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在1月14日晚間進行的第三場「履職新時代」代表委員集體採訪中,代表委員圍繞生態保護和扶貧攻堅講述履職故事,並提出各自建議。其中,永定河流域生態治理修復、溫榆河溼地公園建設進展等成為現場熱議的焦點。
據了解,今年北京「兩會」首設代表委員集體採訪環節,在「兩會」期間每日邀請兩位人大代表和兩位政協委員,與媒體面對面交流。
2020年永定河將恢復全線通水
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市多項水環境治理取得新進展。
市政協委員、北京水務投資中心總經理畢小剛介紹,永定河生態治理和修復工作目前已經開始起步,在2019年將有很大進展。他介紹,「這項工程將把過去長期斷流、局部安全隱患較多、汙染嚴重的永定河,變成安全、生態、乾淨、流動的河,成為一個生態走廊,讓沿岸老百姓享受到生態成果」,到2020年,永定河將恢復全線通水。
正在推進的溫榆河溼地公園工程,建成後將成為京城最大「綠肺」。畢小剛介紹,這個位於昌平、順義、朝陽三區交界的人工溼地公園,建成後將對北京城市副中心起到防洪調度作用,提供經淨化的清潔水源,同時成為市民休閒健康旅遊的好去處。目前工程規劃已通過批准,並在朝陽區建設了2平方公裡試點,今年一期工程將全面啟動,計劃於五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北京已有1.3萬社會組織參與扶貧工作
而在扶貧工作中,如何實現穩定脫貧、動員更多人參與扶貧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市人大代表、北京凱達恆業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長安分享了他所在企業通過籤訂訂單、提供就業崗位、資助貧困學生和金融扶貧等方式,對烏蘭察布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故事。他認為,扶貧工作中不僅僅提供資金幫助,更要增加當地的「造血功能」,使農民長期穩定脫貧。
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馬新明則建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攻堅工作中,實現人人參與扶貧。他提出,可以推動消費扶貧進企業、進醫院、學校、社區,通過大家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來支持貧困戶發展,「比如購買新疆貧困地區的大棗、河北的牛羊肉,在日常生活消費中不經意地就助力了扶貧工作」。
同時,他希望動員更多社會組織、更多企業參與扶貧。他介紹,北京目前已有1.3萬家社會組織參與到扶貧工作中,開展了為貧困地區中小學生捐書等活動。北京「萬企幫萬村」 對口扶貧,去年動員了1500多家企業參與了產業扶貧。他建議,疏解到河北的企業也可以建立扶貧帶貧機制,就近就地帶動產業發展。
新京報記者 周依
編輯 馬瑾倩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