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舌尖上的安塞—農家飯洋芋擦擦

2021-02-27 美好安塞

洋芋擦擦:是陝北的一種土的掉渣的農家飯,也是安塞傳統飯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庫勒」。洋芋擦擦這一農家飯的來源,是在某個困難時期,連年饑荒,飢餓的陝北人民盯住了這片土地上盛產的土豆,於是就產生了洋芋擦擦。殊不知在這物產豐裕的年頭,卻有人將之引入山珍海味都習以為常的都市中。

洋芋擦擦是用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色澤金黃的土豆泛著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開來,吃上一口,既有薯條的口感和嚼頭,又有肉末紅椒的鮮香。這是用土豆裹麵粉蒸了後再炒出來的美味,遵循了西北菜少油不少鹽的風格。

洋芋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種工具,用來擦土豆絲的。洋芋擦擦的製作原料和程序都很簡單,它是將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長的薄片(如果沒有擦子也可用刀切成稍粗的絲),然後泡在水裡,泡一會,控水,然後裹上麵粉,使每一根絲上都均勻地裹上一層面衣,過好麵粉的土豆上蒸鍋蒸熟,注意,屜布上抹點油,防止粘。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麵、醬、醋、蔥油或香油。若用炒鍋快火炒出,其味更佳。酥綿可口,久吃不厭。洋芋擦擦屬天然綠色食品,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吃擦擦的時候,如果能再來一碗陝北的「錢錢飯」,那幹的稀的就都吃了。但有一點切記,儘管好吃,一次也不能吃的太多,因為洋芋過量是要鬧人的(鬧在陝北方言裡是毒的意思)。

要想做好洋芋擦擦,還要掌握以下幾點,作出來的才會地道:洋芋切片時一定要切薄,太厚吃起來不夠軟;沾上麵粉後,蒸的時間一定要夠長,一般家裡做,根據量的大小蒸20分鐘以上才行;炒之前,要把蒸好的洋芋擦擦放涼,否則粘鍋!鍋底放足夠的油(洋芋擦擦吃油,多放點油好吃),油溫熱,放入花椒,炸出香味後,將花椒撈出來,熱後放入蔥花、薑末,蒜末,幹紅辣椒煸炒出香味後,放入洋芋擦擦煸炒2分鐘,再放入青椒(調味,調色),鹽,雞精,翻炒1分鐘,即可裝盤。

在糧食匱乏的年代,洋芋擦擦是很多陝北人的家常主食。在如今追求健康的年代,粗糧細做讓更多的人愛上這一口過去的味道。

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文章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美好安塞

1、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藍字「美好安塞」即可關注我們。

2、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輸入「meihaoansai」→點擊關注。

3、掃描「美好安塞」二維碼,一鍵關注。

相關焦點

  • 「解密舌尖美味」秘境——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By 君夢深藍洋芋擦擦是陝北、山西晉西,甘肅隴東等地的傳統飯食之一,洋芋其實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種工具,用來擦土豆絲的。洋芋擦擦是以土豆為主料,加少許白面加工製成,深得陝北人喜愛。洋芋擦擦起源於某個困難時期,連年饑荒,飢餓的陝北人民盯住了這片土地上盛產的土豆,於是就產生了洋芋擦擦。舌尖2秘境紀錄片中將洋芋擦擦搬上銀屏,讓人看了垂涎欲滴,長這麼大了從來沒有吃過這道美食,於是好奇心做怪,決定親手做做這道陝北特色美食。
  • 陝西美食:洋芋擦擦,《舌尖2》中華麗亮相,不一樣的土豆吃法
    陝西美食:洋芋擦擦,《舌尖2》中華麗亮相,不一樣的土豆吃法土豆是一種非常百搭而且好物美價廉的食材,做法也是非常多樣的,洋芋擦擦就是一道以土豆為主要材料的一道菜,洋芋就是土豆的另一種叫法,這道菜是陝北人民土豆料理的代表作,如果看過《舌尖上的中國
  • 迷迭香洋芋擦擦
    迷迭香洋芋擦擦By 食·色沒做過洋芋擦擦。其實,家中也沒這樣吃過土豆。只不過看到別人的洋芋擦擦忽然受到啟發,一瞬間決定把充滿鄉土氣息的洋芋擦擦與頗顯洋氣的迷迭香聯繫起來——誰讓冰箱裡有那麼些等待解決的迷迭香呢?沒有去考究洋芋擦擦究竟該怎麼做,一切皆憑想當然,隨心所欲。擦完土豆之後猶豫了一下,洋芋擦擦是不是需要淘洗下土豆絲呢?思慮了一下,為了讓洋芋擦擦能夠憑藉澱粉的存在更好地粘成餅餅,也為了省事兒,不淘了。一番手忙腳亂之後,終於大功告成。。。。。
  • 農家小吃「洋芋擦擦」,一種做法,兩種吃法,總有一種適合你!
    土豆,也叫洋芋,營養豐富,做法多樣,是人們常吃的一種蔬菜。土豆在陝北有一種做法,名叫「洋芋擦擦」,因其口感綿軟韌性,亦菜亦飯,深受大眾喜愛!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洋芋擦擦的家庭簡易做法。蒸好的洋芋擦擦倒入盆中,打撒備用。洋芋擦擦的吃法如下:一、蒜汁洋芋擦擦準備一碗蒜泥醬醋汁,放入辣椒油,鹽少許,香油適量。將調好的蒜汁淋到洋芋擦擦上邊,就可以吃啦。
  • 給寶寶舌尖上的家鄉——肉絲炒土豆擦擦
  • 換個花樣做土豆 陝北人民好口福 洋芋擦擦你吃過嗎?
    這兩天聽了一個段子,說的是一個陝北的娃和他的媽媽說,「咱們家總是吃土豆,上頓蒸土豆下頓炒土豆,轉過天來烤土豆。咱們能不能換換樣?」媽媽笑了笑回答「沒問題,那咱們晚上吃土豆餡餃子」。就像四川的廚子離了辣椒就不會做飯一樣,陝北的廚娘們沒有土豆也不知道該做什麼飯了。
  • 舌尖上的西鄉之紅豆腐蒸肉、洋芋蒸飯
    舌尖上的西鄉之●五裡壩紅豆腐蒸臘肉與洋芋蒸飯 西鄉的美食變蛋、牛肉乾美名遠揚,不但豐富著我們的餐桌,還被打造成商品繁榮著西鄉的經濟。但要說美食,你若有幸走進巴山深處的五裡壩鎮到農家做客,有一道壓軸菜叫—紅豆腐蒸臘肉,吃後你將永遠忘不掉。
  • 陝北人最喜歡的特色小吃洋芋擦擦,這樣做更美味
    陝北人對洋芋擦擦的熱愛,就像重慶人對火鍋的喜愛,毫不誇張的說一日三餐都不會膩,今天我們做炒洋芋擦擦。1,準備4、5個較大的土豆清洗乾淨去皮,稍微控一下水分。3,把擦好的洋芋小片接水淘洗兩遍,去除多餘的澱粉(不僅去掉多餘澱粉防止氧化後面拌麵會更容易掌握)4,給淘洗好的土豆片上撒一勺鹽,一些花椒粉,快速攪拌,然後分次倒入麵粉用手直接抓捏著攪拌,拌到土豆條都沾滿麵粉,粒粒分開的狀態。
  • 線上教學,一學就會——外面一份六塊,還能能吃飽的洋芋擦擦
    今天呢,倩倩醬給大家介紹一個陝北特別有名的美食——洋芋擦擦。在陝北,通常會被叫做「丸子」,但是這個「丸子」不同與"肉丸子"。要記住喲,此丸子非彼丸子。這吃了特別的耐飽。洋芋擦擦製作過程1、首先需要削土豆皮,然後清洗乾淨;把它專用的器具——土豆切絲器(嗖,陝北用語),刨成比較寬的條,但是不能像土豆絲那麼細。
  • 鮮香美味的泡菜青椒炒洋芋擦擦,口感清香有嚼頭
    老婆中午出去吃飯,回來的時候打包了一份洋芋擦擦,說是菜點的多,還沒吃就直接打包帶走了。晚上下班回到家,從冰箱拿出來這份洋芋擦擦,順手切了點泡菜和青椒,鍋裡放油燒熱,把泡菜、青椒倒進鍋裡斷生,然後把洋芋擦擦放入鍋中繼續翻炒,一份泡菜青椒炒洋芋擦擦就做好了。
  • 特色洋芋擦擦,簡單又好吃,美味下飯藕丁酸菜牛肉末,營養簡單
    洋芋擦擦,陝北的特色小吃之一。洋芋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種工具,是用來擦土豆絲的。陝北是黃土高原的中心地區,這裡的地貌多是黃土塬、梁、峁、溝、塬,在糧食匱乏的年代,這片地區只有土豆生長旺盛,於是人們便盯上了土豆。
  • 華州區金堆農家美食——洋芋疙瘩
    金堆農家美食——洋芋疙瘩金堆鎮是渭南市華州區一個純山區鄉鎮。村民居住生活在嶺南海拔1000米至1600米之間各個川道裡。山高日照短,溫差大,耕地大部分是沙土地,是適宜於種植洋芋和玉米及各種雜糧作物。舊時,種植的洋芋當做著糧食充飢,吃的多了就得想法子改變吃法,在長期生活中摸索出多種吃法,大約有十多種加工的方法,洋芋疙瘩的作法是細作的一種,改變了洋芋原本的口感。加工好的洋芋疙瘩入口光滑,筋道,湯味濃香,稱得上是金堆鄉下特有的美食。
  • 第一次去西安,不可錯過舌尖上的西安——永興坊位於西安市中山門
    第一次去西安,不可錯過舌尖上的西安——永興坊 位於西安市中山門的永興坊,一定不可錯過。中國史上久負盛名的諫臣魏徵府邸舊址就是這。 如今這兒匯集了陝西107個縣的107餘款縣地特色美食。東西長130米,南北寬88米,仿古「坊、肆」建築群、牌樓、內街、井房以及建築物外牆仿古裝飾等等,再現了「唐城108坊」的風貌。美食匯集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陝西各地名小吃,家家戶戶都是網紅店,無論是舌尖上的味蕾享受,還是視覺上的驚豔色彩,抑或是親手體驗,都令遊客記憶深刻。
  • 舌尖上的仙居第三集:鹹酸飯
    尋找記憶裡最熟悉的味道,品味舌尖上最地道的美食,舌尖上的仙居帶領你走進大街小巷,感受屬於我們自己這個城市特有的風味。很多年前,年少的我陪父母第一次回仙居探親,品嘗到了許多有特色的仙居小吃和美食。但是,讓我吃過後念念不忘的不是翻碗肉,也不是雞子茶或澆頭面,而是一碗很平常的鹹酸飯,它成為我記憶裡最有家庭氛圍、最樸實厚道的食物。老房子,土鍋灶,農家菜。百味「鹹」為先,鹹酸飯,突出一個「鹹」字,「酸」則是輔助的意思。
  • 鄭件洋芋飯莊:風口上的洋芋飯,應做好上下遊一體化帶領鄉親共富
    重慶是美食之都,火鍋、江湖菜和小面在餐飲界各領風騷。近年來,來自於民間的洋芋飯開滿了重慶彭水的大街小巷,成為重慶美食的又一張名片。親情洋芋飯 家的感覺「洋芋飯剛端上桌,就被大家分食一空。」在重慶彭水的鄭件洋芋飯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闖出了名氣,「我們總店是首家洋芋飯莊。」
  • 大年初四丨《舌尖上的中國3》今晚開播,猜猜會出現哪些寧夏美食呢?
    你們期待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3季時隔4年,今晚 20:00播出!看著堪稱下飯神器的美食紀錄片嘴可不能閒著雖然吃不到電視上的美味但是咱寧夏的美食也一點不差邊吃邊看簡直是「美砸了」今天《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六集《秘境》,吳忠特色小吃手抓羊肉在節目中亮相,讓觀眾欣賞到地道的吳忠飲食文化。3中衛蒿子面「長脖子雁,扯紅線,一扯扯到中衛縣。中衛縣,不一般,丫頭都會擀長面。
  • 雲南酸木瓜之舌尖上的美食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也提到了我們雲南酸木瓜,酸木瓜根生雲南,和雲南土地的生生世世的人民生長在一起,到了金秋季節,木瓜三三兩兩的成群結在樹上,喲~去田裡面順便摘幾個回來,可以泡酒、做果脯、可燉菜、可涼拌!
  • 洋芋棒豆蒸大米,這種土灶柴火「三摻飯」你沒吃過嗎?
    用土灶、柴火,燜熟的洋芋+棒豆+大米飯,這是一些地方的民間傳統美食,城市很少有人會做這種飯吃,可能很多人見都沒見過。這不,貴陽市開陽縣禾豐鄉十裡畫廊一帶的一些農家樂,今夏推出了這道特色農家飯,嘴饞的吃貨可以去嘗嘗。
  • 陝北人都愛吃的它做出的美食,絕對不是洋芋擦擦,你能猜到嗎
    陝北給全國人民的印象:濃濃的鼻音,頭上的羊白肚手巾,穿透雲霄的信天遊和洋芋擦擦。 來陝北旅遊,除了看黃土高原的獨特地貌,感受陝北的窯洞奇妙,緬懷抗日先輩們的艱辛外,還要品嘗一下這裡的特色美食——蕎麥。 蕎麥
  • 好吃不過農家飯 正因富民舉措好
    提到農家飯,其實就是老百姓就地取材,用農家菜製作的當地美食。在折橋灣以「四大名菜」——爆炒草雞、炕鍋洋芋、肉沫粉條、酸辣白菜為主。爆炒草雞選用的是當地散養的草雞,炒出來的雞肉保留了原汁原味,口味醇香獨特。而農家飯裡搭配的小菜則是煮飯人在院裡隨時摘取,因沒有農藥殘留,保證了菜品的新鮮度,所以吃起農家飯,感覺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