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慄而柔立 ——吳明重篆刻作品欣賞

2020-12-23 澎湃新聞

寬慄而柔立 ——吳明重篆刻作品欣賞

2020-08-31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SHU FA

藝術簡歷

吳明重(鍾) 字泓谷、別署懷古軒、懷古精舍、崇德堂。祖籍湖南,畢業於西安美院國畫系。師從陳光健、劉文西先生學習人物畫,擅長工筆仕女。後授業於傅嘉儀、趙熊先生。

現為中國書協會員、陝西省青書協常務理事,安康青書協副主席,驪山印社理事,陝西書協會員,陝西美協會員、終南印社社員、天津印社社員。

其作品獲「建國五十周年中青年美展」優秀獎、「慶澳門回歸書畫攝影大展」優秀獎、「西泠印社創意大賽中國印文化創意篆刻大賽」佳作獎、「陝西省第三屆自作詩文書法篆刻展」二等獎。

入選「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第二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展」,第六、七屆「西泠印社篆刻展」,第三、四、五屆「陝西省篆刻展」,「秦風書韻·陝西省首屆書法篆刻展」,百年西泠「中國印」「和家園」總選拔賽,「首屆白居易書法篆刻展」,終南印社暨臺灣印社聯展,中日建交四十周年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展,金石之約全國印社邀請展。

作品被西安碑林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等博物館永久收藏。

寬慄而柔立 ——吳明重篆刻作品欣賞

文/薛鑫

在書法圈內,會寫字的人很多,能寫好的人不多,寫出名堂的人更少,寫出水準的人少之又少,寫出水準並值得同行學習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吳明重就是其中一位。

雲儒七十五以後作

也有人五體都會,有人書畫雙絕,有人詩、書、畫俱佳。然而,詩、書、畫、印皆善者鮮見。吳明重兄就是其中一位。

王西京印

初識明重兄,是因為印。那是十五六年前,我剛到西安工作,有一天在書院門想找人刻一方印章,選來選去都不滿意,最後在一個叫作「懷古軒」的門店裡,第一次見到吳明重,他面色紅潤,留著一撮很有藝術範的鬍鬚,氣質沉毅凝重,目光炯炯有神,說話也是溫和中透出幾許文雅。兩人一見如故,看過他的篆刻風格和水準,我覺得這下找對人了,潤格也很合適,談得也很投機,說定價錢後,他雷厲風行,立即取石磨印,操刀渡稿,反覆推敲,認真細緻。為了不影響他正常工作,我便到門外閒逛,一會兒回來,印章已然刻好,明重兄還特意挑選了一方閒章「墨緣」相贈,我有點受寵若驚,不敢承受了。

王氏永坡字路生

徐金倉印

再遇明重兄,已是幾年後,我陪朋友逛書院門,經過懷古軒,便一起進去看看,不知是沒認出我是誰還是因為生意太好,忙不過來,他只顧低頭精心制印,專心致志,一絲不苟,這時他已經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了,找他制印的人也比過去多了許多,看到他如此勤奮敬業,我心中見賢思齊,自愧不如了。

一枝一葉總關情

三人行必有我師

佛像

三遇明重兄,是在一次活動中不期而遇,相互間加了微信,從此只要我路過書院門都會到懷古軒坐坐,品茗悟道,聽明重兄講講篆刻的知識,他常常鼓勵我認真臨印,大膽創作。漸漸的,我了解到明重兄除了篆刻,書法水平也很高,不但書法水平高,他的繪畫也是師出名門、傳承有序。更厲害的是他的格律詩韻律高古、意趣典雅。我開始望塵莫及、心嚮往之了。

三省

業廣惟勤

舊時王謝堂前燕

文脈流芳

才須學也

明代大畫家徐渭曾說: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大畫家齊白石先生也曾自我評價:印篆成就第一,書法第二,詩詞題跋第三,畫技第四。明重兄博達專精、技藝超群,如果非要分出伯仲,我覺得似乎與後者較為吻合。觀其印,蒼茫樸拙、剛健有力;觀其書,行雲流水,自然暢達;觀其詩,韻味十足,古麗清雅;觀其畫,妙境生輝,氣象萬千。

長安樂

緣夢堂

美人首飾王侯印

韋編三絕

如今的懷古軒,已遷了新址,規模比原來大了好幾倍,更是琳琅滿目、左右逢源。我也便成了這裡的常客——調琴品茗、觀書論畫、鍛字鍊句、刻印題跋…美哉,樂哉。

(本文作者薛鑫,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藝術報·書法藝術》主編)

「嘉樹新成十畝陰」邊款

嘉樹新成十畝陰

掃碼立即下載文化頭條APP

責 編 | 張瑞琪

審 核 | 梁飛燕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寬慄而柔立 ——吳明重篆刻作品欣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回瀾閣】胡玉忠篆刻作品欣賞
    書法師從權希軍、高小巖等先生,《科學導報》、《科技信息報》等10多家報刊闢專版介紹,在《西泠印社》和《書法報》等發表篆刻作品,作品曾獲文化部第三屆全國群眾文化美術書法大展優秀獎、中國文聯第二屆中國常德書畫藝術節優秀獎、中國文聯紀念郭沫若誕辰120周年全國書法展優秀獎、團中央2014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三等獎、山東省政協2015年「浩然正氣」書畫展、第三屆中日議員公務員書法展、翰墨交輝中國新加坡書法聯展
  • 群鴻戲海 橫峰側嶺 ——路鴻峰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群鴻戲海 橫峰側嶺 ——路鴻峰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2020-07-2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龐湧湃篆刻作品欣賞,古老的文字——篆書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副主任、篆書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滄海印社理事,雙棲印社社員,衡水印友會牽頭人。中國篆刻網藝術論壇休閒區總版主、特約記者。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幼喜書畫,1984年由薛根深先生啟蒙開始學習篆刻。1990年得「印魔」孫竹先生指教。1994年參加徐正廉先生首期篆刻函授。
  • 書刻古今文字 金石鑄夢人生--焦飛鴻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自幼酷愛書法,多年研習、臨池不輟,先後從師書法篆刻名家高曉虎、李殿富。書法:能楷能篆,擅草行。楷以歐為基,篆以石鼓文為本,行草秉承二王,博涉趙孟、鮮于樞、孫過庭、懷素等歷代名家遺蹟,取精髓、揚正統。師古不泥,行筆有法,氣韻高雅,意趣閒適,形成俊朗飄逸、外柔內剛、中庸和諧之書風。
  • 李向群於立書畫合璧作品欣賞
    書法家李向群,國畫家於立穿越時空重溫經典,拜讀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之詩篇。合作創作十二幅孟浩然詩意書畫合璧作品,和我們一起向孟浩然致敬!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
  • 清代郭啟翼篆刻「百壽印」欣賞(二)《松雪堂印萃》節選
    學習欣賞他的作品,他所有的作品都中正平和,不論是字印都堂堂正正,是清代以書入篆風潮中守得中正,獨樹一枝,他的作品往往章法謹嚴均衡,刀法流暢純熟。白文印莊重大氣,朱文印鐫秀儒雅,在師古中又有所創新,可以說是清代篆刻獨樹一枝的人物,與那些憑藉以書入印的開宗人物的篆刻,他的作品更顯得嚴謹、莊重、富貴,大者大可盈掌,小者則小如半甲,且無論大小,都能收放自如可以說是整個清代篆刻史上,篆刻風格最富麗堂皇風格。郭啟翼雖非開宗立派的人物,但也憑藉自己的篆刻水平,在印壇擁有一席之地。
  • 魚躍龍門——蘇虎書法篆刻作品展在西安舉行
    陝西省書協副主席吳福春,陝西省現代刻字研究會會長崔寶堂,驪山印社社長董揚,陝西省青年書協副主席楊小琪,渭南市書協副主席賈佔強,驪山印社副社長、書畫篆刻家徐偉聰,篆刻家鄭朝陽,陝西盛世長安書畫研究院院長劉淑萍,渭南市文聯原黨組書記、著名書法家、詩人王全民及各界朋友、書畫愛好者、媒體記者2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西安市韓城商會會長劉蓬先宣布蘇虎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展。
  • 【青田石·中國印】(一)如何欣賞印石篆刻作品
    二、篆刻藝術的欣賞:藝術大師豐子愷曾說過,篆刻藝術是「經營於方寸之內,而賞鑑乎毫髮之細,審其疏密,辨其妍媸」。篆刻可從兩個方面,一為篆刻的藝術美,二為篆刻的材質美,前者為主。通常,印藝之美則可分化成四個部分:印文、印款、印譜以及印飾。
  • 金石永年--榮寶齋在線迎新春篆刻名家專場正式上線!(專場名家作品欣賞)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書法》雜誌編委、西泠印社社員、全日本華人印社社長。1990年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展優秀作品獎、1991年第二屆西泠印社全國篆刻作品評展優秀獎等。著有《趙之謙年譜》、《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卷、《篆刻津梁》等。出版有《鄒濤金石書畫集》、《鄒濤篆刻選》等。
  • 綿陽市第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11月22日在綿陽市博物館開展
    展訊預告:由中共綿陽市委宣傳部、綿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綿陽市博物館、綿陽市書法家協會、綿陽市文學與書畫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綿陽市第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將於11月22日上午10點在綿陽市博物館新館舉行隆重開幕儀式。
  • 西泠十家走進鹹陽書畫篆刻展印痕欣賞
    西泠十家以刀鑿石,方寸之間,氣象萬千,視覺空間裡是人,是金石,更是文化與道法,蘊含著百年名社的古樸氣質,由表至裡傳達了篆刻藝術獨特的東方神韻。 西泠印社社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 終南印社社長
  • 賴少其與篆刻家的金石之交
    與賴少其篆刻藝術相伴隨的是其與諸多篆刻名家的金石之交,從其藏品中可窺一斑。在可查的賴少其收藏的161枚篆刻作品中,除14枚古代篆刻作品外,其餘均為現當代印人的篆刻作品,包括齊白石、王個簃、陳子奮、方介堪、陳巨來、傅抱石、錢君匋、葉潞淵、唐雲、黃養輝、張人希、謝梅奴、任書博,以及韓天衡、熊伯齊、吳子建、王鏞、童衍方等,群星璀璨,可謂是新中國篆刻發展史的縮影。
  • 濠江印社、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員作品展啟幕
    12月12日,由西泠印社、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濠江印社、杭州海外聯誼會聯合主辦的「西泠問學——濠江印社、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員作品展」在杭州中國印學博物館和孤山遁庵同時開展。   此次展覽是澳門濠江印社和澳門書法篆刻協會首次來杭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舉辦作品展。
  • 賞析| 品位方寸大千①漫談篆刻
    美術報特邀請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編審楊勇,在本報開設「品味·方寸大千」專欄,力圖在對歷代印章梳理的前提下,關注實用與審美之間的相互關係,實用印章與篆刻藝術的內在關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去分析印章的文字、筆畫等,引導大家發現篆刻藝術之美,進而慢慢地欣賞、品咂。  本期,我們從李剛田對中國篆刻史的簡要梳理,開啟欣賞篆刻藝術美之旅。
  • 長安藝刀——齊軍喜書法篆刻欣賞
    他既無家學淵源,更無親近傳承,之所以投身書畫篆刻領域,一切皆緣於骨子裡的興趣和自強不息的求索與歷練。自幼喜好寫寫畫畫齊軍喜,家裡的牆壁、門板經常成為他信手塗鴉的天地,經常在上面寫了擦,擦了寫,為此沒少挨家人的責罵。而學校的美術老師看到他在書畫方面所表現出的特別稟賦,也對他格外器重,經常為他額外開小灶,進行悉心培養,對他的作品進行品評指導,從而使他的基礎紮實牢固,書畫水平得到不斷地進步和提高。
  • 「雙楫七子」書法繪畫篆刻作品欣賞
    陳楚明、林秋宏、羅炳生、程二軍、洪 權、黃顯霖、於瑞歡這七位70、80後書法篆刻藝術家,均是中國書協會員,或書法、或繪畫、或篆刻,藝趣相投,結道同歌,每年相約一主題相互研習並展覽,號稱「雙楫七子」。《劉禹錫-陋室銘》 尺寸 33cmX33cm程二軍 達摩傳嬋法本不二 世尊成道光照大千款文 敬齋 尺寸 34cmX34cm程二軍 索居閒處 沉默寂寥 求古尋論 散慮逍遙尺寸34cmX34cm程二軍 篆刻
  • 篆刻在指尖流淌——記胡寶全的篆刻藝術
    「父親是個刻章的行家,兄弟姐妹也都從事篆刻,家中也有不少篆刻方面的書籍,對於篆刻,我是耳濡目染。」胡寶全說,有時,也會跟著父親去小東街做點刻私章的生意。1982年,胡寶全高中畢業了。由於家庭經濟不寬裕,畢業後,胡寶全進入了內江市銘牌廠,從事篆刻作業。進入銘牌廠之後,胡寶全開始全面系統地接觸篆刻藝術,學習篆刻知識。
  • 精彩薈萃:四川篆刻作品展亮相內江
    12月18日,由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四川省第七屆篆刻藝術展在張大千美術館開幕,本屆展覽優秀獎代表、入展作者代表,四川省知名篆刻家、內江巿知名篆刻家、內江市知名書畫家,內江師範學院張大千美術學院部分師生代表等出席開幕式,並觀看了展覽。本屆展覽共展出優秀作品20件,入展作品110件,這些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技藝精湛,彰顯出深厚的巴蜀文化內涵。
  • 王海明篆刻大美嶗山
    >>>藝術簡歷<<<王海明嶗山印社  社長李滄區政協書畫藝術聯誼會 副會長嶗山區書法家協會  副主席1996年書法作品獲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首屆孺子牛杯全國書畫大展優秀獎
  • 賈傑石雕微雕篆刻國畫藝術品欣賞
    其自幼學習美術,鍾情於石雕篆刻藝術。初期雕刻巴林石,後來痴迷松花石,擅長薄意雕。其作品取材廣泛,將國畫技法融入石雕創作,自成一派,寫意天成,注重人文性與藝術性,多次在國內外展會獲獎,部分作品被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其代表作《永樂宮壁畫硯系列》被日本文化界譽為『東方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