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長者飯堂服務 老人盼菜式更豐價格更低

2020-12-13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近日,《廣州市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公開徵求公眾意見。《辦法》提出,在廣州居住的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居家老年人,接受助餐配餐服務可享受就餐補貼。各長者飯堂將進行年度評估,評估不合格且拒不配合整改或經多次要求整改不到位的,其服務合同將被終止,且2年內不得參與廣州市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

去年11月,南都民調中心曾經對市內部分長者飯堂服務展開測評及問卷調查。時隔大半年,南都民調中心於8月10日至8月17日再次針對長者飯堂服務開展問卷調查,並實地走訪了市內10個長者飯堂。

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半受訪者滿意長者飯堂服務;提高餐食質量、進一步降低價格是呼聲最高的建議。南都記者(研究員)實地走訪則發現,部分長者飯堂與社區其他設施共用場地,可能影響用餐體驗;個別與餐飲企業合作的長者飯堂悄然撤下標識,令人難以辨識;還有受訪者提出擴大長者飯堂補貼範圍、優化訂餐方式等建議。

知曉度 近半受訪者不了解長者飯堂

廣州市民政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有1036個長者飯堂,遍布各個街鎮社區。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0%的受訪者對長者飯堂有所了解,44.74%表示聽過但不了解,另有5.26%表示未聽過相關服務。

在去年的問卷調查中,受訪者對長者飯堂的知曉度為32.33%。可以看出,市民對長者飯堂的知曉度較去年有明顯上升,但仍有近半受訪者不了解長者飯堂服務。

相關政策宣傳不足可能是部分受訪者對長者飯堂了解不足的原因之一。有參與長者飯堂服務的社工向研究員透露,自己所服務社區的居委人力有限,很多時候一些政策只能作簡單的電話通知或介紹,沒時間逐一上門溝通。

「一些長者出門不便,來往的人比較少。他們對這些服務沒什麼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她認為,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招募志願者、購買社工服務、村/居委增聘人手等方式,儘可能逐一上門了解社區內長者的生活情況,判斷對方是否需要配餐或其他服務。「老人家畢竟不如年輕人,有很多事情靠電話沒辦法講清楚。上門溝通還可以了解他們的實際狀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

滿意度 七成半受訪者滿意長者飯堂服務

本次調查中,42.11%的受訪者有過在長者飯堂用餐的經歷。問及選擇長者飯堂的原因時,81.25%認為去飯堂吃飯更方便,不用自己做飯;68.75%看中長者飯堂價格實惠;31.25%認為長者飯堂菜式豐富;也有25%認為長者飯堂的食品安全有保障。

張阿姨告訴研究員,孩子平時都要上班,自己一個人在家煮飯不好搭配,從去年開始,她來到自家附近的天河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長者飯堂就餐。她認為長者飯堂提供的菜式葷素搭配合理、食材新鮮,加上環境不錯,工作人員也盡心盡職,自己對長者飯堂的服務頗為滿意。

還有不少受訪者的看法和張阿姨類似。調查結果顯示,18.75%的受訪者對長者飯堂的就餐體驗非常滿意,56.25%表示比較滿意,18.75%認為體驗一般,僅6.25%表示比較不滿意。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問卷調查中,對長者飯堂就餐體驗滿意的受訪者佔比83.34%,不滿的受訪者僅佔5.55%。今年受訪者對長者飯堂的滿意度略有下降。

有受訪者在調查中提到,周邊社區長者飯堂的訂餐方式不夠人性化,想訂餐必須提前一周聯繫社工,且一旦下單就無法取消。「訂了就不能退,如果出門要回去吃飯,不去吃又浪費。」因此,部分受訪者希望訂餐機制能作出調整,哪怕不能現點現賣,改為提前一天預訂也方便不少。

溝通度 超八成受訪者不清楚監督渠道

調查中還發現,高達81.58%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對長者飯堂的監督或投訴渠道。這一情況明顯不利於市民對長者飯堂服務的溝通反饋。

研究員在走訪過程中也發現,有部分與餐飲企業合作的長者飯堂悄然撤下相關標識,普通市民很難發現該處是長者飯堂。

廣州市民政局公開數據顯示,天河區冼村街楊箕東社區助餐服務點位於保利克洛維一期二樓,由某連鎖餐廳經營。但研究員在店外未找到任何長者飯堂標識,只在店裡部分餐桌邊角位看到一張心形標語牌,上面寫著「冼村街大配餐長者專座」。當研究員嘗試諮詢店員時,對方表示這裡依然是長者飯堂,門店以前掛有牌子,後來摘了下來;店員並未告知撤牌的具體原因。

研究員按照市民政局提供的名單來到荔灣區逢源街道華貴社區愛心助餐點,看到該地址為某連鎖腸粉店,但店鋪內外均未見有任何關於長者飯堂的標識。

  心聲

1

  盼望選址離居民區更近

研究員面向全體受訪者了解對長者飯堂的建設和運營有哪些建議時,提高餐食質量、降低價格是呼聲較高的建議,分別佔比78.95%和73.68%;也有52.63%的受訪者希望改善飯堂環境和衛生情況;42.11%希望飯堂選址離居民區更近。

針對餐食質量的問題,研究員進一步了解得知,部分受訪者並非認為食材本身有問題,而是覺得其味道或烹飪方式過於清淡,一時間未能習慣。

據了解,不少長者飯堂考慮到長者身體健康,更傾向於採用低鹽低糖的烹飪方式,因此飯菜味道普遍偏淡,口感上缺乏吸引力。有受訪者表示:「我知道低鹽更健康,但是一連五天都吃這種沒味道的菜,真的沒什麼胃口。」

研究員留意到,本次徵求意見的《辦法》在餐食標準上明確指出:長者飯堂根據老年人生理特點、身體狀況和時令變化,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和禁忌,制定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食譜;每周或每月更新食譜。

考慮到健康因素,部分患有基礎疾病的長者確實不宜食用鹽、糖含量較高的菜式。各個飯堂或許可以從食材上的多樣化上儘量吸引長者,或者考慮向沒有基礎疾病的長者提供不同鹽、糖含量的菜單,照顧不同長者的飲食習慣。

至於餐食價格方面,本次調查中,研究員了解到,目前不少區和街鎮已對在長者飯堂用餐的廣州戶籍老人發放用餐補貼。問及長者飯堂的用餐價格時,37.5%的受訪者表示每餐在11-15元之間,31.25%表示每餐在6-10元之間,也有31.25%表示每餐價格在5元或以下。就目前的定價,68.75%的受訪者認為價格適中,25%認為價格便宜,僅6.25%認為較貴,但可以接受。

2

  希望擴大用餐補貼覆蓋範圍

也有受訪者希望相關部門能擴大用餐補貼的覆蓋範圍。仲伯多年來都在廣州工作並繳納社保,退休後也留在廣州生活,但因為戶口沒有遷到廣州本地,因此無法享受長者飯堂的用餐補貼。他建議,長者飯堂這類福利可以適當放寬限制,允許在廣州繳納社保滿一定年限的老人享受同等待遇。「我退休前一直在廣州工作,社保也是在這裡繳的,同樣一份午餐,我要多交幾塊錢,感覺不太公平。」

《辦法》確實未提及非廣州戶籍老人可否享受長者飯堂就餐補貼。根據《辦法》規定,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居住的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居家老年人接受助餐配餐服務可享受就餐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次就餐費用的四分之一,最高不超過3元。就餐補貼在老年人給付就餐費用時自動扣減。區民政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也可在報上級財政、民政部門備案後,擴大轄區內助餐配餐服務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標準。

隨著市級財政補貼的落實,再加上各區現有的補貼,長者飯堂的用餐實付價格或許還有下調空間。如果可以進一步擴大補貼範圍,相信能惠及更多長者。

3

  建議優化就餐環境和設置距離

至於就餐環境欠佳和位置距離遠的問題,研究員留意到,雖然廣州已建立過千家長者飯堂,基本實現各區街鎮全覆蓋。但目前不少社區的長者飯堂設置在星光老年之家、村/居委等場所,由於場地空間有限,經常處於一室多用的狀態。以荔灣區大崗元社區為例,其長者飯堂同時也兼作社區康復室,室內有一股明顯的膏藥味,用餐環境確實相對欠佳。此外,在個別面積較大的村落/社區,一些住處較偏遠的老人前往長者飯堂距離始終較遠,只能依賴送餐服務。

《辦法》同樣針對其中部分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優化長者飯堂的選點和服務。根據《辦法》,各區應當按照「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原則,綜合考慮本區老年人狀況、用餐服務需求、服務資源、服務半徑等因素,合理布局長者飯堂。長者飯堂選址應當臨近老年人集中居住或活動區域、步行通達性好、便於尋找的顯著位置,儘量設置在首層,不得設置在戶外或辦公場地內。設置在其他樓層的應配備電梯、無障礙坡道等無障礙設施。

  溫馨提示

  8月22日前可提出建議和意見

《廣州市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管理辦法》正在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對《辦法》的徵求意見稿提出建議和意見(含公平競爭審查意見)的,請於8月22日前向廣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反映或提交。

郵寄地址:廣州市西湖路99號廣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郵政編碼:510030)

電子郵箱:fulichu@gz.gov.cn

網上意見徵集:http://www.gz.gov.cn/hdjlpt/yjzj/answer/6070

  延伸閱讀

廣州城市生活地圖

上線1036家長者飯堂數據

為方便市民快速查詢身邊的長者飯堂,廣州城市生活地圖上線了廣州各區共1036家長者飯堂數據。市民只需打開城市生活地圖,點擊長者飯堂專題,即可瀏覽全市各個長者飯堂的具體位置及聯繫方式。

市民可以從多個渠道進入廣州城市生活地圖。用戶點擊「咩事」微信公眾號的「我有後臺-城市生活地圖」、打開南方都市報APP並關注小圈「廣州城市生活地圖」、掃描文末二維碼,均可打開城市生活地圖。

除了長者飯堂外,廣州城市生活地圖還將定期上線更多類型的公共場所數據,完善城市生活地圖的各項功能,逐步囊括文博科普、運動健身、旅遊休閒、教育培訓、母嬰服務、公共健康、長者服務、公共出行、食在廣州九大領域,為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同時也歡迎熱心用戶主動反饋更多信息,協助產品團隊不斷補充數據,改進和完善數據的呈現方式。

  調查說明

南都民調中心於8月10日至8月17日開展街頭問卷調查及實地走訪。受訪者中42.11%有過在長者飯堂用餐的經歷;從性別來看,受訪者中男女各佔50%;從年齡段來看,70歲以上長者佔39.47%,50歲和60歲以上長者各佔15.79%,50歲以下受訪者佔比28.95%。

廣州公共服務監測榜第45期

項目出品:南都民調中心

項目監製:謝斌 張純

項目主持:南都研究員 李偉鋒

項目執行:南都研究員 李偉鋒 塗長芳 麥仝歷 實習生 林海瀾

城市生活地圖技術運營:周炳文 謝錦恆 丁淳浩

城市生活地圖美術設計:吳俊澤

城市生活地圖數據採集:實習生 馮夢陽 鄧皓元 方梓茵 於春豔 林海瀾

相關焦點

  • 我是長者飯堂的常客
    花都區居民鄧永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攝 圖集/廣州日報視覺部廣州臉譜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數讀目前,全市長者飯堂共1036個,覆蓋全市街鎮、村居,95%的長者飯堂由社會力量提供,大多融入了醫療護理、健康宣教
  • 南頭鎮長者飯堂 暖胃更暖心
    建設長者飯堂是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為貫徹落實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進一步推進我市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南頭鎮長者晚年生活幸福感,在中山市民政局、南頭鎮政府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9月15日上午,南頭鎮長者飯堂正式揭牌。
  • 我是長者飯堂的常客
    花都區居民鄧永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攝 圖集/廣州日報視覺部廣州臉譜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數讀目前,全市長者飯堂共1036個,覆蓋全市街鎮、村居,95%的長者飯堂由社會力量提供,大多融入了醫療護理、健康宣教
  • 「長者飯堂」暖心房
    我們佛山戶籍60歲以上者,可以辦理老年卡,刷老年卡乘坐公交車地鐵半票優惠價;在廣州坐地鐵也是半票優惠價,但是乘坐公交車我試過卻不行,要購全票,廣佛同城略覺不足。如此看來,六十歲是長者的基本定義稱呼了。有外國媒體稱讚我國的這些長者們為:「最勤奮者已老了」 。
  • 廣州長者飯堂消費升級,天氣轉冷羊腩煲安排上了
    飯菜衛生可口,我們退休老人非常喜歡。」劉奶奶對所在小區富力半島的長者飯堂讚不絕口。11月19日中午,記者走進松洲街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老人們正在其樂融融地吃著午飯,三杯鴨、玉米炒午餐肉、菜心、蟲草花雞湯,三菜一湯最少只要5元錢。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長者飯堂計劃推出晚餐以及煲仔菜等更豐富的選擇。
  • 東莞大嶺山鎮首家「長者飯堂」啟動,15名老人享受助餐配餐服務
    11月23日,東莞市大嶺山鎮首家長者飯堂——大沙村長者飯堂正式揭牌,開啟了該鎮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共有15名老人享受助餐配餐服務。據了解,該鎮首家長者飯堂啟用後,預計12月將全面鋪開全鎮的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為全鎮有需要的居家養老服務對象提供助餐配餐服務。
  • 【讀城】世界進入燒烤模式丨廣州這些區的長者飯堂降價了
    這些區的長者飯堂降價了  廣州的長者真是太幸福了!  目前,廣州的長者飯堂共有925個,100%覆蓋全市社區了,越來越多老街坊愛到這裡吃飯。  現在又有好消息了!不少地方的長者飯堂已經降價了!比如荔灣、增城等地最低只要1元。  而且補貼也越來越多,服務也越來越方便!
  • 長者飯堂下午茶來了!員村老街坊可免費吃
    記者從天河區員村街道辦獲悉,在原來的長者飯堂基礎上,員村街長者飯堂將從下周一開始正式推出下午茶,讓轄區內的老人免費享用,每個長者飯堂下午茶的時間為每周一次,街坊可進行報名預約。長者飯堂吃了兩年,下午茶更有交友氛圍11月13日下午3時,員村山頂社區長者飯堂裡,下午茶即將開席,30多位老人早早就來到了這裡。這裡有包點、糖水還有多種水果,供長者們免費享用。
  • 南華西街長者飯堂10元豐盛午餐,長者贊「平又靚」
    每天中午11時許,廣州南華西街的長者們便會來到「長者飯堂」,挑選廣州酒家出品的午餐,有菜有肉還有湯,10元統一讓利價「平又靚」。長者飯堂:引入廣州酒家讓利配餐隨著老人家越來越多,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也變得迫切需要,「日間託老中心」「長者飯堂」「健康生活館」等活動場所逐漸被建立起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搭建多層次、多類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滿足社區長者老有所養,樂享晚年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中午11時許,有不少老人陸續來到,等待開餐。
  • 2020廣州長者食堂擬實施就餐補貼(補貼標準+條件)
    廣州長者飯堂就餐補貼  條件:  1、在廣州行政區域內居住  2、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居家老年人  補貼標準:每人每次就餐費用的四分之一,最高不超過3元  對於居家養老的老人來說,長者飯堂很好地解決了吃飯問題
  • 廣州白雲區一餐廳變身長者飯堂 供應一周七天午晚餐
    來源:金羊網助餐點提供10多個菜式供老人選擇 文/圖 記者 宋昀瀟 通訊員 雲宣 陳淑嫻原標題:白雲一餐廳變身長者飯堂上午11點左右,一位老人已趕到白雲區太和鎮北村的大眾餐廳等候就餐原來,過去大半年來,白雲區太和鎮一直在持續摸索大配餐的開展模式,今年2月底與大眾餐廳合作,將其打造成了該鎮社區居家養老助餐點之一,長者享受到「專業的」服務,數月來就餐的人數有增無減,上述這位老人正是等候就餐的眾多長者之一。從本月起,該助餐點已擴展至一周七天午晚餐供應。這一「助餐點+餐廳(餐飲門店掛牌長者飯堂)」模式成為白雲區大配餐又一創新亮點,亟待社會慈善力量的支援助力。
  • 部分餐廳人氣不「旺」 如何讓「長者飯堂」充滿家的味道
    據了解,「長者飯堂」是以探索建立保障老年人助餐需求為重點,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企業有償服務、志願者公益服務相結合,社區、個人及家庭共同推進的個性化養老服務。廣東、海南等多地試水「長者飯堂」。事實上,此前,海口多個社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設有類似餐廳,向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
  • 養老服務更智慧,看東漖老人家門口「玩轉」晚年生活
    想把家中老人送至養老院,卻被告知床位不足?白天要上班,怎麼給家裡老人做飯呢?家中長者做完手術,哪裡提供康復護理服務?…… 在荔灣區東漖街,這些養老問題不用愁,東漖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來解決。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東漖街依託家綜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中心設立日託服務區、長者飯堂、護理站等機構,為生活能自理、半自理的老人提供託管日間託老服務、配送餐、醫療康復保健、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緊急呼援等服務,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擴大及維持老人的社交水平,保持身體、心理及精神的健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83歲花都居民鄧永播:我是長者飯堂的常客
    八元錢「舌尖上的幸福」在花都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長者飯堂內,只聽見「嘀」的一聲,刷過社保卡的老人們在大堂排隊等候,接過一盒盒打包好的飯菜。白蘿蔔肉片、雲耳蒸雞、茼蒿,搭配一碗蘿蔔玉米湯,就著綿軟的米飯……拿到一份豐盛的午餐,老人們滿意地回家就餐。「這裡的飯菜都很合我們的口味,跟家裡的飯菜一樣。」
  • 深讀| 機器人炒菜、可做護理……海口這個長者飯堂有點「潮」
    2018年,海口將長者飯堂助餐服務列入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重要內容,探索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社區共同推進老年助餐服務的合作機制。去年重陽節,海口在美蘭區正式啟動首批5家長者飯堂試點,備受社會關注。長者飯堂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它是如何運作的?目前經營效果如何?海南日報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長者飯堂裡的幸福老人。
  • 海口又添9個長者飯堂啦!力爭6月底前主城區全覆蓋
    香噴噴一口悶 眾人助老人笑  海口再添9個長者飯堂,力爭6月底前主城區全覆蓋14日,共有9個長者飯堂作為首批擴大助餐服務試點啟動運營。力爭6月底前確保每個城區街道均有長者飯堂,實現城區社區全覆蓋。下半年,這項服務還會延伸至主城區以外的鄉鎮地區。
  • 黃外社區長者飯堂:溫情常在 長者不孤
    」,為社區老人提供生活、休閒、保健、娛樂為一體的服務中心。黃外社區幹部黃月娥介紹,社區高度關心關愛老人,發動黨員和群眾義務參與長者飯堂和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服務工作,每天輪流安排多名志願者為社區70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健康飲食、護理等服務。同時合理規劃集體土地種植糧食及蔬菜供給長者飯堂,不僅保障了長者飯堂食材供應渠道的衛生安全,而且降低了運營成本。
  • 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 特殊重陽禮物送給農村老人
    10月7日,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圖為老人在瓊山區紅旗鎮土橋社區的長者飯堂內就餐。海口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將深入調研,著力推進長者飯堂向農村擴大延伸,力爭2019年底前在22個鎮分別建設一家長者飯堂,實現城鄉全覆蓋;到2020年底,實現助餐服務與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體社交、醫養結合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協調發展。
  • 3蚊=3菜1湯!望牛墩鎮首批「長者飯堂」開飯啦!
    2020年12月1日,望牛墩鎮首批長者飯堂正式揭牌啟用,開啟瞭望牛墩鎮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首批老人開始享受配餐服務望牛墩鎮首批長者飯堂選取瞭望聯村、官洲村、錦渦村等三個村作為配餐試點村,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委託中堂中明酒店承接運營,村聘請配餐人員或招募志願者協作配送,採取「中央廚房+長者飯堂+送餐到戶」的形式,為望牛墩鎮首批52名配餐對象提供服務。
  • 重陽節敬老 高明區公租房小區長者飯堂開設瀨粉宴
    佛山日報訊 記者陳嘉懿報導:10月24日上午,高明公租房小區舉辦「重陽節·情暖金秋」瀨粉宴,邀請小區內60歲以上老人歡聚一堂,共度重陽佳節。「開席嘍!」隨著一聲吆喝,在公租房小區長者飯堂內舉行的重陽瀨粉宴正式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