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刻古今文字 金石鑄夢人生--焦飛鴻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2020-12-15 新安全文化

藝術簡歷

焦飛鴻,長春市人,1994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管理系。號三修墨客,別署三修堂。吉林省民族書畫院常務理事,著名工藝美術師。自幼酷愛書法,多年研習、臨池不輟,先後從師書法篆刻名家高曉虎、李殿富。

書法:能楷能篆,擅草行。楷以歐為基,篆以石鼓文為本,行草秉承二王,博涉趙孟、鮮于樞、孫過庭、懷素等歷代名家遺蹟,取精髓、揚正統。師古不泥,行筆有法,氣韻高雅,意趣閒適,形成俊朗飄逸、外柔內剛、中庸和諧之書風。

草書節録大學第一章,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篆刻:宗法秦漢,秉承師傳,深受鄧石如、鄧散木印風影響,崇尚以書入印,印從書出,篆體豐富變化多姿。奏刀衝切自如,工整中見奇,精於微小,專擅博大。曾為戴成有、田樹元、林百石、王雲坤、王忠仁、範忠玉、張大光、賀電、商樹春、唐忠林、韓光利、徐宏等書畫名家治印數百方。

大象無形,語出老子《道德經》

微刻:有多年書法篆刻的底蘊,更顯精湛、至美、新穎。以刀當筆,點畫細若紋足,書法意趣濃鬱,金石味強,追求章法與內容完整的和諧之美,極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形成了金石、書法、篆刻、微刻四美合璧的綜合藝術。微刻了十幾萬字的國學經典: 「了凡四訓」「道德經」「孫子兵法」「大學」「中庸」「唐詩百首」「千字文」「赤壁賦」「洛神賦」「琵琶行」「滕王閣序」「醉翁亭記」「蘭亭序」「桃花源記」等作品,深受書畫家、學者、企業家、有識之士喜愛、使用及收藏。被業內譽為書刻相濟、博大精微的藝術家。

國學經典《大學》,全文1753字。刻字面積3.8乘4.2公分。

書法、篆刻作品常見於多家媒體、專業報刊

2016年獲中國好作品書畫藝術家百強殊榮。

著有《三修堂書法篆刻微刻專輯》

部分作品欣賞

草書龍字

行書團扇,茶亦醉人。語出清醉月山人詩:茶亦醉人何須酒,書能香我不須花。

草書,清風入畫圖。唐王維詩句。

扇面。草書唐李白詩下江陵

四尺條屏。草書自作詩:習書有感

草書,《大學》第一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草書諸葛亮《誡子書》。

行書唐張若虛詩春江花月夜

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自用齋號章三修堂

自號章三修墨客

但視其字知其人

藝林堂主人,為畫家唐忠林治印

飛花入硯池。

翰逸神飛

一笑百慮忘,臨刻黃易名作

以墨林為桃源

寸心言不盡。

為書法家範忠玉治印。

於飛之璽

為賀電治印,萬物平衡

微刻唐張若虛詩《春江花月夜》共36句,252字。

為畫家張大光治印。微刻晉王羲之《蘭亭序》,共28行,全文324字

孫藝桐名章,微刻唐張若虛詩春江花月夜,共36句252字。

微刻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全文320字。

贈摯友蕭錫康之印。篆刻知音者芳心自同,微刻北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全文560字。

心追敦煌,微刻《敦煌賦》,全文600字。為畫家商樹春特治。

微刻南朝周興嗣傳世奇文《千字文》,共1000字。

微刻南朝周興嗣傳世傳奇文《千字文》,共1000字。

唐白居易詩《琵琶行》,全詩616字。

微刻晉王羲之《蘭亭序》,324字,刻字面積1.0乘2.2釐米。

國學經典《大學》(1870字)和《中庸》(3568字)兩部,對章。

袁了凡著《了凡四訓》,一萬二千餘字。刻字面積5.6乘8.2公分

相關焦點

  • 長安藝刀——齊軍喜書法篆刻欣賞
    而他的篆刻作品,更是不拘一格,超凡脫俗,在選材、構思、布局、下刀各方面都相當考究,努力做到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使濃鬱的藝術氣息貫穿其間,因而觀之常使人眼前一亮,再經仔細揣摩體會,不禁嘖嘖稱奇,生發由衷讚嘆。
  • 蘇士澍篆刻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惠風和暢
    蘇士澍篆刻惠風和暢(指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出自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句。)對於從商從仕的人來說,也可以表達為祝願自己的人生和商路、仕途,能和順興盛、平順發達,生活如沐春風、舒心愜意。也可以告訴自己待客要如春風撲面,噓寒問暖和藹可親,才能使生意如浴三春風調雨順,財源廣進綿綿不絕,如和風一樣令人舒暢。惠,有賢惠之意。
  • 金石永年--榮寶齋在線迎新春篆刻名家專場正式上線!(專場名家作品欣賞)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書法》雜誌編委、西泠印社社員、全日本華人印社社長。1990年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展優秀作品獎、1991年第二屆西泠印社全國篆刻作品評展優秀獎等。著有《趙之謙年譜》、《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卷、《篆刻津梁》等。出版有《鄒濤金石書畫集》、《鄒濤篆刻選》等。
  • 賴少其與篆刻家的金石之交
    亭額為西泠印社第二屆理事賴少其所題,寓意「結交金石」之意。  與賴少其篆刻藝術相伴隨的是其與諸多篆刻名家的金石之交,從其藏品中可窺一斑。在可查的賴少其收藏的161枚篆刻作品中,除14枚古代篆刻作品外,其餘均為現當代印人的篆刻作品,包括齊白石、王個簃、陳子奮、方介堪、陳巨來、傅抱石、錢君匋、葉潞淵、唐雲、黃養輝、張人希、謝梅奴、任書博,以及韓天衡、熊伯齊、吳子建、王鏞、童衍方等,群星璀璨,可謂是新中國篆刻發展史的縮影。
  • 寬慄而柔立 ——吳明重篆刻作品欣賞
    寬慄而柔立 ——吳明重篆刻作品欣賞 2020-08-31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泠十家走進鹹陽書畫篆刻展印痕欣賞
    西泠十家秉持印社宗旨,乘新時代的東風,懷奉獻友愛之情,攜手走進鹹陽清渭樓美術博物館,以匠心之作譜寫書法篆刻文化交流新篇章,堪稱西泠印社和鹹陽文化交流的一件喜事、盛事。
  • 龐湧湃篆刻作品欣賞,古老的文字——篆書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副主任、篆書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滄海印社理事,雙棲印社社員,衡水印友會牽頭人。中國篆刻網藝術論壇休閒區總版主、特約記者。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幼喜書畫,1984年由薛根深先生啟蒙開始學習篆刻。1990年得「印魔」孫竹先生指教。1994年參加徐正廉先生首期篆刻函授。
  • 群鴻戲海 橫峰側嶺 ——路鴻峰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群鴻戲海 橫峰側嶺 ——路鴻峰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2020-07-2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他十七歲後,就開始以書刻自己。三十歲後,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通過友人介紹,陸續認識了南京梅繆三兄弟等友人,遍觀梅家收藏的秦漢以來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總要臨摹百遍以上,為此起早貪黑,朝夕不輟為以後的篆刻藝術打下了紮實的書法基礎。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
  • 「金石為誼——北大校友書畫協會·亭林印社篆刻交流展」在北京...
    2020年12月12日,「金石為誼——北大校友書畫協會·亭林印社篆刻交流展」在美麗的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開幕。這也是繼2019年「崑曲墨韻——北京大學·崑山巴城書法篆刻展」之後,北京蘇州南北兩地印人的又一次藝術交流。從廣義而言,篆刻藝術可謂一種特殊的石刻藝術。
  •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中國現代國畫大師及美術教育家潘天壽先生曾經在一首詩中極口讚嘆吳昌碩先生的藝術成就,說:「老山林外無魏晉,驅蛟龍走耕唐虞,即今人物紛眼底,獨往之往誰與俱。」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 【回瀾閣】胡玉忠篆刻作品欣賞
    書法師從權希軍、高小巖等先生,《科學導報》、《科技信息報》等10多家報刊闢專版介紹,在《西泠印社》和《書法報》等發表篆刻作品,作品曾獲文化部第三屆全國群眾文化美術書法大展優秀獎、中國文聯第二屆中國常德書畫藝術節優秀獎、中國文聯紀念郭沫若誕辰120周年全國書法展優秀獎、團中央2014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三等獎、山東省政協2015年「浩然正氣」書畫展、第三屆中日議員公務員書法展、翰墨交輝中國新加坡書法聯展
  • 熱烈祝賀中國紫砂書刻創始人大可先生 在廈門創辦奇壺堂工作室
    (大可書刻奇壺)本次《大可紫砂壺書刻小品展》展覽是大可在浙江金華,福建福州、漳州、南平、武夷山、寧德、永安、泉州等地舉辦巡迴展之後的一次別開生面的作品展。以往展覽大多展示大可先生在書法、篆刻、國畫、詩詞、現代書刻、壽山石書刻等方面的藝術成就。這次則是第一次集中展示大可這兩三年在紫砂壺書刻方面的創新成果。
  • 西泠後四家之陳豫鍾篆刻講堂一百一十九
    出生於金石世家,收藏頗豐,癖好金石文字,精於墨拓,尤其是拓石,收集有數百冊之多。喜作蘭竹,篆書的李陽冰神韻,遒勁工挺,並且把篆書施與松、竹、梅等,極有韻味。篆刻取丁敬及漢印法,典雅工致,增益修飾,和陳鴻壽年齡仿佛而結為至交,並稱「二陳」。其印之款識常作密行細字,尤為令人喜愛。
  • [展訊]克紹箕裘·莊默石書法作品展
    古燕莊氏 莊默石,著名書法篆刻家,字秉乾,號古燕散人。1953年生,京城著名印人莊半石先生之幼子,自幼秉承家學,潛研金石翰墨,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曾應邀為韓國前總統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現任總統樸槿惠以及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等治印收藏,在中韓藝術界傳為美談。2005年應邀為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先生治印。曾三度於新加坡舉行書法篆刻展及藝術講座,其間應邀為資政吳作棟先生治印,並受到親切接見。作品欣賞(小編最喜最後一張)、
  • 篆刻46個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2、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 璽印的起源或說三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
  • 魚躍龍門——蘇虎書法篆刻作品展在西安舉行
    2018年1月20日上午,由西安市韓城商會、陝西省現代刻字研究會、陝西驪山印社主辦,陝西省韓城市書畫院、陝西順旦商貿有限公司,丹鳳糊塗酒坊酒業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鯉躍龍門---蘇虎書法篆刻作品展」,在西安市韓城商會隆重舉行。
  • 【青田石·中國印】(一)如何欣賞印石篆刻作品
    二、篆刻藝術的欣賞:藝術大師豐子愷曾說過,篆刻藝術是「經營於方寸之內,而賞鑑乎毫髮之細,審其疏密,辨其妍媸」。篆刻可從兩個方面,一為篆刻的藝術美,二為篆刻的材質美,前者為主。通常,印藝之美則可分化成四個部分:印文、印款、印譜以及印飾。
  • 清代大藏家徐乾學,小楷書法跋《祭侄文稿》欣賞,清雅秀勁好書法
    眾所周知,中國的書法藝術與傳統的古典文學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二者相輔相成。但是也有人認為,書法作品以美為主,文學次之,如兩者不能得兼,寧可犧牲文學以成全美的內容。甚完全不懂中文的,也可以從美的度去欣賞書法,全盤接受書法藝術。就像不懂意利文的,依舊可以由樂去享受喜愛的意利歌劇。
  • 印外求印:趙之謙篆刻特輯(二)
    事實上,從他的作品看,最直接的師法對象是陳鴻壽,可以說達到登堂入室、妙契神理的地步。他後來也曾坦陳這一點。然而心性高遠的趙之謙並未止步於此。篆刻既是他展現個性才華的天地,也是伴隨他金石文字之學的趣味實踐。他的視野逐漸開拓,欣賞品味也不斷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