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壽險由於沒有了終身壽險必賠的責任,價格能比終壽便宜好幾倍,是普通工薪家庭抵禦身故風險必備的保險之一。
壽險責任本來非常簡單,就是保死亡和全殘。那挑選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其實定壽雖然簡單到不會像重疾險能埋很多坑,但不同產品還是有很多區別的。挑選得當的話還是能保障和省錢兼得的。
今天近憂君就來手把手教大家怎麼挑選定壽產品。
本文主要內容如下:
l 不同需求,選擇什麼定壽?
l 挑產品,只需這幾步
l 寫在最後
一、不同需求,選擇什麼定壽?
1.1 沒啥需求,「保它100萬就行」
這類消費者屬於暫時還沒有明確的階段性需求,只是經過簡單的計算(比如雙十原則)後,覺得不管什麼時候發生身故,「能賠我100萬的保額就夠用了」。
那麼這類人群就可以買最傳統的定額定壽,不管什麼時候賠的錢都是固定的,從保障上來說也出不了什麼大問題。
1.2 專保房貸
由於房貸會隨著每月還款而等比減少,那麼定額定壽顯然在後期就有些「浪費」了,你20年後只需要10萬的保障,可定壽還是50萬,不是白花錢嘛。
那麼這類人群就可以買專為貸款人士設計的減額定壽,保額同樣等比減少,少花錢的同時還能完美覆蓋貸款風險。
1.3 抵禦通脹
和第一條一樣,這類消費者覺得,只要身故能「賠100萬」就行,可是他們也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問題,30年後的100萬可能也就相當於現在的50萬,買100萬定額定壽肯定不夠。
那麼這類人群就可以買保額按固定利率每年遞增的定壽,比如目前官方通貨膨脹率約3%,那麼就可購買一款複利3%的增額定壽來抵禦通脹。
1.4 後期想增加保額
一般的保險都是「買定離手」再不能加保了,那麼想增加後期保額,除了購買增額定壽,還可以購買能後期加保的產品,如果能按購買時年齡計算保費,那就更好了。
二、不同需求,選擇什麼定壽?
保險公司從風控角度考慮,保額不會讓你想買多少買多少。
除了前面說到的可以通過體檢購買到千萬保額外,大部分線上定壽最高只能買到300或350萬。
而且這個額度你也不一定能買到。
除了常見的不同年齡保額上限不同以外,保險公司對不同城市的消費者也是有保額歧視的。
一般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大城市人均收入比較高,可以允許直接買到最高保額。而二、三線城市則會降低保額上限。
比如某款定壽的保額規則如下:
所以從省事的角度考慮,如果一款產品的保額上限更高,保額能一次買夠肯定更好。不過一次買不了高保額的小夥伴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如果一款產品保額上限不夠用,可以購買多款其他公司的產品進行保額疊加。
比健康告知
定壽比起重疾險由於保障責任更簡單,所以健康告知總體都非常寬鬆。但是不同產品還是有細微差別的。
疾病方面,比如常見的結節、息肉、肝炎,有的產品有問到有的沒有問到。
(詢問了結節、腫塊、息肉、肝炎)
(未詢問結節、腫塊、息肉、肝炎)
職業方面,有的產品不限職業類別,有的則強調高危職業拒保:
高危運動也是,大部分產品是拒保的,也有產品沒有此項限制:
最後是其他公司投保累計保額的詢問。比如前面提到的購買多家公司產品進行保額疊加,如果健康告知有問到累計保額,也是不行的。只能選擇沒有詢問的產品進行加保。
比免責條款
比較老的定壽產品,存在對懷孕導致的身故免責的情況,比如流產、宮外孕、分娩、避孕等。
不過現在主流的定壽都已沒有了這一條。但也存在寬鬆和嚴格的區別。
比較嚴格的會對吸毒、無證駕駛、酒駕、戰爭、恐怖襲擊、核輻射等進行免責:
比較寬鬆的則只免責被投保人殺害、自殺、犯罪(吸毒、酒駕不構成犯罪)。
但對於大部分守法公民來說,尤其是在國泰民安的中國境內,這兩種免責條款實際並沒有什麼差別。所以大家購買產品時,免責條款不必作為重點對比的對象。
三、寫在最後
最後再總結一下,挑選一款定壽前,先根據需求確定定壽種類,比如買定額還是減額。
然後到具體產品時先根據職業、健康告知、保額上限來確定具體的幾款產品,再看哪款價格更有優勢。
由於定壽上新也非常快,如果剛剛購買了定壽發現又有更便宜的產品,也不用糾結要不要退保。退保有損失,定壽產品貴也貴不到哪去,用不著為了百十塊的差價退保。如果覺得保額不夠買新產品加保就行了。