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前慘狀:為生計奔波,省錢坐免費飛機,失事後手腳被燒焦

2021-01-17 月下論古今

人們談論起徐志摩,總不會留下好印象,首先想到的總是徐志摩對前妻張幼儀的種種過分行為,總是徐志摩逼迫張幼儀籤下離婚協議書的一幕一幕。

徐志摩,一個滿腹才華的詩人,一個追求浪漫的男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張幼儀以後,一直對她冷眼相對,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會得到幸福的。

這個時候,他奇蹟般地認識了林長民,林徽因父女。林長民在北洋政府中任過職,但是因為政治形勢波詭雲譎,所以他和梁啓超下野,帶著愛女林徽因去英國講學。

這個時候的林徽因正好十七歲的年紀,長相漂亮,徐志摩的到來,使得這個小姑娘突然有了心動的感覺。

起初,徐志摩來拜訪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但是一來二去和林徽因也熟絡了起來,看到林徽因梳著兩個麻花辮,長相甜美,徐志摩的來訪也逐漸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林徽因了。

他和林徽因,月下散步,舞會上熟絡的舞步,文學上相同的愛好使得兩人的心逐漸貼近,這就是愛情的樣子。

可是徐志摩這個時候有妻有子,這也為二人的愛情打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閥門。

徐志摩和林長民也更有共同語言,甚至玩起了角色扮演,徐志摩扮演有夫之妻,林長民則扮演有婦之夫。面對這樣的父親,絲毫沒有封建父母的樣子,反而風趣幽默,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感情他也沒有太橫加幹涉,而是順其自然。

正在這個時候,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來了英國,但是,夫妻雖然是相敬如賓,但是沒有愛情的婚姻終究是不能長久的,他不能忍受家庭給他的這個婚姻,他要奮起反抗,張幼儀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去了德國留學。

而林徽因也必須要作出選擇,因為父親不喜歡母親的緣故,讓她很早知道,母親的悲劇不能再次重演,她知道,徐志摩是有妻子的人,而自己不可能和一個有婦之夫在一起,如果在一起,除非徐志摩離婚,但是這無疑會給另一個女人帶來悲劇,她絕對不會做第三者,母親的悲劇也不可能出現在另一個女人身上,所以她選擇退出。

但是,林徽因的退出,也並沒有阻止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他給張幼儀的信中說:

真生命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幸福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彼此前途無限……彼此有改良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勇決智斷,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1922年3月,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了。

在離婚的時候,徐志摩寫給張幼儀《笑解煩惱結》

"這煩惱結,是誰家扭得水尖兒難透?這千縷萬縷煩惱結是誰家忍心機織?這結裡多少淚痕血跡,應化沉碧!忠孝節義——咳,忠孝節義謝你維繫四千年史鏤[縷]不絕,卻不過把人道靈魂磨成粉屑,黃海不潮,崑崙嘆息,四萬萬生靈,心死神滅,中原鬼泣!咳,忠孝節義!二東方曉,到底明復出,如今這盤糊塗帳,如何清結?三莫焦急,萬事在人為,只消耐心共解煩惱結。雖嚴密,是結,總有絲縷可覓,莫怨手指兒酸,眼珠兒倦,可不是抬頭已見,快努力!四如何!畢竟解散,煩惱難結,煩惱苦結。來,如今放開容顏喜笑,握手相勞;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聽身後一片聲歡,爭道解散了結兒消除了煩惱!

離婚了,徐志摩的煩惱暫時沒有了。但是在那個年代,徐志摩離婚的行為確實掀起了一陣波瀾。

離婚以後的徐志摩,生活似乎比以前更加充實了很多,崇拜英雄,結交名士,此時自己的作品也多了起來。

林徽因隨父親回國,徐志摩思緒也開始混亂,自己移情於大自然,也開始了自己回鄉之路,坐上了日本三島灣遠洋客貨輪,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回家之後,徐志摩也是林徽因家的常客,林徽因也會熱情招待,但是每每提到感情的話題時,林徽因總是閉口不談,她知道,她和徐志摩之間只能當紅顏知己,不可能在一起的。林徽因也終於和徐志摩攤牌,他們之間只有純潔的友誼,並不摻雜任何其他感情。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並和他幸福度過了一生。

這對於徐志摩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自己第一次如此上心追求的愛情,卻以失敗而告終,自己愛的女孩子,竟然成為了梁啓超的兒媳婦。徐志摩的眼前似乎是無邊的黑夜,找不到前行的方向,自己還會遇到此生摯愛嗎?徐志摩迷茫了。

慢慢地,徐志摩對這段愛而不得的愛情,也釋然了,他和林徽因夫妻也成為了好友。

當陸小曼走進他的生活的時候,徐志摩的心中又亮起一陣明燈,上天還是眷顧自己的。

陸小曼在徐志摩眼中是理想的化身。

陸小曼,那個時候有名的交際花,和唐瑛並稱為"南唐北陸",僅僅20幾歲,就被鬱達夫稱為"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但是1922年,陸小曼到了適婚的年紀,就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王庚。

雖然那個時候,提親的人踏破了門檻,但是陸小曼的父母仍舊看不上,而王庚出生在書香門第,出國留學回來便有很高的地位。和陸小曼也算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

婚後,王庚便升職了。

對於陸小曼來說,同樣受過西方的先進思想,夫妻二人肯定有說不盡的情話,道不完的語言,但他們卻是兩個世界的人。

直到徐志摩的出現。

徐志摩,陳賡同時梁啓超的學生,王庚調任之後,王庚便囑託徐志摩照顧好陸小曼。陸小曼在徐志摩眼中更是理想的化身。他只想要一段完美的愛情,在愛情面前,什麼道德,什麼常理,在徐志摩看來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而陸小曼和王庚的夫妻生活,也不似想像中的郎才女貌,他們之間更多的是冷漠,沒有共同話題。

但是和徐志摩卻相反,二人都是追求浪漫的人,所以二人有二人有共同語言,所以感情也迅速升溫。

徐志摩顧不得什麼朋友妻不可欺,陸小曼也顧不得什麼三綱五常。

社會的輿論,父母的反對,朋友的白眼也成為二人愛情路上的絆腳石。

"小曼,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猛獸,還會有陷阱,把我們的理想潑下去,把我們的勇氣填進去,填平了陷阱,我們向猛獸搏鬥去"

徐志摩的話,仿佛給了陸小曼繼續戰鬥下去的動力。

這封建的婚姻制度,到底阻擋了多少有情人終成眷屬,到底是聽父母之命?還是追求愛情?這是個問題。

徐志摩的父親反對兒子找有夫之婦,陸小曼的父母反對女兒出軌,二人的感情何去何從?當然是大膽追逐。

每每遇到阻礙和挫折的時候,總能想到鬱達夫的話:"你愛嗎?如果真的愛,那就轟轟烈烈地愛下去,千萬不要壓制自己的感情。"

二人也最終突破了重重阻礙,在一起。

但是婚後的生活,真的像徐志摩和陸小曼想像的那樣浪漫而美好嗎?

浪漫的愛情的前提是物質生活的豐腴,但是婚後柴米油鹽的生活是少不了的,徐志摩陸小曼和家裡的決裂,他們也只能靠自己生活,浪漫一旦和愛情沾邊,那便充滿了矛盾,徐志摩只能為了生活拼搏,而陸小曼卻還是出入歌舞廳,當她的交際花,並因為哮喘病的原因認識了翁瑞午,而染上了鴉片。

陸小曼也沉迷於上海的交際場,而不去北京,徐志摩只能兩地奔波,而陸小曼卻眾人包圍著,跳舞,打牌,出席舞會,吸食鴉片,即使徐志摩有一筆豐厚的收入,但是仍舊不能滿足陸小曼的開支。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在夢的清波裡徘徊。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她的溫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甜美是夢裡的光輝。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她的負心,我的傷悲。"此刻的徐志摩,面對妻子,他的生活中從理想追求到暗淡無光,他從來沒想到,原本以為浪漫的愛情,卻變成了這幅模樣。

1931年深秋,林徽因從香山養病回到北平,徐志摩去探望她,提起陸小曼,也為徐志摩兩地奔波而感到惋惜。徐志摩向林徽因坦誠,自己雖然有可觀的收入,但是依舊被錢壓迫的不成樣子。

徐志摩在北大教書,每月能有500元的收入,但是光陸小曼一人,500元竟也不夠,上海興業銀行寄來帳單,竟然虧空來500元,自己北京上海奔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他也經常去尋一些不花錢的飛機票。

這時蔣百裡要在上海出售一座房子,徐志摩想當中介,這樣,自己又可以得到一筆收入,所以他要找不花錢的飛機去上海,然後接著趕回北平。

這次,似乎所有人都有預感,徐志摩每次乘坐免費的飛機,總會有安全隱患,但是徐志摩總會不置可否,甚至打趣陸小曼說"萬一我乘飛機真的摔死來,那你就做merry widow(風流寡婦)"。

徐志摩一心想著林徽因的報告會,加上又有免費的飛機,,準備坐張學良的飛機去北平,但是張學良的飛機有事不能飛,所以第二天他才去南京,19日上午八點,徐志摩拿著免費的飛機券坐上了濟南號飛機飛往北平,本來天氣極好,但是徐志摩突然頭痛欲裂,本來寫信給陸小曼不再起飛,但是他又進入飛機,濟南號上只有兩個駕駛員和徐志摩,飛過泰山,臨近濟南的時候,突然大霧瀰漫,進退兩難,飛機撞在了党家莊上空的山上,總公司得知後去調查:

"徐一耳無棉塞,坐第三排;正機師坐第二排,側首向後如與徐談話者;副機師只餘半個頭,正機師係為機上轉手等戳入腹中;徐頭破一穴,肋斷一骨,腳燒糊。"

當林徽因知道徐志摩出事的消息後,雙腿一下子就發軟,梁思成害怕妻子過度傷心,便代替林徽因去了事發地點。

噩耗傳到張幼儀耳邊,張幼儀簡直不敢相信,對兒子說:"你爸爸上天了,快隨你舅舅去接靈吧"。

陸小曼知道後,瞬間目瞪口呆,她的天塌了,以後該怎麼辦?

丈夫死後,陸小曼才知道此前的不珍惜。

"今後我決心做人,做一個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種人。從此我再也不問世間有戀情,人們有歡愉,讓我的靈魂來追隨你的靈魂"

此後,陸小曼專心在家整理徐志摩的文稿,編輯了《徐志摩全集》。

人往往在的時候不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

徐志摩生前為了賺錢養家而奔波,死後陸小曼為徐志摩而重新做人!

相關焦點

  • 梁啓超為徐志摩和陸小曼寫新婚祝詞驚呆眾人,志摩為省錢蹭飛機
    郎有情,又是孤身一人,妾有意,丈夫繁忙公務,孤枕難眠,兩人糾纏不清的愛戀讓路人議論紛紛,而此時她的前妻張幼儀卻在為兒子彼得的病四處奔波,由於彼得的病需要花錢,但是徐志摩的身心卻沉浸在第二次的戀愛裡,對彼得的病置若罔聞,他的錢都花在了陸小曼的身上,哪有多餘的錢為兒子治病,由於缺醫少藥,彼得痛苦的死在了異國他鄉。當徐志摩因逃避和陸小曼的沸沸揚揚的情事逃到歐洲時,他見到的只有彼得冰冷的骨灰。
  • 林徽因收藏兩塊飛機殘骸:一塊與徐志摩有關,一塊與弟弟林恆有關
    林徽因堂弟林宣曾在接受徐志摩研究者陳宇的採訪中說:「她(林徽因)保存了兩塊飛機殘片,而且它們都是由梁思成取回的。一塊是徐志摩過世時取自濟南,一塊是林恆(林徽因弟弟)在對日空戰中陣亡,梁思成參與後事處理帶回的。」林宣還說,這兩塊殘片他都見過,他說:「有燒焦的痕跡,都用黃綾扎著,放置地方並無定所。」
  • 徐志摩失事:死狀慘烈,陸小曼不願收屍,墓地前35級石階寓意深遠
    可這種生活是需要大把金錢作為保障的,徐志摩能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多賺錢,可陸小曼是一個無底洞,一個月要花500塊大洋,兩人矛盾開始顯現。 胡適出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後,建議徐志摩去北大兼課,可以補貼家用。由於陸小曼不願回到北京生活,徐志摩只能頻繁乘坐廉價飛機往返北京和上海。意外總是來得很突然,1931年11月19日上午8點,徐志摩向往常一樣達成一架運送郵件去北京的飛機。
  • 徐志摩為林徽因捧場,不幸飛機失事,五年前寫的這篇散文竟成讖語
    為了聽林徽因的這場演講,大詩人徐志摩於當日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不料,當飛機抵達濟南附近的上空時,突遇大霧瀰漫,飛機觸山而墜落,徐志摩不幸罹難,年僅34歲。當晚,林徽因的心被聽眾的掌聲和鮮花捧上了天,而同時刻,徐志摩雖然心飛到了北平,生命卻重重地砸在了山坳之下。
  • 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有多深?他飛機失事後,林徽因是怎麼做的?
    歡迎閱讀今天的文章,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有多深?他飛機失事後,林徽因是怎麼做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徐志摩是林徽因的初戀,然而當時的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他對林徽因愛得十分深沉,為了她毅然決然的跟妻子離婚了,可是他離婚後,林徽因已經等不及,跟梁思成定了終身。
  • 徐志摩墓地:死狀很慘,陸小曼不願收屍,墓地前35級臺階寓意深刻
    【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上午8點,徐志摩從南京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北上。按照之前的計劃,徐志摩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然而,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党家莊一帶時,忽然大霧瀰漫,難辨航向,結果撞上了開山失事,機毀人亡。
  • 徐志摩慘狀:頭部一個大洞!半身全部折碎!痛心的悼詞另有所指?
    大詩人 徐志摩先生 1931年11月19日午後2時,徐志摩乘坐的一架郵政飛機在南京至北平途中,於濟南党家莊忽遇大霧,飛機觸開山(白馬山)山頂,機身著火墜毀,徐志摩遇難身亡,
  • 稱呼徐志摩「摩摩」的陸小曼,用盡餘生34年,只為徐志摩做一件事
    也許是前兒媳張幼儀在離婚之前把「兒媳婦」這個身份的事情做得太好了,又或許是那個時代的長輩都覺得兒媳婦應該遵守「三從四德」的規矩。所以在徐家父母根本不贊成徐志摩娶陸小曼,但徐志摩就是把陸小曼娶進了門的情況下,陸小曼進門時就已經和徐家父母產生了一層隔閡。
  • 因飛機失事而死的現代歷史名人
    在人類航空發展史早期,由於各種原因(飛機機械質量不高、裝載燃油有限、駕駛員技術低、空中導航技術低、天氣惡劣等),飛機失事便屢屢發生。第一,1931年11月19日早上,詩人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他要參加當晚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舉辦的演講會。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党家莊一帶時,忽然大霧瀰漫,難辨航向。機師為尋覓準確航線,只得降低飛行高度,不料撞上開山,當即墜入山谷,機身起火,機上人員(兩位機師與徐)全部遇難。
  • 徐志摩的女人 徐志摩有哪些老婆
    她漂亮溫和,端莊賢淑,十五歲的時候就嫁給了當時還不怎麼出名的徐志摩,婚後待在老家侍奉公婆。她深愛著徐志摩,一生都沒有走出徐的世界。可惜,他們經歷了七年之癢後最終離婚了,他們的和平離婚曾轟動一時。離婚後,張幼儀先在大學教書,後來又擔任了女子銀行的副總裁,還和徐家共同經營事業。後來她還給徐志摩的父親送終,幫徐志摩出版了文集。林徽因是徐志摩生命中第二個重要的女人。
  • 印尼飛機失事系人為?墜毀前視頻曝光,乘客嚎啕大哭等待赴死
    據多家外媒9日消息,當天下午2時左右,斯裡維加亞航空公司一架航班號為SJ182的客機失聯,原因不明。隨後印尼海軍宣布找到疑似墜毀客機的位置,並部署5艘軍艦支援搜救工作,海軍上將還表示將出動潛水部隊,隨後該客機被發現墜毀在雅加達附近海域,雷達顯示飛機在失聯前一分鐘曾急速下降1萬英尺,隨後失聯。1月10日,又分別傳出消息,在印尼北部發現疑似飛機殘骸,印尼客機失事現場發現人體殘骸 ,而這場悲劇也讓無數人唏噓不已,62名乘客的喪生,更是讓無數網友替其惋惜。然而,更讓人心痛的還在後面...
  • 徐志摩為她休妻,苦戀一生,泰戈爾一首短詩,道破兩人結局
    回到國內的林徽因,經過家人的介紹認識了梁思成,不久後和梁思成陷入熱戀。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林徽因綠茶,你那邊讓徐志摩拋妻棄子,轉頭卻和別人相戀了。其實,對於徐志摩的追求,林徽因早就回絕了。不得不說,林徽因看的很準,徐志摩不久之後就和兩位女子糾纏不清。03、英年早逝,儂本多情1931年,徐志摩在前往北平的飛機失事,有些傳記記載說,他是為了趕林徽因的演講,才坐了那班飛機。
  • 徐志摩遇難現場:四肢燒成焦炭,半邊身軀折斷,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引言:「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機毀人亡,他半邊身軀折斷,頭上被砸出個洞,原配妻子送來輓聯,輓聯上寫的東西卻意味深長。」出身富裕家庭的交際花,徐志摩把她娶進家門才知道她有多能花錢,陸小曼一覺睡到下午起,起來就化妝和富婆喝茶吃點心,晚上去舞池浪,浪到凌晨兩三點,然後又睡到下午。 她在嫁給徐志摩前懷上了王賡的孩子,怕有孩子就不能嫁給徐志摩,於是在嫁之前偷偷去打胎,誰知打胎手術不規範,讓她留下了病根,她為了緩解疼痛吸食鴉片,在鴉片上花了很多錢。
  • 徐志摩一句話,不僅當場侮辱張幼儀,也證實了他後來的「報應」
    關注民國歷史的讀者們,在為徐志摩的詩著迷的時候,也有人注意到徐志摩的多情、「浪漫」。有人可惜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相遇相識,有人深深了解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愛而曲折,但也有人注意到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張幼儀是個深受中國封建思想殘害的女子,她不得不接受家中的包辦婚姻,即使新婚之際受到辱罵。她只能選擇一聲不吭默默承受!
  • 徐志摩第二次婚姻,走入了愛情的墳墓
    回國後就職軍部,不久晉升為陸軍少將。這樣的婚姻,簡直可以拿來給門當戶對做名詞解釋。徐志摩是王庚的朋友。王庚與陸小曼結婚後,去了哈爾濱任警察廳廳長,把不願意去東北的陸小曼託付給了徐志摩。一個是寫詩的離過婚的單身漢,一個是社交圈裡的花旦。還能不出事嗎?
  • 印度失事客機乘客多為在阿聯打工的勞工
    事發:雨中著陸滑出跑道墜入山谷印度民航部公布,當地時間22日清晨6點30分左右,失事客機在卡納塔克邦門格洛爾市門格洛爾機場降落時墜毀在附近一個山谷。印航發言人吉滕德爾·巴爾加瓦說,失事客機航班號為IX812,搭載160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當天凌晨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起飛。
  • 揭密葉挺將軍飛機失事真相!英雄魂斷黑茶山!
    飛機失事現場的情況極為慘烈,大家先是在飛機遺骸東西兩側較遠處找到王若飛、秦邦憲、鄧發和葉挺四人的遺體,他們四人大概是坐在一起的,後來又陸陸續續的找到了其他遇難者遺體。大家懷著十分沉重的心情,陸續將他們的遺體搬運到山坡上的破房子裡,守護著烈士遺體並拍下照片做成檔案。葉挺一家全部罹難,包括妻子李秀文、11歲的女兒葉揚眉和二歲的兒子阿九。
  • 杜拜飛機因惡劣天氣在俄墜毀 飛機失事前有哪些預兆?
    據報導,失事客機上有62人,包括55名乘客和7名機組成員。俄羅斯緊急情況部隨即公布了遇難者名單,大部分都是俄羅斯公民。  據悉,惡劣天氣可能是導致空難發生的原因,飛機在嘗試第二次降落時機尾鉤掛住了地面。事故調查委員會稱,飛機在接觸到地面後發生爆炸。羅斯託夫州州長瓦西裡·戈盧別夫說,除了惡劣天氣條件外,目前還沒有考慮其他說法。
  • 《春秋》:徐志摩與濟南的不解之緣
    1914年的夏天,徐志摩在浙江省立第一中學(現為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英國籍學生、秘書恩厚之來到北京大學,為諾貝爾文學獲得者、62歲的泰戈爾到中國講學打「前站」。可惜,北京大學無法承擔接待任務,於是,恩厚之又找到了講學社成員瞿菊農和在北大英國文學系任教授的徐志摩。兩人聞聽泰戈爾想來中國講學,立馬與梁啓超等講學社的成員商議,決定以講學社的名義發出邀請電函,並商定由徐志摩擔任泰戈爾講演的翻譯,王統照為講演錄的編輯。
  • 吸大煙的多情女子,一生與三個男人瓜葛不清,臨終前喊著徐志摩
    父親到北京就職後,陸小曼也跟著去了北京。為了讓女兒接受貴族教育,他把小曼送入由法國人開辦的"聖心學堂"讀書。這裡集中了北京上流社會軍政要人子女,課程大多是英文、法文、鋼琴、油畫之類。在聖心學堂,陸小曼是最出風頭的,她既有江南女孩的嫵媚,也有北方閨秀的大氣;同時能詩善畫,精通英法文字,彈得一手好鋼琴。她的周圍,總是不乏追求者,對這些巴結討好地舔狗,她連正眼都不瞧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