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著狐狸尾巴——製造偽滿洲國,背後實行的卻是血腥的殖民統治

2020-12-17 瀟湘閱史

「九一八」事變後,由於中國人民的抗日運動更加高漲,日本在侵吞中國東北的問題上,又與美、英等帝國主義存在矛盾,因此,日本帝國主義就策劃成立所謂「滿洲國」,挾持辛亥革命時被趕下臺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至東北地區,讓他於一九三二年三月九日粉墨登場,出任「執政」,成立偽滿洲國。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加強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就在溥儀出任「執政」的第三天,即三月十二日,公布了這一「綱要」。

溥儀偽滿洲國登基儀式

「綱要」叫嚷:滿蒙要「脫離中國本部政權而獨立」,「滿蒙的治安」「由帝國擔任」,將滿蒙地區作為帝國對俄對華的國防第一線」。還叫嚷,為達到這個目的,「應增加帝國陸軍駐滿洲的兵力」和「進行必要的海軍設施」。

看下當時日方處理滿蒙問題方針綱要(1932年8月12日)內閣會議決定(鬼子狗角度)一、對於滿蒙,力求在帝國的支援之下,使該地在政治、經濟、國防、交通、通訊等各種關係上體現作為帝國生存的重要因素的作用。二、由於滿蒙的現狀可以脫離中國本部政權而獨立,成為一個政權統治下的地區,應逐步誘導,使它具有作為一個國家的實質。三、現在主要由帝國擔任維持滿蒙的治安。將來,維持滿蒙的治安及保護南滿鐵路以外的鐵路,主要由新國家的警察或形式上類似警察的軍隊來擔任。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應設法建立或改革新國家維持治安的機關,特別要使日本人成為領導骨幹。四、將滿蒙地區作為帝國對俄對華的國防第一線,不允許有外來的搗亂行為。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應增加帝國陸軍駐滿洲的兵力,以適應這種情況,也應進行必要的海軍設施。不允許新國家的正規陸軍存在。五、恢復我國在滿蒙的權益,並加以擴充,應以新國家為談判的對方。六、在實行以上各項措施時,竭力避免與國際法或國際條約相牴觸;其中,關於滿蒙政權問題的措施,由於《九國公約》(《九國公約》全稱為《九國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1921年2月6日美國勾結英、法、日、意、比、荷、葡和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於1925年8月5日起生效。該條約虛偽地宣稱:「重中國的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但同時重彈「機會均等、「門戶開放的老調,否認日本在中國的特殊權益」和壟斷地位,以實現帝國主義列強共同侵華的目的。)等的關係,儘量可以採取由新國家方面自動提議的形式。七、為了貫徹帝國有關滿蒙的政策,必須迅速設置統制機關。但目前應維持現狀。

偽滿洲國溥儀蠟像

這就是典型的道貌岸然、表裡不一;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相關焦點

  • 日佔時期,日本對偽滿洲國和對臺灣的政策有什麼不同?
    文|北冥有魚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從1895年起至1945年,日本對臺灣進行了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自1931年日本佔領我國東北,而後扶植廢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在這兩地,日本的統治政策有何不同?臺灣的「專制高壓」統治在1895年-1945年這50年的殖民統治時間裡,日本毫無忌憚完全將臺灣作為其附庸國來進行嚴控的統治,主要表現在政治高壓,經濟附庸,文化同化等方面。
  •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47   來源:   荷蘭殖民主義者在臺灣的統治長達38年。在這38年中,他們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進行殘酷統治。
  •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真相
    9日文章】題:日本治臺推行的奴化教育(作者李谷城)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日前大放厥詞,美化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推行的殖民教育日本佔臺後即實行新聞管制,禁止華文報紙發行,強行推行日文教育。 1922年臺灣殖民當局實行「日臺共學制」,規定在公立學校裡的新生錄取率,日籍學生佔61.
  • 日本人統治下的偽滿洲國
    2-日本策劃組織到關東軍司令部「請願」的蒙古上層人物和藏傳佛教僧侶代表。 4-偽滿洲國「建國宣言」全文。〔偽滿皇宮博物院收藏〕
  • 偽滿皇宮:日本侵略東北 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
    偽滿皇宮博物院是由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居住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宮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現存的三大宮廷遺址之一,同時也是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 偽滿皇宮博物院佔地面積25.05萬平方米,開放的景點達到了30多處,其中展覽面積4.7萬平方米,推各類原狀陳列、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50餘個。
  • 二戰後期,偽滿洲國成為了亞洲第一經濟體,為何日本卻放棄了?
    但是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一度成為日本人的殖民地,那麼在這段時間裡,日本扶植建立的偽滿洲國,經濟實力怎麼樣呢? 康熙七年明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關外實行徹底的禁封政策。
  • 日本對朝鮮殘酷的殖民統治和「三一起義」的爆發
    他們在朝鮮「把一切最新的技術發明和純粹亞洲式的刑法結合在一起,空前殘酷地掠奪著朝鮮」,對朝鮮實行專橫殘暴的武斷政治。日本帝國主義在朝鮮設立了軍事官僚的總督統治機構,總督由日本軍閥頭目充任,直接隸屬於天皇,擁有行政、司法、立法一切大權。日本殖民當局制定了保安法、報紙檢查法,刑事令等許多殘暴法令,對於違反法令的朝鮮人實行了殘酷鎮壓,大批朝鮮人被捕入獄。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一)
    對臺灣民眾來說,永遠忘不了日寇在臺灣實行殘酷統治的歷史。日本在臺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悲慘的一頁。殘酷統治   日本佔領臺灣50年,派出19任總督,作為統治中國臺灣地區、實施殖民統治的最高指揮。
  • 韋民:英式殖民統治有哪些獨門絕技?
    如此反差不僅反映了它們之間綜合實力的此消彼長,也相當程度上彰顯了它們在政治理念、國家治理、對外思維和行為策略上的不同適應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這從它們之間的不同殖民統治方式及其對比鮮明的後果上可見一斑。不同的殖民統治方式不僅意味著不同的歷史效應,也預示著小國間差異化的歷史「宿命」。那麼,英國殖民統治方式究竟有何獨特之處或比較優勢?它產生了哪些延宕至今的後繼效應?
  • 近三百座神社成為殖民武器
    偽滿洲國建立後,伴隨日本軍事侵略、經濟侵略的進程,尤其是1937年,日本七大國策之一——《二十年百萬戶移民計劃》的出臺,神社數量急劇增加。自1932年9月建立敦化神社起,10年間,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神社達到221座。到偽滿洲國垮臺前,日本已經在東北建立大大小小的神社295座。 神道教充滿軍國主義色彩 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載體。
  • 偽滿洲國為何要為拉美小國薩爾瓦多推銷咖啡豆
    薩爾瓦多的咖啡豆之所以能在我國東北地區暢銷,完全是偽滿洲國的功勞。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由於東北軍沒有抵抗,日本輕鬆佔領了中國東北上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為了維持在東北的統治,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偽滿洲國是個徹頭徹尾的偽政權,是日本人扶植的傀儡政權。這個政權不僅在國際上沒人承認,還讓日本陷入了空前的外交孤立。
  • 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
    致此,英國通過刺刀、洋槍與大炮的野蠻徵服,實現了對中國香港地區領土的佔領。建立港英政府,是英國在香港殖民統治的重要一環1843年6月26日,英國利用《南京條約》換文生效的時機宣布香港為英國「直轄殖民地」,派璞鼎查為首屆香港總督。港英政府遂告成立。香港總督,又稱港督,是港英政府中擔負最高首長職責的人。
  • 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實際上,論戰的實質是怎樣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五十年的歷史。        如何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段歷史?可以藉助歷史研究中,關於主觀動因和客觀效果的關係來分析。主觀動因方面,日本佔據臺灣的目的是為了掠奪臺灣的資源,以促進日本國內的發展,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絕不像「獨派」宣稱的那樣,日本統治臺灣的目的是為了建設臺灣、為臺灣人民創造幸福。
  • 偽滿洲國為何將「首都」建在長春,而不是清朝的龍興之地瀋陽?
    位於東北吉林的長春,其實是一個很年輕的城市,長春從建城至今只有2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九一八事變後,與東三省一起淪陷日本帝國主義手中的長春,居然成為了日本一手炮製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的「國都」,並改名為「新京」。
  • 日本侵略者建立的「偽滿洲國首都新京」歷史回眸
    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仿照日本國會大廈設計建造 "新京"(しんきょう、Hsinking)特別市,即長春,偽滿洲國的首都、特別市,偽滿洲國的政治
  • 偽滿洲國的事都是日本人說了算
    他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長大,有很多人生經歷,對日本的侵略行徑有深刻認識。前些年郎老寫了一本自傳叫《烙印》,裡面就回顧了他在當時的生活,並且也提出了一些觀點。  張瑩瑩(瀋陽養老中心護理長):  郎老平時很愛寫文章,愛投稿。我幫他打字、寄信。他這麼大年紀,還關注時事,關注中日關係,挺難得的。這大概就是他們那一代人的使命感吧。
  • 日偽統治下的長春老照片: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血淚建起的現代都市
    1932年3月9日,隨著侵華日軍攛掇清朝廢帝溥儀在長春成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並就此改名「新京」,開啟了這座城市一段充滿血淚的歷史。
  • 韓國、「偽滿洲國」「太上皇」日本最大陰謀家最後結局如何
    就在日本「保守派」和狂熱派相互傾軋的時候,坂垣徵四郎、石原莞爾、土肥原賢二這三個貨製造了九一八事變。對於九一八的戰果使日本狂戰份子得到了空前的膨脹,當然這三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一路平步青雲。1932年2月25日,這一天偽「偽滿洲國」宣告成立,南次郎的目的實現了。1934年12月,南次郎被任命關東軍總司令兼駐滿特命全權大使。這個特命全權大使到底是什麼呢?全權大使具有行政監督之權,作為日本駐「偽滿」最高外交官。而這也使南次郎成為了「偽滿洲國」之「太上皇」。每次南次郎與溥儀會見時,溥儀誠惶誠恐唯命是從。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二)
    作為日本殖民當局法西斯統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進行瘋狂掠奪。1895年通過實施「官有林野取締規則」,強佔全臺94.15%的山林原野。  殖民當局強佔了絕大部分土地和山林後,對廣大農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就土地稅一項,1905年收取地稅300萬元,1933年高達570餘萬元。就糧食來說,1900年稻米年輸往日本1400公噸,佔當年臺灣米生產總量的0.46%;到1934年,年輸入日本51.5萬公噸,佔當年生產總量的40%以上。
  • 近三百座神社成為日本殖民武器
    偽滿洲國建立後,伴隨日本軍事侵略、經濟侵略的進程,尤其是1937年,日本七大國策之一——《二十年百萬戶移民計劃》的出臺,神社數量急劇增加。自1932年9月建立敦化神社起,10年間,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神社達到221座。到偽滿洲國垮臺前,日本已經在東北建立大大小小的神社29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