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擇日首飛、天舟一號遨遊太空、國產航母即將下水:星辰大海...

2020-12-12 法制網

  在4月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星辰大海,到處都是中國的聲音:

  18號,國產首架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通過首飛放飛評審,即將擇機首飛。

  20號,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零窗口的情況下成功升空。

  22號,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天舟一號,「送貨」又「加油」,中國在載人航天路上,完成空間實驗室建造的收官之戰。

  別說我不告訴你,這兩天國防部也是蠻拼的,又想搞一個大新聞——首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

  C919填補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空白;天舟一號將開啟中國的空間站時代;首艘國產航母的下水,則把我國的海疆安全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總之就是一句話:高端大氣上檔次!長安君(微信ID:changan-j)已經搬好板凳,眼巴巴地等著這歷史性的一刻!

  兄弟姐妹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沒準備好的,麻溜兒的!

  「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

  先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

  我們有航母夢的時間並不算晚。

  中國擁有1.8萬多公里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海洋國土比英國還大!

  早在1928年末的時候,國民黨海軍署長陳紹寬就在上報國民政府的呈文中第一次提出這個要求。

  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遭受來自海上的外國侵略達470餘次。

  所以自新中國成立後,幾代領導人都無不關心這件事。

  1980年的5月,海軍司令員劉華清曾率團參觀美國的航母「小鷹」號。後來他在回憶錄中說,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科技人員首次踏上航母。「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中國海軍必須建造航母。」

  事隔三十多年,今天,我們終於做成了這件事!

  現在全世界都承認,中國有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體系。世界搞不定的,深圳能搞定!深圳搞不定的,富士康能搞定!

  但中國的產業結構總是擺脫不了山寨抄襲的老套路。這幾年,相信你們也看到了,在抵制低水平模仿,走出創新之路上,中國一直在快馬加鞭、不敢懈怠。

  2015年,中國首次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創新位居首位。不僅如此,中國人一向謙虛,不恥下問,還和瑞士、以色列等創新型國家取經問道、合作共贏。

  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創新能力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開放上下功夫。

  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工業體系的靈魂,航天、航空、航母,無疑是技術最為密集的領域。幾代中國人很清楚,關鍵技術靠「抄抄抄」或者「買買買」是不奏效的。

  而無論是C919、天舟一號還是國產航母,我們現在都可以拍著胸脯說:這是中國人自己「製造」出來的!

  厲不厲害?那是相當厲害!而這一切,都是中國航天自主研發的結果。

  從遼寧艦開始,中國就開始了航母的自主研發道路。遼寧艦輾轉運到中國,幾乎是一個空殼,在短短數年時間,我們就研製出了航母艦載機,並初步形成戰力。

  而首艘全國產航母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自主創新道路一走到底,在金字塔尖級別的技術上,中國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強大的中國背後,有無數人在不知疲倦地奔跑

  再給你們看看,去年我國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

  上面寫道,世界創新格局基本穩定,美日歐引領全球創新,中國仍屬於「第二集團」,但中國創新指數綜合排名由2014年的19位上升至18位,與創新型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這可遠不是一小步的進步。天舟發射、大飛機首飛、航母下水,高鐵縱橫,軍事領域各種壓軸大殺器……一項項黑科技的井噴說明,在全球科技圈,中國已經從一個陪跑者,變成了一個賽跑者,局部領域甚至是已經成為了領跑者。

  長安君要告訴你,這些成績離不開——決策、制度和執行。

  2006年1月,中國將大型飛機項目列為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從這個時刻起,中國的大飛機項目已經走過了十年。

  2014年,境外媒體相繼炒作C919「因技術原因」推遲首飛。隨後,有關中俄將聯合研發下一代寬體遠程客機項目的消息,也讓不少人擔心C919會否受到衝擊。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商飛公司設計研發中心,親自體驗C919樣機,並叮囑「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

  2015年11月2日,C919總裝下線。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大家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紮實做好首飛前的準備工作。

  可以說,C919能夠首飛,是最高層親自決策和推動的結果。

  當然也離不開數以億計的普通勞動者的辛勤工作。

  中國的載人航天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和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艱苦卓絕的奉獻分不開。

  1999年中國發射神舟一號,拉開大幕。2003年進入載人航天時代,楊利偉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再到天舟一號上天,中國航天戰略的三步走計劃,已經完成了兩步。

  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中國航天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這靠的是什麼?

  靠的就是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靠的是中國航天科學的體制機制的保障。

  遼寧艦航母的改建工程工作量大、時間緊迫:15個月的時間要完成30個月的工作量,期間同一部門約有15位同事在崗位上犧牲。

  比如,中航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在隨中國國產艦載機成功歸來的航母遼寧艦上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於2012年11月25日殉職,享年51歲。

  這樣的例子,列舉下去,是個無窮數!要知道,強大的中國背後,有無數人在不知疲倦地奔跑。

  今天的中國,這盛世如你所願

  有人說,2017年是二戰以後世界局勢最不確定的一年。

  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傳統政治勢力在穩定性上變得不堪一擊。英國脫歐已成定局,法國總統大選,極右翼勢力崛起,歐洲面臨著撕裂的危險。川普上臺後奉行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盟友和全世界跟著擔心。

  在滄海橫流中,只有中國顯示出了英雄本色:

  在全世界一片逆全球化浪潮中,勇敢喊出全球化的只有中國;

  在全世界不遺餘力地構建各種壁壘時,向全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只有中國;

  在全世界忙著各自為戰的時候,致力於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只有中國!

  誰還能有我們這樣的胸懷?

  不管是歐盟、美國還是東協、非洲和拉美,只要是想進來的,一帶一路的大門永遠打開。

  在風起雲湧的國際局勢上,中國最常提起的一個詞語是危機管控。朝鮮半島局勢、敘利亞局勢、伊朗核問題,這些熱點國際問題,處處可見中國在危機管控上的努力。

  軍事上我們不結盟;文化上我們提供文明互鑑,不造後花園,而是要建百花園!

  這就是崛起後的中國,這就是中國的能量和肚量!

  目前我們的經濟體量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就算在不遙遠的將來成為世界第一,長安君也並不意外!

  因為——

  中國崛起是中國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創造出來的!是無數中國人在踐行中國夢的過程中不分晝夜奮鬥出來的!同時也是我們和平發展、公平競爭的結果!

  時間最終站到了正義的一邊,給了努力者最高的褒獎。

  100年前,孫中山先生說:「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裡土地之饒,固可發奮為雄,無敵於天下。」

  今天的中國,這盛世如你所願!

相關焦點

  • 大飛機擇日首飛、天舟一號遨遊太空、國產航母即將下水:星辰大海,中國來了!
    在4月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星辰大海,到處都是中國的聲音:18號,國產首架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通過首飛放飛評審,即將擇機首飛
  • 雙語盤點:十八大以來中國工程捷報頻傳
    神舟飛天,蛟龍探海,航母下水,大飛機首飛,「天眼」、「慧眼」探索宇宙奧秘,高速鐵路讓距離不再是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各項工程捷報頻傳,令國人驕傲、世界矚目,我國也逐漸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我們在這裡為大家盤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矚目成就的一些大工程,一起為我們的大國工程點讚。
  • 「天舟一號」:為中華復興「加油」
    距離「中國航天日」還有4天,「太空速遞員」提前送來了一份閃耀星空的大賀禮。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596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對於中國航天事業而言,這又是一個歷史性的裡程碑。
  • 國產大飛機首飛時間定於2016年 國產大飛機C919概念股一覽
    11月2日,中央電視臺13套節目將從8:30至20:00全程直播國產大飛機(C919客機)下線儀式!活動名稱為「夢想起航」。這意味著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經歷千呼萬喚將露真容。截至目前,C919已經收到了來自21個買家的517架訂單。
  • 為什麼中國國產航母油漆刷完即將下水?但軍事專家卻高興不起來
    圖片為中國001A國產航母近日晚產甲板以下塗料噴漆工作的照片,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現代軍艦的艦體, 上層建築及武器都有塗成灰藍色或淺灰色,不僅使軍艦顯得更加威武雄壯,而且由於這種顏色與海水顏色差不多,尤其在陰雨天或能見度低的條件下,不易被敵人發現,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艦船在船臺上完成基礎建造工作後下水前的最後一個工序就是給艦艇噴塗船底漆和防鏽塗層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日期到了 會有哪些因素影響今天下水與否?
    不過有專業人士指出,大型艦艇下水受潮期影響大,相比23日,4月27日至29日是大潮日,航母在這期間下水更符合科學。美國航母的下水就是向船塢內注水使船體浮起但這位專業人士的話音未落,某大型軍事網立刻發表了一篇反駁的文章稱,從17號山東艦建造的照片可以發現,國產航母的設計水線低於外部海平面,而航母現在仍有大量的設備尚未安裝,船體重量很輕,因此實際吃水深度顯然達不到水線的位置。經過綜合分析,國產航母的吃水高度約為9米(數據參考遼寧號),在空船殼狀態下航母吃水深度恐怕不足6米。
  • 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發布:太空旅行望實現
    仰望星空,自古以來,無論是嫦娥奔月的故事,還是飛機、火箭的誕生,都從側面表明人類對神秘而浩瀚太空的好奇與嚮往。直到1961年,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宇宙飛船「東方1號」繞地球飛行一周,這才正式拉開了人類「太空遊」的序幕。  加加林之後,越來越多的載人航天計劃獲得成功,但實現太空遨遊,對大多數人來說依然是夢想。
  • 官媒評國產航母下水:撞沉吉野的鄧世昌可以瞑目了
    從2015年最後一天,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正式宣布,我國正在設計和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起,到2016年10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我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已完成設計工作;再到今天航母下水,國產航母建造速度可謂十分驚人!下水是艦艇建造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的。
  • 2017中國十大軍事影響力事件:作戰飛機首次飛過對馬海峽
    3.首艘國產航母與萬噸驅逐艦下水對於中國海軍來說,2017年是「大豐收」的一年。在諸多裝備項目建設中,最為重要的進展就是首艘國產航母和首艘萬噸級驅逐艦的下水。這兩種戰艦的作戰能力不俗,在技術水準上代表著未來先進戰艦的發展方向。新一代主力戰艦噸位大、技術先進、適合各種作戰環境,以新型航母和新型驅逐艦為核心的海上編隊,將成為中國海軍走向「藍水」的先鋒。
  • 國產大飛機C919今天或將首飛 「全民網紅」究竟紅在哪?
    國產大飛機C919今天或將首飛 「全民網紅」究竟紅在哪?       首先回答一下大家最好奇的問題,國產大飛機為何取名「C919」?       兩天後,C919即將首飛。國產大飛機C9192007年立項,2008年正式開始研製,到現在,10年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兩年來,C919經歷了幾個重要時間節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人面前,我們來回顧一下。
  • 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重要突破:馬上首飛!
    11月8日,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悄然完成了首飛前兩項重要的試驗——全機2.5G限制載荷靜力試驗圓滿順利、左右發動機均一次點火成功!C919離跑道越來越近了!C919中型客機(COMAC 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幹線民用飛機,2008年開始研製,計劃2016年內首飛。
  • 2艘055下水,國產航母再出船塢,專家:第二次海試在即
    據《科技日報》7月5日報導,就在7月3日上午,我國兩艘055型驅逐艦同時下水,這一消息被國內多家媒體披露,而網絡上流傳的照片也證實了這一消息。據悉,這已經是我國在一年內下水的第三艘和第四艘055型驅逐艦了。
  •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新華社青島7月26日電 題:能下海的飛機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蕭海川、胡喆、張力元  鯤化巨鵬上九霄,飛龍在天護蒼生  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的一員和國內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AG600飛機是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一塊重要拼圖。海上首飛的成功,為它儘快投身一線實用奠定堅實基礎。
  • 國產大飛機C919從誕生到首飛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國產大飛機C919從誕生到首飛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今天,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翱翔天際,不少人感慨,終於飛起來了!這麼自豪語氣到底從何而來?  這個被稱為「胖九」的大飛機從誕生到首飛到底經歷了什麼?
  •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為何沒人再提航母無用論了?
    國產航母的成功下水,這標誌著多少年來、多少代人的大國重器夢想的實現!國產航母下水,全國人民鋪天蓋地發來賀電,而類似「航母有何用,多關心百姓疾苦」的言論卻不見了蹤影,這一次,為何沒人再提了呢?(完整下水版視頻)上面的評論是小編翻遍了各大媒體微博帳號才找出來的一條,不可謂不「珍貴」。
  • 國產大飛機C919在浦東機場地面中速滑行,預計上半年首飛
    國產大飛機C919在浦東機場地面中速滑行,預計上半年首飛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2017-04-12 19:13 來源:澎湃新聞
  • 繼尼米茲級後,吉林一號衛星又拍到了印度國產航母,一天看6次
    這是因為它曾經以上帝視角和視頻畫面的形式,展現過城市中奔馳的車流、飛機,火箭發射和在南極地區航行的兩艘「雪龍」船,更是「直播」過美軍的P8A反潛巡邏機、F22隱形戰鬥機的起飛現場,甚至包括「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靠港的動態過程,真的讓人大呼「老鐵,666」,忍不住想刷枚小火箭。
  • 天舟天宮鵲橋會,看點在哪?—新聞—科學網
    4月20日晚,天舟一號發射升空,奔向在太空中苦苦等候7個月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一場溫馨鵲橋會在外太空浪漫上演。
  • 國產飛機 「領雁」AG50成功首飛;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鐵路進入通車...
    國產飛機 「領雁」AG50成功首飛;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鐵路進入通車倒計時丨科技早新聞 2020-08-27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兩微一端」媒體融合傳播排行榜:國產大客機首飛引發網友高度關注
    5月5日下午14點整,萬眾矚目的國產大客機首飛成功,「@央視新聞」、「@人民網」、「@中國新聞網」、「@中國之聲」等紛紛開啟視頻直播,帶領網友感受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人民日報」發表微評表示:「幾代人的夢想,無數人的心血,業已化為沉甸甸的大國尊嚴。感謝C919,你的騰空而起,見證著一個國家的起飛。從國產航母下水,到大飛機升空……行進中的中國,正不斷放飛更斑斕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