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曾說「聖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
在沒去法國之前,大部分人最憧憬的地方不是巴黎就是普羅旺斯,而不是聖米歇爾山。在去過幾次法國之後,如果問遊客最喜歡的地方是哪裡,他們的答案往往是聖米歇爾山。
或許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聖米歇爾山,那麼先來看看它頭頂上的光環吧:法國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歐洲十大最美麗的古老城堡名列第二。聖米歇爾山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岡之外的第三大聖地,整座小島呈圓形,直徑約1公裡,由聳立的花崗巖構成。小島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潮時才成為島,每逢潮汐之日的傍晚和清晨,大西洋的潮水有如萬馬奔騰般撲過來,將山邊的流沙淹沒,聖山頓時變成汪洋,遠遠望去猶如一座漂浮在海上的「仙島」非常奇觀。
連迪士尼的長髮公主裡的城堡,都是按著聖米歇爾山的模型來的
聖米歇爾山所處的 Saint Malo 聖馬洛灣以漲潮迅猛聞名遐邇,最高潮與最低潮時海平面的落差高達15米。由於海灣深水區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時大海距離岸邊有15至20公裡。通常漲潮的速度相當於一個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4公裡,順風時速度則增加到每小時30公裡。因為聖馬洛海灣潮水如此「善變」,流傳著許許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如今,旅行團專門開設了退潮時徒步沙灘的線路轉給遊人體驗。
海灣的退潮往往也開始得非常突然,也許幾分鐘前還是一望無際深不可測的大海,突然之間海水退向遠處,滿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灘和海灘上顏色很特別的流沙。
圖片上的酒店就在聖米歇爾山巴士站旁邊,走到聖米歇爾山大約是1.5公裡,走走停停,擦肩而過的人們與眼前的聖米歇爾山交織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聖米歇爾山山頂的教堂自從第一次建成至今,十五、六次火災和自身倒塌的損壞,是目前尚存的構成聖米歇爾教堂最古老的一部分。
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臺、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禱間實際上也成了羅馬式建築工藝的傑作。教堂集羅馬與哥德式建築藝術於一身,大殿為典型的羅馬風格。
大教堂建成之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朝聖者,把對大天使聖米歇爾的崇拜推向了巔峰,聖米歇爾山也更是披上了神奇的面紗,在諾曼第無數教徒的眼中無異於東方的耶路撒冷。
夜幕降臨時,喧囂了一天的「大街」漸漸安靜下來,沒有滿載遊客來往穿梭的汽車,人流如織的修道院也變得空蕩寧靜,這時才是感受聖米歇爾山獨特建築群的最佳時間。
雖沒有凡爾賽宮的金碧輝煌,沒有艾菲爾鐵塔的宏偉壯觀,更沒有羅浮宮的絢麗多彩和香榭麗舍大街的繽紛繁華,但每年來聖米歇爾山遊覽和觀潮的人卻多達350萬。大文豪雨果曾說,聖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
感謝您關注我愛法蘭西,長按左邊的二維碼您可以諮詢我愛法蘭西旗下的宇佳旅遊、宇佳留學。長按右邊的二維碼,您可以關注我愛法蘭西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