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沒有情懷,誰會拿一億多真金白銀去冒《北平無戰事》這個險?當然,也正是這群有情懷的人,讓大家看到了中國電視劇未來的希望。
《北平無戰事》宣傳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北平無戰事》成功了,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將是勝利者;如果《北平無戰事》失敗了,那麼真正意義上的失敗者將只有她一人……昨天,《北平無戰事》過億成本的幕後投資人楊曉偉接受媒體採訪,坦言直到大結局在幾家首播衛視上演,直到手機上收到了圈裡朋友們發自內心的祝福,「才終於如釋重負」。
春天融和董事長楊曉偉是在《北平無戰事》拍攝了將近一半的時候看到其劇本的,在幾家投資方有意轉讓的情況下,楊曉偉萌發了接盤的衝動。用超過一億元的資金全盤接下《北平無戰事》。楊曉偉的這一想法把圈裡所有的人都驚到了,因為所有的人都很清楚,《北平無戰事》的發行與播出風險之大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更讓大家吃驚的是,楊曉偉從做出接下全盤的決定,到付款只用了一周的時間。「這個劇本我是一氣呵成看完的,從事影視行業這麼多年,能在這樣一個階段遇到這樣一個難得的項目,有最好的劇本、最好的導演、最好的團隊,這是一個可以帶來十年、二十年持續影響力的作品。」
儘管楊曉偉今天可以如此肯定地表達對該劇的自信,但在當時,她始終是缺少市場認同的「瘋狂派」。至今回憶起該劇發行過程,楊曉偉的形容仍是「痛苦」,「這個戲在發行上的壓力太大了,現在電視劇市場已經浮躁到連電視臺的主任和臺長們都很無奈的程度。大家都公認這部戲有情懷、有社會責任感,播出時影響會很大,也有很多臺說這個戲會有好的收視率,但就是不敢接、不敢買。文藝作品就是這樣,你的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再高,一和錢牽上關係,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都說電視劇要講社會責任感,你說屬於國家的電視臺不承擔這份責任,你讓誰來承擔?當然,這也不能怪這些購片人,他們也有苦衷,他們得接有把握的戲,不然就得下崗。」
熬過殘酷的發行大戰,緊接著是收視率嚴峻考驗。開播最初幾天,有幾部正熱的戲處在收官階段,搶走了「北平」大量收視份額,害得楊曉偉每天上午10點才敢起床,「因為10點鐘才能拿到前一天的收視率,如果八九點鐘起來,我真不知道這段時間該怎麼熬過去。」開播第三天,之前最熱的幾部戲播完了,《北平無戰事》的收視優勢體現出來,最終衝到衛視收視第一名。到這個時候,楊曉偉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一些,「最怕收視率往下掉,如果收視不好,會對我們後面做劇的信譽影響很大。」
總結接盤《北平無戰事》的原因,楊曉偉說:「一是基於對這個項目專業的判斷;二是基於心中的那份情懷,所以我們也投資了電影《黃金時代》;三是受到劉和平、孔笙他們那種精神的鼓舞,他們是真正有情懷的人,懷著一種理想,再難的時候他們也從沒有放棄過,是他們的這種精神激勵了我。」三條接盤原因,兩條都和情懷有關,的確,如果沒有情懷,誰會拿一億多真金白銀去冒《北平無戰事》這個險?當然,也正是這群有情懷的人,讓大家看到了中國電視劇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