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巽】
旅寄於外,而無所容,則必入矣。《序卦》曰:旅無所容,故受之以巽。
巽卦,巽下,巽上。辭曰: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巽,入也。一陰伏於二陽之下,其性能巽以入也,其象為風,亦取入義。陰為主,故其佔為小亨;以陰從陽,故又利有所往。然必知所從,乃得其正,故又曰利見大人也。以巽是象風之卦,風行無所不入,故以「入」為訓。若施之於人事,能自卑巽者,亦無所不容。然巽之為義,以卑順為體,以容入為用,但能用巽者,皆無往不利。然大人用巽,其道愈隆。巽以一陰入於二陽之下,陰有能而順乎陽以致用,故小亨而利有攸往利見大人也。此所以示眾生者,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利見大德之人,是為風者無孔不入,是誡防小人之鑽營也。
巽卦《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風既相隨,物無不順。君子,謂遁乾也。巽為命,重象。巽為號令,兩巽相隨。法教百端,令行為上,貴其必從。隨,相繼之義。命,風象。申命,隨風象。行事,即行其所命。三復申戒,然後見之行事,則民曉然於吾意之所在而易從也。所以古之為令者,必反覆申明之,然後事必行。此所以示眾生者,凡事必三令五申,然後行之。若無申令而行則必亂,申令而不遵者必懲,此君子所以治國也。
巽卦初六曰:進退,利武人之貞。初六處令之初,法未宣,著體於柔巽,不能自決,心懷進退,未能從令者也。成命齊邪,莫善威武,既未能從令,則宜用武人之正,以整齊之。初以陰居下,為巽之主,卑巽之過,故為進退不果之象。若以武人之貞處之,則有以濟其所不及,而得所宜矣。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志疑」者,欲從之,則未明其令;欲不從,則懼罪及巳,志意懷疑,所以進退也。武非行令所宜,而言利武人者,志在使人從治,決之以武人之貞,則志治而天下事不難治矣。此所云武人之貞。即彖所云有攸往而見大人者也。武人負其力而不貞於君,志亂也;及其治也,則以貞於其君為利。必所以示眾生者,行令之初,因其宣未達,故令行而不止。武人之貞者,是為必使武人受其治,武人不貞,也其勢必危。故為君者,以治武人而令其順,是治之首要也。
巽卦九二曰: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九二處巽下體,而復以陽居陰,卑巽之甚,史謂祝史,巫謂巫覡,並是接事鬼神之人也。紛若者,盛多之貌。卑甚失正,則入於過咎。人有威勢,易為行恭;神道無形,多生怠慢。若能用居中之德,行至卑之道,用之於神祗,不行之於威勢,則能致之於盛多之吉,而無咎過。古之尊者坐於床上。卑者拜於床下。九二以剛居陰,不能自安,過於卑巽,有巽在床下之象。然當巽之時,不厭其卑,而二又居中,不至已甚,故為能過於巽,而丁寧煩悉其辭,以自道達,則可以吉而無咎,亦竭誠意以祭祀之吉佔也。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紛,變。若,順也。用卑巽於神祗,是行得其中,故能致紛若之吉也。中則不亢不諂。紛然而求人者,非吉之道也,其所以吉者,居得其中,用事之地也。故能以居中而施至卑於神祗,而不用之於威勢,則乃至於紛若之吉,而亡其過矣。此所以示眾生者,處卑位而不意氣用事,以敬鬼神之心而行規蹈距,以保言行適中,則可少生過錯,終得其吉。此易之告人者,位卑而能積其德,聚其勢,是為得其無咎之道也。無咎而得吉,則終能致之於盛上之尊也。
巽卦九三曰:頻巽,吝。頻者,頻蹙憂戚之容也。九三體剛居正,為四所乘,是志意窮屈,不得申遂也。既處巽時,只得受其屈辱也,頻蹙而巽,鄙吝之道。過剛不中,居下之上,非能巽者。然下既乘剛,上又臨之以巽,不得不勉而為之,而屢巽失,故有吝道也。故聖人不貴無過,而貴改過。屢失屢復,復在失後,故雖厲無咎。頻巽頻失,失則巽後,故吝。又巽與復不同,復則天心之來,心本難純,故以頻復為無咎。巽不過卑巽之一節而已,乃不出於中心,失而復改,改而復失,故為可吝。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以剛居剛,非能巽者,勉強學巽,時或失之,故志窮則不止於志疑,疑可治而窮則吝矣。所以前倨後恭,窮盛不安。乘陽無據,為陰所乘,號令不行,志意窮屈,所以為吝也。此所以示眾生者,處不利之道,當具及時應變之能,所謂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君子不患有過,患有過而不知改也。所以易之誡者,志窮而不思變則吝也。
巽卦六四曰:悔亡,田獲三品。三品者,一曰乾豆,二曰賓客,三曰充君之庖廚也。六四有乘剛之悔,然得位承尊,得其所奉,雖以柔乘剛,而依尊履正,以斯行命,必能有功,取譬田獵,能獲而有益,莫善三品,所以得悔亡。然四得陰之正,能巽以入,故無失而有得也。陰柔無應,承乘皆剛,宜有悔也。然以陰居陰,居上之下,其悔可亡。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有功」者,田獵有獲,以喻行命有功也。陰柔得正,為巽之主,順乎九五陽剛中正之君,此休休有容之大臣,天下賢才皆樂為用者也,故如田獲三品而有功。此所以示眾生者,凡事行正則有獲,故中正者能行其正,即使有失,也終有得也。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九五蓋德位相稱者也,故得其巽之貞,而亦吉,亦悔亡,亦無不利。然事既變更,則是無初,變更得正,所以有終。又必丁寧於未更三日之先,且豫揆度於既更三日之後,則吉也。此所以示眾生者,應時之變,必中而得正,惟正而有終。
巽卦上九曰: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兇。上九處巽之極,巽之過甚。斧能斬決,以喻威斷也,巽過則不能行威命。命之不行,是喪其所用之斧,失其威斷,是正之兇,故曰「貞兇」也。此上九亦以剛居柔、喪其資斧。旅道宜柔,故剛居柔者得。巽戒過柔,巽之極而居柔、失所斷矣。又旅四離體為戈兵,巽上九在互離之外,故有喪資斧之象。
《象》曰「巽在床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兇也。處上窮巽,故過在床下也,正理須當威斷而喪之。上九處「巽」之極,故皆「巽」於床下。而上九陽亢於上,非能下人者也,有用斧之意焉,特以處於無位之地,故喪其斧也。以上下言之則「正」,以勢言之則「兇」。此所以示眾生者,物極必反,道盡途窮,故凡事當留有餘地,方不至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