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美食之都,火鍋、江湖菜和小面在餐飲界各領風騷。近年來,來自於民間的洋芋飯開滿了重慶彭水的大街小巷,成為重慶美食的又一張名片。
親情洋芋飯 家的感覺
「洋芋飯剛端上桌,就被大家分食一空。」在重慶彭水的鄭件洋芋飯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闖出了名氣,「我們總店是首家洋芋飯莊。」鄭件做洋芋飯比較早,顧客回頭率很高。但回憶起剛開店時的情景,創業的糾結依然歷歷在目,「洋芋飯家家戶戶都會做,客人是否會來店裡吃呢?市場上又沒有。」鄭件在創業之初曾有很多顧慮,但不服輸的他還是選擇了先把店開起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十幾年來,鄭件洋芋飯店從100多平方的小店起步,一家人共同努力,逐步擴店,做加盟到今天成立餐飲服務公司,鄭件洋芋飯店以洋芋飯為招牌美食,越做越好,走上了成功之路。
「要做就要數一數二。」這是商業成功的不變法則。鄭件洋芋飯莊作為彭水最早的洋芋飯莊,吸引了很多遊客慕名而來,遊人入店坐好之後,一份木桶裝的洋芋飯蓋著金黃色的鍋巴端上桌。喜歡吃酥脆鍋巴的客人眼前一亮,撕下鍋巴大嚼起來。滿口的酥脆谷香味道。吃完鍋巴還有更大的驚喜,用菜籽油炒熟的大塊薄片臘肉和著洋芋米飯,幽然的肉香和米香襲人,立即讓人有了大吃三碗的食慾。更重要的是,在店裡,招牌洋芋飯是免費的(和餐巾紙、茶水等僅收3元),客人再點上幾款土家菜餚,就能慢慢地感受有著家的味道的洋芋飯,「縣裡五座橋,交通不便,很多客人還是找到我們店吃洋芋飯。」專家認為,飯店通常以招牌菜作為店名,而鄭件洋芋飯莊以特色飯作為店名招牌攬客,成功開辦了十幾年,這是因為創始人鄭件對餐飲的獨到理解,回歸到了餐飲的本質:顧客進店就送為了吃飽飯吃好飯。據了解,在彭水,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洋芋飯,很多人都是吃著洋芋飯長大的,吃洋芋飯讓人回味家的味道,好吃的洋芋飯讓人找到家的感覺,現在一些家庭因為食材和手藝傳承的原因,做不出好吃的洋芋飯,於是選擇了到洋芋飯莊吃正宗的洋芋飯。據創始人鄭件介紹,作為縣裡第一家洋芋飯莊,縣裡達人等也會來排隊吃洋芋飯,並給予了很好的評價。在彭水,三五朋友相聚吃頓洋芋飯,是稱心的選擇。
品牌經營 整合發展
「最近在做店面裝修,計劃推出小份洋芋飯。」在餐飲追求個性化、精緻化和品牌化的時代,餐飲消費模式也在不斷更新迭代升級。「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鄭件自十六歲入廚行,從普通的勤雜工做起,受到師傅的賞識,先後在重慶飲食服務公司等單位拜名師勤學苦練,後又組建團隊在重慶市區承包廚房數年,「當時月薪一兩萬。」回憶起往昔的崢嶸歲月,鄭件依然頗為感慨。攢滿了人生第一桶金後,鄭件回到彭水創建了「鄭件洋芋飯莊」立業,並將鄭件洋芋飯莊作為品牌商標註冊予以保護。近年來,在重慶的洋芋飯莊越開越多,洋芋飯也越做越好,成為一個餐飲品類的優勢凸顯。觀察家分析,洋芋飯可以和重慶小面類似,作為一個品類向全國推廣。「團隊、技術、研發、推廣等方面要整合經營。」鄭件是廚行專業出身,鄭件師傅的名號在重慶廚行也是如雷貫耳。鄭件希望自家的洋芋飯莊和重慶火鍋、串串那樣引爆加盟,成為餐飲品類中的一匹黑馬。
生態食材 標準烹製
鄭件洋芋飯莊的品牌加盟,第一步是標準化。洋芋飯的標準化是鄭件研究多年的課題,最開始時,鄭件做洋芋飯是一邊自己摸索著做,一邊訪問老師傅學藝,經過了幾輪創新和升級,才有了今日噴香美味的洋芋飯,並且出品品質穩定。「有志者,事竟成。」如今,鄭件已經將洋芋飯的米、洋芋和水的比例調到了最佳的狀態,「難的在於火力控制,火太大,鍋巴會燒焦,火太小,鍋巴沒有硬化,不酥脆。」洋芋飯要走品牌加盟連鎖發展之路,必須做好標準化,只有實現了標準化才可以連鎖複製店面,從而實現品牌化經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鄭件對洋芋飯中洋芋的要求很高,「選用的洋芋來自於武陵山區的高山洋芋,澱粉含量高,入口甜糯。」普通品級的土豆因為澱粉含量低,入口鳴脆磕牙,做不出品質好的洋芋飯。
上下遊協同 抱團發展
在鄭件看來,發展洋芋飯品牌不是自己一家的事,而是和整個彭水所處的武陵山區人民的脫貧攻堅連在一起。「武陵溪水清無塵,武陵桃樹花長春。」古典詩詞描述的武陵山區秀麗崢嶸,物產豐富。武陵山區盛產土豆、臘肉,武陵山珍譽滿全國,過去產業沒發展到好的狀態,是因為交通不便,外運比較難。「現在交通好起來了。」鄭件認為,將洋芋飯做成品牌產業後,將可以帶動洋芋、臘肉的銷售,搞活經濟,帶動地方特色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為山區農戶創造收益。」在鄭件開來,發展洋芋飯品牌是多方共贏的大事業,「縣裡支持。」在鄭件的設想中,洋芋飯可以做成全國品牌。
「浮雲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北宋詩人黃庭堅筆下的彭水景色變幻多姿,引人入勝。近年來,彭水發展旅遊業卓有成效,吸引了很多外地遊客來彭水觀光旅遊打卡。縣裡積極發展旅遊事業,餐飲業做好配套服務的號召得到了洋芋飯莊等餐飲機構的積極響應。「我們是縣裡最早的一家洋芋飯莊,很多客人慕名而來,吃完在網上給予了好評。」彭水旅遊業的發展給鄭件洋芋飯莊帶來了顧客,也讓鄭件有了進一步品牌化發展的目標和動力。
鄭件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前三名,「考試得的獎狀還在。」但因為家境原因輟學入廚行,「學到手藝很不容易。」鄭件對眼前的這份事業很珍惜。愛學習學得好的鄭件心頭一直有著創新發展的幹勁,在鄭件洋芋飯莊有很多方圓兩三公裡的熟客,這些老顧客經常到洋芋飯莊吃飯,但是總期待著吃到新鮮的口感和味道,鄭件則需要經常做好菜品和口味更新來留住客人,縣裡網紅達人來鄭件店裡品鑑菜品後曾說:「很接地氣,大眾消費得起的美味。」除了大眾款的洋芋飯外,鄭件還嘗試著推出了四季豆洋芋飯,糯米鍋巴等新鮮款的洋芋飯,得到了顧客們的如潮好評,「只要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鄭件離開學校在餐飲界取得成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如今,鄭件希望推動洋芋飯轉型升級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希望對接實力機構合作,使洋芋飯的品牌經營更上臺階。
政策扶持 開放加盟
2016年,農業部提出將馬鈴薯(洋芋)進階為主食的戰略發展目標。彭水洋芋是聞名遐邇的地方特產。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彭水洋芋飯發展的後勁更足了。近日,鄭件正計劃將洋芋飯莊重新裝修,推出小份快餐式洋芋飯,在洋芋飯快餐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經營上邁出關鍵一步。和鄭件深入溝通後,他還計劃引入資本,整體籌劃洋芋飯的品牌加盟事業,既讓更多人吃上這一美味,又做好山區特產的銷售,是多方共贏的好事。鄭件認為,隨著洋芋飯標準化工作的完成,加盟洋芋飯這一大眾利好的項目並不難:加盟商店面面積在300平方米左右,裝修風格為體現原生態食材的土家風格。鄭件團隊還為加盟商提供半個月以上的手把手式洋芋飯烹製培訓,學成以後,就可以正式加盟鄭件洋芋飯品牌。
彭水依山傍水,是榜上有名的旅遊目的地,旅遊帶動餐飲業發展,餐飲業為旅遊發展做好配套,彭水洋芋飯發展正處於品牌化和規模化發展的機遇期。做好洋芋飯品牌,建成全國聞名的大品牌連鎖企業,將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帶動山區農業、畜牧業的發展。「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鄭件開來,這是多方共贏的大商機。
後記一:市場專家深入研究後認為,洋芋飯走產業化發展之路,還可以發展方便洋芋飯食品和洋芋鍋巴零食等品類,做好了這些,可以滿足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吃洋芋飯和洋芋鍋巴的需求。運營好了,市場也更為廣闊,更好地帶動當地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帶動鄉親們致富。
後記二:創始人鄭件分析,洋芋飯莊要實現規模化發展,需要專業投資商支持,專業公司整體包裝策劃,有了這兩者的支持,鄭件可以更好的專注做好洋芋飯,做好生態食材基地的統籌規劃,贏得加盟商加盟發展也是順理成章的。專家分析,鄭件洋芋飯莊的發展是和上下遊生態產業鏈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統籌做好上下遊的配套發展,才能成就建設上下遊一體化的大型生態餐飲品牌之夢。
後記三:鄭件作為洋芋飯總店的創始人,取得了廚行立業的成功,更為難得的是,他有雄心壯志將洋芋飯做成大品牌大視野。儘管鄭件年少時家境不幸,不僅自身要發展,還要照顧年邁殘疾的父親和弟弟,但面對困境,鄭件選擇了堅韌不拔、拼搏進取的奮鬥人生,以不服輸的精神做好、做大、做強了事業,得到了師傅的讚賞和社會的肯定。他的成功說明:普通人家子弟努力拼搏奮鬥,胸懷理想,一樣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原創】
【洋芋簡介】
洋芋(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16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把洋芋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洋芋的生長,比其它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17世紀時,洋芋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洋芋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谿縣志食貨》。馬鈴薯在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洋芋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馬鈴薯是學名,又名山藥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
洋芋的營養成分豐富而齊全,其豐富的維生素C(抗壞血酸)含量遠遠超過糧食作物;其較高的蛋白質、糖類含量又大大超過一般蔬菜。馬鈴薯營養齊全,結構合理,尤其是蛋白質分子結構與人體的基本一致,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幾乎高達100%。有營養學家研究指出:「每餐只吃洋芋和全脂牛奶就可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元素」,可以說:「洋芋是接近全價的營養食物。」
洋芋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每100克土豆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食物,有助於降血壓;類胡蘿蔔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能保護心臟清除自由基。因此,心臟功能不好、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可適當多吃一些土豆,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土豆最好蒸煮著吃,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包括維生素C在內的營養素。
【彭水馬鈴薯】
彭水馬鈴薯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彭水馬鈴薯是重慶市彭水縣的特產。馬鈴薯是彭水縣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30萬餘畝。彭水馬鈴薯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處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區,居烏江下遊。彭水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且集中,光照偏少雲霧多;春季較早多夜雨,夏季炎熱多伏旱,秋季涼爽多綿雨,冬無嚴寒少霜雪。
馬鈴薯是彭水縣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縣馬鈴薯常年種植面積在32萬畝以上。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馬鈴薯管理協會申報的「彭水馬鈴薯」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彭水大米】
彭水大米是重慶市彭水縣的特產。彭水龜池大米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武陵山區千百年來,低洼谷地居民以大米為主食,「春耕秋收」,「綠色健康」,大米顆粒飽滿,糯性較強。這些優質稻穀原產地盛產的大米,如彭水鹿角一帶的「龜池」、彭水鞍子、梅子一帶的「苗妹香香」等,不少都已經成為貢米。
【洋芋飯莊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