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4月23日 /美通社/ -- 川菜,是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也是中國民間最大菜系。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成都希爾頓酒店御璽中餐廳經過千錘百鍊的經典菜品,色香味皆為驚豔。客人入廳,便覺百味飄香;菜品入口,更是口齒生香。
蔣學輝大廚廚藝心得
御璽中餐廳總廚蔣學輝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兒時的他每天最開心的莫過於回家能夠立馬吃到奶奶做的家鄉味。也正因此,蔣師傅踏上了執著的尋夢之路。他認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每一道菜都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等真正將這些菜品文化琢磨透了,對於如何製作一道好菜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厚了。
在蔣師傅看來,川菜並不只局限於大家經常談到的魚香肉絲、麻婆豆腐,他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及各種食材的了解,擅長打破傳統的川菜形式,融入許多不同的新元素。但他也認為,不能為了創新而盲目地創新,首先要了解原材料,這包括它本身的產地、味道、營養價值、是否應季、歷史文化…
蔣師傅每逢有機會去到其他省份或國家時,最開始的行程永遠都是去到當地的市場,去感受當地的飲食文化和風土人情。蔣師傅說,這對於一個廚師來說,不斷追求新鮮的東西和保持嗅覺的靈敏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廚海無涯趣為先」,正是因為蔣師傅的這種精神,使我們的川菜不斷的發揚光大,也獲得了更多人的喜愛。在總廚蔣學輝的掌廚下,成都希爾頓酒店御璽中餐廳的菜品結合和滲透了高級宴會菜式、普通宴會菜式、和家常風味菜式的典型風格,深受賓客的喜愛。
御璽中餐廳總廚蔣學輝推薦了三道有儀式感又十分美味的菜品,即可以讓消費者在家跟著蔣師傅嘗試做星級酒店美味佳餚,同時也讓那些更喜歡來酒店堂食的客人了解每道菜背後的故事。
與成都希爾頓酒店中餐廳行政總廚蔣學輝走進川菜
松茸國宴雞豆花
吃雞不見雞,不似雞肉,恰似雞肉,勝似雞肉。質地滑嫩,湯清肉白,口感鮮美。
多次執掌國宴的蔣師傅,對於食材的選取非常慎重考究。在雲南工作5年,對雲南原生態食材極為熟悉,在這道菜品中特別選用了來自雲南的野生松茸和劍閣散養土雞,肉質緊實,味道鮮美。
這道菜品的製作方式十分考究,首先將雞腿等其餘部分的雞肉用來吊湯底,期間加入橙皮、薑片、兩顆桂圓,使其湯底鮮香美味。然後選取雞胸肉做肉底,切成小塊不斷衝水,去除雜質與血水,隨後使用刀背敲打雞肉2000餘下,成雞茸狀。將雞茸、蛋清、生粉攪拌,期間不斷加入冰制的蔥姜水進行攪拌,為其保證雞肉的滑嫩口感。當吊好的雞湯煮至湯麵冒出菊花狀的水紋時,關小火倒入雞茸,靜煮半小時,使菜品成型。隨後出鍋倒入容器,最後加入雲南的野生松茸,這道國宴菜品就可完成。
香酥糯米樟茶鴨
鴨色澤紅褐,外酥裡糯;茶葉和樟木的特殊香氣使得唇齒留香。
慈禧太后60大壽,天下官員文人前來朝賀,川菜宗師黃敬臨則準備做一道美食呈給老佛爺。當時的宮廷菜主要以淮揚菜和魯菜為主,黃在京華吃遍了美食之後,決定將北京烤鴨與四川的板鴨結合,改良成一道新菜 -- 漳茶鴨。老佛爺吃後龍心大悅,此後逢招待外國使節,必點這道川菜漳茶鴨。
為尋找用於這道菜的茶葉,蔣師傅和廚房團隊品盡四川花茶;鴨子則多挑選自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鴨,一般重4-5斤,肥膄鮮美。將鴨子醃製入味後,晾乾6小時去掉水分,隨即入沸水鍋燙至緊皮,然後將茶葉、樟木屑和鴨子一起放燻爐內燻烤,接著去骨切厚片備用。再將提前釀好的糯米加入少許的花椒,放入開片的樟茶鴨中,大火蒸至約40分鐘,壓製成型,最後再使用大豆油炸至金黃酥脆即可。糯米與樟茶鴨一起食用,外酥內糯的口感令人欣喜難忘。
錦宮汁手剝蝦球
入口酸甜,回味略帶辛辣,蝦肉Q彈回味無窮。
錦宮汁手剝蝦球借鑑經典川菜「宮保雞丁」的技藝手法,並創新融合粵菜烹飪和西式元素。在不斷改良中,最終形成了一道新菜式。「錦」代表了成都的母親河—錦江,這道菜品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在此菜品中選用大明蝦,手工去殼取肉,把蝦肉用蔥姜水和白胡椒粉醃製10分鐘左右。將醃製好的蝦球裹上混合均勻的糯米粉、生粉、泡打粉,下鍋炸至金黃,這是使蝦球外脆裡嫩的關鍵。最後再加入由番茄辣椒醬、少許山楂及幾滴青檸汁製作而成的特調錦宮醬汁,與幹辣椒、花椒和腰果一起翻炒即可。青檸汁與番茄醬使這道菜餚入口酸甜,辣椒汁與花椒使其回味時略帶辛辣,令這道菜品的口感層次更加的鮮明,蝦肉Q彈使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