入營養不足,體質差

河蟹的營養儲存是決定河蟹能否正常生長和正常脫殼的關鍵因素之一,而早期的池塘往往缺乏河蟹脫殼生長的必需元素,在降溫降雨天時又減少投料或不餵料,

而河蟹在脫殼時會消耗大量的營養和體力,一旦缺乏必要的營養元素,蟹苗營養積累少,苗體質差,脫殼時易出現脫殼不遂,甚至死亡。

一二殼期間影響河蟹成活率的因素這麼多,針對以上幾點原因,在脫殼期做好這幾件事,河蟹成活率有保證!

1、保持水位,減少應激

前期適當地加高水位有助於河蟹池塘水體溫度的保持,同時受早晚溫差的影響也小。通常在早期水位至少設置在80公分左右,深水位能夠減少水體的變化和外界對於河蟹造成的應激反應,同時也能為蟹苗提供隱居的場所。

2、早期肥水,補藻補菌

早期將水體肥起來能有效地減少亞硝酸鹽、氨氮等物質的毒素影響,藻類一旦生長起來能夠有效地緩解因為毒素帶來河蟹苗種成活率低的情況。在養殖前期,水草長勢受限,因此需要定期追肥,適時補藻補菌,保持水體適度肥度。可使用肥水膏、 EM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分解池塘的大分子有機質,促進轉化為能夠被藻類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有機質,有利於藻類的生長。

3、保證營養,提高體質

一殼、二殼階段蟹苗攝食量少,但對營養需求很高,充足的營養積累能有效保障脫殼成活率高、翻倍大。飼料選擇方面,需投餵40~42蛋白的優質飼料,有效保證營養供給。

同時肝胰腺是河蟹重要的營養儲存和免疫調節器官,當河蟹出現肝胰腺損傷時,也會出現河蟹營養儲存不足、不愛吃料、脫殼不遂、掉腳等異常情況。脫殼前期應內服龍昌膽汁酸、微生態製劑、多種維生素拌料投喂,保護河蟹肝胰腺,肝胰腺健康為河蟹脫殼儲存足夠能量,同時誘食開胃助消化,促進河蟹食慾大開,攝食增加。脫殼期拌料潑灑甲酸鈣(活力多),有助於河蟹脫殼,預防脫殼不遂。降溫降雨前後及時外潑VC、葡萄糖抗應激,有效提高河蟹脫殼期成活率。

河蟹一二殼階段關係到河蟹養殖的成活率,但養殖前期影響脫殼的因素又很多,因此想要拼高產降損失,科學的管理很重要。

相關焦點

  • 河蟹一殼蛻殼高峰後要及時增加投餌量!不低於體重的5%-7%,餌料蛋白...
    河蟹一殼蛻殼高峰後要及時增加投餌量!2017-04-12 16: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蟹行家        瀏覽量: 2522 次 我要評論 隨著四月份的來臨,南京高淳、安徽宣城等地河蟹一殼逐漸臨近尾聲
  • 河蟹養殖:蟹苗怎麼提高成活率?養殖高手教您獨家經驗
    伸出你的發財手,點一下 一、保證蟹苗優質有活力 河蟹養殖馬上要開啟新一年養殖。購買時間可以是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太早或太遲,天然苗的純度會大大降低,成活率也會受到影響。 (3)苗木的大小每公斤15-16萬隻為宜。超過18萬隻的苗往往因太嫩,淡化不全不能用。因此,建議生產廠家先在所選苗木中取樣,即每批可取1~2克計數,然後計算出公斤苗的總數量。有經驗可根據螃蟹的顏色外觀選擇。
  • 江蘇南京河蟹養成提高成活率關鍵技術
    江蘇南京江蘇南京河蟹養成提高成活率關鍵技術成提高成活率關鍵技術吳徵兵高淳河蟹養殖隨著市場的競爭不斷改進和發展,截至 2019 年的河蟹養殖面積超過 13但是隨著放養密度的增加,河蟹成活率相對來說有所下降,這樣對增產增效不利,所以養成階段提高成活率管理是增產增效的重要保證。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養殖經驗總結以下幾點體會。
  • 螃蟹養殖知識,怎樣在草蕩和湖泊養蟹,養殖河蟹的技術總結
    可與魚蝦混合養殖,綜合利用水資源,實施規模管理,建立產銷漁工商一體化企業,充分發揮綜合效益和規模效益優勢。中國有許多河流和湖泊,特別是長江中下遊省份。1986年以來,我國在草地和小湖泊進行了蟹類養殖試驗。近年來,河水養蟹發展迅速。從1987年開始,江蘇省小湖泊的養蟹面積約為5.8萬畝。到1993年,河蟹養殖年面積急劇增加到49萬畝,成為河蟹養殖的主體。
  • 關於河蟹一殼結束軟蟹死亡原因之硬度討論
    關於河蟹一殼結束軟蟹死亡原因之硬度討論出處:泱盛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19 14:38:00水體硬度在一個合理區間的時候,水質、底質的pH值較穩定,抗天氣變化能力強,因此保護水體硬度是對抗底質老化和酸化的主要手段;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養殖池塘塘底需要一些礦化元素,比如砂礫,這樣土壤團粒結構就比較好了,也就是介於沙土和粘土之間。
  • 《我國河蟹養殖現狀、趨勢和當前成蟹養殖需要注意的問題》 水產...
    &nbsp其他河蟹產業的重要挑戰近些年來隨著對於單位面積河蟹產量的追求越來越高,導致微生態製劑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劣質產品通過各種隱蔽渠道進入到河蟹的養殖過程中,導致整個養殖水域微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養殖戶在應對河蟹池塘突發狀況時,不合理的用藥,也會導致大量的河蟹死亡;上市過於集中,導致供應量集中爆發制約價格行情。
  • 河蟹養殖池中的水草栽種關鍵技術
    河蟹養殖池中的水草栽種關鍵技術張燕在河蟹養殖池中栽種適當適量的水草能夠吸收水體和淤泥裡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維持水體中的理化因素=子的穩定,有效的淨化水質;水草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從而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使水質呈現氧化狀態,從而降低有害無機物含量;水草能夠有效的固定底泥
  • 山東省稻田河蟹綜合養殖關鍵技術
    環溝、田間溝和暫養池要相互連接暢通,開挖的面積佔稻田總面積的 15%~20%,所挖出的泥土用於加高加固田埂堆圩。田埂要求高0.8~1m,頂寬 1m 以上,施工時要壓實夯牢。稻田養殖用水不與其他農田混用,進水渠應單獨設置,排水渠設在田埂最低處,按照高灌低排格局相對設置,保證養殖過程中進排水的流暢。稻田周邊和進排水口要做好防逃設施。
  • 河蟹小但是好吃,養殖河蟹的模式和管理,學習一下
    河蟹小但是好吃,養殖河蟹的模式和管理,學習一下。河蟹是淡水裡的小型的兩棲動物,價格昂貴的淡水產品,營養價值很豐富,但是大都在養大閘蟹,河蟹反而很少,其實河蟹吃起來比大閘蟹更好,蟹肉更鮮嫩而且比較鮮。河蟹養殖不是很簡單,沒有正確的管理方法會有很大的損失。
  • 河蟹的三種養殖方式,你知道幾種
    河蟹是一種穴居性動物,它們為了躲避天敵,通常都喜歡隱藏在石頭或者是水草中。河蟹喜歡水質清澈水草植物茂盛的水域之中,絕大部分河蟹喜歡潛伏在水底的淤泥下面生活。河蟹的嗅覺和觸覺非常的敏高,它們一旦碰到了危險的情況,視覺器官就會立刻察覺到。
  • 養殖河蟹的蛻殼不遂、軟殼、蛻殼後死亡解決方案
    河蟹蛻殼不遂、軟殼及頂殼拉腳現象在前期非常普遍,除了跟水環境有關外,體內鈣質和營養積累不足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第一殼的蛻殼成功率直接影響著中後的蛻殼,因此,建議在清明前後及時潑灑仕必得金維安(4畝/包)+仕必得離子鈣(2畝/瓶),保證其營養和能量,提高蛻殼成功率。
  • 54畝河蟹塘賺57.5萬 鹽城養蟹達人畝利潤超萬元的三大秘訣
    > 2014年江蘇地區河蟹養殖普遍規格大,大量的大規格河蟹上市,結果大規格河蟹賣出了白菜價。他的養殖秘笈在哪?秘訣一:做好前三殼管理,提高成活率養蟹多年,何老闆主要是鱖魚、青蝦的混養模式。之前用其他飼料,養殖效益也算不錯,但是他一直不滿意。去年年底經營天邦升江牌飼料的經銷商李林找到他,說服讓他嘗試用全熟化蟹料。後來何老闆專門去打聽,在合陳、安豐等這些養殖技術最好的區域,全熟化蟹料的效果確實不錯,於是他決定嘗試全熟化蟹料。
  • 如何增強加州鱸魚苗在運輸過程中的抗應激和養殖中的成活率?
    對於水產養殖戶來說,投放魚苗之前魚苗在運輸過程中的成活率非常重要,運輸不當魚苗很容易死亡,如何增強魚苗在運輸過程中的抗應激能力,以及保證魚苗的成活率和生長率是當下養殖戶們需要解決的難題。我們展開來分析下:
  • 靠譜說養殖,金槍魚如何養殖才能高產
    金槍魚是一種有著很高食用價值的海水魚,金槍魚的肉質細膩肥美,含有大量的營養元素,在美國英國等地就是很盛產金槍魚,由於金槍魚的經濟效益很高,所以我國沿海地區也開始大規模的人工養殖了,但是雖然養殖的農戶很多,但是金槍魚的的養殖狀況並不太好,很少能有高產的,所以市面上供應的金槍魚還是以野生的為主要供給源
  • 【河蟹專題】河蟹前期軟殼傷亡原因及預防措施
    【河蟹專題】河蟹前期軟殼傷亡原因及預防措施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董益益 水產養殖網 2019-05-03 17:00:00> 從事多年河蟹養殖的朋友都知道:一殼和二殼時期是全年螃蟹傷亡最多的時期,所以每年前期工作的重點就是幫助養殖朋友提高河蟹前期蛻殼成功率。
  • 2020年上半年江蘇興化地區河蟹養殖形勢分析
    ,也未有大面積病害和自然災害現象發生,為下半年河蟹養殖生產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養殖戶選用「長江1號」和「長江2號」等河蟹良種比例增多,全市優質良种放養面積40萬畝以上。且大多採用蟹池多品種混養模式,在蟹池中套養青蝦、小龍蝦、鱖魚等特種水產品,其中河蟹-青蝦混養模式約佔全市河蟹養殖面積的40%,河蟹與小龍蝦混養模式約佔50%,河蟹專養精養面積約佔10%。且因地制宜推廣蟹稻綜合生態立體種養。採用混養模式提高了池塘水體利用水平和養殖經濟效益,有效降低了養殖風險。
  • 河蟹養殖技術手冊(專精篇)
    河蟹是我國的優勢水產品之一,在我國河蟹的天然資源非常豐富,幾乎所有的通海口岸都有天然的蟹苗和蟹種出產。同時由於各水系氣候條件和水質條件的不同,也使各地出產的河蟹從個體的大小、口味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點。也形成了多種河蟹的養殖方式。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主要向大家介紹河蟹的池塘養殖技術。
  • 我們在進行河蟹養殖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疾病,又該如何進行防治
    本期主題:我們在進行河蟹養殖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疾病,又該如何進行防治三農導語:當我們大家在進行我們河蟹的一個養殖的時候,是常常會遭遇到各種各樣類型的疾病的,可能是因為我們養殖水體的不乾淨,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進行養殖的河蟹品種問題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怎麼培育幼蟹?河蟹的飼養方法
    一、蟹種選擇1.蟹種鑑別:應對不同的蟹種和不同水系的蟹種加以鑑別,在長江中下遊一帶養殖河蟹,一般以長江水系的蟹種為最優,甌江、遼河、閩江等水系的蟹種要做到因時因地而宜。暫養靜置時間過長,步足極易受傷折斷,而大大影響成活率。購買市場上的蟹種或小販處的蟹種要慎之又慎,應直接到培育塘口或船頭購種。「早熟蟹」不論個體大小都不宜投放。長江天然捕撈蟹種中「早熟蟹」極少,人工培育的較多。凡雌蟹腹部已長成團臍,臍四周布滿剛毛的則為「早熟蟹」,即性成熟,不再脫殼生長。雄蟹用手摸尖臍,若基部兩側各有突出,則多為「早熟蟹」,都應除去。
  • 全國減產價格飆升,2020年河蟹價格或創10年最高價!
    一、年初疫情來襲,放苗數量下降,前期管理工作缺失 由於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蟹種的放養和養殖初期的飼養管理。受2-4月份「封城閉關」的影響,河蟹養殖所需的飼料、水質淨化等動保產品的投入減少,對河蟹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