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式料理,可能第一反應會是鮮美的壽司刺身、考究的懷石料理,或是大氣的會席料理這樣一些略「高大上」的美味,拋開這些「高大上」製造出來的距離感, 日料實際上也可以是溫馨而親切的。
比如選一碗心儀的日式丼飯,就有可能更加迅速的拉近你與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國的距離感。TA大概是比壽司、拉麵來的更加日常又不失經典的的平民級美食。今天,這就來告訴你怎樣挑一碗心儀的日式丼飯。
當在吃丼的時候在吃什麼
丼(Donburi)是日文漢字,音同dòng。據說「丼」最早是形容米粒落入大碗中的聲音,其字面意為「碗」,表示一種日式家庭飯食:熱騰騰的飯上覆蓋著精心烹調的菜餚一起食用,是丼的特殊之處。配料和淋醬、沾醬融合在一起所產生的獨特美味,是丼的魅力所在。
丼飯料理是這種日本傳統且受歡迎的國民美食,它所代表的是平淡與溫馨,是一種撫慰人心的幸福。如果非要有所比較的話,它就如我們最平凡的蓋澆飯。
無肉不歡主義者的良選
親子丼(おやこどん)
誕生於明治年間的「親子丼」可以說是是日式蓋飯的鼻祖,距今已將近有100多年的歷史。「親子丼」取自日語中的漢字詞 「親子丼」(おやこどん)而來,字面直接翻譯是指「雞肉雞蛋蓋澆飯」的意思。因為雞肉和雞蛋就像人類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所以雞肉雞蛋蓋澆飯則在日本就被取了這麼個有意思的名字。
雖然名字一解釋起來有那麼點殘酷,不過作為日式料理的看板產品,親切的味道還是十分為大眾食客所接受和喜愛的。鮮嫩的雞肉配上濃稠的蛋液,加之清新的洋蔥覆在熱騰騰的米飯上,攪拌時,蛋液與米飯充分融合,粒粒包裹,香滑又濃鬱的味道和剛剛好一碗的分量,平淡的日常裡也能吃出熱騰騰的滿足感。
製作步驟:
1、雞腿切一口大小,雞蛋打散;
2、洋蔥切絲 ;
3、50ml米酒加入鍋中;加入50ml味淋;加入50ml醬油;加入洋蔥和雞肉小火煮滾。煮至食材均已煮熟的程度;
4、加入蛋液,蓋上鍋蓋,燜煮約15秒後熄火。若不喜歡雞蛋太生,可再多燜一會兒;
5、準備好一碗米飯,將煮好的材料倒在米飯上,上面放一點蔥即可。
小訣竅
1、醬汁不要煮太久,久了就沒有那麼香咯!
2、放一點辣粉也會增加香味哦!
勝丼(カツ丼)
勝丼,即「炸豬排蓋飯」,由於勝丼(KATSUDON)的KATSU(即炸豬扒)在日語中的發音同「勝利」的「勝」字一樣,為討個好彩頭,這道日式丼飯也因此多被稱作「勝丼」。甚至很多人也會在考試或比賽前來上一碗,以求勝利。
精心炸制的豬排濃鬱卻不帶腥羶,滿滿都是清香,完全吞下無一絲肉渣,油脂也沒有貼在唇舌間,乾脆利落。點綴上洋蔥配以滑蛋一同入碗, 肉汁飽滿的炸豬排,與鮮滑柔軟的滑蛋融入在一起,愈使得一個簡單的組合煥發出新的鮮嫩,據說「勝丼」也眾多日式丼飯裡點單率最高的一款呢。
製作步驟:
1.先將蛋分成兩份後打散,洋蔥切絲備用 ;
2.裡肌肉先劃斷筯膜,再以刀尖略微刺幾下後,將兩面均勻撒上鹽和胡椒粉並略微拍至入味;
3.接著依序沾上麵粉、蛋汁和麵包粉後,以手略微壓一下並放至反潮,再放入140-150度的油鍋中炸至定型後,翻面繼續炸至浮起,再起鍋瀝油後切塊備用;
4.鍋中倒入1杯昆布高湯、酒、味霖、柴魚醬油和糖拌勻煮開後,再轉中火繼續煮l分鐘成為醬汁備用 5.丼鍋中倒入半杯醬汁、洋蔥絲和適量的昆布高湯煮開,再放入豬排塊,然後淋入另一份的蛋汁,再蓋上鍋蓋燜煮10秒鐘後,熄火燜1分鐘,再起鍋盛在白飯上即可完成 。
廚師叮嚀:
*裡肌肉若未先劃斷筋膜,則烹煮後會使肉排捲曲 *因為豬排還需放入醬汁中煮,所以只需炸至浮起,大約為7-8分熟即可,而不必炸至全熟,以免口感太老。
牛丼(ぎゅうどん)
牛丼,即牛肉蓋飯,作為戰後才興起起來的食物,牛丼在日本人餐桌上流行開來要卻花了不少時間。似乎在分量制霸所有肉食日式丼飯,尤其是在日本,萬一那天早晨一不小心點了一份牛丼,滿滿端上來一碗,一片一片厚厚的牛肉片蓋住整碗,頗有深不見底之震撼。
牛丼的製作方式並不複雜,甚至相對與其他的日式丼飯都要來的簡單許多,在碗內盛上米飯後,上鋪一層碎牛肉片和洋蔥絲,即可立即食用,「快速、便宜、好吃」似乎是牛丼留給這個大眾化丼飯的印象。食用時可配以醃製的洋薑絲也可以在牛肉片上打上一顆半熟溫泉蛋,Q 彈的米飯,加上滑嫩的牛肉再搭配蛋黃的香氣,戳中心尖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製作步驟:
1.先將洋蔥切絲備用;
2.鍋中燒熱1大匙油,先放入一半的洋蔥絲和牛肉片以筷子撥散炒熟,再加入昆布高湯、酒、味霖和柴魚醬油煮開後,轉小火繼續煮5分鐘備用;
3.待食用時,再放入另一半的生牛肉片和洋蔥絲涮至牛肉一變熟,即立刻起鍋和之前已經煮軟的洋蔥和牛肉一起盛在飯上,再淋上醬汁即可完成。
廚師叮嚀:
*牛五花肉油脂多且耐煮較為適合
*將牛肉和洋蔥絲分成2部份煮再一起食用,可同時享受2種不同的口感
海鮮愛好者看過來
天丼(天どん)
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而天丼(天どん)即「天婦羅蓋飯」,則主要是把炸好的天婦羅(多是蝦或魚)再加上少許蔬菜如茄子、蓮藕等淋上醬汁,再放在飯上而成。
黃金時間內酥炸完成的天婦羅滿盛上桌,特殊的海鮮與油炸過後的麵包糠想起撲鼻而來,沾一點秘制醬汁,柔軟的恰到好處的米飯,粘附些許醬油,微甜胃鹹。食用漸半時,將半熟的溫泉蛋戳破,讓蛋液充分與米飯混合,多層次的豐富口感,吃一碗恰到好處的溫柔。
製作步驟:
1.將面衣材料中的低筋麵粉、玉米粉過篩;青椒洗淨切片備用;
2.明蝦挑去腸泥,剝除蝦殼及尾部劍型尖刺(保留尾殼)用刀刮除尾殼上含有水分的黑色薄膜,並在蝦腹處斜劃2∼3刀,按壓蝦背使蝦筋斷裂,再拉長蝦身備用;
3.將面衣材料中的蛋黃打散後加入冷水調勻,再加入作法1的過篩粉類拌成面衣備用;
4.將作法2的明蝦撒上少許鹽、胡椒粉,再沾上薄薄一層低筋面煳(份量外),並裹上作法3的面衣後,放入180°C油溫炸至酥脆撈起;
5.海苔片裹上面衣炸酥撈起;青椒片直接素炸後,撈起瀝油備用;
6.白飯盛入丼碗中,淋上適量天丼醬汁於白飯上,鋪上作法5的青椒片、作法4的炸明蝦後,再淋上一次天丼醬汁,最後擺上作法5已炸酥的海苔片即可。
海鮮丼
「海鮮丼」並非如上述「親子丼」或「天丼」般是單獨的一道日式丼的稱呼,而是「海鮮日式丼飯」的總稱。根據時令的不同和海鮮丼的菜單也會相應的發生改變,你既可以選擇菜單上既有的海鮮丼種類,也可以選擇自己搭配組合,單一的魚籽丼,海膽配鮭魚丼,或是甜蝦金槍魚等四拼丼都是常見的海鮮丼形式可以。
不論是選擇怎樣的海鮮搭配,唯一不變的是生鮮的食材一定是滿滿的鋪滿整個碗端上來,一碗新鮮鋪好的海鮮丼,四散在口腔裡鮮甜的的味道,是大顆的魚籽和海膽相融的甜美,也能是鯛魚、元貝的極鮮,還可以是三文魚搭鵝肝牛油果的創新。「澆頭」是生鮮的海鮮、飯是冷的壽司飯,碗底一層薄薄的鮮醬油,鮮到忘乎所以都毫不誇張。
鰻丼(うなぎどん)
鰻魚是日本人在夏季必吃的食物,既好消化又能提振食慾,因野生鰻魚一應難求,「鰻魚丼」也在眾多日式丼飯之中自帶了些許高貴的矜持。把烤好的鰻魚切成小段,鋪在熱騰騰淋好醬汁的米飯上,一份新鮮出爐的鰻魚飯,或許能拯救岌岌可危的食慾。
鰻魚燒法分白燒與蒲燒之分,秘制的醬汁則是一碗鰻魚丼屬畫龍點睛的關鍵因素,好一點的鰻魚店尤其講究,醬汁都是根據自家的秘方。好的醬汁可以吊出鰻魚的鮮味,引出米飯的清香,在吸收了醬汁之後也柔軟而有嚼勁。甜鹹適度的口味,一口氣幹掉整碗都不會帶來絲毫的負罪感。
請點擊「在看」喲 ❤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