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縣赤水河流域生態治理見聞
威信,有著扎西會議紅色文化底蘊的英雄城市,也因紅軍長徵四渡赤水而載入史冊,在這個英雄的城市,隨處可見縣委政府帶領40多萬威信人民戰貧困,建生態家園的感人畫面。而在「母親河」的赤水河主流與支流的保護與開發中,無不以英雄的意志全力推進流域的生態治理,全力實現「一河清水出威信」的莊嚴承諾。
鐵腕整治 還地於河
赤水河威信段起始於扎西鎮石坎社區二龍搶寶,流經扎西鎮河口村,水田鎮河壩村、水田村、龍洞村、香樹村,從水田鎮香樹村河底流出縣境,主要支流有扎西河、石坎河、沙壩頭河、苦豬河、倒流河,覆蓋威信縣扎西、水田、雙河3個鄉鎮35個村(社區)664個村民小組。赤水河威信段幹流長17.3公裡、支流長103公裡,流域面積477平方公裡,佔全縣國土面積34.07%。
毛利濤 攝
如何保持赤水河流域的優良水質,威信縣採取支流與幹流並舉的方式全面推進河域治理,讓良好的水質潤澤下遊貴州、四川兩省沿河群眾。
為了推進赤水河流域的生態治理,威信縣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按照市委、市政府《赤水河(昭通段)生態治理修復保護實施方案》制定了《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態治理修復保護威信縣任務分解方案》,進行任務分解,定責、定人、定時。編制了《赤水河流域(威信段)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5年》,細化制定了兩年行動計劃和今年的任務清單,進一步明確赤水河流域威信段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目標任務。
毛利濤 攝
8月14日,在縣城扎西馬蹄井河段,河道在此轉了一個彎,原來的房屋建築拆除後,形成了一個近2000平方米的平臺,威信縣結合易地搬遷安置小區4500人的娛樂需求,在此建設一個門戶公園。將此河道進行了全面改造,並建設了截汙管網,將居民的生活用水引入專門的排洩管道,經過管道引到下遊的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再達標排放。把河域治理與河堤美化同步推進。
毛利濤 攝
在城郊結合部石龍社區,數名工人正在鋪設生活汙水排放管道及生活飲水管道,在距離1米之外,已經建成的雨水排放管道已經投入使用,真正實施了雨、汙兩水分別排放。據了解,扎西河計劃建設排汙管道11千米,正在實施5.5千米,剩餘部分在年底實施。
為了推進扎西河的生態治理,在城區採取生活用水與雨水實行分離排放,並對沿河的汙水管網進行全面清理,先後建設7個截汙管網,將所有的生活汙水全部收集,集中管網引入下遊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同時,對河道採取清淤,並輔以石塊鋪墊河底的方式對河道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在長徵路下段,沿河數米寬的建築物全部拆除,河堤的改造工程已經接近尾聲,正在對河堤進行綠化、美化,在城市河堤兩岸打造生態、環保、亮麗的生態河堤。在田壩大屋基廉租房小區,已經綠化的河堤已經展現出了生態美景,沿河的人行驛道基本建成,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清水沿河而下,伴著潺潺水聲,遊走在驛道上的幸福情景。小區還建設有5人足球場,體育鍛鍊器材有序排放在球場外的平臺上,數名小朋友在歡樂地坐著翹翹板。
為了打行生態河堤,威信縣統計拆除沿河房屋建築11萬平方米,已經拆除5萬平方米,計劃在9月底前完成拆除任務。真正還地於河,造福流域人民群眾。
在廣大農村,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已完成流域內行政村所在地公廁改建14座、自然村公廁改建117座、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造)13119座。流域內鄉鎮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入戶宣傳1.7萬次,集中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000餘噸。
綜合推進 還潔於水
在廟壩電站原址,記者看到,原來的水電站已經全部拆除,並全部復耕種上了蔬菜,下遊數百米外的電站攔河壩已經全部拆除,清澈的河水毫無阻擋順流而下。
威信縣按照省、市關於赤水河流域小水電站拆除清退相關要求,印發了《威信縣赤水河流域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小水電站關閉退出實施方案》。全縣赤水河流域及支流共有兩合巖電站、廟壩電站、石坎電站、涼風洞電站、河邊電站、魚艦電站、灣子電站、乾溝電站等小水電站8座,總裝機容量3325千瓦,依據《威信縣小水電站清理整改綜合評估報告》,全部列為退出類。並按時間要求節點進行了拆除。目前,8座電站攔河壩均已拆除。乾溝電站、涼風洞電站、廟壩電站、河邊電站廠房已拆除並完成覆土修復;魚艦電站因廠房可改造為村民小組活動室保留外,其餘設施設備均已拆除,兩合巖電站、石坎電站、灣子電站廠房計劃於8月20日前拆除。
在縣域內,威信縣深入實施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補短板攻堅行動。認真落實省、市重大決策部署,採用「投、融、建、管、運、維」模式先行在赤水河流域3個鄉鎮建設垃圾熱解處理場5個。目前,3個鄉鎮垃圾熱解處理項目已排出時間表,均已啟動建設。其中,第一批水田鎮垃圾熱解項目日處理規模為10噸,雙河鄉日處理規模為15噸預計於2020年8月底建成;第二批縣城第二垃圾處理場配套完善生活垃圾熱解設備兩套,日處理規模為120噸,扎西鎮石坎集鎮片區日處理規模為10噸,扎西鎮院子集鎮日處理規模為10噸,預計2020年10月底前建成投用。縣城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場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待初驗後立即投用,其餘鄉鎮垃圾處理場202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在汙水處理上,威信縣城已啟動日處理3萬立方米汙水處理廠遷建工程及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項目,建成投用第三水廠,有序推進扎西河綜合整治工程及縣城汙水收集管網擴建工程建設。流域內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穩步推進,2020年底前可建成投用。雙河鄉汙水處理廠廠區設計處理規模為每日900立方米,已完成汙水池底板澆築,主管網完成2000米;水田鎮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每日700立方米,廠區及管網已建成完成,設備安裝到位,正在組織驗收。高質量編制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項規劃(2018—2035)》,並通過市級專家評審,2020年底前可啟動流域內3個鄉鎮農村生活汙水集中式處理工程。
全面治理 還綠於山
要得有金山銀山,就得守住綠水青山。這不是口號,而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整治行動。
在礦山治理上,威信縣抓好流域內礦山整治,赤水河流域共有礦山85個,其中,煤礦19個、砂石料礦山66個。目前,已關閉礦山73個(含18個煤礦),完成流域10公裡範圍廢棄露天礦山綜合治理方案設計,恢復治理土地172.5畝,計劃今年底完成生態修復工作。加快推進免蒸免燒新型環保磚項目建設,抓好礦山棄渣、建築垃圾等固廢有效利用;淘汰縣城規劃區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逐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加強建材、火電等重點領域監管和「散亂汙」企業整治。
劉建忠 攝
劉建忠 攝
劉建忠 攝
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徑,開展縣城規劃區生豬禁養整治行動,減量生豬養殖戶121戶655頭,強化畜禽養殖大戶糞汙處理設施建設,全縣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76.05%。同時,大力推進生豬集中規範養殖,全縣已建在建規模化標準化生豬養殖場80個、仔豬繁育場5個,同步推進年50萬頭和30萬頭屠宰廠和「滇東北金色優食谷」建設,全部配套建設環保設施,實施養殖全過程綜合治理,實現汙染物集中標準化處理和資源化循環利用。通過規模化種植、養殖,年減少化肥6000噸、年減少糞汙排放32萬噸。
根據「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推動河域沿岸土地還竹還果、還林還草。目前,全縣已種植方竹45.2萬畝,同步建成獼猴桃、魔芋、蔬菜、柿子、桃子等一批基地,其中扎西、水田、雙河3個鄉鎮共種植方竹8.6萬畝,還將實施15萬畝;實施退耕還林13.2萬畝,水土流失治理20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7年的41.3%提高到47.36%。
同時,威信縣全面推進禁止非法捕撈攻堅行動;流域內禁養區、禁建區評估調整攻堅行動,使流域內的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恢復,最終實現「一河清水出威信」的美好願景。
今日推薦
來源/昭通日報全媒體 記者 毛利濤
監製/胡華玉 編審/保進 編輯/陳合松
@微昭通 域內鐵粉群建設中,歡迎添加管理員微信號(wzhaotong),添加好友請備註縣區市名稱+姓名+聯繫電話(如:水富市張小珏180XXXX0201),無完整備註不予驗證通過,感謝支持,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