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認為,藍籌股的啟動打響了主板補漲的槍聲,證券、銀行、保險、地產、有色、煤炭、鋼鐵、甚至是中字頭標的,它們的行情,或許才剛剛開啟。一旦市場出現小幅調整,它們都是接下來可重點跟蹤的對象。
」
A股持續大漲!截至7月3日周五收盤,滬指日線四連陽,站穩3100點,牛市旗手券商股上演漲停潮,兩市成交額連續兩日突破1萬億元。
滬指接連突破關鍵性點位,券商股持續大漲,新一輪牛市要來?看看投資大V怎麼說。
01
英大證券李大霄:A股第五輪牛市崛起 全球投資者一場盛宴
中國股市第五輪牛市,自2019年1月4號的低點開始。此輪牛市,伴隨著中國國運昌隆,伴隨著中國經濟穩健增長,伴隨著外資大量湧入中國分享中國經濟增長成果,伴隨著內地長期資金的漸漸甦醒,伴隨著居民儲蓄向股市轉移的過程,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伴隨著中國崛起,起名為大國牛也許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中國股市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條件已經成熟,大國牛正在東方崛起。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超30%,面對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率先初步成功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恢復經濟生活秩序,在全球負增長情況下中國有望保持正增長。在全球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環境下,在全球資產荒的情況下,在全球主要市場估值偏低的中國股市中的核心資產就顯得非常有吸引力。
加上近年來外資流入限制基本取消,外資流入的瓶頸已經徹底消除。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在全球主要央行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環境下仍然堅守正常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穩定可以期待,中國資產對外資吸引力越來越大。更加重要的是,中國對資本市場的定位已經提升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新高度,內地長期資金正在緩慢甦醒,居民儲蓄通過基金進入股市的大潮剛剛開啟,大國牛將緩慢而悠長。盛宴主菜首選H股,A股緊隨其後,價值投資者將揚眉吐氣,當然僅限核心資產。全球投資者的一場盛大宴會,開始了。
02
安信證券陳果:「復甦牛」是全面牛 市場會回歸到成長主線
安信策略六月底發布的下半年策略展望報告《復甦牛,未完待續》在過去兩年來首次重點提示低估值順周期板塊將出現一輪上漲。
我們認為,當前背景是全球流動性泛濫且近期看不到明顯收緊,中國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且市場可預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與企業盈利同比增速將走向高增長,這是A股「復甦牛」邏輯,這也是全面牛市邏輯。
在此邏輯下,前期A股行業估值分化走向極值,機構配置擁擠,被持續刻意迴避的低估值順周期板塊出現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具體當前時點,再貸款、再貼現利率下調略超市場預期,市場又擔心有中國科技企業被暫停供應和科創板解禁等,低估值板塊就此開始一輪補漲或者說估值修復行情具備相當的合理性。
我們認為,當前低估值板塊行情性質與2012年四季度2014年四季度低估值「逆襲反抄」板塊行情不同。
一方面,當前市場宏觀預期(經濟預期或流動性預期)不及彼時強,另一方面,當前市場存量博弈性不如彼時,風格切換很多時候發生在四季度,同時前三季度風格收益沒有拉得很開時,博弈性很強,這也是12年和14四季度出現風格切換的重要原因。當前行情2020年7月,時間尚早,成長風格領先優勢空間拉得足夠大。
我們認為,即使全面牛市,也依然是有主線,我們認為A股的主線,科技醫藥消費並沒有被根本動搖,除非牛市結束,那需要出現流動性顯著收緊或者外部極端事件。
我們認為結合當前行業景氣,業績增長預期,中期邏輯與估值等因素,低估值板塊短期關注券商、地產、建材、保險等。
經濟回升,成長景氣可以更好。在低估值板塊完成合理補漲之後,在中美科技戰擔憂趨緩後,我們認為市場會回歸到成長主線。
03
博時基金魏鳳春:結構性牛市已經開始,長期看好代表中國技術進步的企業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牛市從來是結構性的牛市。其實從現在開始,牛市已經開始了,而且可能要繼續。但是你希望所有的股票都漲,肯定不現實。從基本邏輯來講,股市反應了今後的趨勢。今後中國的未來主導產業相契合的,這些股票才會漲,才會形成結構性牛市。中國歷來的大牛市,就是這個基本的邏輯。我們看到哪些產業會有價值呢?能不能解決老百姓的痛點,比如教育、醫療、安全、衛生、國防,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真正持有,未來可能漲十倍、二十倍都很正常。
對於三季度資產配置有何建議呢?魏鳳春指出,第一個建議是要轉變意識,現在很多人大量的錢投資在貨幣基金或者是銀行理財產品中,現在有很多理財產品已經開始是負收益了,這可能就是一個信號。未來在大的背景下,想獲得穩健的收益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沒有一點風險意識的,所有的是剛性兌付,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要去參與權益投資,肯定要有意識。比如說交給專家理財,基金經理收益也可能有波動,如果承受不了的話就無法找專家理財。
04
興業證券張憶東:下半年不會有大牛市,懷著憐憫的心配置一些金融、地產
在滬指成功突破3000點的當下,哪些主線還值得投資者關注?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長期來看,還是要關注有需求的、比較大的主線,比如消費、醫藥、科技等。只不過消費、醫藥在上半年的相對收益過大,所以我們6月21號提出要懷著憐憫的心去配置一些金融、地產這種傳統行業的核心資產,就像把它當作類債券,有高分紅、高股息率的資產。
不過張憶東也提醒投資者,十天前我建議大家懷著憐憫的心去買大家不待見的資產。但是經過這兩天以後,你發現就不是憐憫的心了,而是貪婪的心了。很多散戶覺得要啟動了,他認為貪婪了,一旦你的心貪婪了,風險也就來了。
對於下半年行情的展望,張憶東認為,我並不認為立刻會啟動轟轟烈烈的指數大牛市,還是要找最好的資產,就是從2016年我們提出的核心資產這個詞,性價比高的核心資產才是重點。
05
天風證券徐彪:大牛市的條件還不具備,建議提高黃金和權益類資產配置
過了3000點了,後面是不是大牛市?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策略首席分析師徐彪表示,如果要出現大牛市需要的條件,我們的結論是比較清晰的,這個條件似乎還不具備。隨著市場的上漲我們會變得更加警惕,而不是更加貪婪。
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徐彪總共有三個配置建議。第一個建議是至少要保持10%到20%的比例是放在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上,從應對整個信用貨幣不穩定的角度來說儲備一定的黃金很有必要。第二個配置建議,建議權益類資產佔大家總的資產的比例,至少要配到20%到30%。為什麼是這個數據?到去年年底為止,整個中國住戶部門權益類資產,就是股票型或者股權類的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這個數沒有超過4%,是相當低的數據。
第三是建議對於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的配比,我們建議大家如果具備條件的話。為什麼說具備間?家裡只有一套房不用考慮這個事,如果有好幾套房,就需要考慮降低房地產在你整個資產比例裡面的佔比。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可以用一個大而化之的理解,在中國城鎮化和工業化過程中,最受益的東西是房子。在中國整個技術升級和進步的過程中,最受益資產是權益類資產。請注意,這兩者很有可能呈現蹺蹺板效應。
06
國盛策略張啟堯:結構牛可能成為常態,消費與科技仍將是兩大長期主線
從金融供給側改革理念出發,全面牛市料難再現,結構大分化將持續。吸取2015年「槓桿牛」大漲大跌的教訓,同時從金融供給側改革理念出發,一個健康平穩的資本市場遠比一場單純的指數牛市重要。
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一方面旨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化解和防範金融風險、推動金融與實體健康發展。近年來,槓桿資金與場外配資始終被監管層嚴格把控,且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很難再出現「大水漫灌」局面。
與此同時,監管層通過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改革,鼓勵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提高機構配股比例等方式,引導長線資金入市,並推動居民資金由直接持股向間接持股轉變。因此,市場全面、快速上漲的牛市行情很難再現,更多是類似2013-14的結構行情。
07
雪球大V複利無聲:這一波行情是券商帶動的金融藍籌結構牛
今天滬深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這種情況在今年3月份和去年4月份都出現過。所以成交額破萬億,券商股漲停潮僅僅說明市場短期的熱度和情緒,並不意味著大牛市要來。也就是說,券商漲停潮這些跡象是牛市的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
不過成交額破萬億、券商股漲停潮的確能帶動市場人氣,加上媒體的炒作,對於吸引場外資金入場有一定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波券商帶動的金融藍籌結構牛,後市或可高看一線。
08
巨豐投顧郭一鳴:主板補漲行情啟動 錯過了券商 這些機會不能再丟了
A股全球估值優勢明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促進股市成長,整體向好趨勢未變。二季度以來,伴隨著經濟的復甦,上市公司的業績開始回升,流動性相對寬鬆下,指數逐步抬高,市場活躍度開始加強。而三季度開始,市場有加速上行的跡象,尤其是突破3000點之後,市場向好的趨勢進一步明朗,給予操作上較為明確的信號。
在近期滬指拉升的過程中,此前資金抱團的醫藥等消費股呈現資金流出跡象,而大金融、房地產等標的出現拉升,市場呈現出新的格局,即以低估值的藍籌股為炒作對象。也就是說,當前時刻,市場風格已經在向「大」(大市值)以及「低」(低估值)轉向。
因此,藍籌股的啟動打響了主板補漲的槍聲,證券、銀行、保險、地產、有色、煤炭、鋼鐵、甚至是中字頭標的,它們的行情,或許才剛剛開啟。一旦市場出現小幅調整,它們都是接下來可重點跟蹤的對象。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產業鏈高清圖譜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