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後,由於中國人民的抗日運動更加高漲,日本在侵吞中國東北的問題上,又與美、英等帝國主義存在矛盾,因此,日本帝國主義就策劃成立所謂「滿洲國」,挾持辛亥革命時被趕下臺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至東北地區,讓他於一九三二年三月九日粉墨登場,出任「執政」,成立偽滿洲國。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加強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就在溥儀出任「執政」的第三天,即三月十二日,公布了這一「綱要」。
「綱要」叫嚷:滿蒙要「脫離中國本部政權而獨立」,「滿蒙的治安」「由帝國擔任」,將滿蒙地區作為帝國對俄對華的國防第一線」。還叫嚷,為達到這個目的,「應增加帝國陸軍駐滿洲的兵力」和「進行必要的海軍設施」。
看下當時日方處理滿蒙問題方針綱要(1932年8月12日)內閣會議決定(鬼子狗角度)一、對於滿蒙,力求在帝國的支援之下,使該地在政治、經濟、國防、交通、通訊等各種關係上體現作為帝國生存的重要因素的作用。二、由於滿蒙的現狀可以脫離中國本部政權而獨立,成為一個政權統治下的地區,應逐步誘導,使它具有作為一個國家的實質。三、現在主要由帝國擔任維持滿蒙的治安。將來,維持滿蒙的治安及保護南滿鐵路以外的鐵路,主要由新國家的警察或形式上類似警察的軍隊來擔任。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應設法建立或改革新國家維持治安的機關,特別要使日本人成為領導骨幹。四、將滿蒙地區作為帝國對俄對華的國防第一線,不允許有外來的搗亂行為。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應增加帝國陸軍駐滿洲的兵力,以適應這種情況,也應進行必要的海軍設施。不允許新國家的正規陸軍存在。五、恢復我國在滿蒙的權益,並加以擴充,應以新國家為談判的對方。六、在實行以上各項措施時,竭力避免與國際法或國際條約相牴觸;其中,關於滿蒙政權問題的措施,由於《九國公約》(《九國公約》全稱為《九國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1921年2月6日美國勾結英、法、日、意、比、荷、葡和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於1925年8月5日起生效。該條約虛偽地宣稱:「重中國的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但同時重彈「機會均等、「門戶開放的老調,否認日本在中國的特殊權益」和壟斷地位,以實現帝國主義列強共同侵華的目的。)等的關係,儘量可以採取由新國家方面自動提議的形式。七、為了貫徹帝國有關滿蒙的政策,必須迅速設置統制機關。但目前應維持現狀。
這就是典型的道貌岸然、表裡不一;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