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娟 攝影 許俊文
策劃:大河融媒編輯部 稿件統籌:劉惠傑 任華飛
今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體育局獲悉,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近日出臺了《鄭州市體育健身場館復工開放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市民安全科學參與全民健身提供了權威指引。
該《指南》要求,具備復業和開放條件的各室外體育場館、遊泳館、健身房、俱樂部等體育健身場館,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經轄區辦事處驗收合格,區級體育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市級體育主管部門備案通過,方可復工開放。對於遊泳館、健身房以及各類體育俱樂部,《指南》均有明確要求,嚴格控制人員數量是「關鍵詞」。
其實進入5月,細心的鄭州市民發現,身邊的遊泳館逐漸有了復甦的跡象。
作為疫情之中管控非常嚴格的遊泳館,和普通的籃球、足球、網球、乒羽等運動場館不一樣,對一池碧水進行消毒防護的難度,遠遠大於對器械消毒的難度。
3月初,中國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就呼籲大家不要去遊泳館和洗浴中心,因為這些屬於「高危場所」。
兩個多月過去了,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呢?
客流量少,低迷是常態
事實上,五一節前,就已經有極少數的遊泳館開始了「試運行」,不過營業狀況都很不樂觀,前去遊泳鍛鍊的人寥寥。
「我們維護遊泳館的成本比每天的進帳都高得多,老闆說再看一段時間,如果還不行就還是先關門吧,情況好了再開。」金水區一家不願透露店名的遊泳館前臺負責人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甚至有一些小遊泳館乾脆直接宣布倒閉,再不開門。
就連有著政府背景的河南省體育中心遊泳館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去年同期每天最少也有近500人進館,而現在復工已有10天,最多的一天也不過400人。
5月27日下午3:30,鄭州市區溫度顯示35℃,地面的熱氣持續蒸騰,烤的人只想一頭扎進碧綠的池水中,就在這時,記者來到了河南省體育中心遊泳館,在進行了登記、測體溫、掃健康碼等一系列例行事務後,終於進到了遊泳館內部。
按照往年的數據,下午4點鐘左右正是人流量開始猛增的時間段,可是當日,記者在偌大的遊泳館內只看到大約40人。
「現在來的多半都是愛好遊泳的鐵粉,其餘的人更多的是來給年卡辦理延期的,都在觀望,不敢下水,更別提開新卡的,幾乎就沒有。」遊泳館前臺負責人肖女士頗有些無奈。
鐵粉」市場仍有剛需
按《指南》要求,遊泳館僅開放標準泳道,其他戲水設施暫不開放。嚴格控制人員數量,50米泳池和25米泳池每條泳道分別不應多於6人和3人,休息區及淋浴間同樣實行人員限制,每10平方米密度不多於2人,間隔不小於1.5米。健身房等要嚴格控制健身人數、規模以及人員密度,實行健身人員電話、網絡預約制,進行限流管控,同時段相鄰健身人員保持1.5米以上距離,每日接待暫不超過日常容量的50%且人均運動面積不小於8平方米。
大河報記者在遊泳館見到了50多歲的郭先生,皮膚白皙身材瘦削的他比實際年齡看起來要年輕10歲:「我覺得沒什麼怕的,他們5月16日復工第一天我就來了,那天總共也就5個人,我們一個人可以佔用兩條泳道,我來回遊了2500米,身體也通透了。」
真的不怕會有被傳染的隱患嗎?
對這個問題,郭先生爽朗地笑道:「我在這家遊泳館遊了7年,幾乎天天來,每次一個半小時,2500米,他們的日常消殺防護工作怎麼樣,我們都心裡有數,既然敢開張,那就說明肯定沒問題,再說,我長久不遊泳,身體出問題了,不是麻煩更大?」
和郭先生抱著一樣想法的還有在鄭州某專科院校就讀的兩位年輕女生,「可能我們想的比較少吧,就覺得人家都開門了為啥不能來?這麼熱的天來玩玩水遊遊泳,很舒服啊。」
兩位青春靚麗的女生在泳池中特別醒目,拿著手機各種自拍的動作也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
一直在泳池邊走動巡視的救生組負責人小徐告訴大河報記者,特殊時期要求所有的人員全部戴口罩,除了私教,其他都不允許和客人面對面交流,必須要間隔一米以上。
「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傳染的機率,我們都不準備拖鞋,必須自備。」一邊說,小徐一邊提醒拍照的兩位年輕女孩注意安全。
對於疫情下的各種「非常態」措施,省體育中心副主任徐宏倉告訴記者,「現在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病毒拒之門外,必須要確保零病例零感染,對此我們也下了很大功夫。」
防護消殺,老師傅直呼「緊張」
因為這個疫情,高師傅的工作量猛然增加了好幾倍。
作為體育中心遊泳館水處理工作的負責人,經驗豐富的高師傅常年和水質淨化、消毒殺菌打交道,對於自家遊泳館水質的各種數據可謂是如數家珍信手拈來。
「我們的水處理設備和北京水立方的一樣,不誇張的說,咱們的水質透明度比咱自己家裡的飲用水還要純淨10倍,在全國絕對排前五。」
高師傅的這番話毫不誇大,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賽在這座館進行,2013年春天的全國遊泳冠軍賽,泳壇名將寧澤濤就是在這裡一遊成名。
在遊泳館龐大的地下室,記者見到了一排排儼然工業時代的鋼鐵龐然大物,全部都是水處理的各種先進設備,「咱們用的是砂缸、臭氧和活性炭多重消毒,這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比起使用普通的消毒劑,副作用小得多,消毒效果卻是它的1000倍。」高師傅解釋說。
即便設備如此先進,在復工的第一天,高師傅依然是高度緊張,「害怕,真的害怕。」
往常檢測水質,幾個小時一次就足夠了,復工第一天,高師傅和同事每15分鐘就檢測一次,「一點都不敢馬虎,必須要精確的調整消毒劑的劑量和水溫,劑量少了擔心消毒效果不好,多了擔心超過國家規定的上限;水溫低了擔心大家會感冒,高了又影響遊泳的質量......唉!是真緊張。」
經過復工10天的緊張摸索,現在的高師傅基本上適應了這種疫情下的節奏,「水溫控制在27~28度之間,負氯離子濃度CL-高於0.5ppm低於1.0ppm,PH值控制在7.2~7.6之間,水質呈弱鹼性,這就是適應目前形勢的最佳標準。」
截至記者發稿時,鄭州市復工的遊泳館大概有一半,但是多數還處在疫情期「試運行」階段,經營狀況都不佳,若想看到泳池裡熙熙攘攘的畫面,或許最早也要等到暑假了。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劉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